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姚洋:GDP目標增長5.5%左右 優勢在財政和貨幣政策

2022年03月09日07:01    作者:姚洋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姚洋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在報告中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7%。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對于2022年的經濟增長,《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認為實現GDP5.5%左右的增長目標,優勢還是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需要在消費端多想辦法。

  以下為正文。

  5.5%的增長是一個可以理解的指標

  《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設定了5.5%左右的目標值,有些出乎市場的意料,之前很多人預期會給一個區間,比如5%-5.5%。但是,政府工作報告直接設定了5.5%左右,我想更大的原因是要給大家鼓勁。

  但是,設在5.5也不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我做過比較簡單的計算,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仍然是5.5%-6%之間。設在5.5%我覺得也是一個可以理解的指標。從2020年開始,這兩年中國的平均增長率還沒達到5.5%,也就是沒有達到我們的潛在增長率。今年把目標設定在5.5%,接近我們的潛在增長率,也許也是一個考慮。

  實現這個增長目標,我們優勢還是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當前中國財政政策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有3.65萬億元規模的地方債。地方政府也制定了30萬億的投資方案,雖然這些可能需要很多年來實施,但是今年的投資額肯定會超過3.65萬億。這會收到比較大的效果。

  在貨幣政策方面,兼容性比較強,也比較寬松一些。

  在消費端會有阻力,如果消費端不能跟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起來,要實現5.5%這個目標還是有些難度的。

  消費端可能的好消息,或者說我們期待的一個好消息,是到年中的時候疫情管控方面可能會有所調整。在過去這一年多時間里,我們積累了很多的防疫抗疫經驗,現在完全可以做到精準防疫,發現一例馬上完成流調,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做得非常精準。如果到今年年中的時候,在能夠實現精準防疫的基礎上,放開國內旅行,甚至在某些城市也可以適當地開放國際旅行,會對消費的增長非常有幫助。

  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和防疫力度加大就有非常大的關系。

  影響消費的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狀況,如果看數據,去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已經達到了GDP的增長速度。所以,也不見得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跟不上經濟增長的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疫情之后居民的儲蓄是增加的,說明很多人看到未來的一些不確定性,有意減少了消費,增加了儲蓄。一旦他們看到了經濟向好的趨勢,大家的消費就會增長起來。整個社會信心提升會有助于消費的提升。

  還是應該多在消費端想辦法

  當經濟增長沒有達到潛在增長率的時候,國家一旦要刺激經濟,無外乎一個是財政政策,一個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今年加碼,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寬松的,其實已經在做了。當然財政政策有一個投向的問題,是更多地投到投資端,還是更多地投到消費端,這是可以選擇的。現在看來,我們還是比較習慣于投到投資端而不是消費端。

  從《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看,財政政策方面的力度比較大,給地方政府3.65萬億的地方債的額度,是很大的力度了。另一方面,對消費的強調還是不太夠,措施沒有財政政策那么到位,只是提了一些鼓勵某些行業比如汽車等領域的消費。如何去鼓勵消費,我想這仍然是政府宏觀政策里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這兩年以來我們在消費方面拿出的措施,遠遠沒有供給方面和投資方面那么多。

  我覺得還是應該多在消費端想辦法。現在看好多地方已經把房地產放開了,把首付降到了20%,這是個比較低的比例。現在總是出現時緊時松的狀態。去年下半年,把房地產行業管起來,今年又放開,如果總是放收放收,就不是一種管理經濟的好的辦法。

  宏觀經濟學最基本的一條是,當經濟增長速度沒有達到潛在增長率的時候,凱恩斯經濟學就是管用的。凱恩斯一再強調,投資依賴于預期,預期不好大家就不會投資。也就是說投資是內生的,消費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內生的,但是,消費還有很大一部分事實上凱恩斯說是自主性的消費,你給我多的錢,我就會多消費一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把自主性的消費給調動起來。經濟是個閉環,一年生產的東西最后要么投資了,要么消費了。投資又取決于未來的生產,它是內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主消費這塊拉起來,這塊拉起來了,生產就跟著漲,短期里面宏觀經濟學就是這么運作的。一百多來年,這是一個被實踐檢驗正確的理論。

  消費不上去,生產就上不去,要關注供給端,短期來說它是一個閉環,這是恒等式。當然還可以考慮進出口,但是進出口占的比例實在是太小了,進出口占GDP的比例不到2%,最重要的還得靠消費和投資。

  以前,我們說投資還有政府投資,但現在地方政府投資的意愿也降低了,這兩年很多地方政府投資額度都沒有用完。

  有兩個原因。一是好項目不多了,地方政府越來越理性了,不想亂投。第二,經過2018年去杠桿,要求地方政府降杠桿,他們也不想多負債。所以,地方政府投資的拉動作用也在下降,積極性不高了。

