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頭條新聞

一代藥王與世長辭:著名浙商馮根生逝世享年84歲
一代藥王與世長辭:著名浙商馮根生逝世享年84歲

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著名浙商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逝世。[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09:27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開設名醫館,成立胡慶余堂國藥號,創建中藥博物館胡慶余堂在馮根生這位“關門弟子”的帶領下,完成了傳統到現代的完美轉型。[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8:12
國藥工匠馮根生:國藥不興 人生不暢
國藥工匠馮根生:國藥不興 人生不暢

馮根生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0:33
馮根生語錄 曾自比甘草:普通平凡卻能調和其他湯劑
馮根生語錄 曾自比甘草:普通平凡卻能調和其他湯劑

馮根生:我是一味中藥,但它不是名貴的中藥,它是一味草藥——甘草。[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09:27

傳奇人生

童年 | 曾經的小小學徒到如今的國藥工匠
童年 | 曾經的小小學徒到如今的國藥工匠

祖母叮囑年幼的馮根生: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2:53
1972 | 臨危受命 豪言十年內建成國內一流中藥廠
1972 | 臨危受命 豪言十年內建成國內一流中藥廠

1972年胡慶余堂一分為二,制膠車間自立門戶升級為杭州中藥二廠。在胡慶余堂9個副廠長、副書記都不愿去郊區工廠的情況下,時任制膠車間主任的馮根生被任命為中藥二廠廠長。[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0:32
1978 | 先斬后奏 拯救產品與企業
1978 | 先斬后奏 拯救產品與企業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2:53
1980 | 敢為天下先 率先試行干部聘任制
1980 | 敢為天下先 率先試行干部聘任制

1980年代中期,他率先打破“鐵飯碗”,實現干部聘任制、全員合同制[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0:33
1996 | 青春寶“反哺”瀕臨破產的胡慶余堂
1996 | 青春寶“反哺”瀕臨破產的胡慶余堂

1996年,杭州市政府決定,由青春寶集團接管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胡慶余堂。[詳情]

新浪綜合|2017年07月04日  12:45

一代藥王馮根生

1/24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口述系列之——浙江改革開放30年口述歷史》張煜歡攝 馮根生。書中資料圖 攝 中新網杭州7月5日電(柴燕菲 嚴格 張煜歡)在中國企業家中,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超過60年,是罕見的。而其中近40年是在擔任國企的一把手,放眼全中國,大概只唯此一個。 “他是中國中藥產業化的第一人,在他身上實現了傳統中藥向現代中藥的轉型。”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口中的這個他,就是“唯此一人”的傳奇浙商——馮根生。 7月4日凌晨4時許,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馮根生在浙江杭州病逝,享年八十三歲。十年前,正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關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開路人,馮老曾面對面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為記者講述自己超越半個世紀的“中藥人生”。該稿件也被收錄在《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口述系列之——浙江改革開放30年口述歷史》一書中。 為中藥正名 “十年后要成為中國最好的中藥廠” 出生于中藥世家的馮根生,14歲小學畢業后,就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1972年,對馮根生來說是個極為重要的時間點。那年7月,胡慶余堂一分為二,位于市區的母廠更名為杭州中藥廠,而馮根生所在的制膠車間則自立門戶,升級為杭州第二中藥廠。 當時,胡慶余堂的幾個副廠長都“嫌太偏僻”不愿去位于郊區的工廠,時任車間主任的馮根生,被“臨危任命”為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 名義上車間升格為了工廠,實際上卻還是個略顯破舊的小作坊。“我承認窮,但我說我們要爭口氣,10年以后把廠子建成全國最好的中藥廠。”在全廠的100多個工人面前,馮根生立下了“豪言壯語”,未想不僅沒有掌聲,大家反而哄堂大笑。 的確,37萬元(人民幣,下同)總資產,18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的杭州第二中藥廠,在當時“窮得一袋水泥都要向兄弟廠家借”。 傳承千年的中藥難道真走上了“窮途末路”?為了不讓中藥廠倒閉,馮根生提出“古老國藥必須現代化”,即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形成一個中藥現代化生產設備的研制隊伍。與此同時對工廠進行合同制改革,在管理模式上掀起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浪潮。 “我只念過小學,但是我有個特點,對新的東西、對抓住的機遇特別敏感。”在馮根生的“膽大心細”下,杭州第二中藥廠“起死回生”,到1988年,該廠的銷售額猛增到1.7億元,這也是中國2000多個中藥廠中第一個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槍打出頭鳥,像我這樣的出頭鳥,幾十年來早就遍體鱗傷了,但我不走回頭路,而且我會始終保護好心臟,我的心臟就是無私。”為傳統中藥向現代中藥轉型“吃螃蟹”的馮根生,是一個因傳承之心無所畏懼的人。 為改革開路 “青春寶是國家的,不能被合資” 從一窮二白到“觸底反彈”,馮根生抓住了一輪機遇。但那個年代經營權與所有權背離的國企制度,則給企業家們套上了新的枷鎖。 “1990年提出全面治理整頓國有大企業,那一年,廠里銷售額不到1億元,利潤從2700萬元跌到500萬元,與民企拉開差距了,這就是當時國企的困境。”馮根生深知,身為一把手的他需再迎改革,為國企找尋一條新的出路。 合資,成為這場改革中的核心詞。 “1992年,為了合資我們成立了國有的集團,杭州第二中藥廠作為子公司參與局部合資,但品牌留在集團這個母體,以保證我們辛辛苦苦創下的青春寶品牌能掌握在國家手里。”繞過機制弊端的馮根生,沒忘苦心留住品牌之根。 果真,香港中策在合資時便提出了“凈資產合資”與“母體企業連品牌共同合資”的要求,這對于馮根生來說,“顯然吃虧得不得了”,于是果斷拒絕。 在馮根生的堅持及多方接觸之下,最終由泰國正大集團與“子公司”杭州第二中藥廠完成了合作。之后,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廠總資產進行評估,共計1.28億元,比企業凈值高出近兩倍。這頂合資企業的“帽子”,為“母體”青春寶集團的發展迎來了巨大的空間。 馮根生帶領著青春寶集團,一度創造了年增長20%的國企傲人業績,1988年當選首批“全國優秀企業家”的他,也成了國企改革中當之無愧的弄潮兒。 為根的情誼 “胡慶余堂是培養我成長的地方” “作為一廠之長,要把國有企業當作是自己的企業一樣去努力拼搏,把所有的精力投入進去;如果想反正這個企業是國家的,最多三年總是要走的,叫誰去都搞不好。”在為國企效命數十年的馮根生看來,胡慶余堂這家百年老店的興衰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浙江杭州,“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已有140多年的歷史。馮根生的祖父、父親都曾是胡慶余堂的老藥工。但1996年,經營不善的胡慶余堂已累計虧損9500萬元,1年的銷售額卻僅為5000萬元。 也是那一年,杭州市政府決定讓馮根生兼并胡慶余堂。“胡慶余堂畢竟是培養我成長的地方。”作為從胡慶余堂走出去的中藥傳承人,馮根生也見不得這家百年老字號就此湮沒。 神奇的是,在兼并后短短5個月,胡慶余堂就止住了下滑勢頭,第二年便開始扭虧為盈。如今胡慶余堂成立了集團,銷售額累計10億元,比起原先整整翻了20倍。 從14歲成為胡慶余堂末代弟子,到成為一代傳奇浙商,七十載風云過,馮根生書寫了一個個商業奇跡,化作了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時代縮影。 “不要只看到國企這棵常青樹表面上風光的一面,要知道這棵常青樹的背后有多少心血、汗水和眼淚。”馮根生總不忘提醒我們,掌舵大型國企既有“面子”上的光鮮,也有“里子”中的艱難。 但身為一名中藥的傳承發揚者,這人生百味,馮根生皆甘之如飴。馮老,一路走好。(完)[詳情]

中國新聞網 | 2017年07月05日 09:38
媒體追憶馮根生:他的退場 是又一次出場
媒體追憶馮根生:他的退場 是又一次出場

   從讀懂馮根生,去讀懂時代 昨天,一個做中藥的人,在桃源嶺下,含笑而歸…… 來源:錢江晚報 馮根生淡出公眾視線已經多年,但他逝世的消息還是牽動著人們的感情,回憶馮根生的文章在朋友圈里頻頻轉發,一些媒體把以前寫馮根生的文章找出來重發。這使我們一下子感受到了馮根生的分量,感受到了他的影響——他的退場,是又一次出場。馮根生一生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感到,敬佩之余,似乎還不敢說完全讀懂了他。 馮根生這一生,可以說是“功德圓滿”了:創立“青春寶”、救活胡慶余堂,經濟貢獻巨大……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這些榮譽,都是實至名歸的。 馮根生到底憑的是什么?他身上有什么東西(素質?品質?秉賦?)在起作用,讓他最終成為一個超過常人的人?他到底給人們留下了什么? “功”的后面是“德”,馮根生的“德”,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做學徒時祖母的反復叮囑:做事一定要認認真真,做人一定要規規矩矩;學徒生涯中,對他影響最深的是兩個字:戒欺。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后,馮根生強調最多的,還是“戒欺”、誠信。大多數人都從小接受過這樣的正面教育,但是,出發點相同,并不能保證終點相同。漫長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機會、誘惑、陷阱,叫人偏離、淡忘、拋棄這個“初心”,而馮根生一生都在堅持“不忘初心”!僅僅憑這一點,馮根生就與很多人區別開來了。 一位與馮根生相熟的朋友在回憶文章里說,馮根生不止一次說“這個世界很殘酷”。對世界的“殘酷”,有人亦報以殘酷,似乎也很符合邏輯。那么,馮根生為什么遵循了另一種邏輯?是什么讓他有這樣的定力?或許,馮根生用了一生才給出了一個完滿的答案?要讀懂馮根生,不能只憑文字。 馮根生兢兢業業,但不唯唯諾諾,他敢做“出頭鳥”——在某種意義上,馮根生是一個開風氣的人。他很早就表態贊成打破企業“鐵飯碗”;他認為政府部門對廠長經理的考試不合理,他就“罷考”,并聯名其他企業家要求取消考試。成大事者似乎都有“叛逆”精神,但是馮根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他精通業務、精研業務,深知搞好一個行業、一個企業應該怎么做,才讓他具備了常人所沒有的底氣。馮根生的成功人人稱頌、羨慕,但是多少人能熬過學徒工的艱辛? 馮根生無疑是改革開放年代的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時代”是一個大詞,大到個人無從把握,無從定義。但是,馮根生顯然介入了時代,在他的行業里引領、影響了時代,成為“時代”的醒目符號。馮根生用他的人生告訴我們,“時代”不是一個先于經驗、經歷的事物,而是在無數人參與、影響下逐漸發育、成形的。是參與者決定了時代的面目,甚至不參與或反向參與也是一種參與;但是馮根生無疑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參與者。時代給了他舞臺,他把自己貢獻給了時代。讀懂馮根生,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很多東西。 戎國強[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5日 09:22
江南藥王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誠信戒欺 不斷創新
江南藥王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誠信戒欺 不斷創新

