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兩家上市公司浩歐博、*ST鵬博的股票相繼被“停牌檢查”一事受到市場的關注。
近日,滬市兩家上市公司浩歐博、*ST鵬博的股票相繼被“停牌檢查”一事受到市場的關注。先是浩歐博,因股票價格自 2024年 10 月 31 日至 2024 年 11 月 8 日連續 7 個交易日漲停被“停牌檢查”,隨后是*ST鵬博因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5日至2024年11月14日累計8個交易日漲停、股價漲幅達到48.67%也被“停牌檢查”。
因為股票上漲而被“停牌檢查”,這是A股市場并不規范的一種監管方式。在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與地區的股市里,很少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因為連續上漲而被“停牌檢查”的。也正因如此,這種“停牌檢查”的監管方式一直受到投資者的詬病,并給市場留下了不少的負面印象。
比如,“停牌檢查”被市場理解成為是管理層打壓市場炒作的一種做法,是給市場降溫的一種信號。所以每當有上市公司股票被“停牌檢查”時,市場的炒作熱情馬上就會受到抑制,一些投資者會因此選擇拋售股票,股市的上漲行情往往會因此而受阻,進而出現下跌的走勢。因此,對于市場來說,“停牌檢查”就是給市場潑冷水。
也正因如此,“停牌檢查”往往被認為是監管部門人為干預市場的一種表現,這本身就違背了監管部門對市場“不干預”的原則。當然鑒于A股市場不成熟的緣故,監管部門適度干預市場也是投資者可以接受的,關鍵是這種干預要體現出公平公正的原則。但“停牌檢查”的情況并非如此。
首先,“停牌檢查”只針對股票上漲情形,而不針對股票下跌情形。股票上漲了就要“停牌檢查”,股票無休無止地下跌,哪怕股價跌去了80%、90%,監管部門也不“停牌檢查”。因此,“停牌檢查”這種監管方式給市場帶來的負面印象是,A股市場只能下跌而不能上漲,或監管部門允許股票下跌不允許股票上漲,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也因此發生動搖。
其次,“停牌檢查”的標準也不統一。同樣是“停牌檢查”,但其標準卻是不統一的。比如,浩歐博是連續7個漲停,而*ST鵬博則是8個漲停。實際上,回顧過去的“停牌檢查”,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連續3個漲停板、4個漲停板就被叫了“停牌檢查”,有的上市公司10幾個漲停板都沒有“停牌檢查”。因此,“停牌檢查”表現出了較大的隨意性。
此外,“停牌檢查”的都是老股,而新股從不“停牌檢查”。從炒作的角度來看,新股的炒作較之于老股來說要瘋狂得多。如強邦新材、長聯科技上市首日的漲幅都達到了17倍之多,但都沒有“停牌檢查”,而*ST鵬博的漲幅不到50%就“停牌檢查”了,這明顯有“打壓老股、放縱新股”的嫌疑。
正是基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停牌檢查”的監管方式應該予以取消。畢竟從“停牌檢查”的歷史來看,“停牌檢查”基本上都沒有發現問題的存在,“停牌檢查”的結果大都是“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只有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被“莫須有”地停止了幾個交易日的交易,持有“停牌檢查”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其合法權益因此受到損害。
也正因如此,本人建議對上市公司股票的上漲要多一些包容心,要允許股票上漲,要允許投資者賺錢,不能見到投資者賺錢了就得“紅眼病”。實際上,如果不允許股票上漲,不允許投資者賺錢,股市又如何能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呢?又如何讓投資者對股市有信心呢?
當然,建議取消“停牌檢查”不是不需要監管,而是盡量不需要停牌。比如,面對股票上漲,上市公司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這是不需要停牌的;又比如,交易所發現異常交易賬戶,可以直接停掉異常交易賬戶,這也不需要對股票停牌。實際上,就算發現了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情形,也是不需要長時間停牌的。因此,“停牌檢查”并無實質性的作用,為維護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取消“停牌檢查”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必要的。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評論員,二十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著有《輕輕松松炒股票》一書。)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