  這跟地方政府的債務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城投債這一部分,從銀行借的錢,規模很大。有數據顯示,去年從市場上籌來的市政債增加了5.7萬億元,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借新還舊,實際融來的新的融資不多,很多地方是借新錢去還舊錢,快到無法運轉的地步了。在這種情況下,讓地方政府再去借債,他不愿意借啊。現實中出現這樣的矛盾:中央政府一直在說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要求地方政府不能再借債了,但是另一方面,又說再給你些地方國債,拿上錢讓這些錢再去投資。而且,一般來說地方債這點錢不夠地方政府花,它還需要到市場上去籌錢。在這種情況下,它投資的積極性就更低了。

  這幾年反復討論地方債務的隱性風險,增加大規模的地方政府債務和控風險的目標存在著矛盾。老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說要保增長,就要求地方政府去投資,過兩年一看地方債務這么大,還款周期來了,怎么辦?就要控債務。

  這樣不行,還是要有一個想法。首先,不能老用政府投資、基建投資作為唯一的刺激經濟的手段。現在看來,似乎又有點回到了基建投資。盡管我們好多時候都在說這個,“鐵公基”不好,關鍵時刻,又經常只能把這個拿出來。但是,基建的的確確它的效用是在下降的。地方政府更明白這一點。要慢慢轉變觀念,得搞消費,難度非常大。但觀念不轉變更沒辦法。

  另一方面,中央核發的地方債規模可以增加一些,應該讓地方政府用地方債把活全給干了,不要讓他們拿上地方債,這個工程就變成一個“釣魚工程”,他到市場上去舉債,欠一屁股商業性債務。商業性債務是很麻煩的,因為周期短,所以它需要不停地借新還舊,擾亂金融秩序。

  地方債有個好處,期限長,用政府稅收來還,地方政府用起來也會比較謹慎小心。

  炒房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

  去年下半年,我們覺得經濟過熱,特別是房地產過熱,調控手段比較猛。一下把房地產給壓下來了。房地產是個鏈條非常長的產業,一旦房地產下來,好多產業都跟著下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房地產的定位沒有變化,還是“房住不炒”,所以總的而言,房地產未來不會是一個保值增值的手段。

  中心城市房價不太可能掉下來,但是增長空間比較小了,不是說沒有增長空間,肯定有,但是如果算復合增長率未必比投資其他資產要高。而且房地產的流動性很差,有好多地方的房,掛在市場上一年半載都賣不出去,因為它的價格太高了,哪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資金買這樣的房子。如果你握著這樣的資產,急需用錢的時候脫不了手,最后趕緊打個折變現,會發現實際上沒賺到錢。它不像金融資產說賣就賣掉了。

  過去這20多年間,房價增長速度太快,房地產對很多人來說成為保值增值的手段,但是在發達國家很少有人把房地產作為保值增值的手段,因為它漲得已經快見頂了。你也不能說它不漲,紐約、倫敦那些地方還在漲,但是很少有人說把房產作為一個金融資產的主要儲值手段。年輕人應該轉變思路。其實中國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很多人收入水平都超過25000美元了,還把房子看作一個主要的儲存資產的手段,恐怕是不太理性的做法。通過炒房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人民幣不會劇烈貶值

  美聯儲加息,中國沒有跟著動,沒有跟著它也加息,這是對的。我們的貨幣政策比較寬松一些是正確舉措。當然,它會對人民幣有一些貶值的壓力。但是,如果在經濟增長方面,基本面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貶值的壓力也不一定會有想象的那么大。人民幣稍微貶點值,說不定對中國的出口還有好處。

  我不認為人民幣會出現劇烈地貶值,貶到6.8、6.9不太可能。如果要貶值的話,頂多到6.5左右,不用太擔心。而且,老百姓、企業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升值的承受能力比以前強多了。

  在通脹方面,去年大宗商品價格猛漲,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才漲了0.9%。今年報告定在3%的通脹率,我們的通脹率已經連年低于“兩會”定的數據了。今年如果能達到3%,那說明我們的經濟真的復蘇了,需求回來了,消費回來了。所以一些人說滯漲,根本不存在,中國絕不會有滯脹。

  有人可能說PPI比較高,這主要還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但是,它最后沒有反應到老百姓的需求消費品上。一些生產企業承壓,但老百姓得利了。

  今年兩會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保護中小企業的措施。譬如今年稅費支持政策增長到了2.5萬億,去年是1萬億元的規模,增幅非常大。這說明中央對于保市場主體的用力非常猛,很明顯地是要保護中小企業,因為大企業事實上對于這點稅收減免是不敏感的。別看2.5萬億是很大的數,分散到近千萬各級別的市場主體上面并沒有多少,主要受益的還是中小企業。它們是吸納就業的主體,保市場主體也就是保就業。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趙般嬌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中國 經濟增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