   江南藥王 功勛浙商 ——追記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 來源:浙江日報  方臻子 李知政 章 卉 白麗媛 斯人逝去,西子含悲。7月4日,一座城在懷念她的一位優秀兒子。 江南藥王、國藥工匠、功勛浙商、改革常青樹……眾多稱號集于一身——馮根生,中國青春寶集團的創始人,4日4時16分,溘然長逝,走完了83年的人生旅程。 30多年前,中華民族作出改革開放命運抉擇的驚濤巨浪,把他送上潮頭,從此奔競不息,書寫一代傳奇。戒欺祖訓、撥正商道,國藥新生、篳路藍縷……斯人雖逝,卻留下了一部改革創新的人生巨著,述說著浙商精神永葆青春的秘密。 “戒欺”匾下第一課 人無信不立。 馮根生人生中的第一個經典時刻,發生在1949年1月19日。那天,小學畢業才4天的馮根生,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馮根生生前不止一次回憶過他進胡慶余堂的“頭一課”:“父親領我進去,拜過經理拜師傅,拜過師傅拜財神,要叩九個頭。后來經理領我到后廳,手往墻壁上指指,說:‘仔細看看。’這是胡慶余堂最最重要的寶貝。是一塊匾,有兩個大字‘戒欺’和一篇短文章。但這塊匾,我確確實實是頭一回見到,是胡雪巖的真跡。經理跟我講了其中的道理,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做學徒的頭一課,就是誠信教育。” 4日16時,記者穿過兩側擺滿花圈的小道,來到了馮根生的家中,次子馮羚在靈堂前招呼著馮老生前的摯友和老員工。“在父親眾多人生感悟中,他提得最多的就是‘戒欺’。做人如此,做企業同樣如此。此外,他還經常拿自己做學徒時候的經歷來教育我做一個‘戒欺’的人。”馮羚告訴記者,外界只知道馮根生是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卻不知道成為“江南藥王”的傳人并不容易,除了要潛心醫術外,胡慶余堂還會用特殊的“考驗”來篩選弟子。不知從哪天起,馮根生經常在掃地時撿到錢,他每次都將撿到的錢交給師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年。后來,他才得知是師傅一直在用“錢”來考驗他是不是一個誠實和有德品的人。 “誠信戒欺是我的規則,也是浙商精神的靈魂。”馮根生曾說。100多年前,胡雪巖的慶余堂就已探索出企業做強、做大、做精、做到長遠的成功路子。而作為胡慶余堂傳人的馮根生,又將“戒欺”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上,建立起適于現代市場要求的經營體制和企業文化,將青春寶打造成為誠信的“旗艦”。 “我與馮根生相識、相知60年,他是我最為尊重的優秀企業家之一。”原省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醫藥企管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趙博文憶起2003年那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當時,馮根生從福建考察返杭,看到胡慶余堂國藥號門前排著長隊,69歲的老人不顧旅途勞頓,連夜趕到國藥號現場辦公,召開高管緊急會議。當了解到公司生產的抗“非典”藥一天就出藥3萬余帖,而配方急需的金銀花、野菊花等中藥材供價格飛漲,他當即向市民作出承諾:哪怕原料價格漲100倍,也決不提價一分。 白手起家“馮廠長” 1982年,“青春寶,葆青春”成為膾炙人口的廣告語。而馮根生也得到一個稱呼:“中國保健品之父”。 馮根生熱愛中醫。在成為胡慶余堂“關門弟子”后,3年學徒生涯,他從每天凌晨5時忙到晚上9時,16個小時專心其中。2000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兩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兩年,每天300帖,10多萬帖藥從他手中出去。一名“國藥工匠”在胡慶余堂中成長起來。 然而,傳統中藥的手工生產方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1972年,在馮根生帶領下,胡慶余堂位于杭州西郊桃園嶺上的“驢皮車間”獨立建廠,這就是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杭州第二中藥廠。幾座破房子、一堆土設備、一個小作坊,沒有國家投入,馮根生帶著全體職工努力拼搏,終于使這座破舊的中藥作坊,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之一。 在杭州,有個關于中藥的有趣現象:每天,有不少參觀者到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參觀,在這個昔日名震全國的“江南藥王”舊地,感受傳統制藥工藝;另一邊,在現代版的“胡慶余堂”——正大青春寶的生產車間,近紅外光譜應用于投料控制、生產中的中間體質量控制、清潔區設置的分散式多點塵埃粒子在線監測系統等,無不彰顯著中藥生產工藝的現代風采。 很多80后、90后或許不知道“雙寶素”。上世紀80年代初,“雙寶素”是中國最風靡的保健品。當時,在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杭州中藥二廠門口,全國各地經銷商開來的車子排起長隊,人們揣著現金來找“馮廠長”。當經銷商們看到馮根生的辦公桌上堆滿了這些保健品,并且馮根生自己也吃時,更多訂單紛至沓來。接著,“青春寶”也橫空出世了。其后,無數保健品紛紛涌現,又陸續倒下,而馮根生的“青春寶”卻經歷30多年風雨依然“青春”。 “馮老一生致力于我囯民族醫藥的發展,艱苦創業,嘔心瀝血,堅持改革,堅持創新,在中醫藥產學研的眾多領域卓有建樹,成績斐然,是我國中藥現代化的杰出代表和領軍人物。他不僅為胡慶余堂、正大青春寶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浙江醫藥產業和我囯中藥事業的騰飛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行業旗幟、改革勇士、創新先鋒。”趙博文說。 對于中藥,馮根生是真心喜愛:“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90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而胡慶余堂,也在他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他走到人生的盡頭,仍保留著杭州胡慶余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位。 企業改革弄潮兒 馮根生是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的身上,濃縮了一部“中國國企改革發展史”。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成為中國國企改革史上的經典一幕。一位老記者深情回憶起了那一刻充滿自信與豪氣的馮根生:“1996年11月7日,馮根生打來電話說,我準備明天在勝利劇院給他們(胡慶余堂)中層以上干部開個會……他5分鐘的講話,掌聲超過5分鐘。” 1998年,青春寶改制,馮根生必須持有3%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馮根生的收入根本買不起,于是引發了著名的“馮根生難題”。為了改革成功,馮根生向銀行貸款270萬元,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積蓄30萬元,買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說:“馮老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創新意識和改革精神,在他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均表現突出。包括產品創新、經營模式、企業管理、產權制度各個領域的創新突破,他都走在前列,在浙商群體中、在行業中很多時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樣的精神,在老一輩浙商中非常難得,值得新生代的浙商去繼承、去發揚。”[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5日 09:18
送別馮根生: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送別馮根生: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送別馮根生 來源:錢江晚報 昨天凌晨4點16分,一代國藥工匠,胡慶余堂傳人、著名浙商、企業管理大師、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馮根生逝世,享年83歲。 下午,錢報記者來到杭州文三西路的馮家。在老人住院前,他在這里居住了十余年。 馮老的靈堂,設在這幢兩層小樓的一樓。馮老逝世,很多親朋聞訊趕來祭拜,房子周邊擺滿了花圈和花籃。我們也代表錢江晚報讀者向馮老獻上了花籃,一對挽聯寫道:音容笑貌,幾代人青春寶藏;風雨江南,淚別戒欺藥王。 今年3月初,馮根生病重住院的消息,在浙商圈里不脛而走。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重癥監護室彌漫著消毒藥水味的病房里,前去探望的企業家就沒斷過。 據了解,馮根生患的是帕金森病,因多器官衰竭醫治無效不幸逝世。 實際上,馮根生一生中最后的三年時光,基本都是在邵逸夫醫院度過的。 這位國藥大師在醫院二號樓干部病房接受了一年多的治療后,因病情惡化、呼吸衰竭,被轉入重癥監護室,用上了呼吸機。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帕金森病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在重癥監護室,馮根生的病情在一點一點加重。知情人士向錢報記者透露,在剛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時,他的皮膚仍很紅潤。可病情無法逆轉,老人身上的器官在一天天衰竭。 7月3日白天時,馮根生的情況急轉直下,到7月4日凌晨,83歲的他離我們而去。 在剛被送入醫院時,馮根生還能和周圍的人簡單交流,也能坐在窗邊的椅子上休息。 醫院限制了探視時間。“大家都是湊在一起,一批十幾二十個人來。”一位護士說,她還記得,有一天馮根生的老伙伴們來探望,半個小時里,馮老眼淚滾下來好幾次。可見,他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 家人說,文三西路這幢房子,是馮根生這輩子住過的最大的房子,上下兩層加起來,也就150平方米。之前他的住所只有70多平方米,再之前甚至不足40平方。 這讓人感覺有些不可置信。 畢竟住了十來年,錢報記者看到房子里到處都是馮根生的“印記”:客廳角落里有一部電梯,直通老人的臥室,這是為了上下樓方便。通往臥室的樓道墻上,掛著老人八十大壽時,著名書畫家何水法送他的壽桃圖。那天,在西子湖四季酒店的璀璨燈影中,馮根生像一個孩子,被眾人簇擁著,笑得很開心。 臥室里擺放著兩張床,一張大床,旁邊挨著一張小床。照顧馮老多年的陳女士說,大床馮老睡,小床老伴睡,方便隨時照顧。 臥室很簡樸,除了一張高腳桌上馮老和妻子的合影外,最特別的,或許就是房間角落里掛著不少香包,這些顏色鮮艷的香包,均出自胡慶余堂。陳女士說,這些香包都是馮老喜歡的,特地要求在房間里多掛幾個。 在家人印象中,七八年前,過上退休生活的馮根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讀報,或是擺弄房子旁邊那個不足十平米的小花園。 如今的小花園,種著幾株景觀松,原來有一個小漁池,因為老人近年一直生病,也已干涸。  本報記者 俞力培 王益敏 張苗[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5日 08:42
一代藥王馮根生離世 執掌40年成國企在位最長一把手
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7月05日 05:51
浙商馮根生逝世 曾說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機遇都抓住了
浙商馮根生逝世 曾說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機遇都抓住了

  最“長壽”國企老總馮根生逝世 生前他說“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機遇我都抓住了” 界面新聞 文倩玉 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著名浙商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84歲。 馮根生生于1934年,祖籍浙江慈溪。他出身于中藥世家,祖孫三代皆從業于“江南藥王”胡慶余堂。作為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國企掌門,自1972年上任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青春寶的前身)開始,馮根生執掌一家國企長達38年,期間經歷多次體制改革,將一家固定資產只有37萬元的“作坊”,發展成年銷售收入近20億、利稅5個多億的現代中藥城。 “他在80年代就很有名,因為他白手打造了一個企業——杭州中藥二廠。在大家的認識里,中藥一直是非標準化的一個概念,馮根生是中國最早一批開始用工業流程化和現代管理的方式來改造中藥工廠的。他早年的實踐在企業管理上有很大的意義,我認為他啟迪了一代的浙江企業家。”著名財經作家、《激蕩三十年》作者吳曉波告訴界面記者。 1972年,杭州市在原胡慶余堂制膠車間的基礎上建立杭州第二中藥廠,馮根生任廠長。建廠時,只有37萬元的固定資產,“全廠窮得找不出一臺電動機。” 但十年后,這個原作坊式的工廠,固定資產已達建廠時的近10倍,工業總產值從建廠時在全國排名第300位,躍升至第7位,職工人數增加了5倍,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其列為“全國中藥行業樣板廠”。 作為企業家的馮根生在中國企業改革史上更重要的一筆,是開啟了國有企業引入外資的先河。 1992年因第二中藥廠被取消了自營進出口權,馮根生決定與外商合資。他在第二中藥廠之上創建中國青春寶集團公司,將集團所屬第二中藥廠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 這是地方國營企業引入外資的最早先例之一,且外商投資比例為51%。但由于參與合資的是第二中藥廠,而非集團公司,合資后,作為國有企業的母公司,青春寶集團仍然具有品牌、秘方的所有權,同時確保了中方資產所帶來的利潤仍可以歸攏到國家手中。 此外,不同于當時多數因經營不善出售的國有資產,經營狀況良好的青春寶選擇出售也是開了先河。“靚女先嫁”,是馮根生提出來的理論,他稱,企業也要像女孩子一樣,趁最美的時候嫁出去。 “這個想法是中國企業家在思想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在浙江省乃至全國起了一個突破的作用。后來全國的地方包括中央級的國有企業都開始跟外資合作,最早是從青春寶出來的。”吳曉波對此評價道。 善于經營,性情剛直敢言,以“出頭鳥”自詡的馮根生,在風云變幻的年代多次走在企業改革的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寶集團同名明星產品“青春寶”的誕生。如今仍在杭州市場上占據著1/4市場份額的這款中藥保健品,當初的誕生過程,用馮根生的話說,“充滿了突破和斗爭,比電視劇還‘電視劇’。” “那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雖然結束了,但是一些條條框框仍舊束縛著人們的頭腦。那時候,藥品市場幾乎是治療藥一統天下,保健藥被斥為是為‘資產階級、剝削階級老爺太太’服務的,沒有人敢生產。”馮根生在《激蕩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一書中回憶道。 但江南地區的老百姓其實一直有服用保健藥品的傳統。此外,馮根生發現,即便在“文革”那樣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仍出現過幾次全國人民集體“打雞血”、“喝紅茶菌”的熱潮,這說明保健藥品肯定有市場。因此,馮根生在明朝永樂皇帝用的“益壽永貞”配方的基礎上推出了主打延年益壽的保健品“青春寶”。 但由于被上級審批部門的領導斥為“不為工農兵服務”,犯了“方向性錯誤”,“青春寶”一開始并未獲批。更有專家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說從這種藥的名字看,就違反了自然法則,違反了唯物主義世界觀。沒有放棄的馮根生一方面找各級領導申訴,力爭取得支持,另一方面因為外銷不要批文,馮根生大著膽子,想出一個“出口轉內銷”的辦法,并最終借此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像這樣的“出頭鳥”,馮根生自稱一輩子當了不下十次——從超前推出保健品,到率先在全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到面對名目繁多的對國有企業廠長的考試,第一個“罷考”;從白手打造杭州中藥二廠,到一力推動青春寶集團的改制,到接管瀕臨倒閉的胡慶余堂并實現扭虧為盈。作為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和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馮根生的一生,正如他曾在采訪中公開表示的,“出現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機遇我都抓住了。”[詳情]

界面 | 2017年07月04日 18:42
浙商齊悼馮根生 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浙商齊悼馮根生 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浙商齊悼“江南藥王”馮根生,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澎湃新聞記者 姚似璐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馮根生7月4日凌晨病逝。 訃告截圖 4日,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治喪委員會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原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總裁、杭州胡慶余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根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7月4日凌晨4時16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3歲。 從1972年擔任杭州中藥二廠(“青春寶”前身)廠長開始,馮根生執掌企業38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在2002年杭州市召開的第一屆工業興市大會上,他與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被市政府各獎勵300萬元,以表彰他們對當地工業經濟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商總會獲悉,該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4日上午在總會理事的微信群中對馮根生的逝世表示悼念。他寫道:“馮董事長是江南藥王,也是改革的先行者,是我的榜樣。他不僅把中醫藥發揚光大,而且他自己也是一味改革的猛藥,他的勇氣、遠見和擔當,是我們浙商的經典代表。在我早期創業時,他還幾次指導、鼓勵過我。馮董事長,一路走好。” 馮根生。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馮根生是浙商的標桿和旗幟。”浙商總會秘書長鄭宇民告訴澎湃新聞,馮根生是總會顧問,在總會的理事微信群中已有幾十位浙商對他的去世表示悼念,總會也已向青春寶公司發去唁電。 “7日的遺體告別儀式,宗總會送去花圈,以表哀悼。”娃哈哈集團總經辦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 1934年出生的馮根生,祖孫三代皆從業于“江南藥王”胡慶余堂。1949年1月,14歲的馮根生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1972年起擔任由胡慶余堂的一個車間擴建而來的杭州中藥二廠廠長。1984年,他在企業內率先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試行干部聘任制、員工勞動合同制。 1988年當選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后,馮根生又以“國企改革出頭鳥”的姿態屢屢成為新聞焦點: 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經理)考試,他宣布“罷考”,掀起震動全國的“罷考風波”; 由于企業經營自主權受到種種限制,甚至“配幾只傳呼機也得有關部門一審再審”,曾堅拒國外重金聘請的他將傾注了半生心血的杭州中藥二廠60%的股份賣給正大集團,組建合資企業,是為“披洋衣事件”。 率先推行職工持股,從公司凈資產中劃出20%為員工個人股,董事會全票通過決議:馮根生作為主要經營者須持有2%的股份,折合人民幣300萬元,但以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由此引發“經營者該不該持有、如何持有股份”的“馮根生難題”。 2010年,76歲的馮根生退休。 在2011年1月的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他被評為唯一的“功勛浙商”。年度“風云浙商”評選是浙江最具影響力的財經人物評選,已舉辦14屆。馬云、宗慶后、魯冠球等都曾獲獎。 在禮儀人員攙扶下,馮根生走上舞臺,從省領導和一位胡慶余堂新晉學徒手中接過獎杯,并寄語新一代藥工將胡慶余堂的“戒欺”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隨后的采訪環節,當被問及是否適應退休生活時,馮根生說,自己當了38年國有企業的“保姆”,帶領公司一路高速發展,突然慢下來確實不習慣,現在每天還會到廠里轉轉,“畢竟這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有太多感情。” “浙商群體很龐大,有太多的風云浙商,但我認為,一個企業家在某一時刻、某一地的‘風云’并沒有那么值得夸耀。最重要的應該是一個人用一生去打造一個優秀企業,而當他離去時,背影依然高大。”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風云浙商”評委胡宏偉告訴澎湃新聞,馮老身體不好有些年頭了,“2010年冬天,我和財經作家吳曉波一起到他家中探望。那時他剛退休,盡管身體欠佳,但身上仍然飛揚著企業家的激情。在一個半小時的交談中,他說,過去幾十年是中國企業家的黃金歲月,時代賦予了每個人無限的機會。回首往事,他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如果有更多時間,一定能做得很好。” 胡宏偉表示,聽到馮根生逝世的消息,他首先想到的是馮老留給后人的寶貴遺產:一個執著深耕中藥領域70年的真正的工匠,用一生踐行自己對企業、產品和消費者永存心頭的責任的優秀企業家,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勇敢的改革者。[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4日 18:22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來源:微信公眾號 往事28號 1874年的某個夜晚,當時已成“中國首富”的胡雪巖決定聘請一個余姚先生做賬房,百年中藥堂胡慶余堂從此誕生。 2017年7月4日凌晨,胡慶余堂最后一個關門弟子、浙商傳奇人物馮根生逝世。 歷經143年風雨,胡慶余堂依然屹立于杭州清河坊街上,但和北京同仁堂不同的是,它完整保留了清朝時的建筑形態,原址原樣,因而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全國唯一一家雙國寶單位。 然而,這家國藥號其實曾經歷了數次浮浮沉沉,幾經易手,主人來了又走,興盛一時又消失如煙,只有這座舊建筑,巍然不動,見證了這上百年的滄桑歷史。 在這里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有著怎樣的屈折經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亦官亦商的創始人 胡雪巖和胡慶余堂的誕生 如果你走進現在的胡慶余堂,在大堂里將能看到“真不二價”、“是乃仁術”這樣的匾額,這是當年它的創始人胡雪巖留下的。 胡雪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商人之一。他是不折不扣的商人,卻得到了清朝二品頂戴,所以被稱為“紅頂商人”。他與清朝官場有著極深的聯系,還曾是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得力助手。 左宗棠攻破杭州的太平軍,是他負責善后;左宗棠西征收復新疆,是他負責資金錢糧。他曾是“中國首富”,身家達到2000多萬兩。胡慶余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1873年,左宗棠秣兵厲馬,抬著棺材去收復新疆。胡雪巖為他借到了1870萬兩白銀,解決了連朝廷都沒法辦到的經費問題,并為西征將士送去了“諸葛行軍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藥材。左宗棠贊曰:“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 第二年,胡雪巖索性創辦了一家中藥堂,即胡慶余堂。“慶余”兩字來《易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中國經濟的殉道者 “紅頂商人”的破產 1882年,中國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盡收國內新絲,誓與洋商爭奪生絲定價權。 眼見勝負將定,不料風云突變。中法戰爭爆發,市場巨變,金融危機驟然而至,胡雪巖的生絲賣不出去,虧損達到1200萬兩。 資金鏈斷裂,風聲四播,各地官僚又群起擠兌敲詐,加上左宗棠政治對手的打擊,胡雪巖被迫賤賣包括胡慶余堂在內的所有資產,但已經回天無力了。1885年,胡雪巖的靠山左宗棠病逝。同年十一月,一敗涂地胡雪巖也在貧恨交加中郁郁而終。 會水者溺于水,玩火者常自焚,被譽為“商圣”的胡雪巖,最終卻落得個被革職抄家、黯然離世的下場。 大股東化身接盤俠 胡慶余堂的轉賣風波 胡慶余堂作為胡雪巖的資產,自然也在被查封之列。當清政府清理胡雪巖倒閉的錢莊時,發現一滿清官員文煜的存款最多。 于是就用胡慶余堂的一半資產抵充了文煜的存款。文煜也答應不改變原本的經營方針的前提下,接收胡慶余堂。 然而十五年后,文煜和胡氏家人又簽訂了一份契約,規定:“將胡慶余堂雪記藥業連同房屋生財全數替與文氏和記為業”。 胡氏僅得胡慶余堂一百八十股內的八股利潤(后來又增加十股)。文氏每年先交給胡氏2400元大洋,三年一次分紅時,再支付剩余部分。至此,文氏徹底取得了胡慶余堂的所有權。 風雨破廟中的重生 最后一個關門弟子馮根生傳奇 時過百年,胡慶余堂幾度易手,幾經波折。但這座藥店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1949年,胡慶余堂藥工的兒子馮根生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度被取消。馮根生因此成為胡慶余堂最后一個“關門弟子”。 三年學徒,二年柜臺,二年煎藥,為馮根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6年,公私合營后的胡慶余堂改名為胡慶余堂制藥廠。 1972年,制藥廠一分為二,馮根生擔任了第二中藥廠的廠長。廠址遠離城區,廠房是一座破廟。馮根生每天騎行30多里路來回,到處拉業務,甚至自己借錢給員工發工資,篳路藍縷地堅持著創業。 1982年,一則“青春寶”的保健品電視廣告走進人們的視野,那是馮根生為吸引外資而創辦的中藥二廠的“外殼”——青春寶集團。 1996年,青春寶集團兼并中藥一廠(胡慶余堂),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在馮根生手中又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開設名醫館,成立胡慶余堂國藥號,創建中藥博物館……胡慶余堂在馮根生這位“關門弟子”的帶領下,完成了傳統到現代的完美轉型。2017年7月4日凌晨,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此,讓我們向這位馮根生老先生致敬![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4日 18:12
“國藥工匠”馮根生逝世 馬云五一探望時稱其給予精神支持
“國藥工匠”馮根生逝世 馬云五一探望時稱其給予精神支持

