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張斌、徐奇淵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好于預期 全年經濟增速目標預估2.5-3%

2020年04月17日18:44      

 意見領袖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四十人論壇 作者:高善文 徐奇淵

  4月17日上午,2020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這是自1992年以來,GDP增速首次出現季度性的萎縮,也是首次出現負增長。如何解讀這一數據?該如何看待接下來的經濟走勢?

  數據出來后,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和CF40研究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對一季度經濟表現、全年經濟增速目標、政策施力重點等做了較為全面的評析,供各位讀者參考。

  一季度經濟好于預期

  “全年若能實現2-3%的經濟增速就不錯了”

  Q1:如何看待一季度中國經濟的表現?

  張斌:新冠疫情經濟不僅是人類健康災難,也是經濟災難,經濟被迫大幅度停擺,經濟負增長。3月份經濟指標顯著好于2月份,說明經濟正從疫情災害中走出來。中國1季度增速-6.8%,比我個人預期還要稍好一點。

  GDP沒有下降得更多,從收入法來看最主要的支撐是居民名義可支配收入還沒有負增長,這個部分在GDP中占比達到六成,相對損失更大的是企業利潤和政府稅收。經濟負增長背后,不同群體承受的壓力有很大差異,喪失工作機會的主要集中在農民工群體,難以繼續經營下去的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他們需要重點關注。

  徐奇淵:1季度增速總體好于預期,國內金融市場的反應、以及與中國密切相關的周邊金融市場的反映是一種驗證。此前有機構預測1季度增速將為負的兩位數增長,實際增速為-6.8%明顯好于悲觀預期。 

  Q2:當前要不要設定年度經濟增速目標?如果需要設定目標,應該是多少?

  徐奇淵:我認為需要設定增速目標。穩增長最后是為了保就業,而目前我們沒有很好的就業指標,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期,回到鄉村的農民工,難以反映到城鎮調查失業率當中。而由于相當比例的非正規經濟、非正規就業的存在,納稅紀錄、社保繳納情況也難以完整的反映就業全貌。相對而言,GDP及其增速是一個更好的中介目標。我們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目標作為中介目標,從而實現最終的就業目標,這樣做有其必要性。

  我認為今年合適的增速目標,應該在2.5-3%。雖然仍然有一定難度,但也是可以爭取實現或接近的。在這個增速水平上,既可以保證就業穩定,也可以避免過度的、不必要的刺激政策。

  Q3:接下來的三個季度,經濟恢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政策組合的主要施力點應該在哪里?

  徐奇淵:接下來的3個季度,主要矛盾是全球疫情沖擊背景下的外需嚴重不足。外需不足將會影響到國內出口、制造業投資、制造業就業,并通過生產鏈條、消費鏈條,進一步影響到國內的各個經濟部門。

  政策組合的施力點,應繼續堅持疫情防控為首要任務。同時,啟動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以抵消外需下滑帶來的負面沖擊,帶動復工復產走向可持續。在此過程中,應考慮到進口供應鏈可能對我國生產活動造成的沖擊,盡量選擇對進口供應鏈依賴較小的項目,對進口供應鏈依賴較大的項目啟動之前,需要進行供應鏈的風險評估。從而在擴張內需的同時,避免受到外部供應鏈的負面沖擊,受到瓶頸制約。 

  Q4:如何看待今年國內的經濟走勢?V型反彈有可能嗎?

  張斌:二季度經濟還會繼續從疫情災害中恢復,但面臨的壓力還是很大,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外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外需劇烈下行,出口部門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二是前期經濟停擺對企業、居民和地方政府帶來了數以萬億計的現金流損失,這會影響到接下來的需求和復工;三是對新冠疫情仍存在普遍恐懼心理以及防止疫情死灰復燃的各種防控措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正常經濟活動。如果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內需和外需同時疲軟會遏制供給,供給收縮又會進一步降低收入和遏制需求。市場受到的破壞并未結束,距離正常經濟活動水平還有很大距離。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都帶來了重大災難。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絕不只是1季度和2季度,它所帶來的經濟傷害也不是年內就能彌補,今年年內經濟恢復到正常狀態非常困難。全年如果能實現2-3%的經濟增速就很不錯了。

