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開幕致辭

范榮靖:2019年開始從賺“機會財”到賺“管理財”
范榮靖:2019年開始從賺“機會財”到賺“管理財”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2日  10:33
劉悅:未來一年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劉悅:未來一年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2日  10:37

科技、創投、教育

張昌武:火箭的主要商業場景是把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張昌武:火箭的主要商業場景是把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4:54
劉玉珍:專業投顧人才缺乏 同時缺少外部認證
劉玉珍:專業投顧人才缺乏 同時缺少外部認證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4:49
Anthea La:華為在中國本土市場將繼續表現強勁
Anthea La:華為在中國本土市場將繼續表現強勁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5:02
潘鵬凱:中國的教育尚未充分培養孩子個性發展和興趣
潘鵬凱:中國的教育尚未充分培養孩子個性發展和興趣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5:50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6:18

圓桌討論:青年電影發展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7:44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3日  17:50

圓桌討論:創投新風向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4日  17:00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新浪財經|2019年12月14日  17:06

會議日程

最新新聞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北京寬客進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趙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趙軍認為,科技這個詞,在Fintech里面被賦予了更高的意義。科技是科學和技術兩個詞復合而成的。科學解決的是從現象找到本質的理論問題;技術是把科學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場景里面,并將抽象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好的一個手段。這兩個詞疊加在一起,如果能幫助傳統金融行業找到命題作文(注:金融電子化)之外的含義時,可能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了。 趙軍談到,科技是非常專業的領域,需要深入到細節方可作出比較。可以用棋譜來作類比,因為下棋需要有套路,棋譜其實是人正向思維總結和抽象出來的方法。當機器下棋的時候,如果只告訴機器期望和目標以及損失函數而不設計具體實現路徑,需要應用人工智能領域和數學統計領域的一些方法來實現。讓機器通過它的大規模運算能力來解決問題時,其實已和傳統的寫出具體算法的方式有一定的區別了。人是用正向思維解決問題的,有過去的實踐和經驗,也可能有提煉的能力。然而,如果讓機器來做,它可能用的方法不是你用過的方法,但同樣能解決一些問題。 趙軍稱,機遇會大于挑戰。從行業角度而言,大的頭部玩家還在投入,存量市場遠未飽和。此外,他們預期未來成長空間更為巨大。證券協會有一個明確的數據,目前8000余人管理了3.4萬支二級市場基金,總計2.1萬億元人民幣。“這個體量跟北美市場差距非常大,也就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4日 17:06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理財魔方創始人袁雨來出席并發表演講。 對于科技的理解,袁雨來說,在對金融業特別是財富管理領域的深入研究之后,他將切入行業的關鍵點歸納為四個字:降本增效。 降本是降低成本,“增效”是科技帶來的另一方面。 他談到,標準化資產在中國有一個特別大的痛點。以股票基金為例,過去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非常不錯,但是中國公募基金的客戶虧損比例超過70%——源自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在如此好的市場里,為什么用戶會大量虧損?從表面上看,可以認為是散戶在市場中追漲殺跌。但是,后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是風險不匹配。通過機器、通過技術、通過人工智能,去控制風險,做到風險定價準確和風險匹配的準確以及對客戶心理進行有效把控,才有可能獲得收益的提升。 袁雨來表示,降本和增效,兩方面都得有。如果只有降本,可能在市場中會有很多競爭對手;有了增效,才能取得競爭的最終勝利。 關于壓力,袁雨來認為,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創業公司與這些巨頭之間是競合關系。“我們認為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大的傳統金融機構,或者是有流量的機構。但是他們的劣勢是其對于標準化資產管理的技術能力及認知還不夠強”。 他說,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怎么對待這樣一批客戶?大型金融機構沒有理財魔方更了解中國客戶。而且,“我認為,國外的這些金融機構在中國,其實機會并不大”。[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4日 17:00
郭亮: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下載了音頻APP
郭亮: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下載了音頻APP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蜻蜓FM副總裁郭亮出席并發表演講。 郭亮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今年“雙十一”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貓糧和狗糧的總銷量超過了奶粉的銷售量,這意味著什么呢? 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被稱作“自世代”的時期,人們越來越呈現原子化的生存狀態,寧肯養貓也養狗也不愿意生養后代。自世代因何而來?人類歷史上,所有被稱作“代”的都是一些重大經濟和社會變動甚至戰爭帶來的。大家耳熟能詳的迷失的一代,就是海明威在《太陽依舊升起》的題記里寫到的:“我們是迷失的一代”。而二戰后,又產生了以金斯堡作品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現在在西方社會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詞,叫“Z世代”。中國的“自”第一個大寫字母剛好也是“Z”,但跟西方的“Z世代”略有區別。按照西方社會學者的命名,Z世代之前還有Y世代,Y世代是互聯網原住民一代,喜歡網購消費。而Z世代跟他們有所不同,不太愿意純粹消費,更注重體驗。他們覺得價格不是最重要的,服務和品質是最重要的。 “自世代”就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學。日本學者大前研一首先提出“一個人的經濟”這個概念。日本有些餐廳,當女人獨自去吃飯的時候,餐廳會把一個巨大的玩偶放在她桌子的對面陪她吃飯。不僅有一個人的火鍋、一個人的公寓,還有一個人的旅行等等。這種風氣也日漸發展到中國,你會發現周邊的年輕人不再著急結婚,甚至不再著急戀愛。他們養“多肉植物”;只要出差,朋友圈曬的都是如何想念他們的寵物;以及會把大量時間花在打電子游戲上。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貓糧和狗糧的銷售,會超過了奶粉的銷售。 根據艾媒咨詢等一些第三方數據機構統計的結果,可以看到這幾年音頻的用戶量增長非常快。視頻的人群滲透率已經達到了90%多。但是聽音頻的人在人群中,去年初公布的統計數據只有20%,而且是把車載、傳統廣播、互聯網音頻等加在一起的數據。但今年僅僅是互聯網的音頻,在人群中的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30%。現在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都下載了音頻APP,音頻的智能硬件例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及智能家電等增長率也是非常高的。 未來音頻收入到底在哪兒呢?隨著5G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有一種技術叫“人機語音交互”,這三種技術的發展會催生出一種新的“聲”態鏈。現在每個人的手機里面都下載了大量APP。當你要打車的時候,需要下載一個打車的APP;當要點餐定外賣的時候,要再下載另外一個APP。當聽書的時候,又再下載一個……可是當5G到來的時候,實現了萬物互聯。比如在辦公桌上可以有你直接語音交互的會議系統;回家之后打開電視OTT系統,它可能變成整面墻,把手機移動操控直接方便地切換到家里墻壁的操控上,然后在家里無論做什么,在每個房間游走都能非常方便地用語音交互來操縱所有要做的事情。這種萬物互聯、語音交互,就會實現一種新的音頻商業時代的到來。[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4日 16:50
顧逸南談創業:不要跟大企業正面競爭 要學習合作
顧逸南談創業:不要跟大企業正面競爭 要學習合作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上海云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顧逸南出席并發表演講。 顧逸南在峰會上談到自己公司經驗時說道,技術覺得銷售很無能,銷售覺得技術很狂妄。大家在創業的公司當中,有沒有碰到這種問題?就是技術和銷售總是在打架,或者運營和銷售總是會在打架。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一個霹靂不夠,肯定會出現第二個霹靂和第三個霹靂。說穿了,就是你的收入跟不上你投入的腳步。說得再直接一點,賬上錢不夠“燒”了,因為公司的收入支撐不起估值了。 顧逸南談到,大家總是問她,為什么還要堅持創業?而且一堅持,就堅持了12年。大家都說:創業三年是道坎。三年有多少公司起來了又死去了?她都這么生生死死4次了,12年了。“我認為是信仰!”那么,到底什么是信仰呢?信仰其實就是在你最絕望的時候,能夠還能讓你站起來,能夠去堅持的那種力量。 在她看來,信仰就是可以把它放在欲望、試探以及各種痛苦之前的那個東西。“我的信仰是科技向善,我希望通過高科技服務能夠幫助那些“不要因為無知而被挨打”的企業。我們中國‘云計算’的技術,就是落后于西方國家8年至10年的距離,所以醒醒吧,不要活在具有中國式的“云計算”的世界當中。這是我的一個信仰,因為有了信仰,你就會使出洪荒之力”。 她認為,“To B”創業,要聚焦客戶的需求,圍繞著客戶所有的需求,把你的產品錘煉好、打磨好。要有極強的耐心面對你的投資人、你的客戶以及你的合作伙伴。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不要亂漲估值;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要用健康的現金流讓自己活下去,并且不斷強調自己的價值主張。 總結創業的經驗時,她說,不要跟那些大企業正面競爭,而是向它們學習,同它們合作。“萬物都有自己的時間和季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時間區。“To B”創業有自己的節奏,很多人都知道創業就是一場馬拉松。那要把所有的馬拉松加起來,就是“To B”的馬拉松,因為它太漫長了。 顧逸南表示,在“To B”這條路上,其實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不斷堅持。堅持下去,把整棵黃花菜都給焐熱了。總之,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you must be patient![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22:26
馬宇馳: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馬拉松式賽跑
馬宇馳: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馬拉松式賽跑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三角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OO馬宇馳出席并發表演講。 馬宇馳表示,自己的公司確確實實是趕上了人工智能創業的風口。他打趣地表示,現在大家對于“人工智能”包括最近兩年興起的P2P和區塊鏈的熟悉的程度僅次于父母朋友圈里的保健品。 馬宇馳介紹,人工智能是一個特別大的范疇,比如大家聽到過的語音行業、視覺行業和機器人,就可以用人的身體做對標:視覺行業相當于眼睛,語音行業相當于耳朵和嘴巴,美的收購的庫卡機械臂,相當于身體。馬宇馳表示,認知智能是從2016年之后開始特別被市面上關注和媒體報道的,也是被透支最嚴重的一個概念。 “科技科幻化是我們這個領域遇到的一個小小的痛,因為我們自己做這個領域。《西部世界》中一個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跟你聊天的這種事情,很負責任的說,在我們業內認為:未來十年、八年都不會出現。”馬宇馳解釋道,這是因為機器有倫理道德問題,不用太去考慮。而當前做的事情的核心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用戶體驗這三件事。 對此,馬宇馳做出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機器的出現或者技術的迭代,是為了釋放更大的能效、不是為了在某一天替代人。原來的馬夫沒有了,但是現在有司機、宇航員與開飛機的機長,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駕駛工具的那個人。 馬宇馳表示,今天介紹的所有東西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件事情:雖然大家對人工智能這件事情有很大的期待,但是路還很長,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那條路很遠,因為我們對標的是‘腦’,我們是最難的一部分,也是想像空間最大的一部分。我們強調階段性技術價值和階段性落地,汽車剛發明的時候20公里沒有價值嗎?現在汽車能跑到400公里。重點是要有階段性的價值。” “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一個馬拉松式的賽跑。”馬宇馳總結道,這不僅僅是對行業的判斷,更重要的是對于一個創始人身體和腦力的檢驗。馬宇馳分享了一個簡單的數據:“我到現在為止今年飛了大概130次;高鐵來回大約坐了接近50次。平均每一天見三到四撥人,每天大概說6-8小時的話,至少完整介紹我的公司2次。我們是一家已經拿了2億元現金融資的公司,我們仍然在。我在外面的露出,保證了我們對投資人、對合作伙伴在一些事情上的影響力,這是創始人能夠做的事情。所以無論大家覺得有多光鮮,我們到底有多慘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至于我們公司估值有多少億,這個不重要,沒有到上市那一天我們手里的只是紙而已。” “但我們這種人就是以此為樂,愿意干這個事情、承受這個痛苦。”馬宇馳說。[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8:57