  來源:浙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從友人處得知消息后,十分惋惜,在朋友圈發出了垂悼消息。  “深切懷念令我們浙藥人尊敬的馮老!愿馮老一路走好!”  胡季強告訴記者,馮根生在邵逸夫住院期間,浙商朋友們都曾去多次探望馮老先生。  病重后,被帕金森氏病折磨多年的老先生雖然已經難以和老友互動,浙商界諸多好友仍定時去探望。  今年五一前夕,全球浙商總會會長馬云專程去看望了馮根生。在看望馮根生時,馬云充滿深情地說,馮根生仗義執言在馬云初出茅廬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精神支持,浙商一定不忘初心,聚氣凝心,互助互利,共同參與國際化競爭。  多位浙商告訴記者,在商界德高望重的馮根生住院前仍是比較活躍的。  馮根生簡介 馮根生  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  作為杭州人,他又與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的相牽相連:  中國唯一的中醫藥古建筑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由他搶救出來;  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由他發起創建;  中華老字號、浙江老字號協會由他發起;  扶貧“春風行動”他是帶頭發起者之一。  他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  馮根生的傳奇人生 馮根生兒時照片。 1949年1月19日,馮根生小學畢業才四天(舊時學校是寒假畢業的),就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門口,不到五分鐘的路,祖母叮嚀了再叮嚀:“根生啊,本來應該讓你讀初中的,但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這樣,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學徒。因為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取消,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成了江南藥王的最后一個傳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藥生涯也由此開啟。  三年學徒,馮根生每天凌晨五點到晚上九點,16個小時專心其中。兩千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二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二年,每天三百帖,十多萬帖藥從他手中出去,當年杭州人都知道馮根生煎的藥地道見效。如今,馮根生早年的學徒故事已收進了小學課本。 馮根生就這樣開始他的中藥人生。1972年7月,杭州市要組建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  這個廠是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遠離城區,馮根生騎著除了鈴兒不會響、其它都會響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開始創業。說是第二中藥廠,只是一座破廟,邊上都是墳地。三十六萬元總資產,十八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發工資,求奶奶告爺爺做點加工業務,那個苦啊!從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嶺廠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來回騎車不說,有時剛到廠里又通知開會學習,只好調轉破自行車,多的時候一天來回要跑好幾趟。 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了,春天來了,干勁來了,故事也更多了。  馮根生說,自從工作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無數,可說是歷經滄桑,“但我從不灰心,因為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九十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  馮根生有著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頭鳥、弄潮兒。改革開放讓他的改革思想迸發而出,他的創業史無疑是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盡管每走一步都險情環生,但作為改革急先鋒的他義無反顧屢做“出頭鳥”: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大不敬的決定,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他的“先斬后奏”救了產品救了企業。  1982年,一位清純少女走進了電視廣告,“青春寶”成為第一個投入大手筆廣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個采用片劑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史稱“兒子吃了老子”,其實是兒子救了老子。成為這個“江南藥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門人后,他讓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從虧損大戶扭轉成納稅大戶。  做“出頭鳥”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三十六萬元增加到近五十個億,增長一萬多倍。從借錢發工資到累計上交國家稅收幾十個億,馮根生總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與魯冠球、宗慶后首獲杭州市政府重獎,各獲三百萬元獎金。那年他七十歲。 在漫長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馮根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各節點都說了什么?  1、要以權謀公,不要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系;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  2、現階段我國處于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一個有敏感的企業家就能迅速準確地抓住歷史性的機遇。有時候,其實中央一句話就已經告訴你怎樣可以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也就錯過了。  3、槍打出頭鳥在社會上太多見了。我認為,只要保護好心臟(沒有私心),索性只管自己拼命飛,飛得快,飛得高,飛出槍的射程之外,就沒事了。關鍵是怕這些鳥飛飛停停,生怕偏離方向被槍擊中,老是回頭看,結果還沒在樹上停穩,就被那些“老槍”擊中了。  4、國有經營者有四類:小車不倒只管推,牛皮不破只管吹,宴席不散只管醉,企業不倒只管虧。我們提倡第一類人。但在推車的過程中,什么零部件要修一修,途中要不要加油,政府部門要關心一下。  5、我不想讓青春寶毀在我手里,不想讓中藥毀在我手里!  6、轉換機制、擦亮牌子、清理攤子。(杭州市政府決定:讓青春寶和胡慶余堂實行“聯合”,后者加入前者,仍由馮根生出任掌門人,馮用12字方針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7、一嚴、二愛、三和諧。沒有嚴,就會亂套;沒有愛,就沒有歸宿感和幸福感;最后的目的是達到和諧的狀態。  8、我現在是在憑良心工作……  9、國有企業好比冰棍,因為擔心被經營者買走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就只有捏在手里,最后,冰棍還是化了。但是一追究起來,誰都不負責任,因為大家似乎都沒有做錯什么。  10、我得到的是榮譽,失去的是機會和時間!  馮根生在首屆浙商論壇上的部分演講內容:  胡雪巖實際上是過去浙商的代表,雖然他是安徽人,但很小就到浙江來了,他把徽商的精神融進了浙商,并在胡慶余堂整個經營思路中體現了浙商精神。近3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上,有過晉商,有過徽商,但更主要的是浙商。晉商和徽商隨著時間已經逐漸地淡下去了,可浙商現在是越來越體現出他們的精神。為什么講胡慶余堂是過去浙商的代表呢?在它的營業大廳寫著兩句話:虛假無人曉,誠信有天知。我小時候就是在這個教育熏陶下面成長起來的。  我工作了57年,當了30多年的國有企業老總,從來就是講誠信,不騙人。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浙商精神。浙商過去是以寧波幫、紹興幫為代表的,影響全國,講的就是誠信,但現在光講誠信是不夠的。敢沖,敢拼,敢為人先,不怕苦,不怕累,這是新浙商精神。再加上我們老浙商的誠信,就形成了一個在全國影響極大的浙商精神。  過去師傅教學徒會教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懂得職業道德,怎么做生意,簡稱叫生意經。生意經實際上就是浙商的靈魂。其實在生意經中的規矩就體現了我們浙商的精神:第一,戒欺,戒掉一切欺騙;第二是誠信,對待所有顧客都應該誠信;第三是不得以次充好;第四是不得以假亂真;第五是童叟無欺;第六真不二價,沒討價還價的,反過來叫價二不真。  (原標題:再見馮根生……追憶一代國藥工匠的傳奇人生)[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4日 12:53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來源:澎湃新聞 徐益平  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4時許在杭州病逝,享年八十三歲。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澎湃新聞的這篇報道以四味中藥串聯,回顧了馮根生的生平,以此向這位投身中藥事業長達70年的“國藥工匠”致敬。 2010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白巖松蹲著采訪馮根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1年1月,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現場。 主持人白巖松突然半蹲下來,將麥克風伸向一位端坐在領獎臺上的古稀老人。“您配得上這把椅子。”他說。 臺下,掌聲雷動。 在這次浙江企業界年度盛會上,這位77歲的老人被授予“功勛浙商”,是獲此浙江商界最高榮譽第一人。 他是“江南藥王”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14歲進胡慶余堂當學徒,開啟了長達70年的中藥生涯,矢志讓國藥走向世界。 他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實踐者、見證人。執掌企業近40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被稱為“常青樹”。他曾說,我愿做國有企業的終生保姆。 他是一代商界奇才,以改革先行者之姿承受了種種風雨洗禮,將一家小作坊做到中國最大的中藥企業之一。 他叫馮根生,青春寶集團原董事長。 學徒生涯之“驢皮膠” 驢皮膠即阿膠。在胡慶余堂當學徒時,馮根生學制膠曾累吐了血,但這段磨礪奠定了他成為中藥通才的根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翌日清晨,一位瘦高少年從胡慶余堂后門悄悄側身而出。 街邊,一隊隊穿著軍裝的解放軍戰士席地而坐。 少年跑回胡慶余堂,直著嗓子喊:“解放軍很和氣。” 這位少年就是馮根生。當年1月,14歲的他小學畢業,子承父業,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 下午,閉門多日的胡慶余堂打開大門,“江南藥王”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其沿襲數代的學徒制終結,少年馮根生成為舊時代最后一位藥堂學徒。 由于“接班人”斷檔,他的學徒期從一年變為三年,成為胡慶余堂建店以來最苦最累的一位學徒。學徒期滿,站了兩年柜臺,又被調到制膠車間學制驢皮膠,累得吐了血,病愈后被調去煎藥,兩年煎了12萬帖。 “這是痛苦的磨練,也是非常有效的鍛煉。我深深感到,中藥這個國寶得天獨厚,學問太多了,要了解、掌握,學徒時那樣艱苦的磨練是非常必要的。”多年以后,馮根生在申請職稱寫的《業務自傳》中回憶。 日后的“奇遇”也佐證了這段時光的重量。他曾根據一位華僑提供的方子,判斷出其用于治療癌癥;一個日本漢藥代表團來訪,帶了瓶剛研制的新藥,他拿起一粒,輕舔幾下,便說出成份和功效,對方驚嘆:你的舌頭比儀器還厲害。 創業之“雙寶素” 雙寶素口服液以人參、蜂王漿為主料,是“文革”后首個在國際上打開銷路的中國中藥保健品,也是馮根生致力中藥現代化、中藥走向世界的見證者。 1972年,馮根生成為由胡慶余堂一個車間擴建而成的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 當時,海外掀起一股“中藥熱”,“國粹”大有旁落之虞,甚至有人斷言:中醫中藥發源在中國,開花在日本,結果在韓國,收獲在美國。 這位藥工后代發誓:10年內,把中藥二廠建成全國第一流的中藥廠。 他的藥方是“古老國藥必須現代化”:造就一支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的隊伍,在國內首創廠辦中成藥研究所;形成一個中藥現代化生產設備的研制隊伍,在國內首創中藥制藥機械專業制造單位;建立一班按中藥現代化要求搞設計施工的基建隊伍,在國內首創園林式“中藥城”。 “三個首創”承載著馮根生“讓國藥走向世界”的夢想。傳統中藥是“看看一大包,煎煎一大碗,喝喝苦難熬”,馮根生決定變苦、大、丑為甜、精、美,讓中藥穿上“西裝”。他采用西藥安瓿針劑的生產方法,在國內首創生脈飲口服藥;以人參和蜂皇漿為主料,首創新型滋補強壯劑“雙寶素”;研制出中國第一支用于靜脈注射的中藥制劑——參麥針,開啟中藥新劑型發展的方向。 身為傳統中藥見證人的馮根生又成為中國現代中藥的親歷者。作家黃宗英曾說:“中醫藥是我國科學與經濟走向世界的種子選手,馮根生則是郎平。” 改革之“青春恢復片” “青春恢復片”現名“青春寶抗衰老片”,是杭州中藥二廠發掘明朝宮廷秘方生產的。作為激發企業活力的改革先行者,馮根生一次次地充當過“出頭鳥”。 2003年,馮根生做東,在杭州舉辦“中國第一屆優秀企業家”再聚首活動。 當時,1998年評出的20位明星企業家只聚攏了10位。10人中,只有馮根生和青島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的身份還是企業家。 中國國企改革史也是一部新生經濟力量與舊體制的抗爭史。幾乎在每一次改革面臨突破的關鍵時刻,馮根生都立在潮頭,以其獨特的方式給出答案。 他的訣竅是:“‘槍打出頭鳥’,但是我盡力保護好我的心臟,沒有私心,飛出射程之外,就成功了”,“要以權謀公,不能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系”,“只要出于公心,出頭的椽子就能頂風沐雨不先爛。” 1980年代中期,他率先打破“鐵飯碗”,實現干部聘任制、全員合同制;1991年,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考試,公開宣布“罷考”,掀起震動全國的“罷考風波”;1992年,苦于機制之困,他成立中國青春寶集團,后引進泰國正大集團,與杭州中藥二廠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并讓外資控股,是為“披洋衣事件”;1998年,青春寶率先推行職工持股,馮根生須持有2%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引出“300萬個人股該不該持”的“馮根生難題”。 一件件轟動一時的事件,都與當時的企業改革息息相關,事關企業市場化取向、自主權落實、政企分開、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等。艱辛無從避免,但馮根生說,要干成一番事業,總得有一批人“出頭”,“對企業家來說,有60%把握的事就可以去做;有70%把握的事得搶著去做;等到事情有了100%把握,再去做就晚了。” 2002年,杭州重獎魯冠球、宗慶后、馮根生三位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家每人300萬元,轟動全國。馮根生在會上說,“小車不倒只管推”,我愿做國有企業的終生保姆。 回歸胡慶余堂之“紫雪丹” “局方紫雪丹”是鎮驚通竅的急救藥,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銅鐵鍋熬藥,胡慶余堂創始人胡雪巖遂不惜血本鑄成“金鏟銀鍋”。而今,“金鏟銀鍋”已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杭州河坊街,胡慶余堂大廳藥香撲面。如今,“江南藥王”已被青春寶集團納至麾下。 1996年,杭州市政府決定,由青春寶集團接管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胡慶余堂。 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是由胡慶余堂車間擴建的杭州中藥二廠,“分家”前其產值、利稅是胡慶余堂的1/10,當時卻是后者的10倍。 “現在去兼并胡慶余堂,就好比40分鐘籃球打了39分鐘,我贏了好多球,到最后一分鐘裁判叫停,說請你到輸的一隊去打,所以,我知道這場球不怎么好打,而且只許贏,不許輸,”時年62歲的馮根生說,“但作為老共產黨員、胡慶余堂末代徒弟,我接受了。” 胡慶余堂由“紅頂商人”胡雪巖創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與北京同仁堂對峙南北,1956年“公私合營”后改為胡慶余堂制藥廠,“文革”后又改稱杭州中藥廠,其“戒欺”的店訓名揚天下。 馮根生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轉換機制、擦亮牌子、清理攤子。經過三年整合,胡慶余堂每年的利潤以超過100%的速度飆升,“末代學徒”使胡慶余堂“返老還童”。 2010年,馮根生退休。在2011年1月的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其“功勛浙商”的頒獎嘉賓之一是一位胡慶余堂的新晉大學生學徒。馮根生囑咐,作為胡慶余堂新一代藥工,要將“戒欺”精神一代代傳下去。[詳情]

