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各國貿易部長簽署了RCEP協定。這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采訪了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原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請他分享對RCEP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洞見。
中國一帶一路網:RCEP的簽署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哪些影響?
管濤: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協定簽約國總人口大概占了全球的30%,GDP占了30%,區域內貿易也占了全球貿易額的30%。如果根據RCEP的關稅減讓協議,能夠把我們的關稅水平大幅降低的話,肯定能夠促進東盟十國還有中日韓,再加上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十五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那么這為人民幣的使用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基礎。
人民幣的國際化,我們采取的政策是對本外幣“一視同仁”:只要是用外匯能做的業務,基本上人民幣也可以做了。接下來應該是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被接受和認可的過程。
下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在這方面需要緩慢培育市場,而RCEP的簽署就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
中國一帶一路網:人民幣國際化與“一帶一路”建設有著怎樣的聯系?
管濤: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中國從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也采取了很多包括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樣的務實措施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這些年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包括投融資,都是快于平均水平的。在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金融聯系更加緊密的情況下,人民幣用在中國和這些沿線國家之間的一些經貿活動中,應該是更加順其自然了。
由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們更加積極地推動互聯互通,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金融聯系更加密切。如果我們能夠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將有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這個過程是由易到難的。因為人民幣國際化起點比較低,所以培育使用人民幣的國際市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貨幣是越使用交易成本就越低、流動性越好,所以這方面的工作要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逐步推進。
但我們也要注意到有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當地貨幣是不可兌換貨幣,在國際市場上是沒有交易的。所以實際上人民幣和這些貨幣較難形成穩定連續的匯率,這對我們管理人民幣與當地貨幣的匯率風險敞口帶來一定挑戰。
中國一帶一路網:未來如何借力“一帶一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管濤:RCEP的簽署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更多的工作可以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首先,從政府層面看,政府之間可以開展更多合作,為人民幣跨境流通使用創造更好的條件。比方說使用貨幣互換協議來為境外的人民幣流通提供流動性支持。我們已經跟三十多個國家的央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額度超過3萬多億元,這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從企業角度看,目前人民幣的流動性比較差,一部分是因為產品不夠豐富。這就需要企業、機構,特別是一些金融中介機構來積極介入,根據市場需求設計一些產品,來推動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使用。如果我們企業的產品有競爭力,它就有議價權,實際上就可以在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做貿易時,推薦使用人民幣來計價結算。
另外,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也助推了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就能形成一個閉環。比方說,過去國際市場認為人民幣沒地方用,但現在國內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開放了,那么境外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像股票通、債券通這些渠道在境內買人民幣資產。這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個閉環:境外投資者有人民幣的收入,同時也有購買人民幣資產的支出。所以近年來,人民幣跨境流通使用方面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應該說是更加友好。
本文原發于中國一帶一路網
(本文作者介紹: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