楊振: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 創意會成增長核心杠桿
楊振: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 創意會成增長核心杠桿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特贊總裁及合伙人楊振出席并發表演講。 楊振表示,創意內容有很多科技可以發揮價值的領域,包括內容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創意的需求和創意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匹配;所有的創意內容如何不斷地給它們打標簽、做識別、做優化、做分發等。 在楊振看來,企業的本質就是做兩件事,即產品創新和品牌營銷。產品創新是指用技術創新帶來新的產品機會,同時把產品體驗做得更加人性化,這是企業內生的競爭力,而品牌營銷則是指企業品牌在用戶心智中代表什么東西,再通過市場營銷建立用戶心智形成企業外發的競爭力。 他表示,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企業不斷地用到創意。 “不是創意能夠解決一切,先決條件還是需要產品創新做得夠扎實。”楊振說,產品是1,創意、品牌這些是后面加上的0,而這個0同樣具有價值。 不僅經濟,流量和資本在2019年也已經走進了一個存量的時代,而在內容時代,短視頻、直播等對于銷量的影響很多是由創意帶來的。楊振認為,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創意會成為增長的核心杠桿。這時,創意也不再是原來舊式的工作室做法,品牌創意也是可以提升效能的,數據將發揮重要的價值。 “技術可以賦能創意——讓人工智能一樣理解創意、優化創意,讓人工智能有右腦。”楊振透露,在創意設計領域,那些基本的、簡單的、重復性的創意已經可以通過機器來解決,從而更好地解放創意人。他同時也強調,做完創意并不是結束,仍要不斷地去動態優化。[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8:51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壞猴子影業聯合創始人、CEO王易冰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易冰表示,在選擇導演的時候,會更側重于從他們的作品角度來觀察。 他談到,導演首先是一個技術工種,技術是一個基礎。技術的基礎其實是從他的作品當中能夠很直接的呈現出來的,對于電影語言的把控、對于演員表演的把控、對于美術、對于攝影、對于音樂、對于剪輯等等環節的把控,這些都是技術問題。 另一方面,王易冰表示,還會關注導演的作者性,“因為我們還是覺得電影其實是要有一定的作者表達的,它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商業行為,而是一個藝術產品、文化產品,所以這里面還是需要有一種作者的表達在里面的。”他說。 對于目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生態,王易冰認為,當前在中國的電影環境里面,票房似乎成了衡量電影好壞的一個主要標準,他認為急需在票房這個標準之外,再建立一個藝術評價、專業評價標準。王易冰說,“當那個標準建立起來之后,可能就會給創作者、給導演以更多和更公平的機會去自由的創作,然后完成自己的表達。”[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7:50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CEO李子為出席并發表演講。 李子為把影展的工作比喻為“檔案管理”。她說,“中國電影每一年就那么幾個檔期,春節檔、國慶檔。這兩個大的檔期完了之后,其它的時間難道就不看電影了嗎?還是要看的。中國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就那么幾個,可是除了那幾個導演之外電影就不拍了嗎?還是要去。如何找到有獨特創作才能,持續創作能力的年輕電影人,找到多樣化的電影樣本,找到對電影生態具有前瞻視角的企業?并將他們梳理出來?中國還有非常多的電影節,他們都在做這樣的梳理和歸納。” 李子為認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她說,“一部電影被標價35元、45元,普通觀眾、深度影迷、專業創作者、專業影評人,不同身份立場的人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雖然看似都拿著同樣的票價進到電影院里面去,可是獲取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電影會不斷地被不同的人拿出來解讀、討論。我認為討論的價值,對于電影的發展來講是最重要的。”[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7:44
翁澄煒:中國家族企業的問題是家企不分
翁澄煒:中國家族企業的問題是家企不分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畢馬威中國華東及華西區家族傳承服務主管合伙人翁澄煒出席并發表演講。 翁澄煒表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民營家族企業創一代取得了事業與財富上的非凡成就。然而,身處中國及全球經濟環境變革的大時代,中國家族企業在事業傳承、業務轉型,以及財富安排等方面正在經歷相當大的挑戰。 翁澄煒稱,培養二代接班人是中國民營家族企業面臨的第一大挑戰。由于“創二代”其實不缺社交場景、不缺好的高等教育、不缺好的圈層,這導致了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沒有特別大的壓力去做家族企業傳承,尤其是當其家族產業相對比較傳統時,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年輕接班人不一定看得上父輩在做的事情,他稱,只有那些家族夠大的“創二代”會去傳承、去創業。“不創不行,不接班也不行,因為無論是家族內部還是外部都有些壓力倒逼他們必須做好傳承。” 翁澄煒認為,“創二代”真正缺少的是扎實的財務和商業運營的實操經驗。“如果拿出一張他們家族企業的報表給他們看,他們不一定看得懂。”他稱這個問題比較嚴峻,因為很多時候運營的問題都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財務商業功底,是根本沒有辦法去知道公司內部的運營存在的問題的,更無法洞察企業發生了什么事情。 業務轉型是中國民營家族企業面臨的另一挑戰。雖然很多家族企業的第一代會直接表示“很少有轉型轉成功的”,但這并不表示企業就不去努力轉型。根據翁澄煒的看法,家族企業的轉型需要軟件跟硬件相結合。 翁澄煒強調,工業企業其實非常難轉型,目前還很少看到傳統制造業在往高端轉型方面做得很好的企業。不過他認為“前景還是很光明”,因為中國的IC智能產業與相關應用技術都在不斷的發展,并且付諸于運用到最后的應用端,而傳統制造業的家族企業也正在跟這些芯片類企業、高科技企業做更多的對接。 翁澄煒談到,中國的民營企業的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這會導致的問題是,“如果一個家族的資產和運營都在上市公司體內時,任何新創業務做得好則沒問題,股價也往上走,但做得不好,全世界都會找你,所有的媒體都會披露,做空機構馬上可能跟隨而來。“一旦新創業務出現風險,會嚴重影響家族企業及家族本身的財富。”  “中國家族企業有一個問題就是家企不分,”翁澄煒稱,二代創業其實也需要新的平臺。他建議家族企業可以有一部分資產或財富不在其上市公司體內,創立一個新的平臺去讓二代做一些事情。“做的好就裝進來、甚至上市,做的不好也沒問題,也不影響公司股價。” 此外,針對目前被市場討論較多的家族信托,翁澄煒表示,家族信托目前在國內還不能很完善的做到家族傳承以及稅務優化。“離岸家族信托在這方面較為成熟,但是離岸做信托的前提是要有一定量的離岸資產,假設一個家族在離岸沒有資產,做的意義就不大。”他還稱,在既有家族架構下運用家族信托工具去規避傳承中的稅賦是不容易的,而這一問題尤其是創二代要考慮的。“在一開始創業時這個架構就要搭好,因為這個架構不單是為了企業,更多是為了創業者未來的家族傳承考慮。” 翁澄煒說,“假設你一開始走對了,以后就可以規避很多風險,比如美籍身份的家族如何規避巨額的美國贈予稅和遺產稅。[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7:36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綠米聯創創始人兼CEO游延筠出席并發表演講。 游延筠在峰會上表示,每一個時代,實際上是以“連接”不斷升級為標志的。從PC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現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再到5G。5G還沒有開始大規模應用,現在就開始談6G了。總之,這個周期越來越短。 他認為,其實,“連接”這個話題非常古老。看一下,從古至今,一些重要的連接方式的演進:萬里長城是祖先修來抵御外族入侵用的,好像它和連接沒有任何關系,是把連接被切斷了,不讓你入侵我。但是他看到長城的功能,更多的是通過連接去發揮的。比如:發現遠處有人入侵了,就會把篝火點燃。這個就是把一個地方和遠方的通訊連接起來了。還有就是,要把一個兵從“地方A”調到“地方B”,長城無疑是提供了非常好的運輸方式,所以把“A和B”也連接起來了。古時的中國人還有很多的連接方式,比如:驛站、傳訊箭、信鴿等。 古代的絲綢之路更是把東西方進行了連接,不僅是帶來了物質上的交換,更重要的是把東西方文明進行了連接。這個帶來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還有更瘋狂的想法,有人在一百多年前就想把紐約和倫敦兩個大洋彼岸的城市通過海底電纜連接起來。經過很多嘗試,投資非常的巨大,把它連接起來以后發送的第一份電報,這份電報花了16小時才從一個彼岸傳遞到另外一個彼岸,被翻譯出來。這么簡單的事情,而且是速度非常慢的連接,在今天看來,當時就有人、有投資者敢去做這件事。可以看出,連接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 在其看來,從駱駝到電報、蒸汽機車、輪船、飛機、電話、WWW及移動互聯網,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個時代都以連接更廣、更快、更遠為標志。工業革命1.0、2.0、3.0、4.0,也是以連接升級為標志的。從蒸汽機車到電力機車、汽車、輪船、互聯網以及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也是以連接升級為標志的。 他說,“家”的演進是非常緩慢的,以前是山洞,現在變成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很多人回家,還要去照看自己的家,打開空調或者考慮要不要關窗,有沒有關燈。現在,大家坐在會場,家里面出了什么事,你們肯定是不知道的,你們是沒有連接的。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家”至今還是人的倉庫,大家還要去照顧它,可是大家現在很忙,時間很少,于是,智能家居能幫助大家搶時間。[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12月13日 16:18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趙軍:機遇大于挑戰 存量市場遠未飽和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北京寬客進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趙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趙軍認為,科技這個詞,在Fintech里面被賦予了更高的意義。科技是科學和技術兩個詞復合而成的。科學解決的是從現象找到本質的理論問題;技術是把科學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場景里面,并將抽象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好的一個手段。這兩個詞疊加在一起,如果能幫助傳統金融行業找到命題作文(注:金融電子化)之外的含義時,可能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了。 趙軍談到,科技是非常專業的領域,需要深入到細節方可作出比較。可以用棋譜來作類比,因為下棋需要有套路,棋譜其實是人正向思維總結和抽象出來的方法。當機器下棋的時候,如果只告訴機器期望和目標以及損失函數而不設計具體實現路徑,需要應用人工智能領域和數學統計領域的一些方法來實現。讓機器通過它的大規模運算能力來解決問題時,其實已和傳統的寫出具體算法的方式有一定的區別了。人是用正向思維解決問題的,有過去的實踐和經驗,也可能有提煉的能力。然而,如果讓機器來做,它可能用的方法不是你用過的方法,但同樣能解決一些問題。 趙軍稱,機遇會大于挑戰。從行業角度而言,大的頭部玩家還在投入,存量市場遠未飽和。此外,他們預期未來成長空間更為巨大。證券協會有一個明確的數據,目前8000余人管理了3.4萬支二級市場基金,總計2.1萬億元人民幣。“這個體量跟北美市場差距非常大,也就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詳情]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袁雨來: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理財魔方創始人袁雨來出席并發表演講。 對于科技的理解,袁雨來說,在對金融業特別是財富管理領域的深入研究之后,他將切入行業的關鍵點歸納為四個字:降本增效。 降本是降低成本,“增效”是科技帶來的另一方面。 他談到,標準化資產在中國有一個特別大的痛點。以股票基金為例,過去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非常不錯,但是中國公募基金的客戶虧損比例超過70%——源自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在如此好的市場里,為什么用戶會大量虧損?從表面上看,可以認為是散戶在市場中追漲殺跌。但是,后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是風險不匹配。通過機器、通過技術、通過人工智能,去控制風險,做到風險定價準確和風險匹配的準確以及對客戶心理進行有效把控,才有可能獲得收益的提升。 袁雨來表示,降本和增效,兩方面都得有。如果只有降本,可能在市場中會有很多競爭對手;有了增效,才能取得競爭的最終勝利。 關于壓力,袁雨來認為,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創業公司與這些巨頭之間是競合關系。“我們認為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大的傳統金融機構,或者是有流量的機構。但是他們的劣勢是其對于標準化資產管理的技術能力及認知還不夠強”。 他說,中國老百姓普遍對理財認知不夠。怎么對待這樣一批客戶?大型金融機構沒有理財魔方更了解中國客戶。而且,“我認為,國外的這些金融機構在中國,其實機會并不大”。[詳情]