  徐奇淵:V型反彈恐怕難以實現。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美國似乎已經進入平臺期,但是這個平臺似乎比較高。而且美國的情況,不能和意大利類比,美國的各州之間的疫情防控政策缺乏協調,所以更像是整個歐洲的情況。另外,近期印度、巴西等國的疫情風險上升,日本、新加坡的疫情又有所反彈。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背景下,消費者信心、企業投資信心,以及事實上的工業生產過程和服務業(旅游業)的正常進行,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即使是政策發力,也受到疫情防控考慮的一定制約,因此短期內難以看到快速的V型反彈。

  加大基建投資力度

  發放消費券

  救助出口企業

  Q5: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制造業投資下降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是否需要政策發力,通過投資拉動經濟的增長?

  張斌:從支出法來看,投資是GDP當中波動最大的部分,從支出角度看GDP負增長的主要來源是投資負增長。維護接下來的經濟增長,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是必選項。當前市場預期不確定性大,市場自發投資的力量很弱,需要政府投資帶動其他行業的生產和投資,帶動整體經濟恢復。基建投資這么大的負增長遠遠偏離常態,有必要加大投資力度。基建投資保證效率的關鍵是投資項目跟著人流走,跟著產業走,都市圈的基建還有很大空間。

  徐奇淵:十分有必要。應盡快出臺政策,通過穩定消費、拉動基建投資,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這是因為,出口雖然在3月有所好轉,但有復工后補出口的因素推動,因此不能對出口過于樂觀。目前看,后續出口壓力有較大可能性進一步增大。同時,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較大,與此同時居民消費的信心、預期也受到的影響。我國財政、貨幣政策空間均較為充足,應盡快推出一攬子政策,發力穩定經濟增速。

  Q6: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劉世錦主任認為,目前穩增長的關鍵在于穩消費。最近經濟學界熱議,是通過發放消費券還是直接發錢來刺激消費。您怎么看?

  張斌:我贊同直接發錢,也贊同發消費券。現在有大量低收入群體喪失了工作機會,或者非充分就業,收入受到很大影響,需要紓困。針對困難群體的臨時性紓困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學習和完善。疫情危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練兵機會。發達國家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直接發錢和發消費券能起到增加消費的目的,但是對于全社會消費的穩定增長還不夠。全社會消費穩定增長需要全社會經濟穩定正常的運行,沒有投資和收入增長,消費穩定增長也難以保障。從走出經濟低迷的經驗來看,投資或者出口往往是火車頭,消費是車身。現在來看出口是靠不上了,投資還是重點。

  徐奇淵:發錢的乘數效應有可能小于消費券。尤其在消費者信心不足、預防動機增強的情況下,有的消費者可能會把錢存起來,在將來更加困難的時候才用。所以我比較傾向于使用消費券的方式。

  但是,消費券的具體做法比較多,有的做法可能效果并不理想。各種有條件的消費券,比如滿100送10元,這和優惠促銷類似。夸張的匯報,可以說用10元撬動了100元,是10倍的乘數。但實際上,可能那100元本來就是要消費的。而且,這對于最困難的人群來說制造了一種消費門檻。另外,規定用途的消費券,比如旅游券等,這對最困難的人群來說,也不是最需要的。因此,比較理想的做法可能是,消費券可以規定有效期,但不要規定具體用途。同時,消費券應該區分收入水平發放,針對困難人群發放,而不是按照運氣隨機抽取。

  在發錢刺激消費時,要特別關注新增加的困難人群。因為原來的貧困人口已經在政策覆蓋之下,新增加的失業人群、待崗人群,以及面臨減薪的低收入者,特別需要關注。 

  Q7:一季度出口33363億元,下降11.4%;進口32380億元,下降0.7%。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983億元。您如何看待一季度出口的表現?對于外向型出口企業,是否需要政策加碼救助?

