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月27日,該銀行和國投瑞銀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同贏八號瑞豐精選陽光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單位凈值為0.9391元,虧損6.09%;中信銀行與信誠基金去年8月合作發行的基金計劃4號,截至今年1月31日,每萬份累計凈收益為-198元。而其他尚未虧損的產品凈值也多處于下滑狀態,逐步逼近1元面值。 [全文] [評論] >>查看全部企業觀察
光大變理財為負債
  目前,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類產品有5款,截至2月27日,其中3款跌破1元面值,“同贏八號”單位凈值為0.9391元,虧損6.09%。光大方面回應表示,理財產品的虧損在6%左右并不嚴重,還不至于清盤。
    中科研報告也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不明產品占到該行產品的77.59%。 [全文]
中國光大銀行簡介

  中國光大銀行成立于1992年8月,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并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1年多來,伴隨著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進程,光大銀行逐步形成與現代商業銀行相適應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截止03年底,光大銀行在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分支機構370多家,成為有影響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專題:聚焦光大銀行改制]

零收益危局

    浦發、民生、東亞等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的沖擊波繼續沖擊著銀行理財市場。投資者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不信任影響到了多個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
     被曝“零收益”的浦發銀行曾辯稱,國際上投資結構性理財產品是非常成熟的,但中國市場目前并不成熟,投資者的心理也不成熟,因此投資者可能會對產品產生誤解。

小編點評

     從各家銀行的“零收益”理財產品來看,出現“零收益”的產品幾乎都是投資或者掛鉤海外市場的產品。由于收益糟糕,近期各個渠道的QDII產品都出現了滯銷,也似乎從另一個層面證明了QDII產品所謂的“問題”。
     不得不看到的事實是,目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單一,高度同質性的現象已經越發明顯,就理財產品的角度來說,只有投資海外市場,才可能做空、做多、掛鉤多種的不同標地物進行投資選擇,由于其金融市場的發達和多樣性,因此目前我們可以購買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幾乎完全都是掛鉤海外資產的。

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批量出現

理財產品零收益銀行一覽
投資者遭東亞理財產品滑鐵盧
深發展跟風理財零收益
浦發理財產品出現零收益
     小編點評: 盲目從眾是中國投資者的通病。雖然產品說明書中的計算公式有些晦澀難懂,但是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博取高達25%高收益的行為似乎顯得太過樂觀。輕信理財經理打的“包票”,輕易地被火爆的銷售場面慫恿而最終只能眼看寄放在銀行1年的血汗錢原封不動回來,唯有哀其不幸了。

小調查
1、光大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你認為光大是否有責任?


不好說

2、你是否還會購買光大銀行理財產品?

