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Project Syndicate
李開復是中國科技界和全球人工智能開發的領袖級人物,他1988年再卡耐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后在蘋果、SGI、微軟和谷歌擔任高管,并出任谷歌中國總裁。他現在是北京創新工場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他著有《人工智能超級大國》(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在本文中,他討論了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人工智能領域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和應該是怎樣。
報業辛迪加(PS):您曾長期在美國公司工作,現在管理著一家高科技風險資本公司,對于人工智能開發和研究的兩大主要環境都非常熟悉。每種研發環境中各有哪些權衡?中國對美國有哪些優勢,決策者要想實現中國趕上和超越美國的目標必須做出哪些改變或改進?
李開復(李):如今,中美雙寡頭已經顯而易見。中國人工智能在迅速崛起,取得了多項結構性進步:龐大的數據集,年輕的科技人才隊伍,富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家,以及強力而務實的政府政策。中國的態度可歸結為科技為先,試驗為先,速度為先,所有這些讓中國正在變成主要人工智能力量。
中國的大廠商與美國公司進行著激烈的競爭,并在研究和科學知識,以及全球平臺體驗方面迅速趕超。由于中國是世界科技領導力的后來者,清晰而持續的政府政策也有助于加快研發資金的增長,并鼓勵中國公共和私人部門全面采用和落實人工智能技術。
在我近幾年來與世界各地國家領導人的互動中,我很高興地看到更多的國家采取了科技和投資的,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國家戰略以推動經濟。
PS:您最近報道說,在創新工場進行的大約40筆人工智能投入中,只有少數真的威脅到就業。這毫無疑問會令許多讀者感到驚奇,因為取代勞動力的自動化已成為媒體人工智能報道的主要關注點。主流敘事忽視了哪些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應用?又有哪些人們從未聽說過的能夠增強價值的應用?
李:人工智能已經從發現的時代進入了實施的時代,最大的機會屬于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能夠實現巨大的效率改進和成本節約的企業。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主要在中國),我看到銀行、金融、交通、物流、超市、餐廳、倉儲、工廠、學校和藥品發現等領域都有熱門應用。但我對人工智能在教育和醫療領域的作用報以最大希望。
我想強調教育相關應用,這是一個中國可能很快會領先全世界的領域。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有一些公司正在開發個性化和游戲化學習數學、改近英語發音,甚至批改考試和作業的人工智能方案。這有望將教師從日常工作中解救出來,讓他們把時間花在有啟發和刺激作用的與年輕一代的聯系中。
在醫療方面,我們投資的公司將深度學習和生成化學相結合,將藥物發現時間縮短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我們還投資了一家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優化供應鏈的公司,緩解了中國農村1.5億人的藥物短缺狀況。我非常有信心,人工智能教育和健康應用的演化將會普遍惠及這一代人以及子孫后代。
PS:反過來問,從行業角度和媒體報道中,哪些人工智能領域言過其實?
李:許多人工智能的反烏托邦愿景預言會出現呼出不在的超級監控,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宣告人類的終結。我要澄清一下,從目前的科技看,這樣的超級監控是不可能的。不存在未知的AGI(人工智能普通智能)算法,也沒有明確的實現AGI的工程路徑。
奇點不會自然發生,即通過深度學習運行的自主工具(AV)突然“醒來”,意識到它們能夠聯合起來構成超級智能網絡。我確實認為,AGI言過其實,在人群中間創造了不必要的恐慌。
實現AGI需要一系列人工智能基礎科學的突破,一系列規模與深度學習相當甚至更大的進步。這些突破必須破除當下的“狹義人工智能”程序的關鍵限值,賦予它們各種新能力:多域學習、域獨立學習、自然語言理解、常識推理、規劃,以及從少數例子中學習等。
實現心理智能機器人的下一步需要具備自我意識、幽默感、愛、同理心和審美能力。這些重要障礙是今天的狹義人工智能——識別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并做出預測——所無法克服的。
我無法保證科學家不會實現未來AGI和超級智能所要求的突破。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應該期待現有科技水平不斷進步。但我認為我們距離AGI成真的那天還有幾十年的距離。
PS:暫時不談當前中美貿易/科技戰帶來的副作用,人工智能應該有符合《世界人權宣言》的全球契約嗎?(《世界人權宣言》會根據遺傳學和其他領域的科學進步而更新。)
李:《世界人權宣言》是否是正確的載體,我無法評論,但全球合作很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我的書中,我敦促我們克服競爭本能,認識到人工智能的影響根本不知國界為何物,我們的共同挑戰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必須承認我們的命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不管你身處什么經濟階層和哪個國家。
話雖如此,認為我們可以為制定一套簡單的全球人工智能倫理標準,并認為工作已經完成,這樣的觀念恐怕有些天真。沒有一個機構背負著撰寫基本規則條文的使命,也沒有一個機構擁有執行規則的權力。我們必須承認,對人工智能的態度和愿景因地區和國家而異。我們必須設法合作實現可行的方案(我對于這一挑戰也貢獻了一些個人時間)。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S:您說人工智能永遠不可能模仿創造力和同理心等關鍵人類特性。那么人類道德呢?如果讓人工智能做出道德決策,比如,當SAE Level 5 AV(即有充分自主權)面臨“火車問題”時,政府是否必須介入,還是可以逐漸讓行業制定相關標準?
李: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傾向于認為,這類情景,以及可能制定用來解決這些情景的“標準”,將基于數據的積累,因此會逐漸由行業決定。工程師顯然要專注于開發安全的、經嚴格測試的系統。
PS:您說,如果我們正確開發人工智能,它將讓我們免于勞苦,解放更多時間用于閑暇。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憧憬,至少可以追溯到凱恩斯;但是,盡管幾十年來出現了眾多節約勞動力的創新,但我們的工作似乎比以前更多了。為什么我們要相信這一次會有不同?
李:簡單說,因為人工智能不止于——遠不止于——引入洗衣機或工業生產線。人工智能革命至少與工業革命等量齊觀;但可能規模更大,也肯定速度更快。蒸汽機智能取代體力勞動,而人工智能既能完成體力任務,也能完成智力任務。
對于認知任務,學習的能力意味著 計算機不再局限于執行一套由人類寫出來的指示。相反,它們可以不斷從新數據中學習,表現得比人類程序員更好。對于體力任務,機器人不再局限于重復一組動作(自動化),還會基于掌握的數據探索新路徑(自主化)。
總而言之,這讓人工智能能夠完成社會各領域數不清的任務:駕駛汽車,分析疾病,提供客戶支持,等等。人工智能在這些任務上的超人表現將大大提高生產率,很有希望將我們從日常雜務中解救出來。
PS:沒有人工智能的時候,閑暇對你意味著什么?
李:我家人共度時光對我很重要。
李開復是中國和北美領先風險資本公司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本文作者介紹: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專欄”,作者來自全球頂級經濟學者、諾獎得主、政界領袖,主題包括全球政治、經濟、科學與文化塑造者的觀點,為全球讀者提供來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創文章、最具深度的評論,為解讀“變動中的世界”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