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殷劍峰:靠數字資本、新能源資本和人力資本,中國不可能得“日本病”

2023年12月07日18:30    作者:殷劍峰  

  意見領袖 | 殷劍峰

  【編者按】11月30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發表題為《如何防治“日本病”》的演講,針對“日本病”的成因及中國該如何防治“日本病”進行了一系列的觀點論述。

  以下為演講主要觀點:

  一、通貨緊縮與總需求萎縮:資本過剩導致“日本病”

  日本病一詞首次由1939年的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漢森在年會上提出。當時他指出,1939年大蕭條過去十年了,美國經濟規模還沒有回到1929年的水平,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人口增長率的下滑。人口增長率的持續下滑會導致對住房耐用消費品、城市公共設施的需求下降,進而會帶來投資的下滑,而投資的下滑會引發失業的上升,經濟陷入停滯,沒有任何一種自然力量能夠將經濟增長從低谷中拉出來,這就是長期停滯。

  日本病的具體癥狀其一是總需求萎縮。在日本國民總支出的分項中,萎縮最厲害的是資本形成,幾十年時間萎縮了27%;其二是絕對價格效應——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是物價水平的絕對下跌。一般可以認為,核心CPI在1%以下就是通貨緊縮。日本在1991年以來的大部分年份,核心CPI都在1%以下,甚至是負的。日本的通貨緊縮和總需求萎縮是相對應的;其三,除了絕對價格效應,還有相對價格效應。比較日本PPI中的分項,可以看到,投資品價格萎縮的速度比消費品快,耐用消費品價格萎縮的速度比非耐用消費品快。簡單來說,就是資本的相對價格在持續下跌。

  原因很簡單,生產函數中除了技術以外就是資本和勞動力,沒有勞動力,資本就會過剩,資本品價格就會下跌。日本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1991年達峰,勞動人口總數在1995年達峰,總人口達峰是2006年。

  二、老齡化問題加劇“日本病”:供給側、需求側動力減弱

  在日本幾十年的停滯時間里,他們并沒有束手待斃。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位代表人物是1996年上任首相的喬本龍太郎,推行了日本版“金融大爆炸”改革,要把東京建成和紐約、倫敦相媲美的國際金融中心,實際上沒有完成。2001年上臺的小泉純一郎又將供給側改革推到其它領域,包括官僚政治領域。小泉純一郎的標志性口號是“沒有結構改革就沒有復蘇”。那么這十年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效果如何呢?這是日本相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相對中國和美國衰退最厲害的十年。

  小泉純一郎以后,日本陷入走馬燈的換人狀態,直到2012年換上安倍晉三,開始推行“安倍經濟學”:超寬松貨幣政策、擴張的財政政策、結構改革。可以看到,廣義貨幣M2/GDP自2001年起持續上升,政府負債/GDP也在持續上升。但是,擴張了幾十年的財政貨幣政策也沒有把經濟從停滯中拉出來。供給側不行,需求側也不行,日本的長期停滯看起來就是一個無法治愈的“白血病”。

  供求兩側的政策都不行。因為日本病的病根子不是簡單的人口增長率下滑,而是少子化和老齡化。安倍晉三上臺的時候曾經提出一個政策,就是未來五十年要保持日本1億人口。但根據聯合國預測,本世紀中葉就會跌破1億,老年撫養比會上升到驚人的80%,差不多1個年輕人養1個老年人。

  少子化和老齡化帶來資本過剩。物質資本包含自然資本、固定資本、流動資本、住宅等。根據日本內務省的統計,除去東京和大阪,2018年全日本的住房空置率13.6%。除了住房過剩以外,資本過剩還體現為高資本產出比,這是宏觀經濟學上衡量資本狀況和資本產出的指標,即資本/GDP。日本在人口陸續達峰以后,資本產出比就持續上漲。