郭亮: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下載了音頻APP
郭亮: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下載了音頻APP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蜻蜓FM副總裁郭亮出席并發表演講。 郭亮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今年“雙十一”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貓糧和狗糧的總銷量超過了奶粉的銷售量,這意味著什么呢? 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被稱作“自世代”的時期,人們越來越呈現原子化的生存狀態,寧肯養貓也養狗也不愿意生養后代。自世代因何而來?人類歷史上,所有被稱作“代”的都是一些重大經濟和社會變動甚至戰爭帶來的。大家耳熟能詳的迷失的一代,就是海明威在《太陽依舊升起》的題記里寫到的:“我們是迷失的一代”。而二戰后,又產生了以金斯堡作品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現在在西方社會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詞,叫“Z世代”。中國的“自”第一個大寫字母剛好也是“Z”,但跟西方的“Z世代”略有區別。按照西方社會學者的命名,Z世代之前還有Y世代,Y世代是互聯網原住民一代,喜歡網購消費。而Z世代跟他們有所不同,不太愿意純粹消費,更注重體驗。他們覺得價格不是最重要的,服務和品質是最重要的。 “自世代”就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學。日本學者大前研一首先提出“一個人的經濟”這個概念。日本有些餐廳,當女人獨自去吃飯的時候,餐廳會把一個巨大的玩偶放在她桌子的對面陪她吃飯。不僅有一個人的火鍋、一個人的公寓,還有一個人的旅行等等。這種風氣也日漸發展到中國,你會發現周邊的年輕人不再著急結婚,甚至不再著急戀愛。他們養“多肉植物”;只要出差,朋友圈曬的都是如何想念他們的寵物;以及會把大量時間花在打電子游戲上。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貓糧和狗糧的銷售,會超過了奶粉的銷售。 根據艾媒咨詢等一些第三方數據機構統計的結果,可以看到這幾年音頻的用戶量增長非常快。視頻的人群滲透率已經達到了90%多。但是聽音頻的人在人群中,去年初公布的統計數據只有20%,而且是把車載、傳統廣播、互聯網音頻等加在一起的數據。但今年僅僅是互聯網的音頻,在人群中的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30%。現在全國有4.25億互聯網用戶都下載了音頻APP,音頻的智能硬件例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及智能家電等增長率也是非常高的。 未來音頻收入到底在哪兒呢?隨著5G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有一種技術叫“人機語音交互”,這三種技術的發展會催生出一種新的“聲”態鏈。現在每個人的手機里面都下載了大量APP。當你要打車的時候,需要下載一個打車的APP;當要點餐定外賣的時候,要再下載另外一個APP。當聽書的時候,又再下載一個……可是當5G到來的時候,實現了萬物互聯。比如在辦公桌上可以有你直接語音交互的會議系統;回家之后打開電視OTT系統,它可能變成整面墻,把手機移動操控直接方便地切換到家里墻壁的操控上,然后在家里無論做什么,在每個房間游走都能非常方便地用語音交互來操縱所有要做的事情。這種萬物互聯、語音交互,就會實現一種新的音頻商業時代的到來。[詳情]

