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戴著淺灰格子貝雷帽、著黑色絲綢對襟襖的袁庚,身體明顯地前傾著,背無法挺直。這位三十年前的“改革巨子”,今天的笑容里沒有豪邁只有慈愛。 [全文][評論]>>查看全部財經人物志
 >>馬前卒
  回顧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程,人們不能不提深圳蛇口這支改革的“試管”。蛇口是中國改革的第一塊試驗田,而袁庚就是在這個“特區中的特區”進行實際運作的第一人。
  在這個過程中,袁庚是一個具體的操作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改革開放馬前卒”。
  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少數人推動的,而是多數人推動的,這個多數人,指的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渴盼改革、對改變現狀有要求的整個中國老百姓。 [全文]
 >> 袁庚簡介
  袁庚(1917年-)出生于廣東寶安。1945年任中共駐香港辦事處(新華社香港分社前身)第一任主任;1950年,隨中國軍事顧問團赴越南,成為胡志明主席的情報、炮兵顧問;1978年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門”,同年向中央建議興辦蛇口工業區。1992年正式離休。2003年7月被香港特區政府授予“金紫荊星章”,是獲勛20人中唯一內地人;10月,被上海授予“中國改革之星”稱號。
    每當提起改革,人們就會想到深圳;而提到深圳,就會想到蛇口,就會想到這個引領蛇口走在改革風口浪尖的領頭人。
 >> 叱咤蛇口的風云人物
  重溫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有一句口號不得不提——“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的深圳蛇口工業區;有一個名字不得不提——袁庚。           
    用一句口號詮釋市場經濟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口號在當時惹來了非議:社會主義建設怎能沾上銅臭?這是資本主義的口號!它成了“姓社姓資”爭論的火力集中點。袁庚說:“寫這標語時,我是準備‘戴帽子’的。”1984年1月,鄧小平視察蛇口時肯定了這句口號。  >> 詳細
    鼓勵報紙登批評文章   
    1985年2月28日,《蛇口通訊》發表《該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同志進一言》,指名道姓批評袁庚。袁庚不僅大為贊賞,還鼓勵報紙要登批評文章:“權力必須受到制約監督。在蛇口辦報,除不能反黨和搞人身攻擊外,凡批評領導的文章都可以不審稿。”>> 詳細
 >> 老板袁庚時代背影
    蛇口,袁庚并不忌諱人家叫他“老板”(Boss),這種對資本家稱謂用在他的身上似乎蠻恰當的。在前后15年時間里,他像老板一樣地掌控著蛇口的一切,他一手締造了它,他像父親一樣地塑造它身上的每一個器官,從規章制度到種在坡上的樹,他一心想讓自己的這個兒子與眾不同、前程遠大。在某一時刻,他好像還真的成功了。盡管在離開的時候, 他沒有帶走任何東西,但是在靈魂上,他始終是蛇口的主人。[全文]  
 追憶改革歲月
蛇口工業區創建者袁庚
    翻開特區的歷史,“空降兵”袁庚“用晚年政治生命孤注一擲”換來“蛇口這個試管嬰兒”誕生;“封疆大吏”吳南生“棄文從商”,在深圳當起了第一代“孫悟空”;“苦官”梁湘“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頂著“變天論”讓特區變模樣;“京官”李灝,被國務院主要領導親自點將,帶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赴深。
    這是一群無畏的前行者。因為他們的付出和擔當,深圳才得以從荒蕪走向繁華。 [全文]
感嘆:一半是夢境一半是現實
    20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學教經政、教政治的老師在參觀當年的蛇口后,相顧而笑“這里是不是有點烏托邦味?”袁庚說,無論是遠方來客還是咫尺近鄰的眼里,蛇口有點神秘感。
    20多年后的今天,“蛇口試管”里孕育的工程招標、人才合理流動,住房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在全國范圍內得以推廣。然而試管里的部分經驗卻在后來的現實中“流產”。袁庚最終回避了這個問題,他只是說“那都是過去的事,人們對事情的認識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而在兩年前他跟涂俏談起此事時,他在沉默了很久之后,說了一句“一半是夢境一半是現實”。 [全文]
 改革現場(1978-1984)
1979----國務院首長劃圈
     1979年,袁庚從灰色的文件夾拿出一張香港出版的香港地圖,展開來,細心地指著地圖請李先念看,說:“我們想請中央大力支持,在寶安縣的蛇口劃出一塊地段,作為招商局工業區用地。”
    李先念仔細審視著地圖,目光順著袁庚手指的移動,從香港地面移到了西北角上廣東省寶安縣新安地界上,說:“給你一塊地也可以。”當他抬起頭來在身邊尋找什么的時候,袁庚立即起身,從李先念辦公桌上的筆筒里抽出一支削好的鉛筆送過去,李先念接過鉛筆在地圖上一劃:“就給你這個半島吧!”