不會
不好說

 光大一款理財產品虧損6%
清盤傳言襲擊光大理財產品
  光大銀行與國投瑞銀去年7月合作推出的一款信托產品因虧損面臨清盤?對于昨日傳出的這一消息,光大銀行廣州分行首席理財分析師郭昭陽否認稱,該傳聞為空穴來風,銀行并沒有清盤的打算。而國投瑞銀基金公司方面也予以否認。
     “由于該產品掛鉤股市比例較重,所以受近兩個月的股市調整影響很大,產品收益出現下滑,但這是大多數該類產品共同面對的難題。”郭昭陽表示。
     光大銀行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月27日,該銀行和國投瑞銀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同贏八號瑞豐精選陽光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單位凈值為0.9391元,虧損6.09%。光大銀行“同贏八號”相關發行資料中標示“風險評級為五星級,風險度高”,該產品股票的資產配置占信托資產的比例可達20%~100%。 [全文]
光大銀行回應:虧損不嚴重不清盤
   有消息稱,去年7月18日由光大銀行發行的“同贏八號”陽光理財資產管理計劃出現虧損,該產品即將清盤,此舉意味著將該計劃內的資產全部變現,把所得資金分給持有人。記者昨日向光大銀行成都分行求證此事,該行對此表示:目前不會清盤。
     據悉,“同贏八號”陽光理財資產管理計劃一旦清盤,就意味著該計劃內的資產將全部變現,銀行把所得資金分給持有人。據介紹,光大銀行“同贏八號”由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投資顧問。在資產類別上包括了基金、權證、債券等投資品種,股票投資范圍是20%至100%,該產品理財期限最長為2年,募集上限為10億元-15億元。 [全文]
 光大銀行理財運作不透明上黑榜
光大不明理財產品占比超七成
  “目前銀行理財市場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信息透明度不高。”中國社科院上周六發布《2008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匯豐、花旗、恒生、東亞、光大和招商等6家中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的運作信息嚴重缺乏透明度登上了報告的“黑名單”。
    報告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信息不明產品合計占全部不明產品的3/4,尤其是光大銀行,其不明產品占到本行產品的77.59%。而外資銀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 [全文]
銀行面臨道德拷問
  銀行過分渲染預期收益的營銷手段廣受詬病。除了營銷手段,投資者的指責更多指向同漲同跌的產品設計。
    不少投資者在網上發帖說,產品設計匪夷所思。廣州投資者葉石也表示,倘若在購買當時理解到這是帶有“對賭”性質的設計,就不會選擇這一產品,“產品要博得收益的概率實在太小!”
    銀行賺取的正是從投行買進產品以及在國內銷售,兩個價格之間的價差。也就是說,在產品銷售出去的時候,銀行已經拿到收益。“實際上無論最終產品收益如何,銀行在中間都是穩賺不賠的。”不過截至目前,銀行都沒有公布其相關產品的獲利數據。 [全文]
 零收益危局壓倒銀行信譽
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可稱垃圾
  “去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有不少投資價值極低,甚至可以被稱為‘垃圾’,根本不該拿出來賣。”某基金公司總經理3月1日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08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發布會上做出了如上表示。
    這份報告對去年發行的近千只銀行理財產品進行了評價,其結論印證了人們對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擔心。
    據介紹,2007年人民幣理財產品共發行1302只,外幣理財產品發行1760只,均遠超過2006年的水平。打新股產品從2006年的10只左右,迅速膨脹到2007年的150只以上,占人民幣股票產品的47%。連接境外股票產品發行數量僅次于打新股產品,占46%。 [全文]
銀行遭遇信任危機停發理財產品
  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沒有升值反倒賠了本。東亞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QDII)出現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的消息,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銀行理財產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多家銀行表示,他們的理財產品正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銷售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由于理財產品收益為零,甚至讓許多投資者賠了本,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杭州分行近日也撤銷了原本在各大媒體的廣告投放計劃,其已設計好的理財產品也暫緩發行。
    相對于收益不穩定、風險較大的銀行理財產品,一些儲戶表示,目前看來還不如購買收益更穩定的債券型基金。 [全文]
招行行長稱銀行無法保證理財產品高收益
  “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不可能保證理財產品有高收益。高收益意味高風險,這與銀監會要求銀行降低投資風險相悖。”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
    近年來,隨著個人投資熱和理財理念的興起,掛鉤多種貨幣、多種產品或多個市場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出,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卻往往不盡人意。對此,馬蔚華解釋,新時期的銀行作為社會財富的管理中心,為投資者提供的只是理財方案,理財產品既然是投資就會有風險,低于預期的收益有利于讓投資者清醒地認識到投資風險。 [全文]
 理財產品亟待規范監管
兩會關注混亂理財
   全國政協委員、富國基金副總經理謝衛表示:國內理財產品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但如何規范亟待破題。
    謝衛表示,國內資產管理業務的規模已經非常之大,并且還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然而其監管現狀卻不能令人滿意,導致可能存在巨大的潛在金融風險,直接影響國家金融安全。
    整個資產管理缺乏行業性自律規范也是一個重大隱患。謝衛介紹,目前國內的證券業協會和保險業協會,對資產管理都沒有進行過行業性的自律規范,國內也沒有歐美發達國家的證券資產管理行業協會。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是自家的孩子“家長”不管。
    此外,國內各監管機構對資產管理業務大多采取事后性監管,事先的預防性監管較少。面對不斷創新的資產管理業務,監管機構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全文]
政協委員建議準許以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質押融資
   馬蔚華指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已成為投資者重要投資組成部分,由于在當前的法律框架下并不允許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出質,大量投資者在有融資需求時無法以持有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作為質押物進行融資,致使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財產價值無法充分體現,給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不便。
   馬蔚華建議,由全國人大對《物權法》第223條“權利質權”條款進行修改,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作為可質押的權利;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征詢銀監會的意見后,通過《物權法》司法解釋明確,準許商業銀行接受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作為質押物,以滿足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的融資需求。 [全文]
傳監管層將對新股申購理財產品進行限制
   打新股雖被稱為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但同樣惹出風波。某股份制銀行的2款產品在去年11月出現凈值 “倒退”,分別比上月減少了0.0018元和0.0003元,也就意味著當月出現虧損。投資者當然難以接受,質疑“銀行拿了大家的錢去干什么了呢?”在大家看來,“新股不敗”的記錄在去年11月并沒有被打破。
   據從多方渠道獲悉,新股申購理財產品市場正面臨來自監管層可能采取控制措施的巨大壓力。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海分行財富中心的一位負責人透露稱,聽到消息說監管層已經對新股申購理財產品帶來的問題有了足夠的重視。他還表示,由于去年以來,銀行在新股申購理財產品上的反應過于積極,新股申購理財產品已經給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帶來一些壓力。監管層可能會對這類產品進行限制甚至叫停。[全文]
          策劃、制作:新浪財經 小勻     聯系方式:010-62675284    歡迎各媒體合作    來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網友評論 查看內容>>>

匿名 登錄名: 密碼: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電話:010-62675362  新浪網產品客戶服 務聯系電話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