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諸建芳:兩會前瞻,需求管理政策之外還應關注什么?

2020年05月11日08:09    作者:諸建芳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諸建芳、程強

  核心觀點

  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對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已經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但還需關注“兩會”對之后復商復市的重要意義。此外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建議關注“兩會”可能做出的一些重大安排部署,這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宏觀和資產配置的主線。

  摘要

  ▌  “兩會”時間是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共識凝聚期。我們判斷,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總基調是:以財政政策擴大內需、以貨幣政策降低成本。關鍵的點包括:(1)提高赤字率;(2)發行抗疫特別國債;(3)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降準;(5)降息;(6)再貸款,共六個重要的工具。在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的總體安排上,我們判斷會更加重視就業穩定和扶貧攻堅。就業關注的核心問題既包括維持一定規模的新增城鎮就業崗位,也包括盡快促進城鎮調查失業率回到5.5%以下的合理水平。脫貧攻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中具有核心意義。確保完成今年全面脫貧的目標任務,仍然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長作為支撐。

  ▌  “兩會”之后:從復工復產到復商復市。雖然復工復產已經基本恢復,但是不少企業的差旅出行還沒有恢復到正常,限制了交通運輸業、商務服務業、酒店住宿業等的恢復,以及企業經營銷售活動的展開。線下消費場景仍存在一定限制,比如聚餐、娛樂、電影等還未完全恢復營業。我們估計,隨著“兩會”的勝利召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動各項經濟工作的精細度將會更高,國內疫情風險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整個經濟活動的邏輯也可能將逐步從復工復產切換到復商復市,商務活動陸續恢復,消費回補逐漸開啟。

  ▌  需要關注“兩會”可能的重大安排部署。(1)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一般逢5和0的年份,黨中央都會召開全會討論形成關于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2020年已經進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會逐漸形成指導今后五年的主要思路框架,我們認為,十四五時期會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2)繼續推動不失時機的改革。我們判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既需要一攬子逆周期宏觀對沖政策來穩定總需求,更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改善供給結構。自從2月以來,已經陸續推出了多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我們認為,“兩會”會對全年改革任務作出進一步的安排部署。未來的改革會圍繞著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一核心任務展開。(3)以新型城鎮化的方向推動區域發展。我們認為,“兩會”也將以新型城鎮化為抓手,繼續推動區域經濟合理分工布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特別是順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這一規律,加快城市圈和城市群建設。(4)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在今年疫情沖擊的特殊背景下,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主線,關鍵是加快補短板。一方面,是通過補短板加強公共服務和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更好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補短板帶動投資反彈,同時促進消費回補,盡快讓經濟運行回到合理區間。我們認為,兩個重要的補短板領域需要關注——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共消費。

  正文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于5月21日在北京召開。面對年初以來新冠疫情對經濟運行的顯著沖擊,“兩會”的召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認為至少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兩會”時間是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共識凝聚期,“兩會”預計會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進行定調;

  第二,“兩會”預計也會是經濟快速恢復的集結號,“兩會”之前復工復產已經快速恢復,基本回到正常水平,“兩會”之后,預計復商復市進程也會顯著加快,消費回補將逐步開啟。

  第三,“兩會”也會對一些長期重大任務進行安排部署,比如“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繼續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等。

  我們認為,當前市場對逆周期政策已經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但還需關注“兩會”對之后復商復市的重要意義。此外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建議關注“兩會”可能做出的一些重大安排部署,這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宏觀和資產配置的主線。

  ▌  “兩會”時間是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共識凝聚期

  我們判斷,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總基調是:以財政政策擴大內需、以貨幣政策降低成本。關鍵的點包括:(1)提高赤字率;(2)發行抗疫特別國債;(3)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降準;(5)降息;(6)再貸款,共六個重要的工具。

  財政政策方面,預計赤字率會進一步提高至3.5%,發行特別國債規模0.5-1萬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擴大至3.5萬億。粗略匯總“赤字+特別國債+專項債+減稅降費”財政發力的總規模可能會超過10萬億,如果宏觀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規模預計在10-12萬億區間,相比去年總規模7.2萬億增加3-5萬億(2019年:赤字2.76萬億+專項債2.15萬億+減稅降費2.3萬億),按100萬億左右的名義GDP計算,直接拉動全年名義GDP增長3-5個百分點,如果考慮財政的乘數效應,最終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可能更大。