顧逸南談創業:不要跟大企業正面競爭 要學習合作
顧逸南談創業:不要跟大企業正面競爭 要學習合作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上海云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顧逸南出席并發表演講。 顧逸南在峰會上談到自己公司經驗時說道,技術覺得銷售很無能,銷售覺得技術很狂妄。大家在創業的公司當中,有沒有碰到這種問題?就是技術和銷售總是在打架,或者運營和銷售總是會在打架。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一個霹靂不夠,肯定會出現第二個霹靂和第三個霹靂。說穿了,就是你的收入跟不上你投入的腳步。說得再直接一點,賬上錢不夠“燒”了,因為公司的收入支撐不起估值了。 顧逸南談到,大家總是問她,為什么還要堅持創業?而且一堅持,就堅持了12年。大家都說:創業三年是道坎。三年有多少公司起來了又死去了?她都這么生生死死4次了,12年了。“我認為是信仰!”那么,到底什么是信仰呢?信仰其實就是在你最絕望的時候,能夠還能讓你站起來,能夠去堅持的那種力量。 在她看來,信仰就是可以把它放在欲望、試探以及各種痛苦之前的那個東西。“我的信仰是科技向善,我希望通過高科技服務能夠幫助那些“不要因為無知而被挨打”的企業。我們中國‘云計算’的技術,就是落后于西方國家8年至10年的距離,所以醒醒吧,不要活在具有中國式的“云計算”的世界當中。這是我的一個信仰,因為有了信仰,你就會使出洪荒之力”。 她認為,“To B”創業,要聚焦客戶的需求,圍繞著客戶所有的需求,把你的產品錘煉好、打磨好。要有極強的耐心面對你的投資人、你的客戶以及你的合作伙伴。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不要亂漲估值;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要用健康的現金流讓自己活下去,并且不斷強調自己的價值主張。 總結創業的經驗時,她說,不要跟那些大企業正面競爭,而是向它們學習,同它們合作。“萬物都有自己的時間和季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時間區。“To B”創業有自己的節奏,很多人都知道創業就是一場馬拉松。那要把所有的馬拉松加起來,就是“To B”的馬拉松,因為它太漫長了。 顧逸南表示,在“To B”這條路上,其實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不斷堅持。堅持下去,把整棵黃花菜都給焐熱了。總之,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you must be patient![詳情]

馬宇馳: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馬拉松式賽跑
馬宇馳: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馬拉松式賽跑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三角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OO馬宇馳出席并發表演講。 馬宇馳表示,自己的公司確確實實是趕上了人工智能創業的風口。他打趣地表示,現在大家對于“人工智能”包括最近兩年興起的P2P和區塊鏈的熟悉的程度僅次于父母朋友圈里的保健品。 馬宇馳介紹,人工智能是一個特別大的范疇,比如大家聽到過的語音行業、視覺行業和機器人,就可以用人的身體做對標:視覺行業相當于眼睛,語音行業相當于耳朵和嘴巴,美的收購的庫卡機械臂,相當于身體。馬宇馳表示,認知智能是從2016年之后開始特別被市面上關注和媒體報道的,也是被透支最嚴重的一個概念。 “科技科幻化是我們這個領域遇到的一個小小的痛,因為我們自己做這個領域。《西部世界》中一個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跟你聊天的這種事情,很負責任的說,在我們業內認為:未來十年、八年都不會出現。”馬宇馳解釋道,這是因為機器有倫理道德問題,不用太去考慮。而當前做的事情的核心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用戶體驗這三件事。 對此,馬宇馳做出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機器的出現或者技術的迭代,是為了釋放更大的能效、不是為了在某一天替代人。原來的馬夫沒有了,但是現在有司機、宇航員與開飛機的機長,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駕駛工具的那個人。 馬宇馳表示,今天介紹的所有東西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件事情:雖然大家對人工智能這件事情有很大的期待,但是路還很長,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那條路很遠,因為我們對標的是‘腦’,我們是最難的一部分,也是想像空間最大的一部分。我們強調階段性技術價值和階段性落地,汽車剛發明的時候20公里沒有價值嗎?現在汽車能跑到400公里。重點是要有階段性的價值。” “創業是由每一段百米沖刺組成一個馬拉松式的賽跑。”馬宇馳總結道,這不僅僅是對行業的判斷,更重要的是對于一個創始人身體和腦力的檢驗。馬宇馳分享了一個簡單的數據:“我到現在為止今年飛了大概130次;高鐵來回大約坐了接近50次。平均每一天見三到四撥人,每天大概說6-8小時的話,至少完整介紹我的公司2次。我們是一家已經拿了2億元現金融資的公司,我們仍然在。我在外面的露出,保證了我們對投資人、對合作伙伴在一些事情上的影響力,這是創始人能夠做的事情。所以無論大家覺得有多光鮮,我們到底有多慘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至于我們公司估值有多少億,這個不重要,沒有到上市那一天我們手里的只是紙而已。” “但我們這種人就是以此為樂,愿意干這個事情、承受這個痛苦。”馬宇馳說。[詳情]

楊振: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 創意會成增長核心杠桿
楊振: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 創意會成增長核心杠桿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特贊總裁及合伙人楊振出席并發表演講。 楊振表示,創意內容有很多科技可以發揮價值的領域,包括內容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創意的需求和創意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匹配;所有的創意內容如何不斷地給它們打標簽、做識別、做優化、做分發等。 在楊振看來,企業的本質就是做兩件事,即產品創新和品牌營銷。產品創新是指用技術創新帶來新的產品機會,同時把產品體驗做得更加人性化,這是企業內生的競爭力,而品牌營銷則是指企業品牌在用戶心智中代表什么東西,再通過市場營銷建立用戶心智形成企業外發的競爭力。 他表示,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企業不斷地用到創意。 “不是創意能夠解決一切,先決條件還是需要產品創新做得夠扎實。”楊振說,產品是1,創意、品牌這些是后面加上的0,而這個0同樣具有價值。 不僅經濟,流量和資本在2019年也已經走進了一個存量的時代,而在內容時代,短視頻、直播等對于銷量的影響很多是由創意帶來的。楊振認為,當流量紅利不再強勁時,創意會成為增長的核心杠桿。這時,創意也不再是原來舊式的工作室做法,品牌創意也是可以提升效能的,數據將發揮重要的價值。 “技術可以賦能創意——讓人工智能一樣理解創意、優化創意,讓人工智能有右腦。”楊振透露,在創意設計領域,那些基本的、簡單的、重復性的創意已經可以通過機器來解決,從而更好地解放創意人。他同時也強調,做完創意并不是結束,仍要不斷地去動態優化。[詳情]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王易冰:電影急需在票房標準外建立藝術專業評價標準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壞猴子影業聯合創始人、CEO王易冰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易冰表示,在選擇導演的時候,會更側重于從他們的作品角度來觀察。 他談到,導演首先是一個技術工種,技術是一個基礎。技術的基礎其實是從他的作品當中能夠很直接的呈現出來的,對于電影語言的把控、對于演員表演的把控、對于美術、對于攝影、對于音樂、對于剪輯等等環節的把控,這些都是技術問題。 另一方面,王易冰表示,還會關注導演的作者性,“因為我們還是覺得電影其實是要有一定的作者表達的,它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商業行為,而是一個藝術產品、文化產品,所以這里面還是需要有一種作者的表達在里面的。”他說。 對于目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生態,王易冰認為,當前在中國的電影環境里面,票房似乎成了衡量電影好壞的一個主要標準,他認為急需在票房這個標準之外,再建立一個藝術評價、專業評價標準。王易冰說,“當那個標準建立起來之后,可能就會給創作者、給導演以更多和更公平的機會去自由的創作,然后完成自己的表達。”[詳情]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李子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CEO李子為出席并發表演講。 李子為把影展的工作比喻為“檔案管理”。她說,“中國電影每一年就那么幾個檔期,春節檔、國慶檔。這兩個大的檔期完了之后,其它的時間難道就不看電影了嗎?還是要看的。中國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就那么幾個,可是除了那幾個導演之外電影就不拍了嗎?還是要去。如何找到有獨特創作才能,持續創作能力的年輕電影人,找到多樣化的電影樣本,找到對電影生態具有前瞻視角的企業?并將他們梳理出來?中國還有非常多的電影節,他們都在做這樣的梳理和歸納。” 李子為認為,不用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她說,“一部電影被標價35元、45元,普通觀眾、深度影迷、專業創作者、專業影評人,不同身份立場的人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雖然看似都拿著同樣的票價進到電影院里面去,可是獲取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電影會不斷地被不同的人拿出來解讀、討論。我認為討論的價值,對于電影的發展來講是最重要的。”[詳情]

