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張濤、屈宏斌
二季度經濟實現6.3%的增長,較一季度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顯示經濟運行處于持續復蘇狀態。不過二季度GDP平減指數由一季度的0.94%降至-0.92%,累計降幅接近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平減指數已經累計三個季度負增長,二季度降幅更是接近-5%,反映出當前復蘇基礎尚不穩固,尤其是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當然隨著今年批次出臺宏觀政策的發力,經濟復蘇進程應該能夠得到延續,相應下半年5%以上的增速是能看到的,而全年也有望實現“5%左右”的預期目標。
從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海外需求的周期性回落與結構性變化對我國的影響開始加速顯現。例如,凈出口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對經濟增長形成拖累,且拖累程度還有擴大跡象。在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與持續改善就業市場的訴求下,為了對沖外需下滑產生的缺口,就需要包括消費和投資在內的內需加快修復進程。然而依據社會零售總額和固定投資完成額的數據,我們的估算:截至目前消費和投資較疫情前(2016-2019)的中期趨勢線還存有10%以上的缺口,特別是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消費缺口的修復速度已有放緩跡象,對此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另外,高于往年的青年人失業率與工業產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的新變化,顯示工業生產正面臨著較大的階段性壓力,而且此壓力一定會對投資需求的修復產生不利影響。
可見,影響當前經濟復蘇基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內外需雙緊縮產生的總需求階段性下行壓力,為此需要進一步增加逆周期調控力度,尤其是要防止短期缺口長期化的風險。因為一旦短期缺口長期化,經濟運行可能會持續處于低于潛在增長率的“欠增長”狀態,投資需求下滑、開工率不足,“收入-消費”循環受阻等風險隨之上升,生產率也就很難得到持續提升。如果經濟運行趨勢性低于潛在增速,不僅與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相背離,更重要的是國民的經濟信心可能受到持續沖擊,削弱經濟韌性。
綜上,我們建議在上半年經濟復蘇良好勢頭的基礎上,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繼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在抓緊分批次推出結構性政策的同時,加大總量宏觀調控力度。財政政策方面,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的積極力度和加快政策節奏,例如,增加財政貼息規模和覆蓋范圍,針對經營困難的微觀主體繼續增加財政救助資金的投放規模,甚至可以通過追加赤字規模來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盡力降低青年人較高的失業率。貨幣政策方面,在防止匯率大起大落的前提下,通過數量和價格工具,繼續改善實體經濟的融資環境,放松貨幣金融條件。監管政策方面,在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前提下,提高政策針對性和精準性,避免一刀切,盡量降低監管政策對當前逆周期調控的對沖效應。
總之,當務之急要盡力加快產出缺口修復,防止短期缺口長期固化的風險,出現小風寒拖成頑疾的局面,基于此,我們建議宏觀層在全年經濟增速目標實現的推進中,可以考慮把實際目標上調1個百分點至6%來掌握,下半年增速目標按照6.5%以上來掌握,進而令逆周期調控政策空間擴大一些,加快經濟修復進程,防止經濟持續下行制約到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順利推進。
來源:澎湃新聞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職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本專欄觀點與所屬單位無關)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