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郭施亮
近年來,A股上市銀行再融資需求持續升溫,不少上市銀行先后采取了包括配股、定增在內的再融資計劃,且再融資募資規模較大,市場對銀行股的態度產生出明顯的分歧。
6月26日,杭州銀行發布擬定增125億的公告,意在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并提升上市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6月27日,杭州銀行對定增募資金額進行了調整,并由“不超過125億元”調整至“不超過80億元”。
事實上,自杭州銀行上市以來,已經先后采取了增發股份、發行可轉債等措施。早在2020年,杭州銀行采取了增發的措施,當時增發股份達到8億股,實際募資規模高達71.31億元。據數據顯示,從上市以來,截至2022年,杭州銀行累計分紅75.09億元,但再融資募資規模已經達到71.31億,上市以來分紅總額與再融資募資規模基本持平。假如這一次80億的定增方案得到了落實,那么杭州銀行上市以來的再融資募資規模將會遠高于分紅總額。
除了杭州銀行之外,已經有多家上市銀行采取了再融資的措施。從上市銀行的角度出發,最常用的再融資方式,包括了配股、定增以及可轉債發行等,主要目的是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或者滿足銀行自身發展的需求。
針對上市銀行采取巨額再融資的措施,對上市銀行的股價影響,需要衡量幾個因素。
其中,上市銀行采取巨額再融資的背后,所處的市場環境好壞,將會對股價構成比較大的影響。
假如上市銀行在股市處于較好賺錢效應的背景下實施再融資計劃,那么在市場看來,有可能解讀為利好措施。因為,在股市處于上漲的階段,很多公告容易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反之,在下跌趨勢中,市場則容易把公告解讀為利空,這也是市場投資情緒對公告的不同解讀。
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分析,在市場處于疲軟運行的狀態下,杭州銀行的巨額再融資計劃,難免容易被市場解讀為利空。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市場對再融資計劃的態度并不友好,而上市公司采取巨額再融資措施也容易攤薄原有股東的權益,對股價的影響也是偏向不利。
再者,定增價格的確定以及定增后對公司的影響利弊,則影響著上市公司的中長期價格走向。
假如上市公司采取超低價定增的措施,那么市場自然會用腳投票。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定增價格充滿了誠意,且較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溢價,那么對市場的不利影響也會有所減弱。此外,仍需要看參與定增的機構實力以及鎖定期的長短時間,這些因素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同樣重要。
此外,上市公司采取巨額再融資計劃的背后,是否有穩定股價的配套措施,對市場的情緒影響較大。例如,參與定增的機構,自覺延長解禁減持的時間。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采取增持股份的措施,來達到穩定股價的目的。
相對于配股,市場對定增的態度相對溫和。從上市銀行的角度出發,密集補充資本已經成為了常態化的現象,這也是積極利用好資本市場來達到補充資本,化解企業資金壓力的目的。
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歸根到底,還是要看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意愿。最直接的體現,反映在上市公司歷年來的分紅總額與再融資規模的差別。如果上市公司分紅總額遠高于再融資的規模,那么上市公司更注重股東的實際權益。反之,股東回報的意愿并不高。
巨額再融資計劃,仍需要考慮到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影響。雖然杭州銀行擬定增不超過80億元,但目前只是處于預案階段,距離真正實施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不過,在這個時候采取巨額定增計劃,對市場投資情緒的沖擊影響也是存在的,關鍵取決于上市銀行實施定增后的配套措施,包括定增價格是否有誠意、定增解禁期是否延后、定增后對公司發展前景的展望預期等。
在市場環境比較低迷的狀態下,上市公司應該多考慮市場環境的影響因素,不要在低迷市場環境下扎堆再融資,適當延后再融資的計劃。確實存在資金壓力,不妨采取更溫和的募資手段,盡可能不攤薄原有股東的實際權益,這樣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也會相對溫和。對上市公司來說,要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關鍵還是要提升股東回報能力,分紅總額需要大幅高于再融資規模,這樣才可以展現出上市公司注重股東回報的誠意。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評論員,財經作家)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