翁澄煒:中國家族企業的問題是家企不分
翁澄煒:中國家族企業的問題是家企不分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畢馬威中國華東及華西區家族傳承服務主管合伙人翁澄煒出席并發表演講。 翁澄煒表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民營家族企業創一代取得了事業與財富上的非凡成就。然而,身處中國及全球經濟環境變革的大時代,中國家族企業在事業傳承、業務轉型,以及財富安排等方面正在經歷相當大的挑戰。 翁澄煒稱,培養二代接班人是中國民營家族企業面臨的第一大挑戰。由于“創二代”其實不缺社交場景、不缺好的高等教育、不缺好的圈層,這導致了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沒有特別大的壓力去做家族企業傳承,尤其是當其家族產業相對比較傳統時,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年輕接班人不一定看得上父輩在做的事情,他稱,只有那些家族夠大的“創二代”會去傳承、去創業。“不創不行,不接班也不行,因為無論是家族內部還是外部都有些壓力倒逼他們必須做好傳承。” 翁澄煒認為,“創二代”真正缺少的是扎實的財務和商業運營的實操經驗。“如果拿出一張他們家族企業的報表給他們看,他們不一定看得懂。”他稱這個問題比較嚴峻,因為很多時候運營的問題都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財務商業功底,是根本沒有辦法去知道公司內部的運營存在的問題的,更無法洞察企業發生了什么事情。 業務轉型是中國民營家族企業面臨的另一挑戰。雖然很多家族企業的第一代會直接表示“很少有轉型轉成功的”,但這并不表示企業就不去努力轉型。根據翁澄煒的看法,家族企業的轉型需要軟件跟硬件相結合。 翁澄煒強調,工業企業其實非常難轉型,目前還很少看到傳統制造業在往高端轉型方面做得很好的企業。不過他認為“前景還是很光明”,因為中國的IC智能產業與相關應用技術都在不斷的發展,并且付諸于運用到最后的應用端,而傳統制造業的家族企業也正在跟這些芯片類企業、高科技企業做更多的對接。 翁澄煒談到,中國的民營企業的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這會導致的問題是,“如果一個家族的資產和運營都在上市公司體內時,任何新創業務做得好則沒問題,股價也往上走,但做得不好,全世界都會找你,所有的媒體都會披露,做空機構馬上可能跟隨而來。“一旦新創業務出現風險,會嚴重影響家族企業及家族本身的財富。”  “中國家族企業有一個問題就是家企不分,”翁澄煒稱,二代創業其實也需要新的平臺。他建議家族企業可以有一部分資產或財富不在其上市公司體內,創立一個新的平臺去讓二代做一些事情。“做的好就裝進來、甚至上市,做的不好也沒問題,也不影響公司股價。” 此外,針對目前被市場討論較多的家族信托,翁澄煒表示,家族信托目前在國內還不能很完善的做到家族傳承以及稅務優化。“離岸家族信托在這方面較為成熟,但是離岸做信托的前提是要有一定量的離岸資產,假設一個家族在離岸沒有資產,做的意義就不大。”他還稱,在既有家族架構下運用家族信托工具去規避傳承中的稅賦是不容易的,而這一問題尤其是創二代要考慮的。“在一開始創業時這個架構就要搭好,因為這個架構不單是為了企業,更多是為了創業者未來的家族傳承考慮。” 翁澄煒說,“假設你一開始走對了,以后就可以規避很多風險,比如美籍身份的家族如何規避巨額的美國贈予稅和遺產稅。[詳情]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游延筠:連接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綠米聯創創始人兼CEO游延筠出席并發表演講。 游延筠在峰會上表示,每一個時代,實際上是以“連接”不斷升級為標志的。從PC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現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再到5G。5G還沒有開始大規模應用,現在就開始談6G了。總之,這個周期越來越短。 他認為,其實,“連接”這個話題非常古老。看一下,從古至今,一些重要的連接方式的演進:萬里長城是祖先修來抵御外族入侵用的,好像它和連接沒有任何關系,是把連接被切斷了,不讓你入侵我。但是他看到長城的功能,更多的是通過連接去發揮的。比如:發現遠處有人入侵了,就會把篝火點燃。這個就是把一個地方和遠方的通訊連接起來了。還有就是,要把一個兵從“地方A”調到“地方B”,長城無疑是提供了非常好的運輸方式,所以把“A和B”也連接起來了。古時的中國人還有很多的連接方式,比如:驛站、傳訊箭、信鴿等。 古代的絲綢之路更是把東西方進行了連接,不僅是帶來了物質上的交換,更重要的是把東西方文明進行了連接。這個帶來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還有更瘋狂的想法,有人在一百多年前就想把紐約和倫敦兩個大洋彼岸的城市通過海底電纜連接起來。經過很多嘗試,投資非常的巨大,把它連接起來以后發送的第一份電報,這份電報花了16小時才從一個彼岸傳遞到另外一個彼岸,被翻譯出來。這么簡單的事情,而且是速度非常慢的連接,在今天看來,當時就有人、有投資者敢去做這件事。可以看出,連接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 在其看來,從駱駝到電報、蒸汽機車、輪船、飛機、電話、WWW及移動互聯網,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個時代都以連接更廣、更快、更遠為標志。工業革命1.0、2.0、3.0、4.0,也是以連接升級為標志的。從蒸汽機車到電力機車、汽車、輪船、互聯網以及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也是以連接升級為標志的。 他說,“家”的演進是非常緩慢的,以前是山洞,現在變成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很多人回家,還要去照看自己的家,打開空調或者考慮要不要關窗,有沒有關燈。現在,大家坐在會場,家里面出了什么事,你們肯定是不知道的,你們是沒有連接的。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家”至今還是人的倉庫,大家還要去照顧它,可是大家現在很忙,時間很少,于是,智能家居能幫助大家搶時間。[詳情]

潘鵬凱:中國的教育尚未充分培養孩子個性發展和興趣
潘鵬凱:中國的教育尚未充分培養孩子個性發展和興趣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愛樂奇創始人兼CEO潘鵬凱出席并發表演講。 潘鵬凱認為,如今的家長很焦慮,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編程、英語棒,但日新月異的科技,使用得當便可以大大助力中國的教育。對教育行業而言,如今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實現公平教育。 “公平,意味著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個性化教育,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教育方式、產品和技術。”他說。 中國教育行業在過去40年里,從最傳統的書、講義、考卷、黑板,到從PPT、電子白板投影,從互聯網教育,小班、大班、直播,到移動互聯網、AI人工智能,再到5G,科技對教育的賦能,早已開始。中國教育硬件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信息化2.0階段,但中國學校的優質師資力量不均依然是一個難題,如何讓更多學生接受好老師的教育? 教育公平,個性發展是另一層含義。潘鵬凱認為,目前,中國的教育尚未充分將孩子的個性發展和興趣培養出來。 除了寬度和精度,教育還需要有溫度。5G時代的教育大多是遠程,是人機交互,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如何在5G時代實現有溫度的教學?潘鵬凱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以孩子為中心,也即看得見,聽得到,強互動,而小班課和一對一班將會大大促進孩子的互動和參與度。 他指出,無論是在設計產品還是評估市面上的產品,最重要的一點是能不能有溫度,孩子能不能被他的興趣、好奇心,學習力被點燃。 潘鵬凱表示,世界是連在一起的,未來的20年、30年聯動更快。所以,未來的孩子需要有全球觀,希望家長不要太焦慮,讓孩子能在小小的領域多挖掘、多探索一些新的東西,那么,他才可能變成一個世界公民、未來領袖。[詳情]

Anthea La:華為在中國本土市場將繼續表現強勁
Anthea La:華為在中國本土市場將繼續表現強勁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彭博智庫分析師Anthea Lai出席并發表演講。 Anthea Lai在峰會上透露說:“華為在芯片設計上的能力已經很強了。 她指出,現在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以及非常具有波動性。這其實對全球供應鏈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華為在技術上做了應對危機的一定準備。 Anthea Lai稱,華為在海外的用戶有一億人,但是如果沒有安卓系統的話,那么華為未來的海外市場將會坎坷。華為現在自建鴻蒙生態系統。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這不是問題,然而對海外消費者來講,這將讓他們感到不方便。 Anthea Lai表示,華為在海外市場遭遇了很多困難,然而華為在中國本土市場還將會繼續表現強勁,所以在本土市場實現的增長可能會彌補其在海外的損失。[詳情]

張昌武:火箭要送的衛星不是關于5G 是關于未來的6G
張昌武:火箭要送的衛星不是關于5G 是關于未來的6G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藍箭航天CEO張昌武出席并發表演講。 張昌武在峰會上表示:“為什么中國會有民營火箭企業的存在?這也是在世界商業航天快速向前邁進的大潮中,中國的一個選擇。就是我們如何用多元的航天力量來推進中國的航天事業。” 他認為,火箭試錯的成本非常高,因此決定了藍箭航天在地面要進行大量的時間去不斷經過地面的驗證,才能把它放到太空上飛行。也正是因為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導致了在人類有航天事業以來,一直都是國家才有實力開展航天器、火箭的研制。中國航天走過60年以后,隨著中國的國力日漸強大,行業有了足夠多的工程師,有了豐富的配套供應鏈及充沛的社會資本,中國的民營航天事業由此有條件實現發展。 張昌武表示,中國的民營火箭事業是從2015年6月,從藍箭航天的(公司)注冊開始的。時至今日,在這樣一個略顯封閉的行業里面實現了石破天驚的開放。對于中國的商業火箭、民營火箭的發展,現在的這個時間點非常關鍵。在過去的四年半或者說中國民營火箭事業的第一個五年,業界要解決的是方向性問題,即中國的民營火箭究竟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以什么樣的模式向前邁進。到2020年進入到第二個五年的“開頭”,中國的民營火箭事業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以及在此過程中如何把自身選擇的技術路線實現工業化,如何推進民營火箭進入到批量化生產的階段。 張昌武指出,目前火箭的主要商業場景,還是把衛星送到預定的軌道。但是,在很近的未來,大家會發現,整個行業會陡然向前發展,隨著諸多國家的太空空間站的啟動建設,會有大量新的商業場景以及跟旅游消費有關的場景會被開發出來。同時,因為這樣的國家空間站的建設,大家會發現私營空間站的建設也會被提上議事日程,可能在未來的十年里,人類在某個周末要到太空走一遭以及可以開展更多、更高效的空間實驗。 在演講中,張昌武談到:中國航天,民營航天、世界航天的火箭發射究竟是用來做什么?為什么他今天的主題是中國的民營火箭正當時?火箭是關于如何把衛星送到預定的軌道執行通信任務的,火箭所要送的衛星不是關于5G的,是關于未來的6G。因為通信事業從1G到6G,6G要解決的是覆蓋的問題,即:如何實現全世界無縫覆蓋。只有衛星這樣一個在太空的基礎設施,才能解決6G覆蓋的問題。[詳情]