新浪綜合 | 2017年07月04日 12:45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浙商馮根生逝世:70載中藥傳承人 40年國企常青樹 《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口述系列之——浙江改革開放30年口述歷史》張煜歡攝 馮根生。書中資料圖 攝 中新網杭州7月5日電(柴燕菲 嚴格 張煜歡)在中國企業家中,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超過60年,是罕見的。而其中近40年是在擔任國企的一把手,放眼全中國,大概只唯此一個。 “他是中國中藥產業化的第一人,在他身上實現了傳統中藥向現代中藥的轉型。”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口中的這個他,就是“唯此一人”的傳奇浙商——馮根生。 7月4日凌晨4時許,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馮根生在浙江杭州病逝,享年八十三歲。十年前,正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關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開路人,馮老曾面對面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為記者講述自己超越半個世紀的“中藥人生”。該稿件也被收錄在《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口述系列之——浙江改革開放30年口述歷史》一書中。 為中藥正名 “十年后要成為中國最好的中藥廠” 出生于中藥世家的馮根生,14歲小學畢業后,就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1972年,對馮根生來說是個極為重要的時間點。那年7月,胡慶余堂一分為二,位于市區的母廠更名為杭州中藥廠,而馮根生所在的制膠車間則自立門戶,升級為杭州第二中藥廠。 當時,胡慶余堂的幾個副廠長都“嫌太偏僻”不愿去位于郊區的工廠,時任車間主任的馮根生,被“臨危任命”為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 名義上車間升格為了工廠,實際上卻還是個略顯破舊的小作坊。“我承認窮,但我說我們要爭口氣,10年以后把廠子建成全國最好的中藥廠。”在全廠的100多個工人面前,馮根生立下了“豪言壯語”,未想不僅沒有掌聲,大家反而哄堂大笑。 的確,37萬元(人民幣,下同)總資產,18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的杭州第二中藥廠,在當時“窮得一袋水泥都要向兄弟廠家借”。 傳承千年的中藥難道真走上了“窮途末路”?為了不讓中藥廠倒閉,馮根生提出“古老國藥必須現代化”,即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形成一個中藥現代化生產設備的研制隊伍。與此同時對工廠進行合同制改革,在管理模式上掀起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浪潮。 “我只念過小學,但是我有個特點,對新的東西、對抓住的機遇特別敏感。”在馮根生的“膽大心細”下,杭州第二中藥廠“起死回生”,到1988年,該廠的銷售額猛增到1.7億元,這也是中國2000多個中藥廠中第一個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槍打出頭鳥,像我這樣的出頭鳥,幾十年來早就遍體鱗傷了,但我不走回頭路,而且我會始終保護好心臟,我的心臟就是無私。”為傳統中藥向現代中藥轉型“吃螃蟹”的馮根生,是一個因傳承之心無所畏懼的人。 為改革開路 “青春寶是國家的,不能被合資” 從一窮二白到“觸底反彈”,馮根生抓住了一輪機遇。但那個年代經營權與所有權背離的國企制度,則給企業家們套上了新的枷鎖。 “1990年提出全面治理整頓國有大企業,那一年,廠里銷售額不到1億元,利潤從2700萬元跌到500萬元,與民企拉開差距了,這就是當時國企的困境。”馮根生深知,身為一把手的他需再迎改革,為國企找尋一條新的出路。 合資,成為這場改革中的核心詞。 “1992年,為了合資我們成立了國有的集團,杭州第二中藥廠作為子公司參與局部合資,但品牌留在集團這個母體,以保證我們辛辛苦苦創下的青春寶品牌能掌握在國家手里。”繞過機制弊端的馮根生,沒忘苦心留住品牌之根。 果真,香港中策在合資時便提出了“凈資產合資”與“母體企業連品牌共同合資”的要求,這對于馮根生來說,“顯然吃虧得不得了”,于是果斷拒絕。 在馮根生的堅持及多方接觸之下,最終由泰國正大集團與“子公司”杭州第二中藥廠完成了合作。之后,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廠總資產進行評估,共計1.28億元,比企業凈值高出近兩倍。這頂合資企業的“帽子”,為“母體”青春寶集團的發展迎來了巨大的空間。 馮根生帶領著青春寶集團,一度創造了年增長20%的國企傲人業績,1988年當選首批“全國優秀企業家”的他,也成了國企改革中當之無愧的弄潮兒。 為根的情誼 “胡慶余堂是培養我成長的地方” “作為一廠之長,要把國有企業當作是自己的企業一樣去努力拼搏,把所有的精力投入進去;如果想反正這個企業是國家的,最多三年總是要走的,叫誰去都搞不好。”在為國企效命數十年的馮根生看來,胡慶余堂這家百年老店的興衰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浙江杭州,“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已有140多年的歷史。馮根生的祖父、父親都曾是胡慶余堂的老藥工。但1996年,經營不善的胡慶余堂已累計虧損9500萬元,1年的銷售額卻僅為5000萬元。 也是那一年,杭州市政府決定讓馮根生兼并胡慶余堂。“胡慶余堂畢竟是培養我成長的地方。”作為從胡慶余堂走出去的中藥傳承人,馮根生也見不得這家百年老字號就此湮沒。 神奇的是,在兼并后短短5個月,胡慶余堂就止住了下滑勢頭,第二年便開始扭虧為盈。如今胡慶余堂成立了集團,銷售額累計10億元,比起原先整整翻了20倍。 從14歲成為胡慶余堂末代弟子,到成為一代傳奇浙商,七十載風云過,馮根生書寫了一個個商業奇跡,化作了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時代縮影。 “不要只看到國企這棵常青樹表面上風光的一面,要知道這棵常青樹的背后有多少心血、汗水和眼淚。”馮根生總不忘提醒我們,掌舵大型國企既有“面子”上的光鮮,也有“里子”中的艱難。 但身為一名中藥的傳承發揚者,這人生百味,馮根生皆甘之如飴。馮老,一路走好。(完)[詳情]

媒體追憶馮根生:他的退場 是又一次出場
媒體追憶馮根生:他的退場 是又一次出場

   從讀懂馮根生,去讀懂時代 昨天,一個做中藥的人,在桃源嶺下,含笑而歸…… 來源:錢江晚報 馮根生淡出公眾視線已經多年,但他逝世的消息還是牽動著人們的感情,回憶馮根生的文章在朋友圈里頻頻轉發,一些媒體把以前寫馮根生的文章找出來重發。這使我們一下子感受到了馮根生的分量,感受到了他的影響——他的退場,是又一次出場。馮根生一生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感到,敬佩之余,似乎還不敢說完全讀懂了他。 馮根生這一生,可以說是“功德圓滿”了:創立“青春寶”、救活胡慶余堂,經濟貢獻巨大……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這些榮譽,都是實至名歸的。 馮根生到底憑的是什么?他身上有什么東西(素質?品質?秉賦?)在起作用,讓他最終成為一個超過常人的人?他到底給人們留下了什么? “功”的后面是“德”,馮根生的“德”,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做學徒時祖母的反復叮囑:做事一定要認認真真,做人一定要規規矩矩;學徒生涯中,對他影響最深的是兩個字:戒欺。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后,馮根生強調最多的,還是“戒欺”、誠信。大多數人都從小接受過這樣的正面教育,但是,出發點相同,并不能保證終點相同。漫長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機會、誘惑、陷阱,叫人偏離、淡忘、拋棄這個“初心”,而馮根生一生都在堅持“不忘初心”!僅僅憑這一點,馮根生就與很多人區別開來了。 一位與馮根生相熟的朋友在回憶文章里說,馮根生不止一次說“這個世界很殘酷”。對世界的“殘酷”,有人亦報以殘酷,似乎也很符合邏輯。那么,馮根生為什么遵循了另一種邏輯?是什么讓他有這樣的定力?或許,馮根生用了一生才給出了一個完滿的答案?要讀懂馮根生,不能只憑文字。 馮根生兢兢業業,但不唯唯諾諾,他敢做“出頭鳥”——在某種意義上,馮根生是一個開風氣的人。他很早就表態贊成打破企業“鐵飯碗”;他認為政府部門對廠長經理的考試不合理,他就“罷考”,并聯名其他企業家要求取消考試。成大事者似乎都有“叛逆”精神,但是馮根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他精通業務、精研業務,深知搞好一個行業、一個企業應該怎么做,才讓他具備了常人所沒有的底氣。馮根生的成功人人稱頌、羨慕,但是多少人能熬過學徒工的艱辛? 馮根生無疑是改革開放年代的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時代”是一個大詞,大到個人無從把握,無從定義。但是,馮根生顯然介入了時代,在他的行業里引領、影響了時代,成為“時代”的醒目符號。馮根生用他的人生告訴我們,“時代”不是一個先于經驗、經歷的事物,而是在無數人參與、影響下逐漸發育、成形的。是參與者決定了時代的面目,甚至不參與或反向參與也是一種參與;但是馮根生無疑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參與者。時代給了他舞臺,他把自己貢獻給了時代。讀懂馮根生,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很多東西。 戎國強[詳情]

江南藥王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誠信戒欺 不斷創新
江南藥王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誠信戒欺 不斷創新

   江南藥王 功勛浙商 ——追記馮根生83載傳奇人生 來源:浙江日報  方臻子 李知政 章 卉 白麗媛 斯人逝去,西子含悲。7月4日,一座城在懷念她的一位優秀兒子。 江南藥王、國藥工匠、功勛浙商、改革常青樹……眾多稱號集于一身——馮根生,中國青春寶集團的創始人,4日4時16分,溘然長逝,走完了83年的人生旅程。 30多年前,中華民族作出改革開放命運抉擇的驚濤巨浪,把他送上潮頭,從此奔競不息,書寫一代傳奇。戒欺祖訓、撥正商道,國藥新生、篳路藍縷……斯人雖逝,卻留下了一部改革創新的人生巨著,述說著浙商精神永葆青春的秘密。 “戒欺”匾下第一課 人無信不立。 馮根生人生中的第一個經典時刻,發生在1949年1月19日。那天,小學畢業才4天的馮根生,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馮根生生前不止一次回憶過他進胡慶余堂的“頭一課”:“父親領我進去,拜過經理拜師傅,拜過師傅拜財神,要叩九個頭。后來經理領我到后廳,手往墻壁上指指,說:‘仔細看看。’這是胡慶余堂最最重要的寶貝。是一塊匾,有兩個大字‘戒欺’和一篇短文章。但這塊匾,我確確實實是頭一回見到,是胡雪巖的真跡。經理跟我講了其中的道理,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做學徒的頭一課,就是誠信教育。” 4日16時,記者穿過兩側擺滿花圈的小道,來到了馮根生的家中,次子馮羚在靈堂前招呼著馮老生前的摯友和老員工。“在父親眾多人生感悟中,他提得最多的就是‘戒欺’。做人如此,做企業同樣如此。此外,他還經常拿自己做學徒時候的經歷來教育我做一個‘戒欺’的人。”馮羚告訴記者,外界只知道馮根生是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卻不知道成為“江南藥王”的傳人并不容易,除了要潛心醫術外,胡慶余堂還會用特殊的“考驗”來篩選弟子。不知從哪天起,馮根生經常在掃地時撿到錢,他每次都將撿到的錢交給師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年。后來,他才得知是師傅一直在用“錢”來考驗他是不是一個誠實和有德品的人。 “誠信戒欺是我的規則,也是浙商精神的靈魂。”馮根生曾說。100多年前,胡雪巖的慶余堂就已探索出企業做強、做大、做精、做到長遠的成功路子。而作為胡慶余堂傳人的馮根生,又將“戒欺”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上,建立起適于現代市場要求的經營體制和企業文化,將青春寶打造成為誠信的“旗艦”。 “我與馮根生相識、相知60年,他是我最為尊重的優秀企業家之一。”原省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醫藥企管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趙博文憶起2003年那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當時,馮根生從福建考察返杭,看到胡慶余堂國藥號門前排著長隊,69歲的老人不顧旅途勞頓,連夜趕到國藥號現場辦公,召開高管緊急會議。當了解到公司生產的抗“非典”藥一天就出藥3萬余帖,而配方急需的金銀花、野菊花等中藥材供價格飛漲,他當即向市民作出承諾:哪怕原料價格漲100倍,也決不提價一分。 白手起家“馮廠長” 1982年,“青春寶,葆青春”成為膾炙人口的廣告語。而馮根生也得到一個稱呼:“中國保健品之父”。 馮根生熱愛中醫。在成為胡慶余堂“關門弟子”后,3年學徒生涯,他從每天凌晨5時忙到晚上9時,16個小時專心其中。2000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兩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兩年,每天300帖,10多萬帖藥從他手中出去。一名“國藥工匠”在胡慶余堂中成長起來。 然而,傳統中藥的手工生產方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1972年,在馮根生帶領下,胡慶余堂位于杭州西郊桃園嶺上的“驢皮車間”獨立建廠,這就是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杭州第二中藥廠。幾座破房子、一堆土設備、一個小作坊,沒有國家投入,馮根生帶著全體職工努力拼搏,終于使這座破舊的中藥作坊,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之一。 在杭州,有個關于中藥的有趣現象:每天,有不少參觀者到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參觀,在這個昔日名震全國的“江南藥王”舊地,感受傳統制藥工藝;另一邊,在現代版的“胡慶余堂”——正大青春寶的生產車間,近紅外光譜應用于投料控制、生產中的中間體質量控制、清潔區設置的分散式多點塵埃粒子在線監測系統等,無不彰顯著中藥生產工藝的現代風采。 很多80后、90后或許不知道“雙寶素”。上世紀80年代初,“雙寶素”是中國最風靡的保健品。當時,在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杭州中藥二廠門口,全國各地經銷商開來的車子排起長隊,人們揣著現金來找“馮廠長”。當經銷商們看到馮根生的辦公桌上堆滿了這些保健品,并且馮根生自己也吃時,更多訂單紛至沓來。接著,“青春寶”也橫空出世了。其后,無數保健品紛紛涌現,又陸續倒下,而馮根生的“青春寶”卻經歷30多年風雨依然“青春”。 “馮老一生致力于我囯民族醫藥的發展,艱苦創業,嘔心瀝血,堅持改革,堅持創新,在中醫藥產學研的眾多領域卓有建樹,成績斐然,是我國中藥現代化的杰出代表和領軍人物。他不僅為胡慶余堂、正大青春寶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浙江醫藥產業和我囯中藥事業的騰飛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行業旗幟、改革勇士、創新先鋒。”趙博文說。 對于中藥,馮根生是真心喜愛:“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90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而胡慶余堂,也在他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他走到人生的盡頭,仍保留著杭州胡慶余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位。 企業改革弄潮兒 馮根生是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的身上,濃縮了一部“中國國企改革發展史”。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成為中國國企改革史上的經典一幕。一位老記者深情回憶起了那一刻充滿自信與豪氣的馮根生:“1996年11月7日,馮根生打來電話說,我準備明天在勝利劇院給他們(胡慶余堂)中層以上干部開個會……他5分鐘的講話,掌聲超過5分鐘。” 1998年,青春寶改制,馮根生必須持有3%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馮根生的收入根本買不起,于是引發了著名的“馮根生難題”。為了改革成功,馮根生向銀行貸款270萬元,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積蓄30萬元,買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說:“馮老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創新意識和改革精神,在他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均表現突出。包括產品創新、經營模式、企業管理、產權制度各個領域的創新突破,他都走在前列,在浙商群體中、在行業中很多時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樣的精神,在老一輩浙商中非常難得,值得新生代的浙商去繼承、去發揚。”[詳情]

