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木爺說
巴黎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大家都在為金牌拼搏的時候,61歲的倪夏蓮在0比4負于23歲的孫穎莎后,卻收到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雖敗猶榮”已經不足以形容觀眾對她的敬意。
這位奧運會的六屆元老以其特有的“腔調”——專注當下、真誠熱忱、樂觀豁達,真正演繹了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說的:?“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
在木爺看來,這位有腔調的上海阿姨不僅是一位令人敬仰的運動員,更是一位生活的智者。以赤誠之心熱愛事業,以平常心對待勝負,以活在當下為人生信條,談笑間便展現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智慧。
作為奧運史上最年長的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其實早已經聲名遠揚。
她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因為身體條件限制險些被乒乓球拒之門外。憑借她頑強的毅力和勤奮的練習,才有了最初的機會。
她說,“上帝從來沒有給過我禮物,什么都沒有的,生活里的每一步都是硬的,我只能硬碰硬”。在這種硬碰硬的勁頭下,她刻苦訓練,即使坐了三年冷板凳,也絲毫沒有動搖她的決心。終于,她拿到了雙打世界冠軍。
之后,倪夏蓮給生活按下了短暫的暫停鍵。她先是在上海交大讀書深造,又遠赴盧森堡繼續乒乓事業。在那里,她體會到了更純粹的乒乓。
她的丈夫兼教練告訴她,“一起贏球當然很好,但也要隨時準備一起輸”。人生以一種更澄澈、更自在的方式開啟。勇攀高峰值得尊敬,安住當下、不問結果同樣快意灑脫。
08年北京奧運會時,倪夏蓮已經45歲,屬于“高齡”運動員,常規情況下早該退役了。然而,當得知只有她留下來,奧委會才愿意多撥款給盧森堡乒協、才能有資金支持孩子們打球時,她毫不猶豫選擇了繼續。
接下來的四屆奧運會,她一次都沒有缺席。面對自己的祖國時,她更是滿懷赤誠。
這一次在巴黎,由于她和朝鮮選手的打法比較相似,她毫不猶豫去當了中國隊的陪練,以幫助中國隊更好地備戰與朝鮮隊的混雙決賽。這種在世界大戰前讓對手熟悉自己的球路的做法實屬罕見。但倪夏蓮卻說,“這是我的榮幸啊,中國培養了我,我有機會報答,是我的幸福啊”。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這樣的心境也使得倪夏蓮超越了普通運動員的境界,受到中國、盧森堡乃至全世界觀眾的喜愛。
同樣在巴黎。年過60的倪夏蓮迎來了世界排名第一的23歲中國選手孫穎莎。面對這場幾乎不可能贏的比賽,倪阿姨輕裝上陣。她笑言:“爭取多贏一分是一分”。
接住不可思議的進攻球時她會開懷大笑;失誤了她也會跳起身表達懊惱;比賽間隙,她甚至還會隨心所欲地喝可樂。而在比賽后與丈夫的深情一吻更是打動了許多人。
此時,勝負早已無需掛心,專注當下、享受此刻,才是最重要的。
止步32強后,倪夏蓮依舊喜笑顏開,“我太幸運了,我的三個夢想都實現了。第一是參加奧運會,第二是能贏一場,第三是和孫穎莎交手”。她說此刻不愿去思考四年后的洛杉磯。然而誰知道呢?也許四年后,她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畢竟她也說,“Never say never”。一個沒有設限的人生必然是生機盎然,充滿可能性的。
美學大師朱光潛老先生曾經說,“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入世的態度讓我們聚焦主業,努力奮斗,實現人生價值。而出世的態度則讓我們拋下名利的枷鎖,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享受當下。
倪夏蓮用她傳奇的人生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她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自由自在、收放自如的精彩人生。
“有腔調”是上海人特別欣賞的一種褒獎。這樣的腔調,是既喜歡泡飯油條,也hold得住高檔餐廳。是既可以雷厲風行、呱啦松脆,也可以溫文爾雅、海納百川。用上海話講“橋歸橋,路歸路,清清桑桑”,至真至誠而又有分寸感。
倪夏蓮這位土生土長的上海女性,是真的“有腔調”。她有著上海女人獨特的“嗲”:不是嬌柔做作,而是剛柔并蓄,智慧、率真、善良,舉手投足間都是自然流淌的魅力。
她的腔調,是專注當下,保持內心的澄澈;是真誠熱忱,全力以赴心之所愛;是樂觀豁達,不計得失的利他之心。
也許倪夏蓮的成就是我們普通人難以復制的。但她的“腔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如同乒乓球賽場上的風云變幻,市場也不會順風順水,人生更是起伏不定。
保持正念,保持“腔調”,每個人的生命都將盡情綻放!
(本文作者介紹:金融資深人士)
責任編輯:王馨茹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