劉玉珍:專業投顧人才缺乏 同時缺少外部認證
劉玉珍:專業投顧人才缺乏 同時缺少外部認證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玉珍出席并發表演講。 在劉玉珍看來,國內的金融科技在國際上是非常前沿的,所以可以從“全球發展趨勢”中看到處處都體現著中國金融科技最新的情況。例如存款之戰,還比如誰是下一個螞蟻金服或微信等。 “‘支付’其實是不斷的在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現在如果手機丟了沒有辦法打車、沒有辦法吃飯。但是事實上我的研究里面,更多的是去研究金融科技對決策行為的影響,在過去人們常常用電話或網絡交易。可是現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通過手機在做交易。”劉玉珍認為,移動支付不只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決策模式和金融投資行為。 劉玉珍認為,目前創投的一些熱點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金融科技不只是“科技”本身,而是這個“科技”怎么樣透過決策讓人們的行為、讓人們的財富發生很多的改變。 劉玉珍還認為目前的專業投顧人才缺乏,也缺乏外部認證。 “金融科技可以幫助做哪些事情?目前很多的媒體報道,報道的‘爆雷’的情況,不僅是在私募,也包括在信托等各種業務上,這對于金融機構將來在做財富管理、高凈值業務會有很多的壓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理財咨詢業務未來怎么發展?有哪些渠道可以透過金融科技來提供更多的支持,提高投資者對金融機構的信任?我覺得怎么樣把傳統金融跟金融科技做更好的結合,來輔助理財咨詢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劉玉珍說。 針對目前國內的民眾對于理財是不是有足夠的信任,劉玉珍分享了幾個觀點: 1.道德風險:解決利益沖突與信息不對稱問題是理財咨詢面臨的首要挑戰;2.理財顧問的專業水平:財富管理水平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提高?目前很多理財顧問周轉率非常的高,金融機構怎么樣穩定理財咨詢的品質非常重要;3.相關監管缺位。未來會出臺理財的新規,我也期待理財咨詢的認證,包括:理財過程的揭露,以及事后有效保護投資者的措施能夠更加的落地;4.理財咨詢決策系統。 劉玉珍從金融科技的角度與大家做了一個說明并提供了解決方案:“首先,從降低道德風險的角度來看。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1)大數據分析。包括:傳統的金融指標、行為決策指標、不當行為指標。(2)資產配置的方式。所謂“量身定做”,應該是把客戶的決策行為與財富水準能夠做更好的理解,然后能夠順應做更好的調整。(3)因材施教的理財咨詢模式,包括客戶金融素養的計算,以及綜合的行為綜合模式及偏誤理解。 劉玉珍也認為信任預警機制對于金融機構來講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爆雷”事件對金融機構也提出了很多的提醒:因此,怎么樣能夠增強信任,怎么樣能夠事先對于客戶、對于公司的信任有更好的理解、做更好的敏感性分析來理解資金流動的現象。[詳情]

何金:職場不僅是利益場 也是經濟場和民生場
何金:職場不僅是利益場 也是經濟場和民生場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出席并發表演講。 何金認為,職場不僅是一個利益場,也是一個經濟場和民生場。他分享了一組數據:到2019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口達到4.6億,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長。整個中國的職業發展在向著更加專業、更加細粒度的方向發展,中高端的職場人超過了1億;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人數每年中國有450萬,中國職場人的普遍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另外,隨著中國經濟最近2-3年中的一些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職場人的就業壓力。 何金提到,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速度在明顯加快,“流動人口”超過2.5億,同時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使得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受到數字化、移動化等各種技術及應用的影響。在這兩大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中國社會正在從傳統熟人社會向半熟人社會變遷,以同事、同鄉、同校、同行,以及共同朋友為代表的五同關系人脈,成為影響用戶決策的關鍵性因素。[詳情]

決戰中途島讓博納虧底朝天?于冬:投1億美元 虧得不多
決戰中途島讓博納虧底朝天?于冬:投1億美元 虧得不多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于冬出席并發表演講。 于冬在與《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對談中表示,對電影業而言,2019年依舊是是辛苦的一年。 首先,制片公司很吃力,虧錢的片子比例較大。發行公司也很難,由于媒介、自媒體的引流作用,現在的電影觀眾對電影公司的“過度營銷”已經產生了“抗體”,所以,電影公司盡管錢花得很多,但是效果沒有或者說不明顯。 “電影院經營者更難,今年所有電影院都處在“同期比例下降”的狀態。我們新增了很多熒幕,但是電影院的營收在減少。票價在提高,但是觀影人次并沒有增長。”他說。 其次,房租遞增,新開影院成本很大,尾部關店潮已經顯現。 談到2015年博納影業為什么要從美國退市,于冬表示,這個選擇是對的。“如果我還在美股的話,我可能會被淹沒在華爾街。所以我很幸運決定‘回歸A股’。”于冬說,當切換資本市場軌道,其實是他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對中國電影市場增長的信心。 于冬清楚地記得投資人沈南鵬跟他說:“你回來,不一定趕得上現在這么高漲的A股資本市場。你回來的時間點不對。但如果你用更長的時間來看這個決定,實際上是考驗你對未來的信心。”果然,當博納影業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時,遭遇了“千股跌停”,波及各個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走在路上的博納影業面臨“回”還是“不回”?“我已經‘回’了呀,已經在路上了,但是我‘落’不下來了。”于冬說。 于冬表示,過去中國電影公司拍好萊塢電影,基本上是財務投資。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中方制片人的話語權、決定權越來越重要。 對于網友認為《決戰中途島》“讓博納虧了個底朝天”,于冬也首次做了回應,他承認,有虧錢,但是虧得不多,總共1億美元的投資,這個資金組合需要幾個發行商的市場來組合,這是獨立制片的特點。 對于電影業的2020年,于冬認為,對中國電影而言,是資本寒冬,但抵擋不了創作的暖春。 “最重要的,就是創作。要出好的電影,要出一大批好電影。”創作的暖春是什么?于冬認為,行業有周期,經濟規律也有周期。所以敬畏周期,在周期下行的時候,越是要掌舵人把握全局,有勇氣創新,不創新等于等死,創新還有機會殺出血路。于冬最后總結道,“年底了,做生意、做企業、做投資的朋友,一定要看好你的現金流,一定要勇于創新,能夠帶領好你的團隊奮勇向前。”[詳情]

吳越點贊李佳琦:不靠關系做生意的財富創造代表者
吳越點贊李佳琦:不靠關系做生意的財富創造代表者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路威酩軒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越出席并發表演講。 吳越在與《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就時尚產業相關的話題對話時表示,全球時尚產業的發展經歷過三波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波發生在二戰后的美國。美國是全球第一個大規模出現中等收入人群的國家,這股強烈的消費市場將一個個來自意大利、法國等歐洲時尚品牌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全球時尚產業的雛形。當時的時尚產業還較為粗放,比如40年代、50年代美國百貨公司還沒意識到打造品牌形象,賣的僅僅是產品。 第二波發生在日本。大量的日本中產階級涌現繼續疊加這股推動力,并將時尚產業推至“精致零售行業”。 第三波,就是正在進行中的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并沒有形成明顯的消費體量。一直到1980年代出生之后的人進入職場、開始有了收入,消費體量才漸漸被人注意。吳越認為,2000年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迭代的 “90代、00代”不斷的加入,年輕人的消費勢力越來越強盛,更進一步推動時尚產業的發展。 美國、日本都對時尚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吳越認為,中國的疊加作用與前兩者有很大的區別。“中國的這股力量,才出現沒幾年,還處在現在進行時,還不能畫句號。”吳越堅定地表示。 2020年是第一代70后步入“知天命”,80后步入“不惑之年”, 90后進入“而立之年”的年份。每一代消費者對時尚的消費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 吳越認為,中國消費者對消費的認知始于改革開放之后的第一代,這一代人處在中年時期。“因此,中國第一代年輕消費者,也就是70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前人指導。”吳越表示,第二大特點則是迭代迅速,從80代開始,90代、00代更迭的速度史無前例。 2019年中國消費市場已經是以年輕人為代表、為動力。這是一個“質”的轉變,從“不時尚”到“時尚”,從“不開放”的年代到“已經開放”。 吳越回憶道,曾經由中國的大陸游客走在國外的街頭,很遠就能從穿著被判斷出:這是大陸的某某代表團。但是,今天每年大概有60多萬的年輕人在全世界各地留學,很少會有人覺得他們不時尚,甚至外國人會覺得他們超時尚。吳越說,“時尚度”的變化,已經翻天覆地,未來也不會停滯不前、不會在原地。 “因為,時尚之路,我覺得是一個不歸途。你踏上時尚之路,怎么會走回去呢?”他說。 吳越認為,時尚行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在于,它們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公司。    法國是全球的時尚大國,法國設計師皮爾·卡丹在80年代初期就來到了中國。雖然,這些企業、品牌或設計師可能是想開發新興市場。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是啟蒙中國消費者,提升中國消費者逐代的審美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進而影響到中國本土的產品質量的提高。 因此,吳越不止一次地強調,產品的質量,不是政府管出來的,是消費者管出來的。 生長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里,中國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全世界最好的商品。當消費者能夠接觸到它們時,潛移默化之間,他們的辨識能力就提升了。而且,今天的消費者已經離開了“溫飽經濟”。也就是說,消費者不是饑、不是寒,不是因為餓,才吃;也不是因為衣服破了才去買衣服。這種“饑寒”驅動功能,已經轉向了“選擇”。這種“選擇”對產品、對企業、對行業都是不斷的激勵。 “成功的公司其實不是上帝封的。你說你是一線產品,誰封的?其實是消費者投票的。所以這些有年代的、有歷史的公司,都是因為它在不斷地跟消費者互動,獲取、贏得、守住、維護消費者的信任。你可以犯錯誤,但是消費者能不能原諒你,那是第二步你要解決的問題。”吳越說。 吳越提醒,當消費者對好商品的辨識水平越來越高,開始進行“選擇”時,政府需要換位思考研究“怎么來管才好”,調整管理思維。 以進博會為例,吳越認為,“進博會”的精神是要表達中國越來越開放,吸引外資。但是,其實,世界500強都已經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先后在中國安營扎寨了。如今,內需是中國最重要的發展引擎,如果,我們還只在重視在境外招商——這兒來辦展看的是訂單。那就沒有完全充分發揮出進博會真正的意義和精神。 “進博會為什么選在上海?因為上海是聚集著眾多中產階級消費者力量的一個代表地域,不亞于全世界任何發達國家的消費者辨識能力,具備巨大的消費能力。所以我個人認為進博會的精神極其偉大,但是希望政府的有關人員要重視,把進博會的精神要真正的發揮到極致,要帶上B2C的思路、而不要停留在B2B的思路。”吳越說。 對談的最后,吳越再一次肯定了中國年輕人的推動力。吳越認為,年輕人的力量不可小覷。以李佳琦為例,一個27歲的年輕人,一路從湖南到江西、到上海,從某化妝品品牌的一名柜臺的銷售人員,走到今天成為口紅一哥,他的經歷值得點贊的地方在于,中國今天的有錢人,不再是靠關系做生意的財富創造代表者,這是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中國的未來不再是靠投資來拉動,是靠內需,不再是靠原來的傳統思維方式做生意。“中國年輕人的積極向上,讓整個社會充滿著積極的信號。”吳越也從中看到了李佳琦所具備的專業精神,他認為,未來,“專業精神”會慢慢被體現出來,這是對所有年輕人的鼓勵,也是對年長人的提醒和鞭策。 對于國潮的崛起,吳越認為是今天中國年輕人的自信提升。這源于中國社會的國際化和時尚感的大大提升。但是,國潮不是回到清朝,此“潮”非那“朝”。國潮體現民族特性,但并不排斥國際交往和國際文化,這現在的“國潮”,值得稱贊。[詳情]