送別馮根生: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送別馮根生: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風雨慶余堂 江南別藥王 ——送別馮根生 來源:錢江晚報 昨天凌晨4點16分,一代國藥工匠,胡慶余堂傳人、著名浙商、企業管理大師、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馮根生逝世,享年83歲。 下午,錢報記者來到杭州文三西路的馮家。在老人住院前,他在這里居住了十余年。 馮老的靈堂,設在這幢兩層小樓的一樓。馮老逝世,很多親朋聞訊趕來祭拜,房子周邊擺滿了花圈和花籃。我們也代表錢江晚報讀者向馮老獻上了花籃,一對挽聯寫道:音容笑貌,幾代人青春寶藏;風雨江南,淚別戒欺藥王。 今年3月初,馮根生病重住院的消息,在浙商圈里不脛而走。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重癥監護室彌漫著消毒藥水味的病房里,前去探望的企業家就沒斷過。 據了解,馮根生患的是帕金森病,因多器官衰竭醫治無效不幸逝世。 實際上,馮根生一生中最后的三年時光,基本都是在邵逸夫醫院度過的。 這位國藥大師在醫院二號樓干部病房接受了一年多的治療后,因病情惡化、呼吸衰竭,被轉入重癥監護室,用上了呼吸機。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帕金森病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在重癥監護室,馮根生的病情在一點一點加重。知情人士向錢報記者透露,在剛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時,他的皮膚仍很紅潤。可病情無法逆轉,老人身上的器官在一天天衰竭。 7月3日白天時,馮根生的情況急轉直下,到7月4日凌晨,83歲的他離我們而去。 在剛被送入醫院時,馮根生還能和周圍的人簡單交流,也能坐在窗邊的椅子上休息。 醫院限制了探視時間。“大家都是湊在一起,一批十幾二十個人來。”一位護士說,她還記得,有一天馮根生的老伙伴們來探望,半個小時里,馮老眼淚滾下來好幾次。可見,他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 家人說,文三西路這幢房子,是馮根生這輩子住過的最大的房子,上下兩層加起來,也就150平方米。之前他的住所只有70多平方米,再之前甚至不足40平方。 這讓人感覺有些不可置信。 畢竟住了十來年,錢報記者看到房子里到處都是馮根生的“印記”:客廳角落里有一部電梯,直通老人的臥室,這是為了上下樓方便。通往臥室的樓道墻上,掛著老人八十大壽時,著名書畫家何水法送他的壽桃圖。那天,在西子湖四季酒店的璀璨燈影中,馮根生像一個孩子,被眾人簇擁著,笑得很開心。 臥室里擺放著兩張床,一張大床,旁邊挨著一張小床。照顧馮老多年的陳女士說,大床馮老睡,小床老伴睡,方便隨時照顧。 臥室很簡樸,除了一張高腳桌上馮老和妻子的合影外,最特別的,或許就是房間角落里掛著不少香包,這些顏色鮮艷的香包,均出自胡慶余堂。陳女士說,這些香包都是馮老喜歡的,特地要求在房間里多掛幾個。 在家人印象中,七八年前,過上退休生活的馮根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讀報,或是擺弄房子旁邊那個不足十平米的小花園。 如今的小花園,種著幾株景觀松,原來有一個小漁池,因為老人近年一直生病,也已干涸。  本報記者 俞力培 王益敏 張苗[詳情]

一代藥王馮根生離世 執掌40年成國企在位最長一把手
一代藥王馮根生離世 執掌40年成國企在位最長一把手

  “一代藥王”馮根生離世 7月4日上午,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發出訃告,該公司創始人、著名浙商、“一代藥王”馮根生7月4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3歲。 馮根生出身于中藥世家,祖孫三代均從業“江南藥王”胡慶余堂。1949年,14歲的馮根生小學畢業,進入杭州胡慶余堂當學徒。因胡慶余堂每年只招收一名學徒,1949年后取消傳統收徒制,馮根生因此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江南藥王”的最后一位傳人。 1972年,杭州市在原胡慶余堂制膠車間基礎上創建杭州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并迅速將一個作坊式的中藥加工廠發展成為中國中藥行業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企業之一。 上世紀80年代,馮根生率先打破“鐵飯碗”,實行干部聘任制、全員合同制。1991年,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考試,公開宣布“罷考”,因此引發的“罷考風波”震動全國。 在杭州第二中藥廠的基礎上,1992年,馮根生創建中國青春寶集團公司,并引進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并讓外資控股,成為有名的國企“披洋衣事件”。1996年,根據杭州市委要求,青春寶集團接管了虧損企業杭州胡慶余堂藥廠,被稱為“兒子吃了老子”,運行半年就使胡慶余堂扭虧為盈。 1998年,青春寶推行職工持股,按規定馮根生必須持有2%股份,折合人民幣300萬元,但以馮根生的收入根本買不起。“300萬個人股該不該持”成為當時媒體爆炒的“馮根生難題”。 在此期間,從原液提取自動化到包裝機械化、藥液輸送管道化等,馮根生作為中藥現代化的扛鼎人,也對中藥生產進行大膽的技術改造,中藥生產由此步入大工業生產之列。他讓中藥穿上“西裝”,采用西藥安瓿針劑生產方式,在國內首創生脈飲口服藥;以人參和蜂皇漿為主料,首創新型滋補強壯劑“雙寶素”;研制出中國第一支用于靜脈注射的中藥制劑——參麥針,“看看一大包,煎煎一大碗”的苦、大、丑的中藥,因此變甜、變精、變美,同時也開啟了中藥新型制劑的發展方向。他開設“名醫館”、成立國藥號、創建中藥博物館,提出的“名店、名醫、名藥”結合的經營發展之路,繼承和融合了傳統,同時讓傳統中藥融入了符合時代發展的商業元素。 從1972年出任廠長算起,馮根生執掌企業近40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青春寶”也從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成為世界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36萬元增加到近50億元,同時累計上交稅收幾十億元。 2002年,杭州市“工業興市”大會上,杭州市委、市政府重獎馮根生和魯冠球、宗慶后3位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家,每人獎勵300萬元。 馮根生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今天,這個書寫了“青春寶”傳奇的“保姆”,終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詳情]

浙商馮根生逝世 曾說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機遇都抓住了
浙商馮根生逝世 曾說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機遇都抓住了

  最“長壽”國企老總馮根生逝世 生前他說“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機遇我都抓住了” 界面新聞 文倩玉 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著名浙商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84歲。 馮根生生于1934年,祖籍浙江慈溪。他出身于中藥世家,祖孫三代皆從業于“江南藥王”胡慶余堂。作為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國企掌門,自1972年上任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青春寶的前身)開始,馮根生執掌一家國企長達38年,期間經歷多次體制改革,將一家固定資產只有37萬元的“作坊”,發展成年銷售收入近20億、利稅5個多億的現代中藥城。 “他在80年代就很有名,因為他白手打造了一個企業——杭州中藥二廠。在大家的認識里,中藥一直是非標準化的一個概念,馮根生是中國最早一批開始用工業流程化和現代管理的方式來改造中藥工廠的。他早年的實踐在企業管理上有很大的意義,我認為他啟迪了一代的浙江企業家。”著名財經作家、《激蕩三十年》作者吳曉波告訴界面記者。 1972年,杭州市在原胡慶余堂制膠車間的基礎上建立杭州第二中藥廠,馮根生任廠長。建廠時,只有37萬元的固定資產,“全廠窮得找不出一臺電動機。” 但十年后,這個原作坊式的工廠,固定資產已達建廠時的近10倍,工業總產值從建廠時在全國排名第300位,躍升至第7位,職工人數增加了5倍,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其列為“全國中藥行業樣板廠”。 作為企業家的馮根生在中國企業改革史上更重要的一筆,是開啟了國有企業引入外資的先河。 1992年因第二中藥廠被取消了自營進出口權,馮根生決定與外商合資。他在第二中藥廠之上創建中國青春寶集團公司,將集團所屬第二中藥廠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 這是地方國營企業引入外資的最早先例之一,且外商投資比例為51%。但由于參與合資的是第二中藥廠,而非集團公司,合資后,作為國有企業的母公司,青春寶集團仍然具有品牌、秘方的所有權,同時確保了中方資產所帶來的利潤仍可以歸攏到國家手中。 此外,不同于當時多數因經營不善出售的國有資產,經營狀況良好的青春寶選擇出售也是開了先河。“靚女先嫁”,是馮根生提出來的理論,他稱,企業也要像女孩子一樣,趁最美的時候嫁出去。 “這個想法是中國企業家在思想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在浙江省乃至全國起了一個突破的作用。后來全國的地方包括中央級的國有企業都開始跟外資合作,最早是從青春寶出來的。”吳曉波對此評價道。 善于經營,性情剛直敢言,以“出頭鳥”自詡的馮根生,在風云變幻的年代多次走在企業改革的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寶集團同名明星產品“青春寶”的誕生。如今仍在杭州市場上占據著1/4市場份額的這款中藥保健品,當初的誕生過程,用馮根生的話說,“充滿了突破和斗爭,比電視劇還‘電視劇’。” “那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雖然結束了,但是一些條條框框仍舊束縛著人們的頭腦。那時候,藥品市場幾乎是治療藥一統天下,保健藥被斥為是為‘資產階級、剝削階級老爺太太’服務的,沒有人敢生產。”馮根生在《激蕩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一書中回憶道。 但江南地區的老百姓其實一直有服用保健藥品的傳統。此外,馮根生發現,即便在“文革”那樣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仍出現過幾次全國人民集體“打雞血”、“喝紅茶菌”的熱潮,這說明保健藥品肯定有市場。因此,馮根生在明朝永樂皇帝用的“益壽永貞”配方的基礎上推出了主打延年益壽的保健品“青春寶”。 但由于被上級審批部門的領導斥為“不為工農兵服務”,犯了“方向性錯誤”,“青春寶”一開始并未獲批。更有專家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說從這種藥的名字看,就違反了自然法則,違反了唯物主義世界觀。沒有放棄的馮根生一方面找各級領導申訴,力爭取得支持,另一方面因為外銷不要批文,馮根生大著膽子,想出一個“出口轉內銷”的辦法,并最終借此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像這樣的“出頭鳥”,馮根生自稱一輩子當了不下十次——從超前推出保健品,到率先在全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到面對名目繁多的對國有企業廠長的考試,第一個“罷考”;從白手打造杭州中藥二廠,到一力推動青春寶集團的改制,到接管瀕臨倒閉的胡慶余堂并實現扭虧為盈。作為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和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馮根生的一生,正如他曾在采訪中公開表示的,“出現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機遇我都抓住了。”[詳情]

