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陳培雄
曾經轟轟烈烈的數萬家技術市場如今基本偃旗息鼓。原因是科技成果難以交易。科技成果難以交易不等于不能交易。科技成果無法交易導致我國至今沒有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這才是真正阻礙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
一次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事件,引發了大眾的熱議,驚醒了睡夢中的中國人。我國發展高科技已經走過了近70年的路程。新中國成立后的幾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發展高科技。原因很簡單,我國地大物薄,人均自然資源匱乏,通過發展科技促進經濟發展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但是我國科技發展滯后是不爭的事實。唯有弄清楚原因,才能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發展科技需要有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1)人才培育
世界上的財富都是人創造的。發展高科技需要大量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培育除了投入之外,還需要時間。真正科技人才的培育不是短時間內能湊效的。我國70年的努力做到了這一點。
(2)巨額投入
高科技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又是風險投資。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和具備承擔高風險的能力。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并不走通過科技發展經濟之路。只有少數國家發展高科技,我國是少數國家之一。
(3)市場配置機制
科技資源的配置有兩種方式,計劃與市場方式。依靠計劃方式發展不了高科技。歷史上日本曾經用計劃方式發展第五代計算機失敗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改革開放成功經驗更是說明了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性。
按照上述條件,不難看出我國具備了發展高科技的前兩個條件,唯獨缺少的是第三個條件。
首先看人才培育。我國長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國家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培育。目前我國科技人才數量超過美國,世界第一,更不是日本和韓國可以比的。這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這是我國發展科技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其次看科技投入。盡管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國家每年對高科技投入巨大。2017年我國科技投入高達1.76萬億元。遠高于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僅次于美國。如今我國每年科技投入(R&D,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投入指標)位居世界第二。人民日報昨天發表了一篇《中國將不計成本加大芯片投資》文章。似乎把我國芯片問題歸結為投入小,看出文章作者可能不懂科技和經濟。如果說加大投入就可以把芯片搞上去,那么我國芯片研發早已不是現狀。為什么日本、韓國的科技投入并沒有中國大,可是他們掌握了比我們更多的核心技術。在科技領域,我國落后的不僅僅是芯片,至少還有幾十個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承認落后現狀,不盲目樂觀,找出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才是正道。記得十年前新華社深圳一位領導就和我辯論過這個問題,認為我國特別是深圳高科技發展得是如何的好。今天作為深圳科技企業龍頭的中興通訊事件,他不知有無反思。媒體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作為媒體人需要提高自己對科技、經濟理解水平,否則低層次的或者錯誤觀點會影響決策者。
最后,看看我國發展科技需要的第三個條件,科技資源市場配置。所謂科技資源市場配置最重要的是科技成果市場交易。因為科技人才培育,科技投入,最終是為了出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如果不能市場配置,即科技成果如果交易不出去,前期的人才培育和科技投入都會打水漂。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科技成果不能市場交易,只能國家計劃調配。改革開放后的1984年我國開始開放科技成果交易的技術市場。然而曾經轟轟烈烈的數萬家技術市場如今基本偃旗息鼓。原因是科技成果難以交易。科技成果難以交易不等于不能交易。科技成果無法交易導致我國至今沒有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這才是真正阻礙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科技成果無法交易不僅僅是影響到科技成果的市場配置,更是影響到科技投入、科技人才、科技研發等一系列問題。我國科技領域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貪腐事件、抄襲剽竊事件,沒有市場配置機制是根源。
中興通訊事件讓我們清醒,承認我國科技發展滯后的現實,我國發展高科技不缺人才,不缺資金投入,缺少的是科技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
(本文作者介紹: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