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包商事件余音繞梁再次警示三條“不歸路”

2020年11月18日09:17    作者:陳志龍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陳志龍

  1、

  去年破產重組的包商銀行,善后事宜仍然余音繞梁。

  上周五,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稱,在對包商銀行接管期間,經清產核資,“確認你行已嚴重資不抵債,無法生存。”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貨幣和監管當局根據包商銀行已發生“無法生存的觸發事件”,決定對2015年包商銀行發行的二級資本債按照合同約定全額減記。

  二級資本債是商業銀行為補充資本而發行的債券,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也有無固定期限的。

  資料顯示,包商銀行2015年發行即將到期的二級資本債為65億,加上持有期的利息,本金和利息超過了70億。

  由于資本債的特殊屬性,當銀行出現重大風險時,它的賠償順序是排在銀行存款、其它負債之后,普通股權之前的。

  隨著包商的破產重組,如今市場持有的二級資本債成了廢紙一張。所謂全額減記,即持有人買者自負,本金全無。

  相對于對存款人的分級分類“打骨折”的兌付,銀行同業持有的包商銀行二級債權血本全無,這是我國金融市場破天荒第一次,也是一個標志性的、具有教科書意義的風險教育事件。許多人說,這讓人想起當年的“廣信事件”(注:1999年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破產申請書,通過破產關閉)。

  2、

  這幾年間,由于流動性寬裕和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的不足,銀行間的金融市場業務風生水起,從早期較單一的同業票據(轉貼現業務)發展到同業存款、互相認購對方理財產品、二級資本債等。

  一些個體戶式的民間票據中介從企業收購票據,通過銀行內部人獲得企業承兌授信信息,等銀行給企業開出承兌匯票,便動員企業將票據背書轉讓至“中介”掌控的公司名下,票販子通過與中小銀行合作貼現背書,這樣的匯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在銀行間不斷地轉貼,實現信用的循環放大,大量資金借助票據“空轉”,票販子在巨額資金的倒騰中牟利。   

  今年上半年,出現涉案金額高達200億的80噸黃銅變黃金的荒唐鬧劇,而一塊磚頭包在廢報紙里假冒億元票據或者“貍貓換太子”等票據調包案前些年曾一度高發,其涉案金額巨大,關聯關系復雜,社會影響惡劣。

  在央行和銀監部門的重拳之下,票據業務風險的管理薄弱環節近年來得到了有效的補漏。但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各種交叉性的表外業務十分紅火。一些小銀行,比如三線城市的城商行和十八線的農村商業銀行,他們的資本債本來就比較難發行,一般是交叉持有。比如A購買B的資本債,B購買A的資本債,復雜的還可能加入C三角交叉。這種交叉持有,實際上就是一種會計游戲,風險在小銀行之間積累放大。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就會產生鏈式的連鎖反應。 

  這些年類似風險事件高發,一個根本原因是“兩多一少”,錢太多,金融機構太多,好標的、好資產太少。無奈之下都擠到同業業務上去,因為總是想著銀行不會出問題。

  有個笑話,內地一家小銀行的董事行長帶著幾個人到深圳的某個民營系的資管公司,頗有“心機”的接待方安排洗了把澡,吃了大餐,幾個億的資金就出去“委托理財”了。

  幾年前,我曾在某地開一個座談會,多家中小商業銀行代表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要實施“做大資管、做大通道、做大表外、做大投行”等四大戰略,這與他們傳統的存貸款業務風馬牛不相及。聞之大為吃驚。

  我說這兩種業務洞若天淵,打個比方猶如南極洲天氣的數據對于夏威夷的天氣預報作用一樣。也曾善意提醒他們“要小心啦!傳統商業銀行與投行業務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小銀行無論是人才儲備、業務流程、風控體系都不能滿足這些業務開展的需要”。

  記得當時問了他們幾個問題:你們有業務基礎嗎?有人才儲備嗎?這些創新型業務的審批流程、風控體系與傳統業務規章如何并線?如何進行新舊業務的風險隔離或者應急處置?

  他們的回答很含糊,對風險幾乎沒有什么認知和預判,說“反正都是‘通道’”“沒人就花錢到上海找唄”“自己不會就把錢給人家做唄”。

  幾年下來,風險的浪頭一波接一波。第一波是大面積的債券浮虧,第二波就更麻煩了——如果你前些年把錢給了去年爆雷的包商、恒豐、錦州或者其他尚未暴露的“暗礁下的銀行”,如果你與明天系、海航系、紫光系、鞍信、川信等數十家民營高風險機構建立了順暢的“通道”,你出去的錢何時能回得來是未知數,沒準哪天就冒出個“全額減記”,當家人估計睡不好覺了。

  3、

  長期以來,銀行的牌照信仰、平臺信仰、大國企信仰、大而不倒的信仰,使得不少人成了睜眼瞎,而最近連續出現的信用債違約市場又給人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的風險教育課。

  包商銀行作為公眾銀行,已經連續兩年不能正常出具年報,相關會計和審計事務所主動請辭,但仍然有大量的同業機構閉著眼睛把動輒數億數十億的資金交給它,狼吞虎咽地持有它利息稍高一點的二級資本債。

  眾所周知,銀行因為特殊的信用創造機制,其同業業務是做大規模、“鼓大肚皮”最簡單的手段。有的肚子是做大了,但是一肚子的氣。全是空的。有的同業業務為了完成某個時點數,交易對手給出高于市場價格幾十個點的BP,就以為是撿到寶貝挖到金礦了,狼吞虎咽,以為吞下去的是蜜糖, 哪知蜜糖只是糖衣,里面是砒霜。