  貨幣政策方面,我們認為全年仍有約100個基點的準備金率下降空間(或等幅的其他長期流動性投放措施),可能分兩次落地,具體時點預計將匹配財政政策的落地時點(如后續地方專項債進一步下達額度的時點、特別國債的發行時點等)。在價格層面,我們預計后續OMO及MLF利率均有望進一步下降2次左右,有15個基點左右的下降空間,進一步帶動LPR利率下降,維持后續存款基準利率將下降10-15個基點的判斷,時點大概率在二季度,適當降低銀行的成本壓力,從供給端發力,促進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下降。

  在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的總體安排上,我們判斷會更加重視就業穩定和扶貧攻堅。就業關注的核心問題既包括維持一定規模的新增城鎮就業崗位,也包括盡快促進城鎮調查失業率回到5.5%以下的合理水平,特別重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脫貧攻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中具有核心意義。2019年,GDP增長1個百分點,約帶動貧困人口減少180萬人,貧困發生率降低0.18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仍有貧困人口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為0.6%,加上今年在疫情沖擊下有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口500萬左右,今年的扶貧攻堅任務實際是1000萬人左右(3月1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介紹)。確保完成今年全面脫貧的目標任務,仍然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長作為支撐。

  ▌  “兩會”之后:從復工復產到復商復市

  進入5月,復工復產已經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5月8日,六大集團日均耗煤在疫情后首次超過2015-2019年5年的均值水平。5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各地各部門圍繞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精準有力及時推出8個方面90項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減免稅負、社保以及其他交通用電成本,增加專項再貸款再貼現、延期還本付息等精準支持中小微企業,舉措的積極成效正在顯現,復工復產正逐步達到正常水平,企業困難得到一定緩解,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于正常。

  雖然復工復產已經基本恢復,但是不少企業的差旅出行還沒有恢復到正常,限制了交通運輸業、商務服務業、酒店住宿業等的恢復,以及企業經營銷售活動的展開。五一期間一些景點仍然是關閉或者限流管理,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相比2019年五一假期(僅4天假期)的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76.7億元存在不小差距。線下消費場景仍存在一定限制,比如聚餐、娛樂、電影等還未完全恢復營業。

  我們估計,隨著“兩會”的勝利召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動各項經濟工作的精細度將會更高,國內疫情風險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整個經濟活動的邏輯也可能將逐步從復工復產切換到復商復市,商務活動陸續恢復,消費回補逐漸開啟。

  從防控等級來觀察,各地對一級響應級別進行調整的時間集中于2月底和3月初,其中京津冀三地于4月30日同時調整為二級響應。隨著5月2日湖北省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全國31個省份的一級響應級別全部調整完畢。截至5月5日,二級響應級別的8個省份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湖北、廣東、西藏、寧夏。其中,西藏部分地區按三級響應管理。三級響應級別的21個省份為: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四級響應級別的2個省份為:青海、新疆。

  ▌  需要關注“兩會”可能的重大安排部署

  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

  一般逢5和0的年份,黨中央都會召開全會討論形成關于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作為編制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總體指導。比如在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即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這些綱領性精神對5年來的宏觀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投資方向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規劃編制工作的總體安排,一般來說分為三個階段進行。以十三五規劃為例,在2014年啟動(逢5和0年份的前一年),第一階段主要是2014年,開展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形成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第二階段主要是從2015年初到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出臺前,開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框架重大專題研究,起草形成綱要的框架。第三階段主要是中央建議通過之后,按照中央建議精神,研究起草十三五規劃草案,并準備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2020年已經進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我們會逐漸形成指導今后五年的主要思路框架。展望十四五時期,會和之前幾個五年存在明顯不同,十四五是我們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起點上,面對的是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019年11月25日的十四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十四五時期,外部環境可能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和挑戰更多,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人民對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在這個背景上,有必要“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們會更加強調的是高質量發展。在這個框架下,產業結構更多向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轉型,以新基建作為抓手,大力發展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車聯網、區塊鏈、集成電路、光通信、數字經濟等新經濟業態。