    李先念繼續說道:你要賺外匯,要向國家交稅,要和海關、財政、銀行研究一下,不然你這一塊地區搞特殊,他們是要管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全文]
1980----出任蛇口工業區執行導演
    袁庚被推上了招商局前臺——蛇口工業區執行導演的位置。“走,看碼頭去!”1980年2月27日,星期三,農歷猴年正月十二日,袁庚到達蛇口,立即召集指揮部人員趕往碼頭。新建工業區碼頭上彩旗招展,一派節日情景。由交通部四航局和廣州航道局承包建設的600米順岸式碼頭中的150米碼頭、碼頭的給水排水、護岸、航道、港池、導標、航燈等工程提前 一個月竣工。袁庚把大家帶到碼頭上,立即參與驗收工作。經各方負責人與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竣工領導小組的驗收,工程達到優良指標。
    袁庚毫不隱諱地說,“那我保證沒有一個人愿意多干。拖,就是唯一的途徑。最后,倒霉的還是你們工業區。” [全文]
1983----冒險試驗民主選舉
     1983年4月24日,蛇口工業區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成立,取代了原來的建設指揮部。令人興奮的是,這屆管委會是由民主投票產生的。而且規定,管委會兩年一屆,每屆均由民選產生,每年由群眾對管委會成員投票,不信任票過半就下臺,包括袁庚自己。民主選舉設計的程序置所有候選人于眾目睽睽之下。群眾投票前,候選人要發表施政演說,要回答群眾的質詢。
    袁庚說:“群眾監督干部,群眾有權選舉和罷免干部,這至關重要。我相信可以改變一下干部結構和工作作風。由組織部門提名,上級批準的做法容易滋生干部‘人身依附’的觀念。我想做一個不太小的改革,冒一點風險。” [全文]
 改革開放急先鋒
袁庚:往前走,別回頭
   對袁庚,有如是評價:他是“用晚年政治生命孤注一擲,換來蛇口這個試管嬰兒誕生的空降兵”。可有誰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中南海向中央首長作匯報時,他還是個未獲平反的“帶罪之人”。
    袁庚大聲喊“前走,別回頭”。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現實經驗,更是經歷了驚濤駭浪之后的一位聰慧老人的歷史囑托。 [全文]
袁庚自嘲成了“老摔哥”
    三年前的6月,袁庚,這位88歲老人的保健體檢表顯示,他在過去的十年中,矮了6厘米,體重減少了13公斤。那一年的冬天,袁庚被確認為患了老年癡呆癥,經康寧醫院的醫生檢測,且已進入“中期”。面對他日漸疏松的骨質和日益消瘦的身軀,醫生說,必須靜養,最好借助拐杖來支撐。
    但老人常常偷偷溜出門去“放風”,那一年,他至少摔過5次,他大腿與胳膊上常傷痕累累。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小區的花園里摔至昏迷,胳膊和大腿上出現多處紅腫淤血。自此,他常對前來家里的客人自封為“老摔哥”。 [全文]
鼓勵年輕人“殺出血路”
  當有“粉絲”提出要以“袁庚”的名義命名一條大道,以讓更多的深圳人記住曾經的歷史,過往的精神時,這位被診斷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說了當天最長的一段話,“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樣影響會很不好。任何時候都不要夸大個人的作用。當年的一點點成績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袁庚說,今天的思想解放,不是亂解放,但“對人類社會發展有幫助的可以解放”。過分夸大個人作用的事情則應避免。臨走時,記者問到他對本報報道的意見,老人說沒有意見,挺好,敢說話。他同時補充:“你這個年紀不要怕人有意見,就要大膽往前沖,不要受約束,還要‘殺出一條血路’”。 [全文]
 重溫蛇口精神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時,他就率先提出設立深圳蛇口工業區。投身其中后,他在那片土地上創造出了眾多中國“第一”:第一次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第一次實行人才公開招聘,第一個改革人事制度,第一個實行工程招標……在乍暖還寒的改革之春,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決然地走在探索的最前沿——
    重溫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有一句口號不能不提——“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有一個地方不能不提——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的深圳蛇口工業區;有一個名字不能不提——袁庚。 [全文]
“蛇口基因”入血脈 人人皆可為袁庚
   兩年前,北京一份著名商業雜志做了一組關于蛇口系企業的報道。在該雜志眼里,包括招商系平安保險、招商銀行、中集集團在內,甚至華為也可算是蛇口系企業中的重要一員,它們是深圳這個“企業之都”最令人自豪的閃光部分;而蛇口系企業成長史中最為關鍵的,可能是它們都具有“蛇口基因”。
     有人從蛇口系企業的生命跡象中,推導出了所謂“蛇口基因”的八個重要特征:敢為天下先;宗教般的企業精神;一切因勢、因時而變;固守核心價值觀,不做機會主義者,基于此的執行力;專業創造價值;務實的理想主義;學習力,作為一個組織的變革能力;強烈的危機感。
     有人說,深圳是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中國城市,深圳有句老話又說,“先有蛇口,后有深圳”,這也許意外地道出了深圳的真相與本源。 [全文]
          策劃、制作:新浪財經 小勻       歡迎各媒體合作    來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網友評論 查看內容>>>

匿名 登錄名: 密碼: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電話:010-62675362  新浪網產品客戶服 務聯系電話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