愛奇藝高瑾:大部分內容下沉不夠 只考慮自己所在環境
愛奇藝高瑾:大部分內容下沉不夠 只考慮自己所在環境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愛奇藝總編輯高瑾出席并演講。 在與《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執行主編范榮靖對談中,高瑾表示,內容消費的新趨勢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渠道變化、內容變化、需求變化。 首先是渠道變化,過去收看節目的渠道非常單一,電視臺播什么,我看什么。今天,我們觀看任何視頻節目都有多種多樣的渠道。既可以在電視上收看,也可以通過iPad、PC端等觀看。 其次,內容的變化跟需求的變化相輔相成。過去沒有大數據分析,很難做到精準分析,不太知道這些用戶在哪兒,真正喜歡什么,最需要什么樣的內容陪伴他們。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網絡的普及,很容易做到這些分析。因此當有了這些用戶需求之后,很容易判斷在內容上要做些什么。 對于互聯網受眾的差異化需求,高瑾認為,他們希望看到的內容不是用教育的方式,而是很平等的一種方式。 “通過內容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你會發現情感共鳴非常重要,是一個連接的紐帶。再來就是圈層的人群劃分也是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說不僅僅只有爆款能夠引發人們的關注,你如果精準打中了一個圈層,即便這個圈層是非常小眾的也是能夠引發行業觀察或者是說在這個圈層里面引出小爆款的。所以我是覺得三個層次缺一不可,是相輔相成的。”她說。 而對于圈層的劃分,高瑾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是按城市的規模來劃分。未來2020年的一個發展方向,應該聚焦在三四線城市規模的內容上。大部分的內容現在下沉的不夠,或者是說內容的創作者沒有考慮到龐大的市場在下面,只考慮到自己所在的環境。 第二,按照行業進行劃分。例如:母嬰類、汽車類、科技類、財經類,這也是一個圈層的劃分。 第三,按年齡段劃分。今天中國的“千禧一代”是收視的主力軍。無論是對電影市場還是互聯網的市場來說,都是一樣的。如果按年齡劃分,每個圈層的人有不同的關心。例如,“90后”真的很關心“會不會脫發”的問題。當你的視頻內容涉及到這一塊的時候“熱度值”就會很高,所以你要分析圈層可能是不同的維度。城市規模是一個維度,年齡是一個維度,用戶的喜好是一個維度。[詳情]

常亮:中國企業不怕辛苦 只要給一次陽光就能燦爛
常亮:中國企業不怕辛苦 只要給一次陽光就能燦爛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艾蘭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常亮出席并發表演講。 常亮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的企業必須以實力展示中國自信。世界上還有部分國家及民眾,對中國5000年的文明文化沉淀缺失理解。 今天世界有兩種思維:一種,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另一種,因為看見、所以相信。很多人選擇了“因為看見,所以相信”。然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積極面對復雜的外部挑戰,尋求更多合作伙伴,追求共贏,才是未來之道。我們相信,中國將來一定會成為世界上強大、偉大的國家。 “我一直希望中國的媒體人、文化人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告訴全世界:中國是一個非常善良的民族”他說道。 常總強調,中國企業要化危機為契機,抓住時機,持續提升全球供應鏈實力,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自身也要反省,民營企業家要從商人上升到企業家高度,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高: 1.戰略升級。 今天很多中國民營企業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還要辦這個企業?很多已經不缺錢了,那還要不要辦企業。要辦這個企業,就必須要回答為什么要辦?這個問題回答不清楚,員工是看不到希望的。要去順應未來整個潮流的趨勢,去為社會創造點什么。在這一點上,需要讓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2.管理升級。 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模仿向創新轉變。這個創新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的創新有很多專有名詞,ERP、AI等,但是否能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民營企業轉型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因為家長權威制非常習慣了,什么事情都不放心、都怕,怕這些年輕人、怕這些專業團隊是否值得信任。在未來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江浙民營企業來講,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從“家長權威制”向“職業合伙制”轉變,讓事業、企業能夠留住年輕人才。 3.文化與組織升級。 就算你把人招募過來,也未必留得住。很多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和矛盾,老團隊和新團隊之間如何融合。 全球化這條路不好走,這一點正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艾蘭得深有體會。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可以拿標準的教科書告訴我們如何建立組織架構、如何建立文化,常亮表示自己感覺實踐起來并不容易。這當中,有管理文化相互認可、文明的相互認可,有整個語言的相互認同等不同維度的問題。 盡管難走,這條路依然還是要走。“年年困難年年過,辦法總比困難多。”中國的企業不怕辛苦,只要給一次陽光就能燦爛,只是我希望這個陽光能夠給的時間久一點。[詳情]

李旻果:做生意如果只是為了賺錢 很吃虧的
李旻果:做生意如果只是為了賺錢 很吃虧的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環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樣性發展中心創始人李旻果出席并發表演講。 李旻果曾經講過一句話,“做生意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很吃虧的。”她表示,這不是跟錢有矛盾,而是想表達,除了賺錢,還有很多東西非常有價值。 中國的熱帶雨林在被認識之前就已經碎片化了,而對于再造雨林(rainforestation)來說,在大的范圍內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破碎化、不可能形成小氣侯。其次,它的物種的密度、強度、豐富度或蔭蔽度都很難達到原有的程度,所以一定要相對面積里頭。 李旻果說,rainforestation這個詞在學術界已經被認可了,它其實就是“再造雨林”的意思,其實雨林是可以為當地的原住民創造價值的,因為這個森林可以給人們帶來生生不息的營養,里面的菌群、里面的關系,要形成一個閉環,可以自己生息繁衍。 “我們山上還有一些物種非常棒,就是云南的普洱茶。在中國東方,茶道都很形而上。但是用西方的辦法,可以做護膚品。”她說。 李旻果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她就可以修復熱帶雨林,讓老百姓把茶樹種在森林里,而不是把森林砍掉,然后一臺一臺的種成臺地茶,每天去施肥、打藥。雖然很慢,但是這個方向就是對的。“所以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護膚品,讓大家了解到背后那個山、那個森林的故事。這樣的東西是有靈魂的,而你喝這樣的茶和用這樣的產品,也許你就幫助再造了一片森林。”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IP就是真實的IP。我們種真實的森林,修復真實的雨林,保護原生物種,讓真實的故事在這個地上發生。所以我跟法國的伙伴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我們非常驕傲的一點就是:我們沒有一句話是假的。” 李旻果說,真實就是品牌的生命力,盡管這個其實對于很多商業模式來講也許不是最成功的,但是最適合自己的。[詳情]

