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魏天諶
美國“精英”們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向來都是想方設法維護前1%的利益集團,而并非力圖促進整個國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廣大民眾生活水平。
美國一向號稱“精英治國”。美國“精英”們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向來都是想方設法維護前1%的利益集團,而并非力圖促進整個國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廣大民眾生活水平。本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經濟政策為資本服務的本質更是暴露無疑。本文旨在揭示美國幾項關鍵政策背后的邏輯。如果看不清這些政策的實質,就難以識破政客的謊言,無從把握美國政策的走向。
一是財政政策的吝嗇。如筆者前述專欄文章中所分析,美國等高度發達的現代國家的經濟衰退都是由于需求疲軟、生產過剩所致。美國的產能利用率不足80%,在當前需求不足的經濟大環境下,只有財政政策才能較為有效地解決問題。但美國政府迫于資本的壓力,實施財政政策的力度遠不足貨幣政策,即使實施財政政策,救助的主要對象也停留在大資本,而不是最需要救助的普通民眾和中小企業。
財政政策遭到富人反對,主要是因為直接影響富人利益。增加財政支出的三個主要方法,即收稅、印錢和借債都直接威脅到富人階級的利益。收稅是直接讓富人交錢,印錢和借債則會使擁有巨額資產的富人階級財富縮水。
在新冠疫情的打擊和經濟形勢的惡化下,美國國會在3月末通過了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法案,但該力度在這場歷史級的大衰退面前遠遠不夠。
首先,2萬億美元聽起來數額巨多,但比起美聯儲在過去3個月內為金融市場注入的3萬億流動性顯然相形見絀;其次,2萬億中的一大部分資金仍舊流向了大企業,其中44%的資金將用于提供美國企業貸款,僅有26%用于政府抗疫和公共服務,15%用于補貼民眾生計,另外15%用于擴張失業救濟。
近年來,美國政府支出增長乏力,導致老百姓福利微薄,公共基礎設施陳舊,大批道路、橋梁、水壩年久失修。
政府支持的缺失也是如今造成美國抗疫成績幾乎全球“倒數第一”的直接原因。直到6月25日,美國全國每日最多能夠檢測60萬人,而中國的每日檢測能力至少在126萬人(以每人需要3份樣本計算),且中國的總病例人數遠遠低于美國。如果檢測能力都無法滿足需求,更不用談追蹤和收治了。在美國疫情二度爆發之時,美國聯邦政府甚至在本周宣布計劃6月底停止對若干個新冠病毒檢測點的資助。
美國排名第一的經濟學家、諾獎得主克魯格曼多年來一直呼吁美國政府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投資,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政府都置若罔聞。即使在奧巴馬時期力圖實現“全民醫保”的奧巴馬醫保政策,也是割了中產階級的肉補償低收入人群、老人等弱勢群體,醫療效率和公平性都未提高,美國至今仍然有近十分之一的人沒有醫保。
上世紀30年代,美國深陷大蕭條多年,走投無路之際才選擇了羅斯福新政,將經濟拖出泥潭。今天我們也同樣可以判斷,未到別無選擇的時候,特朗普政府也不會選擇投入基建和社會福利,這也是為何特朗普4年前大興基建的競選承諾至今都未落實。
二是貨幣政策的欺騙。美聯儲和經濟學家稱,降息和量化寬松(QE)是促進投資和消費的有效手段。然而,近年來,美國、歐洲和日本紛紛推出低利率、QE等政策,但經濟并無顯著起色。“流動性陷阱”現象已經泛濫。企業選擇囤積大量現金而不是用于投資。盲目的貨幣寬松只會吹高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對實體經濟作用有限。
富人由于坐擁金融資產和房地產而越來越富,資產較少的普通民眾不僅無法從QE中分得一杯羹,只能看著他們的存款因為實際利率下降而縮水。這在筆者前述文章《負利率能救美國經濟嗎?別信了特朗普》中有更詳盡的闡述。
美聯儲名義上的官方使命是實現充分就業和維持物價穩定,并稱其擁有央行獨立性。然而,本次經濟危機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美聯儲真正在意的其實是風險資產價格,本質上也就是背后持有巨額風險資產的資本利益。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3月初,股市暴跌初見端倪之時,美聯儲就以遠比美國政府救人更加迅猛的動作出手救市,做出了這一輪空前的貨幣政策調整。
就業和物價只是美聯儲用來掩人耳目的幌子。2014年,通脹指標僅為1.5%左右,遠低于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就業占人口的比例在此前5年中僅改善了0.5%,美聯儲卻在此時宣布退出QE,其實是利益集團內部互相博弈的結果,金融財閥急于升息。如果不理解美聯儲政策的本質,就很難理解這一決定。
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美聯儲也將繼續不遺余力地為金融市場兜底。
三是對私企的無條件救助。2008年金融危機中,花旗銀行面臨倒閉風險。政府利用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項目高價購買其有毒資產。當時有經濟學家呼吁美國政府直接注資將花旗國有化,不僅可以使用幾分之一的資金就可以保障其流動性,而且可以通過花旗對實體經濟進行投資推動經濟復蘇。但美國財長以“維持私有制”為由回絕,本質就是為了維護背后資本的利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將這一舉動斥責為“強盜行徑”,但其實這只是顯示了美國政府固有的階級性。
最終,花旗等銀行接受美國政府大量救助資金,卻依然拒絕向實體經濟貸款,使得美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這點在本輪企業救助政策中也可見一斑。美聯儲要求中小企業將救助貸款中至少75%的資金用于發放員工工資,對于雇傭了更多員工的大型企業卻沒有這項要求。也就是說,大企業在收到救助后大概率不會用這筆錢來擴大投資或雇傭,老板拿走了大頭。美聯儲開始購買公司債,也相當于直接借款給大企業,卻不對資金用途有任何限制。老板在對企業及經濟前景十分悲觀的情況下,依然會裁員或削減投資,實體經濟仍然無法提振。
(本文作者介紹:AICPA/CFA持證候選人,曾供職于畢馬威資產管理部,紐約對沖基金宏觀分析師。畢業于維克森林大學會計、歷史系雙學位,經濟系輔修學位。)
責任編輯:李園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