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徐遠
小時候聽說過一句話,小孩盼過年,大人怕花錢。那時候村里的日子都緊巴,孩子盼著好吃的,大人則擔心每年一度的大考。孩子身上的衣服,口中的零食,年夜飯有沒有魚和肉,孝敬給老人多少過年錢,都是一年一度的大考。然后,大人們才會卸下鎧甲,享受那片刻的安寧。傳統社會的中國人,給自己留的時間,真的不多。
今年照例在雙方的父母家奔波。我不會做家務,陪孩子玩是我的主要任務。朋友圈看到那篇700萬留守兒童的文章,10%的留守兒童,竟以為自己的父母已經不在了。數據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是大量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父母,卻是事實。看到這樣的文字,心情想平靜下來,是很難的。
前幾年一個親戚生了二胎,我送了份子,外加一句話:不管多辛苦,把孩子帶在身邊,不要留在老家。在城里打工,早晚能抱抱孩子,晚上能哄著睡,比什么都強。親戚知道我不亂講話,聽進去了,一家人擠在城郊一間小屋里,條件雖然艱苦,也算是其樂融融。
敢說這句話,是因為在城市問題上花過點功夫,這個事情算是看得通透。城市不僅是鋼筋水泥,車水馬龍,更是千家萬戶真正的港灣,終極的歸宿。
翻開人類文明史,你會看到一條清晰的軌跡,更多的人離開土地,匯成城市(徐遠《人地城》)。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都可以在城里安身立命。從古希臘、古羅馬,到現代歐洲,從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到宋元明清,你看到的文明遺跡,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城市,跨越千年歲月,連接成歷史的坐標。而鄉村,是不在其中的。在千年的風霜之后,鄉村都成了歷史的塵埃,隨風飄散了。
城市之所以有這樣的力量,不是因為城墻的堅固,而是因為城市擺脫了鄉村社會的分散的、點狀的結構,結成了一張巨大的、有形的、無形的網絡,共同抵御歷史的風霜。每個人,每個機構,都是這張網上的節點,利用彼此的力量,眾生協作,各得其所。
反觀鄉村,則是各自孤軍奮戰,如老子所言,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不能充分借助分工協作的力量,鄉村在安全防衛,協作互助,知識積累,技術進步方面,都有明顯的劣勢。個體的力量終歸渺小,文明的進步也舉步維艱。
有條件的時候,離開土地,匯入城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方式。
沒條件的時候,創造條件,離開土地,是社會突飛猛進的基本模式。
中國1978年以來的經濟奇跡,有很多角度去解讀。其中的一個角度,是城市化率,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8年的59.6%。所謂奇跡,不過是更多的人離開土地,匯成城市。
誠然,對于每一個人而言,漂泊到陌生的城市,要克服很多的困難。每一個曾經流浪的人,都深有體會。落腳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層,那份艱辛,冷暖自知。
以前在香港大學工作過兩年,港大位于港島西區,不算繁華。漫步周邊,經常可以看到那些“筆桿子樓”,就是細細長長的樓房,拔地而起。那些樓那么苗條,經常擔心會被臺風吹倒。樓里的房間,都很小,三四十平米的單元,就算很大了。遠遠望去,像極了一個個鳥籠子。但是就是這樣的鳥籠子,現在賣到上千萬一個。
曾經很為港人的局促感到心酸。那么多人,就為一個個鳥籠子奮斗。后來閱歷多了一點,才慢慢明白,蒼天饒過誰,誰不局促,誰不心酸。香港的貧富差距其實很大,底層人生活其實很一般,但是至少有希望,努力打工,把孩子送進好一點的學校,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至少都是正常的家庭。反觀內地,農民工很難在城里立足,孩子經常留在老家,才是真的心酸。
人都有同理心,如何面對那700萬留守兒童,面對那700萬破碎的家庭,考驗一個人的良心。
好在,政策層面已經有一些變化,為農民工留在城市創造了一些條件。2018年底剛剛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其實是往前邁了一步。
法律條文很復雜,和億萬農民相關的,就是兩條。一條是土地承包權不變,承包期又延長了30年。對于年長的農民而言,這其實就是終生承包權了。另一條是經營權和承包權分開,可以轉讓出去,這樣農民就可以放心進城,不會損失農村集體土地的承包權。
事實上,新版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保護進城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村民一邊可以進城落戶,一邊可以繼續享有村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如果農民進城了,他的承包權和經營權怎么處理?新版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進一步規定:“承包期內,承包農戶進城落戶的,引導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償原則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也可以鼓勵其流轉土地經營權。”
說到這里,最新的法律精神就清楚了,其實就是兩個“鼓勵”,不僅鼓勵農民進城,還鼓勵農民進城落戶。落戶了,兒童就不用再留守,家庭就不用再破碎。
農民進城落戶之后,農民作為村集體成員的利益不受損,同時可以分享城市化的好處。以后農民向城市的流動,會順暢很多。很有可能的一種做法,是承包權、經營權都可以變成股份,農民帶著股份進城,一邊獲得城市的打工收入,一邊獲得農村的分紅收入。
關于農村問題,有很多專家,觀點不一樣很正常。觀點不同,本是學術之爭。可是,我難以明白的是,這么多的專家,面對這700萬“留守兒童”,面對這700萬破碎的家庭,如何能夠無動于衷,堅持說農村是中國穩定的腹地,農村保留了鄉土社會的美好。尤其是,當這些人自己住在城里,把子女送往大城市甚至國外,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
醒醒吧,省省吧,鄉土社會已經解體了,承不承認都一樣。工業化、信息化浪潮面前,農村的點狀結構在城市的網狀結構的降維打擊下,已經七零八落。
醒醒吧,省省吧,只有現代化的都市和鄉村,才能充當中國經濟的穩定器,大規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才是糧食安全,社會穩定的保障。
醒醒吧,省省吧,農村的未來,是變成城市網絡的一部分,變成城鄉一體化網絡的外圍的、輔助的部分。絕大多數農民的未來,就是進城落戶,成為市民。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和我的親戚一樣,帶著孩子在城里打工的人們。也希望更多的人,打工的時候能把孩子帶在身邊。實在不行,至少常回家看看。
(本文作者介紹:北大國發院金融學教授)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