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法定假日旅游消費逐步改善
自1999年9月發布實施《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以來,每個長假掀起的旅游消費熱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黃金周”之說也由此而來。按照2007年最新調整的國家法定節假日方案,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度過了三個重要節假日——春節、清明節和“五一”勞動節。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蔓延,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沖擊。自去年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國內經濟穩步復蘇,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達到18.3%,但繼續呈現生產強于消費、工業強于服務業、外需強于內需的特點。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肯定我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的同時,也指出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并提出要用好窗口期,凝神聚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堵點。今年法定節假日旅游消費市場的修復情況,可以為分析我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提供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
文化和旅游部測算的假期文旅市場統計數據顯示,迄今為止的今年三個法定節假日,旅游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回暖。春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達2.56億人次,同比增長15.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5.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011億元,同比增長8.2%,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8.6%。清明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達1.02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6%,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71.68億元,同比增長228.9%,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6.7%。“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達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見表1)。
無論從出游人次還是旅游收入看,今年春節假期的恢復力度都是最低的。這主要是因年初零星病例暴發,各地采取“就地過年”的防疫措施,令接觸性、密集型的服務和消費繼續受到較多限制。據文旅部介紹,春節假期,全國A級旅游景區開放數量保持在1萬個以上,占全部A級旅游景區總數量的75%以上;“五一”期間,全國共約1.2萬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約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90%。
此外,疫情持續蔓延對文化旅游消費行為和心理還有疤痕效應(scareffect)。據文旅部介紹,春節假期出游,衛生、安全、有特色是游客們關心的重點,短途游成為主流選擇。清明期間,由于近程旅游占比高、旅游產品價格低、景區減(免)票等原因,也影響了旅游消費的完全恢復。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顯示,清明假期,57%的游客參與踏青郊游,32.5%的游客體驗游園賞花,自駕游客占比60%。“五一”期間,國內出游人次超過疫情前的可比水平,但旅游收入卻仍低于疫情前,也恐與近郊游、自駕游較多有關。同時,因景點一房難求、一票難得、人滿為患,也可能抑制假日集中出行的意愿。
從假日經濟恢復看中國經濟重啟
前述三個法定節假日的旅游消費情況正是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縮影。從一季度經濟數據看,我國經濟供需兩端的恢復進一步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的問題。
從生產端看,一季度經濟實際增長18.3%,兩年復合平均增長5.0%,較2019年同期增速低1.3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不變價復合平均增速為4.7%,較2019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行業分項數據顯示,“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不變價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除“房地產業”外,第三產業其他行業的復合平均增速均低于2019年同期的水平(見圖1)。其中,住宿、餐飲、汽車租賃、文體設備和用品出租、旅行社及相關服務、票務代理活動等,與假日文旅活動密切相關。
從需求端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兩年復合平均增長4.1%,較2019年同期低4.2個百分點,剔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復合平均增長2.2%,低4.7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兩年復合平均下降1.0%,增速較2019年同期低10.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復合平均下降3.0%,較2019年同期低10.9個百分點(見圖2)。
以上情況從宏觀層面反映了防疫措施及其疤痕效應對服務業和相關消費活動的持續影響。從清明和“五一”旅游消費市場的恢復情況看,預計隨著疫苗接種順利推進,疫情防控措施適當放松,居民出行的安全感逐漸增強,二季度以后,服務業和相關消費活動重啟有望進一步加速。所以,由于低基數效應,一季度經濟當季同比增速可能已經見頂,但復合平均和環比增速在后三個季度還會有年內新高則值得期待。
當然,如果疫苗接種不如預期,抑或是疫情出現反復,則可能延緩經濟的全面重啟。特別是近期印度疫情大暴發且病毒發生多重變異,令全球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劇增,并加大了我國的防疫難度。故前述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抓好疫苗接種,推進疫情國際聯防聯控。
哈佛大學T.H.Chan公共衛生學院4月14日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論文,基于美國數據建模,探討了保持社交隔離措施對疫情發展的影響。結果顯示,保持社交隔離可能在2022年前仍有必要間歇性地持續進行,在缺少疫苗或其他有效治療手段的前提下,疫情甚至最晚在2025年前還有復發的可能性。果真如此,則意味著未來較長時期,人類都要與病毒共處,間歇式的防疫措施將成為經濟社會活動正常化的硬約束,進而也意味著潛在經濟產出水平會出現長久的下降。對此,我們要在思想和措施上做好充分的準備,有備無患。
重視新冠疫情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筆者在上周專欄文章中指出,就業不充分是當前經濟恢復不平衡的重要反映(詳見《管濤:抓住時間窗口推動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2021年5月10日)。其實,前文分析的法定節假日期間,居民旅游出行及消費的變化,也可以折射出相關行業的就業情況。
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新冠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年底,我國城鎮和鄉村企業及個體就業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兩個行業的就業合計7609萬人,占到全社會就業人數的9.8%,較2008年年底(上次危機時)高出7.3個百分點(見圖3)。同期,城鎮和鄉村個體就業合計1.77億人,占到全社會就業人數22.8%,較2008年年底高出15.8個百分點(見圖4)。鑒于這兩個行業的準入門檻低且屬勞動密集型,估計二者在個體就業中的占比合計應有一成以上。
受益于全產業鏈供應鏈復工復產的領先優勢和出口“替代效應”,第二產業復蘇勢頭強勁,有助于增加工業制造業部門的就業。但是,接觸性、密集型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時間較長,甚至還有更加嚴重的疤痕效應,相關行業有可能從臨時性失業演變成永久性失業,由此造成的就業壓力或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近期,中央一再強調要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固本培元,穩定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使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其中明確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到今年底,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部署加強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
日前,文旅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聯合發文,部署抓好金融政策落實,進一步支持演出企業和旅行社等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發文,要求持續合理降低稅費負擔,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
這些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措施,對于市場微觀主體無疑是“及時雨”,下一步關鍵是要抓細落實,努力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和居民收入增加。當然,受疫情持續沖擊的相關行業也要積極自救,努力適應疫后經濟形勢和業態發展變化;相關行業的就業人員要加強職業培訓,實現轉崗再就業或靈活就業。
(本文作者介紹: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陳嘉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