  有的銀行甚至在包商被宣布接管的當天還把大量資金打入到對方帳戶,損失慘重,結果也可想而知。應驗了西方金融市場著名的“火雞理論”:“喂你投食的那只手可能是最后擰斷你脖子的那只手。

  去年以來,以包商、恒豐、錦州為代表的多起銀行風險事件說明,龐氏融資和影子銀行的清算已拉開序幕。

  長期以來,金融業熱衷于通道類業務,因為缺少資本金約束,行業門檻低,可以閉著眼睛盲目加杠桿,理論上“可以想做多大做多大”,甚至可以做到無窮大,規模很容易如爆米花般地膨脹開來,但高杠桿疊加的金融體系是最脆弱的。

  英國學者尼爾·弗格森在歐債危機后的一篇文章中說,每一場危機都把我們推向金融世界中“偉大的死亡邊緣”。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幾乎定期發生在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中,像寒武紀末大滅絕造成90%的地球物種消失,或者白堊紀第三紀的災難造成恐龍滅絕。

  如果說這種自然界的“偉大的死亡”是因為氣候變化破壞了全球的自然環境,而金融機構的“偉大的死亡”往往是因為一場人為的災害緩慢而痛苦地改變了金融體系和秩序。這道出了我們迷戀的通道和資管業務的高杠桿的本質所在。

  中國有句老話,水落石出。雖然一輪又一輪貨幣洪流提供的充裕流動性短時間淹沒了風險的礁石,但累積的問題并沒有消化。去年的三家中小銀行,今年的多家信托、地方平臺和個別央企及一些大型民企的債務違約,都是大量以表外業務、所謂創新類通道型業務過度膨脹杠桿失控的結果。

  伴隨著風險事件的出現,相關的銀行及非銀機構都一頭撞到了擋風玻璃上而鼻青臉腫,滿臉是血。這既是必然,又是宿命。

  4、

  上世紀90年代,金融業違規拆借大量資金通過銀行自己的信托機構放款,形成巨額不良。由此展開了為期三年的治理整頓,當時朱镕基同志以副總理身份兼人民銀行行長,在那種亂象紛呈、非常困難的條件下,朱镕基說:“我主張為政要嚴,我們的銀行更要嚴。以今天為界,今后繼續搞兩本賬,用假單據套外匯、炒外匯期貨的,不管什么人,一律清除出銀行隊伍。沒有這種鐵的紀律,銀行就無法辦下去,也辦不好。”“對那些腐敗分子、極端不負責任的分子、素質很低的領導干部,請他們讓位。”

  他強調,“要切實加強金融機構領導班子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要大力培養人才,要選拔一批懂宏觀經濟、懂財務管理的人才充實金融機構領導班子,要選擇、使用真正的專家型人才。”

  在90年代初的那場金融整肅中,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銀行系統有三種人非常危險,對他們不能放松警惕。第一種是特別貪婪、特別瘋狂的人,為了個人享樂,一切在所不惜,不計后果;第二種人主要是領導干部,對國家利益、資金安全極端不負責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膽子大的不得了;第三種人,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都非常低劣,無知而又膽大,干出很多荒唐事情。”

  從恒豐的兩任董事長“前腐后繼”,再到最近發生的多起金融大案,都說明治亂的歷史正在循環回來。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中非線性的骨肉關系的相互糾結纏繞,注定了每一波風險都不是孤立的事件,每次新的挑戰都會引起鏈式的連鎖反應。

  近年來,金融系統不同板塊的跨市場風險事件給我們以深刻的警示。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是緊密關聯的復雜有機體,所有的正反饋和負反饋機制都是相通的。

  次貸危機的教訓證明,金融市場各部類這種唇齒相依的咬合對危機觸發、發展和深化會起到關鍵性作用。一個環節出事可能就會火燒連營,甚至可能把整個系統推入“一片火海”,其風險處置難度之大可能超出我們的傳統認知。一個市場發生險情,會迅速傳導到相關市場,并互相強化共振。這種病毒式、管道化傳播也是金融體系致命的脆弱性所在。

  次貸危機后,美國人說金融體系就像是水泵房內的動力學結構圖,而不是會計手中簡單的資產負債表。當然,它也不完全按照液壓物理學規律運轉。它就像到處都是水管、鍋爐和儲水罐的復雜迷宮,液壓閥、水管裝置和輔助泵無所不在,并彼此精巧地相互連接。

  在一個“水泵房”和“水電氣”相互交纏的復雜系統中,任何一個“小泵房”水管破裂或者電光火石的事故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混亂,甚至產生類似多米諾骨牌(Domino effect)的效應。

  一個復雜的高杠桿交易型系統一旦出問題,其嚴重性不是用程度來衡量,而是用級別來衡量。

  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多重政策疊加,各種信號此起彼伏,其間的碰撞和擾動強烈,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在上升。越是困難,越要有定力,叩問并堅守初心,越是要防微杜漸,戒慎戒懼不放過每一個風險點。

  一位非常熟悉金融業務的領導人最近在上海的金融40人論壇上說:“金融脫離實體經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金融不能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環的歧路,不能走龐氏騙局的邪路。”這“三條路”的選擇是對近年多起金融風險事件的深刻解剖,也再次如黃鐘大呂向金融業敲響了警鐘。

  本文原發于“秦朔朋友圈”

  (本文作者介紹:南京大學長江產經智庫特聘研究員,高級編輯,財經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