稀缺盲盒二手價格飆升 泡泡瑪特回應:一直在想辦法
稀缺盲盒二手價格飆升 泡泡瑪特回應:一直在想辦法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泡泡瑪特副總裁司德出席并發表演講。 根據閑魚今年年中公布數據,過去一年閑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閑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盲盒風潮背后,是逐漸崛起的潮流玩具行業。 被問到如何看待稀缺盲盒玩具在二手市場里價格飆升現象,司德回應:泡泡瑪特只做一手交易、不做二手交易,公司其實一直也在想辦法,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加好的購物體驗。 “我們希望把發售的數量變得更多,讓更多的人可以買得到,盡量讓每個人買到自己所需要的。我們希望每一個消費者每次過來買一兩個,希望大家在更長的生命周期里面玩這個東西,”他這樣說,“這個行業里面所有的從業人員,都應該努力讓年輕人更健康、更理性地消費。” 潮玩為何讓年輕人上癮,為何在這個時間點迅速崛起? 泡泡瑪特副總裁總結潮流玩具引發流行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時間。 “所有人的時間變得更碎片化了。當你打開視頻網站的時候,會發現上千部各種各樣的電視劇、電影、動漫、綜藝在你的面前,你沒有時間仔細看每一個劇,也沒有時間去了解每一個東西。一些傳統的、有內容的IP的問題是,它下映的一刻,基本上就是商業化的結束。但玩具每天出現在床前的柜子和辦公桌上,它們就成為了陪伴你時間最久的IP。” 他還認為年輕人變得和上一代人不同。“小的時候大家都希望成為路飛,長大以后希望都是鋼鐵俠。但現在的年輕人慢慢變了,不希望成為誰,也不希望被誰代表。大家希望我就是我,這時當你去看這些潮流玩具的時候,你會發現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價值觀,你會發現你看它是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此外,他認為,消費者對于藝術、對于審美的追求在不斷的提高,這個過程中潮流玩具成為了引導大家對藝術入門的事物。 司德認為,潮流玩具跟傳統的IP形象的重要不同在于,類似于迪士尼等IP背后都有比較完整的故事線,然而潮流玩具背后幾乎什么也沒有。 “在我們看來,它相當于是潮流藝術在現代社會的一個新的變種。我們回顧藝術的發展,最開始人類在洞穴里面畫壁畫,后來畫在了布上,后來有了雕塑等等。今天一部分新的設計師,認為通過玩具的形態也可以實現他的藝術表達,而且玩具離大眾更近,會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到這些潮流、藝術的東西。”他說。[詳情]

DennisChan:外國品牌對中國文化不了解 設計流于表面
DennisChan:外國品牌對中國文化不了解 設計流于表面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Qeelin創始人Dennis Chan出席并發表演講。 中國品牌要如何走向世界?在Dennis Chan看來,需要膽量、魄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平臺讓全世界看到具有中國元素的產品。 “我希望大家更多地看到我們的產品,然后就能知道它獨特的地方在哪里。”他說。 對于產品設計里非常多的中國元素,Dennis Chan表示,做設計都是給人家做的,為什么不給我們自己做一點東西呢? “我覺得非常開心,就是現在中國人跑出去的時候是非常有自信感。因此在做中國元素的產品時,我不覺得擔心——如果你的東西好,就會有人追捧。”Dennis Chan說道。 他談到,為了把品牌的特色保存得很好,很多品牌的CEO就不做這件事、不做那件事;他的想法很簡單,好玩最重要。“對于我們品牌來說,我覺得‘好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他說。 不僅如此,要想中國文化元素被世界認識并接納,找到其中的平衡點也非常重要。“做中國特色的東西,有點像走鋼絲。”Dennis Chan坦言,一些對中國文化不了解的外國品牌常常會把設計做得流于表面,而中國自己設計自己的文化元素時可能又太隱晦,讓別人看不懂其表達的含義。因此,這就要求在設計時找到中國文化與產品之間的平衡。[詳情]

錢于軍:中國要在國際發揮更大作用 還需更積極走出去
錢于軍:中國要在國際發揮更大作用 還需更積極走出去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于軍博士出席并發表演講。 當前國際局勢的環境復雜,這是一個短期意外還是將變成2020年的新趨勢和新常態? 錢于軍指出經濟增長是有挑戰的,中國要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還需要“更積極地走出去”,但整體來看,“2020年不會比之前差太多”。 而在技術和金融層面上,錢于軍博士表示,中國企業在學習、在進步,會有戰略競爭對手。 “但中國這個“大餅”,世界同樣需要。”他說。[詳情]

黃筱婷:中國未來或成為世界高端制造中心
黃筱婷:中國未來或成為世界高端制造中心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惠譽評級中國企業研究部董事黃筱婷出席并發表演講。 黃筱婷表示,從宏觀角度出發,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任何新興勢力的崛起都會伴有挑戰,博弈的狀態將會持續,企業應該為此做好準備。 “隨著中國本身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內需市場肯定是不停擴大的,基于這樣一個體量,中國勢必在制造業會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中國市場也在向高附加值的產業方向轉變,因此未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可能是消費者,也可能是高端制造中心,或者是世界的供應者。”她說。[詳情]

李山泉:中國金融市場新的開放措施 引導市場向好發展
李山泉:中國金融市場新的開放措施 引導市場向好發展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美國景順高級基金經理李山泉出席并發表演講。 當前國際局勢的環境復雜,這是一個短期意外還是將變成2020年的新趨勢和新常態? 李山泉對此表示,這取決于從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方向,但至少會在2020年是一個常態:“2020年面臨的問題特別多,所以要做好一個應對長期矛盾的準備。” 李山泉也強調,在考慮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時,必須要考慮兩個問題:中國的哪些方面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相適應,以及在金融方面的短板要如何進步。 “在2020年,中國金融市場也有很多新的開放措施,這都在引導市場“慢慢地、朝著好的方向變化”他說。[詳情]

趙龍凱:中國對世界依賴度下降 世界對中國依賴度增加
趙龍凱:中國對世界依賴度下降 世界對中國依賴度增加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趙龍凱博士出席并發表演講。 談到2020年的大環境,趙龍凱博士認為,當我們已經知道了風險的存在,那么就要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做好準備。 “我們希望2020年還是平靜的一年,但這是給未來打下基礎的一年,我們可能還要更加關注包括人口結構、消費結構在內的長期趨勢。”他說。 對于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角色變化,趙龍凱博士表示,中國對世界的依賴度下降,世界對中國的依賴度反而在增加,這跟當前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不是一回事。 “中國自己的消費越來越強,這將是一個無法更改的趨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在世界的定位。”他強調。[詳情]

周漢民談上海發展動能:自由貿易區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周漢民談上海發展動能:自由貿易區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出席并發表演講。 周漢民在演講中表示,中國一直在強調全球化、凸顯貿易自由和投資自由,并且捍衛國際組織和國際組織所通過規則的核心價值。 在面臨新的挑戰的重要歷史關頭,中國必須要做四件事: 一、不斷擴大市場準入的范圍; 二、不斷改善營商環境; 三、不斷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四、不斷提振中國企業迎戰這樣劇烈世界挑戰的信心。 周漢民談到,上海已經在2010年成功舉辦了世界博覽會,中國也因此成為自1851年以來第一個舉辦世博會的發展中國家。去年和今年,上海又成功的舉辦了兩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以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彰顯了這個城市“在上海、為世界”的獨特氣質,中國政府也以堅持對外開放的作為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融入世界的心跡。 周漢民認為,自由貿易區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上海能夠持續發展的兩大動能。 在上海新成立的臨港自由貿易區,已經實現了五大自由: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運輸自由、金融自由和人員擇業自由。另外,包括上海在內的三省一市要成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所在。 “41年來中國所有區域發展戰略,沒有一個用過“一體化”。 這樣一個“重詞”今天用在了“長江經濟帶”的三角洲的,長三角的開放度更值得關注。”他說。[詳情]

劉悅:未來一年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劉悅:未來一年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彭博新聞社大中華區執行主編劉悅出席并發表演講。 劉悅強調這是第五年辦這個活動,每年都是展望未來一年的題目,圍繞這個題目來辦,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未來一年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咱們看2020年、我覺得可能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年。這個不確定的因素非常多,明年美國大選會怎么樣影響中美關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最近IMF剛剛把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到3%,這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所以大家現在也有些擔心:未來貿易的形勢,會不會引起全球經濟的一些不景氣?今天這個活動可以一起來討論討論明年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幫我們對于未來可以稍微看的更清楚一些。”他說。[詳情]

范榮靖:2019年開始從賺“機會財”到賺“管理財”
范榮靖:2019年開始從賺“機會財”到賺“管理財”

  新浪財經訊 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0”峰會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執行主編范榮靖出席并發表演講。 范榮靖表示,2019年個是個不平靜的一年,有許多壞消息、也有不少好消息。今年開始基本上已經從以前賺“機會財”,到未來更重要的可能是賺管理財,更重要是細致管理。 “商業周刊今年專訪了很多重量級的人物,今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有很多新的世代跟族群的崛起。世代最明顯就是95后進入了職場,已經對職場帶來很多不一樣的管理。”他說。 在族群的部分,例如: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的崛起。其實“藍領、中產”這個詞也越來越重要,現在很多人除了關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五、六線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要。商業周刊一直很關注新的財經和產業趨勢,今年是“登月50周年”也制作了《新太空時代》專題。此外,還有小眾、二次元產業等專題。[詳情]

商業周刊中文版"展望2020"論壇將于12月12-13日開幕
商業周刊中文版

  新浪財經訊 12月2日消息,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舉辦的主題為“展望2020”的論壇將于12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開幕。 《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愛奇藝總編輯高瑾,LVMH大中華區總裁吳越,藍箭航天創始人&CEO張昌武,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等將出席并發言。[詳情]

微博熱議

你還可以輸入129
發布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