  日本病的主要機理可以理解為首先是少子化、人口負增長、資本過剩,一臺機器需要一個工人,工人沒了,機器就過剩了。其次是投資萎縮,資本過剩了,企業就不投資了。接下來就是失業率上升、工資下降、消費萎靡,投資萎縮、消費萎靡,就會導致總需求萎縮。供給一定的情況下,總需求萎縮,日本病的癥狀就出來了——通貨緊縮。名義利率一定的情況下,通貨緊縮就導致實際利率上升。實際利率上升,企業借錢的真實成本上升,企業更不會投資。

  這些就是人口負增長導致的經濟惡性循環,到現在還沒有完結,因為人口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定是相輔相成的,如果總需求萎縮,經濟長期停滯,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生育意愿自然下降,人口負增長,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人說,沒有投資、沒有消費,可以創新。我見過一些很樂觀、很天真的技術派,他們說:“沒人沒關系,有機器人”。的確,沒有人烤面包可以讓機器人去烤,但機器人烤出來的面包機器人肯定無法食用。沒有創新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口增長乏力,沒人了,社會總體的創新能力必定會下降。老齡化的創新能力一定比年輕人弱。社會總體創新需求取決于人口和平均每個人對創新產品的購買能力。社會總體創新意愿取決于人口和每個人的冒險精神。

  日本已經成為低欲望的、風險規避型社會,這一點從日本家庭部門和保險養老金的資產結構就可以看出來。日本家庭部門持有的資產總額中,存款及固收類資產占比高達57%,日本的利率長期以來都是低的,甚至是負利率。在日本保險和養老金的資產結構中,持有的存款以及固收類資產占比也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從日本的家庭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風險規避型社會。風險規避型社會,創新無從談起。

  三、防治“日本病”:強化數字資本、新能源資本與人力資本發展

  中國肯定不會得“日本病”,日本得病的時候人均GDP已經超過美國了,中國現在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3,美國的1/6,所以中國不可能得日本病。

  想要防治“日本病”,首先是Digital Capital,數字資本。國際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正在面臨第三次重大的經濟革命:第一次是公元前一千年的農業革命,第二次是1760年的工業革命,現在是數字經濟革命。數字經濟革命美國是領頭羊,中國緊跟著,數字經濟革命的核心技術就是人工智能。

  二是新能源資本,如果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還是緊跟著美國,那么在新能源資本領域中,中國是第一,沒有第二。中國的新能源產量是排在后面的美國、巴西等加起來的總和還不止。1760年英國引領了工業革命,成為全球的日不落國家,靠的一是核心技術蒸汽機,二是當時的化石能源煤炭,英國的煤炭產量最高可以達到全球的60%。所以在數字經濟革命時代,如果中國把人工智能掌握了,同時又有新的能源資本,那么中國的前景遠非當年的日本可比。

  三是人力資本,以美國作為基準100,日本在人達峰以后人力資本指數是90左右,也就是說,日本退出生產函數的勞動力都具有較高的水平,每退出1個勞動力的產出損失都很大。而中國的人力資本指數在1970年只有40多,1980年只有50多,意味著中國勞動力退出生產函數的損失較低,這是人口負增長對中國影響沒有日本那么大的原因。總人力資本指數等于總人口乘以人力資本,可以看到日本在2000年后總人力資本指數持續下降,因為人力資本缺乏增長,同時總人口減少。如果按照聯合國中位數預測,中國直到2029年總人力資本指數都還是上升的,但是,如果人口問題不解決,還是會下降的。未來財政要補貼生育、養育、教育等領域。

  來源:貿大金院(2023年12月04日)

  (本文作者介紹: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快訊:百度短線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發布 315晚會曝光假香米、非標水泥管等,多地連夜處置涉事企業 一圖讀懂丨“315晚會”都曝光了什么?點名了哪些企業? 剛剛!林毅,被查!2000億白馬跳水!上海突發!警方出手:刑拘! 女學員單飛殲11B向家人報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縣美術館館長群聊發不雅照 解釋稱手機中病毒 補壹刀:今天最大的國際笑話,但可能是一盤大棋! 視頻|紅色通緝犯郭文貴在美國被捕 奇葩的創維汽車:碰撞試驗0分,專攻司機養生,創始人豪言“開車可續命” | 次世代車研所 “反華五人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