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來說,《決定》的部署突出的是重點,是一些綱領性的表述。
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對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進行部署,作出“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等安排。
其實,就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來說,《決定》的部署突出的是重點,是一些綱領性的表述。實際上,中國股市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畢竟近年來,中國股市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全方位的。可見,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任重而道遠。
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不過,在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中,“股市第一錯”是亟待糾正的。畢竟這對于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對于中國股市的正本清源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實際上,這個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解決,困擾中國股市發展的諸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國股市的第一錯是什么?既然被稱為是“第一錯”,自然就不是小問題,而是影響中國股市發展的大問題。實際上,“股市第一錯”也確實是中國股市制度建設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它指的是民營企業、私人企業(包括家族企業,下同)上市套用的是國營企業甚至是大央企的上市制度,因而享受了國企上市的紅利,并因此給中國股市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股市是以“改革試驗田”的形式誕生的,其誕生的目的是為國企改革服務的,是為國企脫貧解困服務的。所以,中國股市在誕生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只允許國有企業上市,而民營企業、私人企業是不能上市的。當時的股市制度都是為國企上市量身定制的,包括企業上市條件的設置,也是為國企定制的。
最明顯的就是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設置,在企業上市的條件里,就有一條這樣的明確規定,即要求發行人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這一規定,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演變成了發行人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即可,總股本超過四億的,公開發行股份達到總股本的百分之十即可。這一規定實際上就是允許了大量非流通股(也即限售股)的存在,這其實就是考慮到了國有股東在一些企業的大量持股問題,以保持絕對控股地位。
這樣的股權結構設置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不會有什么問題,包括股東減持問題,在很多國有上市公司中也不會出現。一方面是國有股東要對企業進行絕對控股,所以不會大量減持股份;另一方面國有股東要減持股份也需要主管部門審批,這個過程較為繁瑣。也正因如此,國有股東的減持壓力通常都不大。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私人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股市也允許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但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并沒有為其建立相應的股市制度,而是沿用了國有企業上市的制度。如此一來,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享受的是國企上市的政策紅利。包括股權結構的設置也是套用的國有企業的標準。于是,困擾股市健康發展的股東減持問題隨之而來。
在套用國企股權結構設置的背景下,上市的民營企業與私人企業,私人股東就占有了大量的股份,這些私人股東因為股票的成功上市而一夜暴富,于是股票上市后,想方設法套現就成了某些私人股東千方百計要做的事情。而且為了控股股東能夠以更高的價格套現,各種利益輸送甚至違法違規的事情也就層出不窮,股市中的多種問題因此而產生。
所以,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就有必要把這個問題加以解決。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不應繼續套用國企上市的法規政策,而必須要有適合于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比如,在股權結構設置的問題上,要將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控制在30%以內。同時首發流通股的比例不低于公司總股本的50%。并且明確規定,在控股股東30%的持股中,有一半的股份即15%的持股,永不上市流通。避免控股股東清倉式減持后,將一個空殼公司留給市場??梢詳嘌?,“股市第一錯”得以糾正后,中國股市的很多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評論員,二十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著有《輕輕松松炒股票》一書。)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