浙商齊悼馮根生 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浙商齊悼馮根生 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浙商齊悼“江南藥王”馮根生,馬云:他自己就是一味改革猛藥 澎湃新聞記者 姚似璐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馮根生7月4日凌晨病逝。 訃告截圖 4日,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治喪委員會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原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總裁、杭州胡慶余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根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7月4日凌晨4時16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3歲。 從1972年擔任杭州中藥二廠(“青春寶”前身)廠長開始,馮根生執掌企業38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在2002年杭州市召開的第一屆工業興市大會上,他與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被市政府各獎勵300萬元,以表彰他們對當地工業經濟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商總會獲悉,該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4日上午在總會理事的微信群中對馮根生的逝世表示悼念。他寫道:“馮董事長是江南藥王,也是改革的先行者,是我的榜樣。他不僅把中醫藥發揚光大,而且他自己也是一味改革的猛藥,他的勇氣、遠見和擔當,是我們浙商的經典代表。在我早期創業時,他還幾次指導、鼓勵過我。馮董事長,一路走好。” 馮根生。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馮根生是浙商的標桿和旗幟。”浙商總會秘書長鄭宇民告訴澎湃新聞,馮根生是總會顧問,在總會的理事微信群中已有幾十位浙商對他的去世表示悼念,總會也已向青春寶公司發去唁電。 “7日的遺體告別儀式,宗總會送去花圈,以表哀悼。”娃哈哈集團總經辦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 1934年出生的馮根生,祖孫三代皆從業于“江南藥王”胡慶余堂。1949年1月,14歲的馮根生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1972年起擔任由胡慶余堂的一個車間擴建而來的杭州中藥二廠廠長。1984年,他在企業內率先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試行干部聘任制、員工勞動合同制。 1988年當選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后,馮根生又以“國企改革出頭鳥”的姿態屢屢成為新聞焦點: 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經理)考試,他宣布“罷考”,掀起震動全國的“罷考風波”; 由于企業經營自主權受到種種限制,甚至“配幾只傳呼機也得有關部門一審再審”,曾堅拒國外重金聘請的他將傾注了半生心血的杭州中藥二廠60%的股份賣給正大集團,組建合資企業,是為“披洋衣事件”。 率先推行職工持股,從公司凈資產中劃出20%為員工個人股,董事會全票通過決議:馮根生作為主要經營者須持有2%的股份,折合人民幣300萬元,但以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由此引發“經營者該不該持有、如何持有股份”的“馮根生難題”。 2010年,76歲的馮根生退休。 在2011年1月的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他被評為唯一的“功勛浙商”。年度“風云浙商”評選是浙江最具影響力的財經人物評選,已舉辦14屆。馬云、宗慶后、魯冠球等都曾獲獎。 在禮儀人員攙扶下,馮根生走上舞臺,從省領導和一位胡慶余堂新晉學徒手中接過獎杯,并寄語新一代藥工將胡慶余堂的“戒欺”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隨后的采訪環節,當被問及是否適應退休生活時,馮根生說,自己當了38年國有企業的“保姆”,帶領公司一路高速發展,突然慢下來確實不習慣,現在每天還會到廠里轉轉,“畢竟這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有太多感情。” “浙商群體很龐大,有太多的風云浙商,但我認為,一個企業家在某一時刻、某一地的‘風云’并沒有那么值得夸耀。最重要的應該是一個人用一生去打造一個優秀企業,而當他離去時,背影依然高大。”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風云浙商”評委胡宏偉告訴澎湃新聞,馮老身體不好有些年頭了,“2010年冬天,我和財經作家吳曉波一起到他家中探望。那時他剛退休,盡管身體欠佳,但身上仍然飛揚著企業家的激情。在一個半小時的交談中,他說,過去幾十年是中國企業家的黃金歲月,時代賦予了每個人無限的機會。回首往事,他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如果有更多時間,一定能做得很好。” 胡宏偉表示,聽到馮根生逝世的消息,他首先想到的是馮老留給后人的寶貴遺產:一個執著深耕中藥領域70年的真正的工匠,用一生踐行自己對企業、產品和消費者永存心頭的責任的優秀企業家,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勇敢的改革者。[詳情]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 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世間已無馮根生:青春寶不再青春,胡慶余堂實難慶余 來源:微信公眾號 往事28號 1874年的某個夜晚,當時已成“中國首富”的胡雪巖決定聘請一個余姚先生做賬房,百年中藥堂胡慶余堂從此誕生。 2017年7月4日凌晨,胡慶余堂最后一個關門弟子、浙商傳奇人物馮根生逝世。 歷經143年風雨,胡慶余堂依然屹立于杭州清河坊街上,但和北京同仁堂不同的是,它完整保留了清朝時的建筑形態,原址原樣,因而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全國唯一一家雙國寶單位。 然而,這家國藥號其實曾經歷了數次浮浮沉沉,幾經易手,主人來了又走,興盛一時又消失如煙,只有這座舊建筑,巍然不動,見證了這上百年的滄桑歷史。 在這里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有著怎樣的屈折經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亦官亦商的創始人 胡雪巖和胡慶余堂的誕生 如果你走進現在的胡慶余堂,在大堂里將能看到“真不二價”、“是乃仁術”這樣的匾額,這是當年它的創始人胡雪巖留下的。 胡雪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商人之一。他是不折不扣的商人,卻得到了清朝二品頂戴,所以被稱為“紅頂商人”。他與清朝官場有著極深的聯系,還曾是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得力助手。 左宗棠攻破杭州的太平軍,是他負責善后;左宗棠西征收復新疆,是他負責資金錢糧。他曾是“中國首富”,身家達到2000多萬兩。胡慶余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1873年,左宗棠秣兵厲馬,抬著棺材去收復新疆。胡雪巖為他借到了1870萬兩白銀,解決了連朝廷都沒法辦到的經費問題,并為西征將士送去了“諸葛行軍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藥材。左宗棠贊曰:“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 第二年,胡雪巖索性創辦了一家中藥堂,即胡慶余堂。“慶余”兩字來《易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中國經濟的殉道者 “紅頂商人”的破產 1882年,中國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盡收國內新絲,誓與洋商爭奪生絲定價權。 眼見勝負將定,不料風云突變。中法戰爭爆發,市場巨變,金融危機驟然而至,胡雪巖的生絲賣不出去,虧損達到1200萬兩。 資金鏈斷裂,風聲四播,各地官僚又群起擠兌敲詐,加上左宗棠政治對手的打擊,胡雪巖被迫賤賣包括胡慶余堂在內的所有資產,但已經回天無力了。1885年,胡雪巖的靠山左宗棠病逝。同年十一月,一敗涂地胡雪巖也在貧恨交加中郁郁而終。 會水者溺于水,玩火者常自焚,被譽為“商圣”的胡雪巖,最終卻落得個被革職抄家、黯然離世的下場。 大股東化身接盤俠 胡慶余堂的轉賣風波 胡慶余堂作為胡雪巖的資產,自然也在被查封之列。當清政府清理胡雪巖倒閉的錢莊時,發現一滿清官員文煜的存款最多。 于是就用胡慶余堂的一半資產抵充了文煜的存款。文煜也答應不改變原本的經營方針的前提下,接收胡慶余堂。 然而十五年后,文煜和胡氏家人又簽訂了一份契約,規定:“將胡慶余堂雪記藥業連同房屋生財全數替與文氏和記為業”。 胡氏僅得胡慶余堂一百八十股內的八股利潤(后來又增加十股)。文氏每年先交給胡氏2400元大洋,三年一次分紅時,再支付剩余部分。至此,文氏徹底取得了胡慶余堂的所有權。 風雨破廟中的重生 最后一個關門弟子馮根生傳奇 時過百年,胡慶余堂幾度易手,幾經波折。但這座藥店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1949年,胡慶余堂藥工的兒子馮根生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度被取消。馮根生因此成為胡慶余堂最后一個“關門弟子”。 三年學徒,二年柜臺,二年煎藥,為馮根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6年,公私合營后的胡慶余堂改名為胡慶余堂制藥廠。 1972年,制藥廠一分為二,馮根生擔任了第二中藥廠的廠長。廠址遠離城區,廠房是一座破廟。馮根生每天騎行30多里路來回,到處拉業務,甚至自己借錢給員工發工資,篳路藍縷地堅持著創業。 1982年,一則“青春寶”的保健品電視廣告走進人們的視野,那是馮根生為吸引外資而創辦的中藥二廠的“外殼”——青春寶集團。 1996年,青春寶集團兼并中藥一廠(胡慶余堂),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在馮根生手中又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開設名醫館,成立胡慶余堂國藥號,創建中藥博物館……胡慶余堂在馮根生這位“關門弟子”的帶領下,完成了傳統到現代的完美轉型。2017年7月4日凌晨,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此,讓我們向這位馮根生老先生致敬![詳情]

“國藥工匠”馮根生逝世 馬云五一探望時稱其給予精神支持
“國藥工匠”馮根生逝世 馬云五一探望時稱其給予精神支持

  來源:浙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從友人處得知消息后,十分惋惜,在朋友圈發出了垂悼消息。  “深切懷念令我們浙藥人尊敬的馮老!愿馮老一路走好!”  胡季強告訴記者,馮根生在邵逸夫住院期間,浙商朋友們都曾去多次探望馮老先生。  病重后,被帕金森氏病折磨多年的老先生雖然已經難以和老友互動,浙商界諸多好友仍定時去探望。  今年五一前夕,全球浙商總會會長馬云專程去看望了馮根生。在看望馮根生時,馬云充滿深情地說,馮根生仗義執言在馬云初出茅廬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精神支持,浙商一定不忘初心,聚氣凝心,互助互利,共同參與國際化競爭。  多位浙商告訴記者,在商界德高望重的馮根生住院前仍是比較活躍的。  馮根生簡介 馮根生  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  作為杭州人,他又與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的相牽相連:  中國唯一的中醫藥古建筑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由他搶救出來;  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由他發起創建;  中華老字號、浙江老字號協會由他發起;  扶貧“春風行動”他是帶頭發起者之一。  他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  馮根生的傳奇人生 馮根生兒時照片。 1949年1月19日,馮根生小學畢業才四天(舊時學校是寒假畢業的),就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門口,不到五分鐘的路,祖母叮嚀了再叮嚀:“根生啊,本來應該讓你讀初中的,但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這樣,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學徒。因為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取消,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成了江南藥王的最后一個傳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藥生涯也由此開啟。  三年學徒,馮根生每天凌晨五點到晚上九點,16個小時專心其中。兩千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二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二年,每天三百帖,十多萬帖藥從他手中出去,當年杭州人都知道馮根生煎的藥地道見效。如今,馮根生早年的學徒故事已收進了小學課本。 馮根生就這樣開始他的中藥人生。1972年7月,杭州市要組建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  這個廠是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遠離城區,馮根生騎著除了鈴兒不會響、其它都會響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開始創業。說是第二中藥廠,只是一座破廟,邊上都是墳地。三十六萬元總資產,十八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發工資,求奶奶告爺爺做點加工業務,那個苦啊!從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嶺廠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來回騎車不說,有時剛到廠里又通知開會學習,只好調轉破自行車,多的時候一天來回要跑好幾趟。 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了,春天來了,干勁來了,故事也更多了。  馮根生說,自從工作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無數,可說是歷經滄桑,“但我從不灰心,因為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九十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  馮根生有著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頭鳥、弄潮兒。改革開放讓他的改革思想迸發而出,他的創業史無疑是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盡管每走一步都險情環生,但作為改革急先鋒的他義無反顧屢做“出頭鳥”: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大不敬的決定,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他的“先斬后奏”救了產品救了企業。  1982年,一位清純少女走進了電視廣告,“青春寶”成為第一個投入大手筆廣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個采用片劑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史稱“兒子吃了老子”,其實是兒子救了老子。成為這個“江南藥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門人后,他讓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從虧損大戶扭轉成納稅大戶。  做“出頭鳥”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三十六萬元增加到近五十個億,增長一萬多倍。從借錢發工資到累計上交國家稅收幾十個億,馮根生總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與魯冠球、宗慶后首獲杭州市政府重獎,各獲三百萬元獎金。那年他七十歲。 在漫長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馮根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各節點都說了什么?  1、要以權謀公,不要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系;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  2、現階段我國處于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一個有敏感的企業家就能迅速準確地抓住歷史性的機遇。有時候,其實中央一句話就已經告訴你怎樣可以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也就錯過了。  3、槍打出頭鳥在社會上太多見了。我認為,只要保護好心臟(沒有私心),索性只管自己拼命飛,飛得快,飛得高,飛出槍的射程之外,就沒事了。關鍵是怕這些鳥飛飛停停,生怕偏離方向被槍擊中,老是回頭看,結果還沒在樹上停穩,就被那些“老槍”擊中了。  4、國有經營者有四類:小車不倒只管推,牛皮不破只管吹,宴席不散只管醉,企業不倒只管虧。我們提倡第一類人。但在推車的過程中,什么零部件要修一修,途中要不要加油,政府部門要關心一下。  5、我不想讓青春寶毀在我手里,不想讓中藥毀在我手里!  6、轉換機制、擦亮牌子、清理攤子。(杭州市政府決定:讓青春寶和胡慶余堂實行“聯合”,后者加入前者,仍由馮根生出任掌門人,馮用12字方針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7、一嚴、二愛、三和諧。沒有嚴,就會亂套;沒有愛,就沒有歸宿感和幸福感;最后的目的是達到和諧的狀態。  8、我現在是在憑良心工作……  9、國有企業好比冰棍,因為擔心被經營者買走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就只有捏在手里,最后,冰棍還是化了。但是一追究起來,誰都不負責任,因為大家似乎都沒有做錯什么。  10、我得到的是榮譽,失去的是機會和時間!  馮根生在首屆浙商論壇上的部分演講內容:  胡雪巖實際上是過去浙商的代表,雖然他是安徽人,但很小就到浙江來了,他把徽商的精神融進了浙商,并在胡慶余堂整個經營思路中體現了浙商精神。近3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上,有過晉商,有過徽商,但更主要的是浙商。晉商和徽商隨著時間已經逐漸地淡下去了,可浙商現在是越來越體現出他們的精神。為什么講胡慶余堂是過去浙商的代表呢?在它的營業大廳寫著兩句話:虛假無人曉,誠信有天知。我小時候就是在這個教育熏陶下面成長起來的。  我工作了57年,當了30多年的國有企業老總,從來就是講誠信,不騙人。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浙商精神。浙商過去是以寧波幫、紹興幫為代表的,影響全國,講的就是誠信,但現在光講誠信是不夠的。敢沖,敢拼,敢為人先,不怕苦,不怕累,這是新浙商精神。再加上我們老浙商的誠信,就形成了一個在全國影響極大的浙商精神。  過去師傅教學徒會教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懂得職業道德,怎么做生意,簡稱叫生意經。生意經實際上就是浙商的靈魂。其實在生意經中的規矩就體現了我們浙商的精神:第一,戒欺,戒掉一切欺騙;第二是誠信,對待所有顧客都應該誠信;第三是不得以次充好;第四是不得以假亂真;第五是童叟無欺;第六真不二價,沒討價還價的,反過來叫價二不真。  (原標題:再見馮根生……追憶一代國藥工匠的傳奇人生)[詳情]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功勛浙商”馮根生病逝:一只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來源:澎湃新聞 徐益平  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4時許在杭州病逝,享年八十三歲。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澎湃新聞的這篇報道以四味中藥串聯,回顧了馮根生的生平,以此向這位投身中藥事業長達70年的“國藥工匠”致敬。 2010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白巖松蹲著采訪馮根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1年1月,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現場。 主持人白巖松突然半蹲下來,將麥克風伸向一位端坐在領獎臺上的古稀老人。“您配得上這把椅子。”他說。 臺下,掌聲雷動。 在這次浙江企業界年度盛會上,這位77歲的老人被授予“功勛浙商”,是獲此浙江商界最高榮譽第一人。 他是“江南藥王”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14歲進胡慶余堂當學徒,開啟了長達70年的中藥生涯,矢志讓國藥走向世界。 他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實踐者、見證人。執掌企業近40年,是中國國企在位時間最長的“一把手”,被稱為“常青樹”。他曾說,我愿做國有企業的終生保姆。 他是一代商界奇才,以改革先行者之姿承受了種種風雨洗禮,將一家小作坊做到中國最大的中藥企業之一。 他叫馮根生,青春寶集團原董事長。 學徒生涯之“驢皮膠” 驢皮膠即阿膠。在胡慶余堂當學徒時,馮根生學制膠曾累吐了血,但這段磨礪奠定了他成為中藥通才的根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翌日清晨,一位瘦高少年從胡慶余堂后門悄悄側身而出。 街邊,一隊隊穿著軍裝的解放軍戰士席地而坐。 少年跑回胡慶余堂,直著嗓子喊:“解放軍很和氣。” 這位少年就是馮根生。當年1月,14歲的他小學畢業,子承父業,進入胡慶余堂當學徒。 下午,閉門多日的胡慶余堂打開大門,“江南藥王”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其沿襲數代的學徒制終結,少年馮根生成為舊時代最后一位藥堂學徒。 由于“接班人”斷檔,他的學徒期從一年變為三年,成為胡慶余堂建店以來最苦最累的一位學徒。學徒期滿,站了兩年柜臺,又被調到制膠車間學制驢皮膠,累得吐了血,病愈后被調去煎藥,兩年煎了12萬帖。 “這是痛苦的磨練,也是非常有效的鍛煉。我深深感到,中藥這個國寶得天獨厚,學問太多了,要了解、掌握,學徒時那樣艱苦的磨練是非常必要的。”多年以后,馮根生在申請職稱寫的《業務自傳》中回憶。 日后的“奇遇”也佐證了這段時光的重量。他曾根據一位華僑提供的方子,判斷出其用于治療癌癥;一個日本漢藥代表團來訪,帶了瓶剛研制的新藥,他拿起一粒,輕舔幾下,便說出成份和功效,對方驚嘆:你的舌頭比儀器還厲害。 創業之“雙寶素” 雙寶素口服液以人參、蜂王漿為主料,是“文革”后首個在國際上打開銷路的中國中藥保健品,也是馮根生致力中藥現代化、中藥走向世界的見證者。 1972年,馮根生成為由胡慶余堂一個車間擴建而成的杭州第二中藥廠廠長。 當時,海外掀起一股“中藥熱”,“國粹”大有旁落之虞,甚至有人斷言:中醫中藥發源在中國,開花在日本,結果在韓國,收獲在美國。 這位藥工后代發誓:10年內,把中藥二廠建成全國第一流的中藥廠。 他的藥方是“古老國藥必須現代化”:造就一支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的隊伍,在國內首創廠辦中成藥研究所;形成一個中藥現代化生產設備的研制隊伍,在國內首創中藥制藥機械專業制造單位;建立一班按中藥現代化要求搞設計施工的基建隊伍,在國內首創園林式“中藥城”。 “三個首創”承載著馮根生“讓國藥走向世界”的夢想。傳統中藥是“看看一大包,煎煎一大碗,喝喝苦難熬”,馮根生決定變苦、大、丑為甜、精、美,讓中藥穿上“西裝”。他采用西藥安瓿針劑的生產方法,在國內首創生脈飲口服藥;以人參和蜂皇漿為主料,首創新型滋補強壯劑“雙寶素”;研制出中國第一支用于靜脈注射的中藥制劑——參麥針,開啟中藥新劑型發展的方向。 身為傳統中藥見證人的馮根生又成為中國現代中藥的親歷者。作家黃宗英曾說:“中醫藥是我國科學與經濟走向世界的種子選手,馮根生則是郎平。” 改革之“青春恢復片” “青春恢復片”現名“青春寶抗衰老片”,是杭州中藥二廠發掘明朝宮廷秘方生產的。作為激發企業活力的改革先行者,馮根生一次次地充當過“出頭鳥”。 2003年,馮根生做東,在杭州舉辦“中國第一屆優秀企業家”再聚首活動。 當時,1998年評出的20位明星企業家只聚攏了10位。10人中,只有馮根生和青島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的身份還是企業家。 中國國企改革史也是一部新生經濟力量與舊體制的抗爭史。幾乎在每一次改革面臨突破的關鍵時刻,馮根生都立在潮頭,以其獨特的方式給出答案。 他的訣竅是:“‘槍打出頭鳥’,但是我盡力保護好我的心臟,沒有私心,飛出射程之外,就成功了”,“要以權謀公,不能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系”,“只要出于公心,出頭的椽子就能頂風沐雨不先爛。” 1980年代中期,他率先打破“鐵飯碗”,實現干部聘任制、全員合同制;1991年,面對名目繁多的國有企業廠長考試,公開宣布“罷考”,掀起震動全國的“罷考風波”;1992年,苦于機制之困,他成立中國青春寶集團,后引進泰國正大集團,與杭州中藥二廠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并讓外資控股,是為“披洋衣事件”;1998年,青春寶率先推行職工持股,馮根生須持有2%的股份,折成人民幣300萬元,但以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引出“300萬個人股該不該持”的“馮根生難題”。 一件件轟動一時的事件,都與當時的企業改革息息相關,事關企業市場化取向、自主權落實、政企分開、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等。艱辛無從避免,但馮根生說,要干成一番事業,總得有一批人“出頭”,“對企業家來說,有60%把握的事就可以去做;有70%把握的事得搶著去做;等到事情有了100%把握,再去做就晚了。” 2002年,杭州重獎魯冠球、宗慶后、馮根生三位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家每人300萬元,轟動全國。馮根生在會上說,“小車不倒只管推”,我愿做國有企業的終生保姆。 回歸胡慶余堂之“紫雪丹” “局方紫雪丹”是鎮驚通竅的急救藥,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銅鐵鍋熬藥,胡慶余堂創始人胡雪巖遂不惜血本鑄成“金鏟銀鍋”。而今,“金鏟銀鍋”已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杭州河坊街,胡慶余堂大廳藥香撲面。如今,“江南藥王”已被青春寶集團納至麾下。 1996年,杭州市政府決定,由青春寶集團接管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胡慶余堂。 青春寶集團的前身是由胡慶余堂車間擴建的杭州中藥二廠,“分家”前其產值、利稅是胡慶余堂的1/10,當時卻是后者的10倍。 “現在去兼并胡慶余堂,就好比40分鐘籃球打了39分鐘,我贏了好多球,到最后一分鐘裁判叫停,說請你到輸的一隊去打,所以,我知道這場球不怎么好打,而且只許贏,不許輸,”時年62歲的馮根生說,“但作為老共產黨員、胡慶余堂末代徒弟,我接受了。” 胡慶余堂由“紅頂商人”胡雪巖創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與北京同仁堂對峙南北,1956年“公私合營”后改為胡慶余堂制藥廠,“文革”后又改稱杭州中藥廠,其“戒欺”的店訓名揚天下。 馮根生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轉換機制、擦亮牌子、清理攤子。經過三年整合,胡慶余堂每年的利潤以超過100%的速度飆升,“末代學徒”使胡慶余堂“返老還童”。 2010年,馮根生退休。在2011年1月的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上,其“功勛浙商”的頒獎嘉賓之一是一位胡慶余堂的新晉大學生學徒。馮根生囑咐,作為胡慶余堂新一代藥工,要將“戒欺”精神一代代傳下去。[詳情]