  繼續推動不失時機的改革

  我們判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既需要一攬子逆周期宏觀對沖政策來穩定總需求,更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改善供給結構,來提高經濟潛在增速水平。通過政策促使供需兩端共同發力,努力讓經濟運行盡快回到合理區間,短期長期兼顧,用改革激發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認為,即有的改革部署并不會因為疫情而推后,反而會在外部沖擊下不失時機的加快落地。

  自從2月以來,我們已經陸續推出了多項重要的改革舉措。3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而且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包括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等九個方面。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方案。2020年4月27日,《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則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進。4月30日,中國證監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預計未來會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良性投資循環,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企業杠桿率。

  我們認為,“兩會”中會對全年改革任務作出進一步的安排部署。預計未來的改革會圍繞著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內容既包括所有制改革層面比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也包括經濟運行層面比如要素市場化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土地市場改革,還包括分配層面,比如稅收體制改革、社保體制改革、社會服務與公共服務領域改革等。

  以新型城鎮化的方向推動區域發展

  我們認為,“兩會”也將以新型城鎮化為抓手,繼續推動區域經濟合理分工布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特別是順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這一規律,加快城市圈和城市群建設。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集聚效率高、輻射作用大、城鎮體系優、功能互補強的城市群,預計未來會繼續推進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中原、哈長、北部灣等城市群建設,同時對雄安新區、海南自貿港繼續謀劃更大力度的改革政策。

  此外,針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特別是北方部分省份增長放緩,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發展相對滯后,一些城市特別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傳統工礦區城市發展活力不足等,預計也會進一步完善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等配套政策,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共消費

  我們認為,在今年疫情沖擊的特殊背景下,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主線,關鍵是加快補短板。一方面,是通過補短板加強公共服務和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更好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補短板帶動投資反彈,同時促進消費回補,盡快讓經濟運行回到合理區間。我們認為,兩個重要的補短板領域需要關注——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共消費。

  我們在《宏觀&地產專題報告—“舊改”:兼顧短期與中長期經濟增長的新抓手》(2020-5-8)中提出:“舊改”兼具短期和中長期經濟增長新抓手,也符合新型城鎮化經濟和人口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聚集的規律,而且“舊改”不同于“棚改”,不會直接刺激地產開發,主要聚焦在“補居住短板”,屬于供給側改革。4月14日國常會提出今年各地計劃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舊改”與新基建相契合,“舊改”中的新基建占比較高。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類,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目的是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而新基建的內容在具體落地方面則呈現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軟硬件設施建設,這也正是老舊小區的改造方向。很多老舊小區的軟硬件設施亟待改造升級,而改造的目標則是更加便利完善貼近居民的生活居住需求,這便與新基建的智能化、數字化等相精神鍥合。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會拉動投資,而且可以增加涂料、管材等消費建筑材料需求,也可能激發居民的二次裝修需求,同時促進社區周邊便利店、餐廳、托幼養老等服務業發展,作用不可低估。

  公共消費是最終消費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GDP的貢獻不容忽視。2008年以來,我國公共消費(政府消費)在GDP中的占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公共消費達15.2萬億元,占最終消費支出的27.5%,占名義 GDP 的16.6 %。

  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在疫情沖擊下,居民消費受收入、周期等因素的影響,反彈力度可能較小,單靠擴大居民消費很難滿足逆周期穩增長的需要;公共消費主要受政府主導,可以直接形成需求,起到逆周期穩增長的作用。此外,增加公共消費,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不僅可以直接擴大內需,而且能夠降低預防性儲蓄,帶動居民消費,進而拉動經濟增長。

  按照政府消費的統計口徑,主要是指政府部門為全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消費支出和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凈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務的產出價值減去政府單位所獲得的經營收入的價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門免費或以較低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值減去向住戶收取的價值。根據2017年的投入產出表,主要的政府消費領域(前十大)包括(1)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衛生、(3)教育、(4)公共設施及土地管理、(5)專業技術服務、(6)研究和試驗發展、(7)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8)體育、(9)商務服務、(10)城市公共交通及公路客運,這些也是可以繼續發力的范圍。

  (本文作者介紹: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兩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