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Project Syndicate
本文作者:伊保爾·達利瓦爾,阿卜杜爾·拉提夫·賈梅爾貧困行動實驗室全球執行總裁;薩曼莎·弗里德蘭德,阿卜杜爾·拉提夫·賈梅爾貧困行動實驗室高級政策研究員
與對其他許多方面的沖擊一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嚴重影響了國際發展。那么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經驗教訓來重塑這一領域,而不僅僅是回歸到疫情前的狀況?
首先,這場危機提醒了我們大自然依然是至高無上的主宰,也應該促使我們加緊努力去緩解和適應其他系統性威脅,尤其是氣候變化這個對發展工作的持續最大威脅。根據美國氣候影響實驗室(Climate Impact Lab)的數據,到2100年時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印度每年額外死亡150萬人,相當于所有傳染病致死病例的總和。除了將當前科學知識應用于現有問題(從改善環境審計機制到推廣耐澇水稻品種)之外,我們還需要加速創新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幫助社區適應氣候變化,并向人們輸送潔凈能源。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不斷試點和評估新的計劃,并大范圍推廣那些能產生最大影響的項目。
疫情還教導了我們公共衛生可不僅僅關乎身體疾病。對于許多人(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民眾)來說呆在家里根本不是一個安全的選項。在封鎖期間,包括身體和情感虐待在內的家庭暴力預計會急劇上升。長期隔離還可能會加劇焦慮,抑郁和其他相關心理健康狀況。那些與各類成癮癥狀作斗爭的人也必須掙扎著獲取所需支持。我們應當承認心理健康問題長期以來一直被政策討論所忽略,而不是寄望這些問題在封鎖解除后自動消失(這是不可能的)。
而這場危機的另一個教訓則是政府無可替代。出于對腐敗或繁文縟節的擔憂,在過去十年中許多國際資助者和發展組織都試圖繞過政府行事。但這場疫情已經明確表明政府才是控制傳染病、執行發展政策,為失業者提供社會保護以及減輕貧困方面的主要行動者。這就是為何我們這些麻省理工學院下屬阿卜杜爾·拉提夫·賈梅爾貧困行動實驗室的成員們不斷致力于與各地政府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并支持它們推廣那些得到證據支撐的政策。
各國政府還需要迅速對弱勢民眾實施現金轉移支付。盡管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已經將救急資金直接轉移支付給其公民,但其他許多實施了家庭經濟刺激支票,現金轉移支付或其他社會保護措施的國家卻未能將其提供給最需要幫助的人。顯然這些國家需要重新考慮該如何識別那些最貧苦民眾以便向他們提供數字身份認證以及其他符合金融普惠政策要求的認證條件,因為這些將在未來成為處于各個發展階段的國家所構建的社會安全網的關鍵組成部分。
另一個關鍵問題則是教育。盡管也可以在課堂以外的地方學習,但疫情肯定會阻礙許多兒童接受教育,而當務之急則是幫助他們跟上學習進度。在學校關閉的情況下,一個顯而易見的應對措施就是推廣互聯網教學,而研究也表明允許學生遵照自身進度進行學習的軟件是有作用的。
但遠程學習對那些無法上網,有特殊需求或與許多家庭成員共享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的學生來說顯然不是一個選項。這類兒童的教育在疫情期間基本停滯,在世界上許多難民群體中(其中一半以上是兒童)已經出現了這種狀況,因此必須在時機成熟時幫助這些孩子趕上學習進度。在此研究表明密集且反復舉辦的“學習營”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在學習營中學生會被按照當前學習水平分組,而不是按年齡或年級分組。
從巴西的貧民窟和印度的移民大篷車,再到法國的城市郊區和美國的有色人種社區,首當其沖承擔新型冠狀病毒健康,經濟和心理成本的都是窮人。但是如何將有用信息傳達給這些人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傳統的媒體渠道無法觸及他們,而社交媒體上的誤導性信息卻越來越多。為此研究人員正在測試能否通過招募與這些群體聯系密切的個人或“影響者”來確保可以借助現有社交網絡去可靠地傳播信息。
與此同時,疫情也迫使各地的政策者嘗試不同策略來鼓勵社交隔離,洗手和其他防感染措施。他們可能會考慮將健康行為設定為接受某些現有現金轉移支付的條件,因為研究發現這是減輕病毒傳播和改善人群整體健康狀況的有效方法。
此外還有另一種不必局限于當前危機的策略。比如在非疫情時期可以用子女是否已接種疫苗或接受過年度體檢作為接受現金資助的條件。鑒于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預防的非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威脅不斷增加(這類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4000萬人死亡),鼓勵更健康生活方式的政策正變得日益迫切。
在封鎖期間無法親自收集數據的情況下,許多社會科學研究者已轉而使用政府數據,而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已經收集的數據在測試新計劃有效性方面可能極為有用,例如阿卜杜爾·拉提夫·賈梅爾貧困行動實驗室的數據和實驗創新行動計劃就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幫助政府提高對自身數據的利用。危機還迫使許多研究項目通過電話調查收集數據,而從這項工作中得到的教益將為未來使用電話調查收集數據的研究提供參考,從而使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能夠從其服務的社區中實時收集到更準確的信息。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全世界幾代人所經歷的最大的同步沖擊,但是這場危機絕不會是最后一場。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從當前經驗中吸取盡可能多的經驗并相應調整國際發展慣例和研究,也決不能再次讓自己落入措手不及的境地。
(本文作者介紹: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專欄”,作者來自全球頂級經濟學者、諾獎得主、政界領袖,主題包括全球政治、經濟、科學與文化塑造者的觀點,為全球讀者提供來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創文章、最具深度的評論,為解讀“變動中的世界”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潘翹楚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