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陳錦興
香港股市正在不斷自我完善,增強深度與闊度,并利用互聯互通機制,擴大其競爭優勢。若投資者聚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可塑性,投以港股信心的一票,就是自然不過的事。
恒指本周以預期更快的速度抵達25,000水平,場邊肯定不少人抱著懷疑的態度,而世界銀行預期全球經濟今年收縮5.2%,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一次, 聯儲局亦預期今年美國經濟收縮6.5%,這類預測近期甚多,卻無阻資金流向股市,特別是科網板塊。而對經濟弱勢視而不見,終究是市場的選擇。還看港股市場,今年以來,歷經風風雨雨,走勢卻愈來愈不像熊市;相反,投資者看似急不及待投以香港股市信心的一票。
去年底,阿里回歸香港,吸引新資金在港操作。這些趨勢,今年更明顯,網易及京東均在這個月回歸,兩只中概股招股反應佳,網易首掛表現比阿里更好。其實中概股回歸,重點并不是短期回報,而是她們都是優質的科網股。網易在自研手游方面實力強橫,而京東在直銷網購及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潛質亦極佳。換句話,中概股回歸讓香港多了優質科網股,投資者有更好更多的選擇,因此資金才愿意留在港股市場,這亦是港股今年每日平均成交持續上升的原因。
以往,港股是區域股市,多隨美股起舞,市場深度及闊度不足。今時,港股總市值在現水平已高達34萬億,大市值股份正不斷增加。而在2018年推出上市新規,至今共有超過47家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逾1,546億港元,當中生物科技及醫療健康板塊更茁壯成長,漸為市場信任,亦增強港股板塊的操作性。
此外,雖然過去數年經過不同經濟及政治事件的沖擊,但互聯互通機制依然運作良好,現已成為外資進入A股市場,以及北水南下的最可靠通道。也因為互聯互通的成功,才讓MSCI及富時等指數公司愿意提高納入A股指數的比重,讓A股市場更好地與國際接軌。而截至今年5月底,滬港通南北向累計總成交36萬億元人民幣;債券通達成交易超過5.7萬億元人民幣。港股市場的深度因此提高了,就能吸引更多中外大型基金,這產生良性循環,也顯現信心。
談到信心,最近香港政府以果斷的姿態,用273億港元,援助財政瀕臨崩潰的國泰,向市場釋出重要訊號,就是加強政策力度以鞏固香港航空樞紐的地位,亦間接支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信譽。未來,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如阿里、網易等將獲港股通的資格;而當A股指數的衍生工具產品獲批準在港交所交易,香港必將成為亞洲時區的風險管理中心,這些發展,同樣強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實力。
信心不是口講,而是背后有行動與資金的影子。疫情過后,資金不單并無撤出,反而加快流入,銀行體系結余更由800億增至近期1200億以上。香港股市正在不斷自我完善,增強深度與闊度,并利用互聯互通機制,擴大其競爭優勢。若投資者聚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可塑性,投以港股信心的一票,就是自然不過的事。
(本文作者介紹: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系,具20年股市分析經驗,深明股市中的風險與機遇。此外,曾擔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師,專門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現任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不時在香港的電臺、電視及報章雜志評論港股。)
責任編輯:馬婕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