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韓會師
首先明確一點,文章標題中談到的人民幣升值指的不是對美元的雙邊匯率,而是對一籃子貨幣的總體匯率水平,可以用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下簡稱CFETS指數)作為參考標準。CFETS貨幣籃子里面有24種貨幣,美元的權重最高(22.4%),歐元次之(16.34%)。
2月中旬以來,CFETS指數就在95左右徘徊,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民幣最近1個多月可以說是在橫盤震蕩,不升也不貶。
回顧歷史,每當CFETS指數波動到95附近時,總有一些值得關注的事情發生。
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被“暫停”使用,當時CFETS指數恰好就在95附近,這距離其2017年5月的生日已經過去半年時間。
時間再往前推進一些,2017年9月,也就是逆周期因子誕生后4個月,銀行結售匯市場終于從持續逆差的格局中擺脫出來。雖然9月當月的銀行結售匯順差只有微不足道的3億美元,但與此前動輒上百億美元的月度逆差規模相比,這3億美元對于監管當局而言絕對是一個散發著溫暖光芒的數字。當時,CFETS指數也是在95附近。
此后的2017年10月-12月,銀行結售匯總體維持平衡,既無大逆差也無大順差,而在這3個月里,CFETS指數最高報95.34,最低報94.37,總體上就是在95附近晃悠。
換句話說,之所以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能夠暫時退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前的四個月里,隨著CFETS指數穩定在95附近,銀行結售匯市場從逆差轉為基本平衡。逆周期因子當初之所以誕生,目的就是穩定市場的恐慌情緒,避免投資者在一致看空人民幣的預期作用下搶購美元,進而導致結售匯持續逆差危及外匯儲備的安全。既然結售匯市場穩定了,而且連續穩定了4個月,那么逆周期因子當然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2019年1季度的情況和2017年4季度有點類似(當然并不完全一樣)。自從2018年8月逆周期因子被“復活”,CFETS指數快速下跌的勢頭遭到遏制,在橫盤震蕩了3個月之后,從2018年12月開始攀升,并最終在2019年2月重回95附近。
在CFETS指數攀升的中途,2019年1月份銀行結售匯結束了連續6個月的逆差格局,出現121億美元順差。但很不幸的是,2月份再次變為150億美元的逆差。盡管如此,結售匯的總體情況也算不錯了。因為2月份春節因素可能對購匯有一定刺激作用。2月份服務貿易項下出現了157億美元的逆差,與2月份總體的結售匯逆差規模幾乎持平。而服務貿易逆差中貢獻最大的一直是旅游項目(外匯局沒有公布具體的旅游項下的結售匯數據,但可以從國際收支平衡表推測)。所以,如果剔除春節出國游的影響,可能2月的總體結售匯數據會好看得多。
就算不考慮春節出國游的影響,今年1-2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總額也只有30億美元,同比減少了67%。這也說明,CFETS指數升值的過程中,總體上市場情緒在好轉。
總之,95似乎是個不太尋常的數字。CFETS指數已經在95附近徘徊了1個多月,無論是監管當局還是機構投資者,似乎對于人民幣進一步攀升都心有猶豫。
對監管當局而言,升值本身并不是目的,抑制貶值預期,進而扭轉持續逆差的結售匯格局才是目的,如果3月份的總體結售匯形勢不錯,那么監管當局對于強勢人民幣就很難再有興趣,畢竟現在的政策大背景是如何確保經濟增長速度不要下降太快。
對投資者而言,看著已經橫盤了1個多月的人民幣,心里也在打鼓,萬一自己正好在趨勢的轉折點押錯了方向,那可就欲哭無淚了。
(本文作者介紹: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研究主管。)
責任編輯:郭建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