著名浙商馮根生今凌晨逝世 曾言:國藥不興人生不暢
著名浙商馮根生今凌晨逝世 曾言:國藥不興人生不暢

  著名浙商馮根生今天凌晨逝世!他的傳奇人生,是這座城市永遠的記憶! 記者剛剛獲悉,一代國藥工匠,胡慶余堂傳人、著名浙商、企業管理大師馮根生今天凌晨逝世。 來源:錢江晚報 毛衛星、張苗 馮根生 馮根生簡介 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 作為杭州人,他又與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的相牽相連。中國唯一的中醫藥古建筑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由他搶救出來;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由他發起創建;中華老字號、浙江老字號協會由他發起;扶貧“春風行動”他是帶頭發起者之一。他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 馮根生 老人有著傳奇的人生:馮根生 1949年1月19日,馮根生小學畢業才四天(舊時學校是寒假畢業的),就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門口,不到五分鐘的路,祖母叮嚀了再叮嚀:“根生啊,本來應該讓你讀初中的,但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這樣,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學徒。因為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取消,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成了江南藥王的最后一個傳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藥生涯也由此開啟。 三年學徒,馮根生每天凌晨五點到晚上九點,16個小時專心其中。兩千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二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二年,每天三百貼,十多萬貼藥從他手中出去,當年杭州人都知道馮根生煎的藥地道見效。如今,馮根生早年的學徒故事已收進了小學課本。 馮根生就這樣開始他的中藥人生。1972年7月,杭州市要組建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 這個廠是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遠離城區,馮根生騎著除了鈴兒不會響、其它都會響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開始創業。說是第二中藥廠,只是一座破廟,邊上都是墳地。三十六萬元總資產,十八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發工資,求奶奶告爺爺做點加工業務,那個苦啊!從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嶺廠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來回騎車不說,有時剛到廠里又通知開會學習,只好調轉破自行車,多的時候一天來回要跑好幾趟。 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了,春天來了,干勁來了,故事也更多了。 馮根生 馮根生說,自從工作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無數,可說是歷經滄桑,“但我從不灰心,因為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九十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 馮根生有著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頭鳥、弄潮兒。改革開放讓他的改革思想迸發而出,他的創業史無疑是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盡管每走一步都險情環生,但作為改革急先鋒的他義無反顧屢做“出頭鳥”: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大不敬的決定,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他的“先斬后奏”救了產品救了企業。 1982年,一位清純少女走進了電視廣告,“青春寶”成為第一個投入大手筆廣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個采用片劑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史稱“兒子吃了老子”,其實是兒子救了老子。成為這個“江南藥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門人后,他讓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從虧損大戶扭轉成納稅大戶。 做“出頭鳥”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三十六萬元增加到近五十個億,增長一萬多倍。從借錢發工資到累計上交國家稅收幾十個億,馮根生總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與魯冠球、宗慶后首獲杭州市政府重獎,各獲三百萬元獎金。那年他七十歲。[詳情]

國藥工匠馮根生傳奇人生:三十多年屢做出頭鳥
國藥工匠馮根生傳奇人生:三十多年屢做出頭鳥

  馮根生 剛剛!一代國藥工匠馮根生逝世 來源: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7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馮永明 胡俊翔 姚玨 章卉)一代國藥工匠,胡慶余堂傳人、著名浙商、企業管理大師、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馮根生老先生于4日凌晨逝世! 上午8點50分,記者也從青春寶集團證實了上述消息。青春寶集團正在開會商議后事諸多事宜。 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從友人處得知消息后,十分惋惜,在朋友圈發出了垂悼消息。 “深切懷念令我們浙藥人尊敬的馮老!愿馮老一路走好!” 胡季強告訴記者,馮根生在邵逸夫住院期間,浙商朋友們都曾去多次探望馮老先生。 病重后,被帕金森氏病折磨多年的老先生雖然已經難以和老友互動,浙商界諸多好友仍定時去探望。 今年五一前夕,全球浙商總會會長馬云專程去看望了馮根生。在看望馮根生時,馬云充滿深情地說,馮根生仗義執言在馬云初出茅廬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精神支持,浙商一定不忘初心,聚氣凝心,互助互利,共同參與國際化競爭。 多位浙商告訴記者,在商界德高望重的馮根生住院前仍是比較活躍的。 【浙江新聞+】 馮根生簡介 他是中國企業改革的風云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幾乎囊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家所有的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國經營大師…… 作為杭州人,他又與這座城市絲絲縷縷的相牽相連。中國唯一的中醫藥古建筑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由他搶救出來;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由他發起創建;中華老字號、浙江老字號協會由他發起;扶貧“春風行動”他是帶頭發起者之一。他是慈善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界的唯一傳承人。 馮根生的傳奇人生 馮根生兒時照片 1949年1月19日,馮根生小學畢業才四天(舊時學校是寒假畢業的),就穿上祖母新縫的長衫去胡慶余堂當學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門口,不到五分鐘的路,祖母叮嚀了再叮嚀:“根生啊,本來應該讓你讀初中的,但家里窮,只能讓你學生意了!但窮要窮得有志氣,老板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這樣,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學徒。因為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當年五月杭州解放,傳統收徒制取消,馮根生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成了江南藥王的最后一個傳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藥生涯也由此開啟。 三年學徒,馮根生每天凌晨五點到晚上九點,16個小時專心其中。兩千多種藥的品相、藥性、配伍、功效爛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駕輕就熟。滿師后他又站了二年柜臺,撮藥配制當不在話下,此后又煎藥二年,每天三百貼,十多萬貼藥從他手中出去,當年杭州人都知道馮根生煎的藥地道見效。如今,馮根生早年的學徒故事已收進了小學課本。 馮根生就這樣開始他的中藥人生。1972年7月,杭州市要組建第二中藥廠,馮根生出任廠長。 這個廠是一個胡慶余堂的驢皮車間,遠離城區,馮根生騎著除了鈴兒不會響、其它都會響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開始創業。說是第二中藥廠,只是一座破廟,邊上都是墳地。三十六萬元總資產,十八萬元凈資產,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發工資,求奶奶告爺爺做點加工業務,那個苦啊!從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嶺廠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來回騎車不說,有時剛到廠里又通知開會學習,只好調轉破自行車,多的時候一天來回要跑好幾趟。 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了,春天來了,干勁來了,故事也更多了。 馮根生說,自從工作到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無數,可說是歷經滄桑,“但我從不灰心,因為我太愛中藥了,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胡慶余堂出身,國藥不興,我人生不暢。九十年代初一個外國老板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藥,我拒絕了,因為那是出賣祖宗的。” 馮根生有著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頭鳥、弄潮兒。改革開放讓他的改革思想迸發而出,他的創業史無疑是中國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盡管每走一步都險情環生,但作為改革急先鋒的他義無反顧屢做“出頭鳥”: 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于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大不敬的決定,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他的“先斬后奏”救了產品救了企業。 1982年,一位清純少女走進了電視廣告,“青春寶”成為第一個投入大手筆廣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個采用片劑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國試行干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 1996年,馮根生的青春寶集團兼并胡慶余堂,史稱“兒子吃了老子”,其實是兒子救了老子。成為這個“江南藥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門人后,他讓奄奄一息的胡慶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從虧損大戶扭轉成納稅大戶。 做“出頭鳥”風風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資產從三十六萬元增加到近五十個億,增長一萬多倍。從借錢發工資到累計上交國家稅收幾十個億,馮根生總愛稱自已是“國有企業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與魯冠球、宗慶后首獲杭州市政府重獎,各獲三百萬元獎金。那年他七十歲。 在漫長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馮根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各節點都說了什么? 1、要以權謀公,不要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系;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 2、現階段我國處于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一個有敏感的企業家就能迅速準確地抓住歷史性的機遇。有時候,其實中央一句話就已經告訴你怎樣可以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也就錯過了。 3、槍打出頭鳥在社會上太多見了。我認為,只要保護好心臟(沒有私心),索性只管自己拼命飛,飛得快,飛得高,飛出槍的射程之外,就沒事了。關鍵是怕這些鳥飛飛停停,生怕偏離方向被槍擊中,老是回頭看,結果還沒在樹上停穩,就被那些“老槍”擊中了。 4、國有經營者有四類:小車不倒只管推,牛皮不破只管吹,宴席不散只管醉,企業不倒只管虧。我們提倡第一類人。但在推車的過程中,什么零部件要修一修,途中要不要加油,政府部門要關心一下。 5、我不想讓青春寶毀在我手里,不想讓中藥毀在我手里! 6、轉換機制、擦亮牌子、清理攤子。(杭州市政府決定:讓青春寶和胡慶余堂實行“聯合”,后者加入前者,仍由馮根生出任掌門人,馮用12字方針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7、一嚴、二愛、三和諧。沒有嚴,就會亂套;沒有愛,就沒有歸宿感和幸福感;最后的目的是達到和諧的狀態。 8、我現在是在憑良心工作…… 9、國有企業好比冰棍,因為擔心被經營者買走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就只有捏在手里,最后,冰棍還是化了。但是一追究起來,誰都不負責任,因為大家似乎都沒有做錯什么。 10、我得到的是榮譽,失去的是機會和時間! 馮根生在首屆浙商論壇上的部分演講內容: 胡雪巖實際上是過去浙商的代表,雖然他是安徽人,但很小就到浙江來了,他把徽商的精神融進了浙商,并在胡慶余堂整個經營思路中體現了浙商精神。近3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上,有過晉商,有過徽商,但更主要的是浙商。晉商和徽商隨著時間已經逐漸地淡下去了,可浙商現在是越來越體現出他們的精神。為什么講胡慶余堂是過去浙商的代表呢?在它的營業大廳寫著兩句話:虛假無人曉,誠信有天知。我小時候就是在這個教育熏陶下面成長起來的。 我工作了57年,當了30多年的國有企業老總,從來就是講誠信,不騙人。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浙商精神。浙商過去是以寧波幫、紹興幫為代表的,影響全國,講的就是誠信,但現在光講誠信是不夠的。敢沖,敢拼,敢為人先,不怕苦,不怕累,這是新浙商精神。再加上我們老浙商的誠信,就形成了一個在全國影響極大的浙商精神。 過去師傅教學徒會教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懂得職業道德,怎么做生意,簡稱叫生意經。生意經實際上就是浙商的靈魂。其實在生意經中的規矩就體現了我們浙商的精神:第一,戒欺,戒掉一切欺騙;第二是誠信,對待所有顧客都應該誠信;第三是不得以次充好;第四是不得以假亂真;第五是童叟無欺;第六真不二價,沒討價還價的,反過來叫價二不真。[詳情]

