“兩稅合并”取消的不僅是內、外之別,更重要的是全國統一的稅率、以產業優惠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實質上取消了“特區、特稅”。 |
“特區”失去“特稅”最后一個"特殊政策"的消失
“最后一個特殊政策到此終止了。沒了。”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下榻的北京友誼賓館,胸前佩戴出席證的
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神情黯淡地對記者說。 經濟特區 將告終結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全國人大十屆五次會議上提出,“法律設置的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特定地區(即經濟特區)內,以及國務院已規定執行上述地區特殊政策的地區(即上海浦東新區)內新設立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過渡性優惠;新稅法取消了生產性外資企業定期減免稅優惠政策,以及產品主要出口的外資企業減半征稅優惠政策等”。這似乎預示著經濟特區將告終結。[詳細內容] 外商優惠 逐步取消
有關專家介紹,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外商在浦東新區投資稅收優惠政策中所得稅優惠擔當“主角”,如外商在浦東新區投資的生產性企業,其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
特稅取消 影響幾何對特區利大于弊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兩稅統一對深圳特區有不利的影響也有有利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有利的影響大于不利的影響。” 消除了地區間的政策傾斜
無論是保稅區還是配套改革,這些改革都傾向于給特區再贏得部分優惠。“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強調。
對外資無消極影響
財稅專家劉克崮對記者表示,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綜合來看,不會對利用外資產生消極影響,它有利于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
|
經濟特區 走向何方改善投資環境 保持吸引力如果沒有了稅收優惠,特區還靠什么吸引投資?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展偉說,企業在選擇“立業之地”時最看重的是投資環境,而經過多年發展的這些特區,在基礎設施、相關配套服務、政府與企業關系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些經驗,在失去“特稅”后,當地政府只有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投資環境、提供增值服務等才能保持“特區”的吸引力。[詳細內容] 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
“可見,企業雖然會考慮稅收的因素,但是,促使企業到一個地區安心立業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是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投資環境、政府部門的優質服務等”,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展偉李展偉強調。
做好過渡性優惠安排根據新的所得稅法實施安排,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稅法,國務院將根據新稅法制定實施條例,對有關規定做進一步細化,并與新稅法同時實施。業界預計,對于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深圳特區等地的有關具體政策安排,或許會在具體的實施條例中得到明確和細化。[詳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