[舊文]出頭鳥馮根生:自稱國營企業經營者中的幸存者
[舊文]出頭鳥馮根生:自稱國營企業經營者中的幸存者

  國藥巨匠、青春寶創始人今晨離世 王小天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物LIVE 從多個渠道獲悉,一代國藥工匠,胡慶余堂傳人、著名浙商、馮根生老先生于今天(7月4日)凌晨逝世。3月馮根生病重期間,人物live曾撰文述其近況。謹再發此文,以致哀思。 83歲的馮根生,消失很久了。 3月初,老人病重住院的消息,在企業家圈子不脛而走。他為之奮斗了幾十年的青春寶集團的繼任者,也不知如何向外界解釋。‘他已經退休了。’他們喃喃道。 彌漫著消毒藥水味的病房里,前去探望的企業家沒有斷過。 馮根生的狀況時好時壞,精神好的時候,還會睜大眼睛聽人講一講青春寶近來發生的事,更多的時候,便是閉目養神。 馮根生上一次出現在公開場合,還是6年前,2011年1月‘2010風云浙商’的頒獎現場。 典禮進行到晚上10點,坐足整場的馮根生,體力已略有不支,他被禮儀小姐攙著走上臺階,顫顫巍巍走到話筒前。作為當晚的‘功勛風云浙商’,他將給郭廣昌、周曉光、陳愛蓮等人頒獎。 ‘浙江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佼佼者,發展速度這20年來尤為驚人,值得我們國有企業好好學習。’被問到怎么看郭廣昌們臨危受命,興建上海世博會民企館時,馮根生突然提起精神氣兒,聲如洪鐘地表態國有企業要奮起直追。 青春寶老了嗎?這是外界的疑問。 馮根生的一些老友覺得,對于一個為青春寶工作了38年的耄耋老人來說,這樣的問題未免太殘酷。 ‘他把一輩子都獻給了這家企業。’他們說。 馮根生 過去60年,從胡慶余堂末代弟子到現代中藥企業青春寶董事長,無論是在和體制或是和市場的博弈中,他多是勝出者的形象。作為中藥現代化的扛鼎人,馮根生書寫了‘青春寶’傳奇。 馮根生的祖父、父親都曾是 ‘紅頂商人’胡雪巖創辦的胡慶余堂的老藥工。而他自己,在小學畢業后的第四天,就順理成章地進入高懸‘江南藥王’牌匾的胡慶余堂當學徒。一學就是三年。 為什么讀完小學就去工作了?‘一個字——窮’,馮根生解釋說,‘窮不要緊,窮則思變,變則通嘛。’ 回溯馮根生往后的事業生涯,‘窮則思變,變則通’這七個字幾乎貫穿了他的行動綱領,他大刀闊斧做出的歷次改革都源于‘思變’。 1972年,對馮根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那年7月,胡慶余堂一分為二,位于市區的母廠更名為杭州中藥廠,位于西郊桃花嶺下的制膠車間則自立門戶,升級為杭州中藥二廠。在胡慶余堂9個副廠長、副書記都不愿去郊區工廠的情況下,時任制膠車間主任的馮根生被任命為中藥二廠廠長。 名義上是工廠,實際卻是個破舊的作坊,一眼望去只有幾只鐵鍋和數眼土灶而已。馮根生第一次召集工人開會時,全廠100來號人只能站在一間屋子里。當聽到馮根生‘十年內建成國內一流的中藥廠’的豪言壯語,工人們都哄堂大笑。 馮根生可沒有說笑,在階級斗爭為綱的文革歲月,抓生產是要冒政治風險的,他向隔壁啤酒廠借來水泥和鐵鍬,不眠不休地帶領工人翻建了廠房;他還從全國延請懂藥學的知識分子——這些當時世人避之不及的‘臭老九’,全是他眼中研發新藥制劑的寶貴人才。 中藥二廠建廠十周年之際,有報章這樣寫道:‘這個原作坊式的工廠,固定資產已達建廠時的近10倍,工業總產值從建廠時在全國排名第300位,躍升至第7位,職工人數增加了5倍……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其列為全國中藥行業樣板廠。’ 如果說‘一窮二白’是那個年代賦予企業家的市場機會,那么經營權與所有權背離的國企制度,則是那個年代給國企掌門人的枷鎖。 ‘馮根生敢說敢做,’與馮根生相識了近20年的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說,‘他不甘碌碌無為的沖頭脾性,在體制變革中扮演了‘出頭鳥’的角色。’ 更確切地說,他是一只風浪中搏斗的‘精衛鳥’:1984年,他率先打破國企大鍋飯,引進全員合同制;1991年,為抗議‘上面’對企業經營的不合理干預,他公然‘罷考’廠長考試;1992年,國企被取消了進出口權,他果斷決定與外商合資,繞過機制弊端,解放生產力。 被問及為何敢于沖破制度阻力時,馮根生表現得像一個足智多謀的大企業家,他亮出底牌:‘我童工出身,是真正的無產階級,我怕什么!’ 馮根生在企業經營方略上的智慧和才華,早有展露。 有一段時間,全國的中藥廠都在相似的品種里搶市場,馮根生當機立斷,另辟蹊徑,向保健品進軍。于是四處采擷古方、驗方,在搜集到的120個配方中,他認定明朝永樂皇帝用的‘益壽永貞’可能是最有前途。 方子研制容易,觀念轉變卻沒那么容易。1979年,馮根生根據‘益壽永貞’方試制的青春恢復片(后改名為青春寶抗衰老片)成功了,但是卻遲遲拿不到生產批文。因為有人提出保健品是服務于資產階級的東西,方向路線錯了,貧下中農需要的是感冒藥。 馮根生沒有被唬住,他不慌不忙地掰起手指數數,‘感冒藥我有好幾種呢。貧下中現在是吃不起保健品,但中國人永遠窮嗎?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國農民富起來的時候,你怎么知道他吃不起。’ 即便如此,批文還是拿不到。馮根生索性拉開生產線,‘轟隆隆’生產起來,產品出了車間就外銷,‘外銷不要批文’。 喊著‘小車不倒盡管推’的口號,馮根生帶領青春寶一度創造了年增長20%的國企傲人業績。他的才華和心血帶給他很多榮譽,1988年當選首批‘全國優秀企業家’就是其一。那個年代,榮譽被視為商人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標準。 2003年,當他想組織同屆優秀企業家獲得者在西湖邊聚聚時,卻無意發現了一個令人脊背發涼的事實。20位當年的風云人物‘死的死,病的病,逃的逃,抓的抓’,仍然在崗的僅三人,他是年紀最大的一個。 ‘我是國營企業經營者中的幸存者。’他感嘆。 馮根生當然也遭遇過瞄向他的槍子兒。他的名言‘以權謀公,膽子要越大越好,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被視為成功抵御外界侵擾、誹謗和毀損的保護罩。 ‘他是一個把私心控制到最小的人。獎金、分房,這些在國有企業很容易被抓住把柄的地方,他沒有一己之欲。’楊軼清說。 上世紀80年代,馮根生曾經帶隊出國考察。走在異國大街上,一個雕刻精美的門把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真漂亮’,同事們也稱贊道。但是掂了掂袋中有限的外匯,誰也沒敢動想買的念頭。最后馮根生傾盡囊中錢幣買了下來。 事情很小,回國后大家也都忘了。直到看到這個門把手出現在青春寶接待室的大門上,他們才幡然醒悟,‘馮總原來不是給自己用的’。 也正是因為‘以權謀公’, 為了不使國有資產流失,在與泰國正大集團謀求合資的過程中,他構想出令人叫絕的‘母體保護法’。即在杭州中藥二廠之上,再成立一個青春寶集團公司。這樣,參與合資的就是子公司中藥二廠。作為國有企業的母公司,依然具有品牌、秘方的所有權。 《浙江商業周刊》記載:合資時,中藥二廠帳面凈資產只有4600萬,經馮根生力爭,未入賬的土地開發費、新品開發費、綠化雕塑費等也一一進入了評估范圍,結果評估出了1.28億!  2000年前后,馮根生還做過多起令人咋舌的改革舉動。有‘兒子并購老子’,拯救胡慶余堂于瀕臨虧損的邊緣;有職工激勵計劃,實行‘工者有其股’;也有上書國務院,痛陳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存在的十大弊端。 隨著年歲增長,馮根生逐漸萌生退休的念頭——想想那些活躍在一線的企業家也不由感慨萬千,和他差不多歲數的有魯冠球,年輕點的有李書福,但他們中作為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竟然一個也沒有。 他曾‘訴苦’,‘中央曾對民營企業提出跨越式發展的口號。而對國企,中央一再強調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從話語中足以看出國企發展之艱難。’ 他也曾說,‘國企老總實際上是‘保姆’。(青春寶)一個先天不足的孩子,國家沒有給我一分錢,我省吃儉用把它帶大,現在長大成人了,賺了很多錢,我還是‘保姆’,我想圓一個讓我退休的夢。’ 最早于2000年提交的‘辭職’報告,直到2009年才批復下來,此時他已是76歲高齡。 據青春寶集團年輕員工的說法,老爺子退休后,仍然每天早早來到公司,先背著手慢篤篤巡視一遍廠區,瞧見舉止懶散的工人照樣會蹙緊眉頭。 青春寶或者說國企‘創業’,對于馮根生而言,就是一條踏上便沒有歸程的路。[詳情]

著名浙商馮根生逝世享年84歲 系青春寶集團創始人
著名浙商馮根生逝世享年84歲 系青春寶集團創始人

   推薦閱讀: [舊文]出頭鳥馮根生:自稱是國營企業經營者中的幸存者 國藥工匠馮根生傳奇人生:三十多年屢做出頭鳥 著名浙商馮根生今凌晨逝世 曾言:國藥不興人生不暢 馮根生 胡慶余堂傳人、青春寶集團董事長馮根生逝世,享年84歲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 王盈穎 韓聲江 澎湃新聞 獨家獲悉,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著名浙商馮根生于7月4日凌晨逝世。  馮根生生于1934年,出身于中藥世家,1949年1月進杭州胡慶余堂當小學徒,成為1949年以前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1972年,他在原胡慶余堂制膠車間的基礎上,創建杭州第二中藥廠。馮根生迅速將一個作坊式的中藥加工場發展成為中國中藥行業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企業之一。 杭州第二中藥廠建廠十周年之際,有報章這樣寫道:“這個原作坊式的工廠,固定資產已達建廠時的近10倍,工業總產值從建廠時在全國排名第300位,躍升至第7位,職工人數增加了5倍……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其列為全國中藥行業樣板廠。” 1984年,馮根生率先打破國企大鍋飯,引進全員合同制;1992年,在杭州第二中藥廠發展的基礎上,馮根生創建中國青春寶集團公司,同年將集團所屬的骨干企業杭州第二中藥廠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 1996年青春寶集團根據杭州市委要求接管了虧損企業杭州胡慶余堂藥廠,運行半年迅速使胡慶余堂扭虧為盈。 馮根生語錄: 1、優秀的企業家不是評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有60%把握的事,就可以去做;有70%把握的事,得搶著去做;等到事情有了100%的把握時,再去做就太晚了。成功的企業背后,有很多因素,而個人的因素很重要,“班長”是決定一切的,一個企業的好壞決定于“班長”,決定于一把手。 2、公事上膽子要很大,私事上膽子要很小。如果私事上膽子太大,肯定要犯錯誤;如果公上膽子很小,改革的道路上就邁不開步子。 3、一位留過學的博士對我說,你們要懂得國際游戲規則,我問國際游戲規則具體地講是什么,他答不上來。我對他說,什么叫規則?你講不出,我講得出,生意經中的規矩就是規則。我小時在胡慶余堂學過的生意經:一是戒欺,二是誠信;三是不得以次充好;四是不得以假亂真;五是童叟無欺;六是真不二價。所以說,趕時髦也不能盲目,追求美的東西,傳統的精華不能丟。 4、我是一味中藥,但它不是名貴的中藥,它是一味草藥——甘草。甘草是中藥中的“百搭”,心臟病用它,腸胃病用它,現在的癌癥腫瘤也用它,保健營養品也用它。但這個草藥不是人工栽培出來的,它是采自新疆和內蒙古的大草原,它不怕風吹雨打,是在狂風暴雨中成長起來的。 5、技術要轉化為商品,轉化為效益,還需要有經營者,可是經營者轉化完畢卻什么都得不到,這不公平。所以既要重視技術要素的價值,也要重視經營要素的價值,企業家的技術、才干、貢獻及其知名度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6、優秀的企業家,是我國現階段最缺少的人才資源之一。而我們的國有企業,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卻遲遲未能建立起來,長此以往,對企業發展和更好地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不利,并將導致人才流失,現在是認真對待、公平合理地處理好經營者的利益分配的時候了! 7、你要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不尊重別人,別人怎么會尊重你呢?你要職工愛廠,你必須先愛職工,你自己都不愛職工,怎么叫職工去愛廠。你要職工做到的事,你必須先做到,你要職工不要做的事,你千萬不要去做。 8、槍打出頭鳥,沒關系,但我努力保護好心臟,心臟保護好,就可以沖,“心臟”就是“不為私”,同時,鳥可以拼命快速地往前飛,飛出了槍的射程,就活下來了。 9、我最推崇的一種精神是“小車不倒只管推”,最反對的行為是“企業不垮盡管虧,筵席不散盡管醉,牛皮不破盡管吹”。 10、我從來沒有想著去撈錢,到我退休的時候,我工作了50多年,把一個小作坊搞成一個大企業了,這就是我終生的追求。我不是追求錢,如果我追求的是錢的話,50歲就走了,辭職搞個自己的藥廠,可能現在是幾個億資產的老板了。 11、130多年前胡雪巖制定的堂規是“戒欺”。“戒欺”就是誠信,如今整個浙商的精神就是將戒欺、誠信、拼搏、苦干加在一起。 12、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嚴、二愛、三和諧。沒有嚴,就會亂套;沒有愛,就沒有歸宿感和幸福感;最后的目的是達到和諧的狀態。 13、在1997年股份制改革時,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評定國有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的價值。在我們的國有企業,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一直沒有建立起來,長此以往,或者導致“59歲現象”愈演愈烈,或者導致人才流失。進入21世紀,要把國有企業搞好,就應該從物質、精神兩方面給企業家一個價值、一個肯定。 14、我現在更像一名籃球教練,在比賽順利的時候,我要做的是靜靜欣賞他們,如果看到哪里出了毛病,就喊暫停,去指導,三次不行,就只好換人。 15、國有企業好比冰棍,因為擔心被經營者買走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就只有捏在手里,最后,冰棍還是化了。但是一追究起來,誰都不負責任,因為大家似乎都沒有做錯什么。 16、過度競爭與盲目擴展是不好的。如果圖一時之快,我想要10個廠,那我的加工量馬上就可以達到5000萬瓶,就是幾十個億了,但是不行,這樣做質量不能保證,因為你管不了各個分廠,他給你粗制濫造,該投料的不投料,最后很有可能這個品牌都給毀掉了。 17、很多領導問過我,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我說很難搞,它的機制實在是太笨了,背著沉重的包袱,沒有辦法與民營企業去競爭,越到后面,越不可能。但是國有企業也能夠搞好,最終是由班子決定的。你說全部搞不好,也不對,青春寶不是搞好了嘛?青春寶搞好了還不算,胡慶余堂才是真正體現了這個本事。 18、人要多做點好事,我記得小時候,祖母對我講,我們家窮,可要窮得有志氣,有人窮得沒志氣。等你成功那一天,要多做積德事,多做善事,千萬不要做缺德事,做壞事。我看,多做好事,多幫助別人,也是對自己心態的一個調整,問心無愧,心態調整好了,當然對身體有好處。[詳情]

馮根生生平

 

   1949年1月,進入胡慶余堂(解放后先后用名胡慶余堂制藥廠、杭州第一中藥廠)學徒。

  1972年7月,杭州第二中藥廠在胡慶余堂一個車間的基礎上成立,馮根生任廠長。

  1992年,杭中二改制為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馮根生任總裁。同時任新成立的青春寶集團董事長。

  1996年,胡慶余堂制藥廠被整體劃轉進青春寶集團。

  1998年,正大集團轉讓正大青春寶公司55%的股份給上海實業集團。

  2008年1月,馮根生卸任正大青春寶公司總裁。

    2017年7月4日凌晨,馮根生于杭州逝世,享年84歲。

馮根生傳奇一生

微博熱議

你還可以輸入129
發布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