  張斌:出口主要取決于外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世界經濟是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下行,下行幅度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對出口部門也是業所未有的考驗。一季度出口下降有國內經濟停擺的原因,也有外需下降的原因。 

  接下來出口情況也不樂觀。國外疫情高發期和經濟停擺從3月份開始,對出口的影響還會進一步顯現出來。對于出口外向型企業需要多方面的關注,需要一些臨時性的政策支持,包括對企業信貸方面的支持、稅費減免、盡可能地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幫助企業活下去。

  徐奇淵:一季度的3個月中,1月相對正常,2月是因為停工交不了貨,3月是復工后加緊趕貨。要注意到,進入2季度之后,外部經濟環境繼續惡化。因此3月的短期跌幅收窄,恐難以持續。對后續的外部經濟環境變差,要有足夠的心理和政策準備。

  對出口企業當然需要救助,但要避免頭痛醫頭。出口不行了,不一定繼續以保出口為目標。因為影響出口的,主要是收入效應,而不是價格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外國收入下降、需求就是減少了,這時候為了保出口、增加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對出口拉動效應不明顯,而且補貼都補到外國消費者了。當前,政策救助出口企業,應該鼓勵企業出口轉內銷,這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政策在出臺。往這個方向是有效的努力,這時候對出口企業的補貼、減稅,則會讓利于國內消費者。

  同時,國內有一些出口商,是質量、工藝水平很高的代工企業,只是缺乏品牌。要抓住當前的機會,鼓勵這些高水平的代工企業,向高端品牌進軍、向國內市場進軍。 

  解決就業壓力需要多方面努力

  Q8: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29萬人。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失業問題不但是經濟問題,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對于破解這一問題,你的建議是什么?

  張斌:經濟運行偏離常態,接下來的失業壓力還會很大。有些失業未必能充分反映在調查失業率數據里面,比如大量的非充分就業,還有一些難以難入統計的臨時性就業。勞動力市場壓力主要是兩個群體,一是農民工就業,主要體現在勞動力市場存量上的壓力;二是新畢業的大學生,主要體現在勞動力市場增量上的壓力。出口企業的失業也會是很大的挑戰。

  解決就業壓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政府建設項目盡快開工。一方面是直接帶動就業,另一方面是政府開工的項目能帶動下游眾多行業的復工。

  二,放寬服務業行業準入標準,部分新設立企業享受1-2年的稅收和房屋租金政策優惠。未來居民部門消費升級的主要內容是教育、健康、體育文娛等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產業升級的關鍵依托是科學研究、教育、商業服務等等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與高收入國家類似發展階段相比,我國在上述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就業在全部就業中的占比顯著偏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補上的短板。新冠疫情帶來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改革機遇,切實降低這些行業的準入標準同時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不僅為未來新畢業大學生就業開了一扇大門,也是未來消費擴張和升級的保障。

  三,提高公共管理服務的就業崗位。我國的人口流動與公共管理服務不匹配。有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區,由于編制限制公共管理人員和服務跟不上發展需要。需要結合現有的統計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扎實掌握每個地區的常駐人口數量、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流動規律,以此為基礎匹配相應的公共管理服務人員安排。新增的公共管理服務人員不能設置當地戶籍限制以及學歷限制,應有較大比例留給農民工群體。

  徐奇淵:首先,宏觀上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水平,這在前面已經提到。其次,從長期視角來看,中國處于老齡化進程當中,勞動年齡人口從凈增長轉向凈減少。從長期來看,我們面臨的是勞動力的供給減少問題,只是在短期疫情沖擊下,失業問題顯得很突出。同時兼顧長期挑戰和短期壓力,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可以抓住當前失業上升的時機,結合中長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加強對失業人口、再就業人口的技術培訓,為我國中長期產業轉型積蓄力量,同時通過增強人力資本紅利,緩解人口紅利減退的壓力。

  通過多元化應對全球產業鏈轉移風險管理

  Q9:如何看待最近一些國家“去中國化”的舉措?中國如何積極應對全球產業鏈的重構?

  徐奇淵:從美國和各國政府的政策導向來看,疫情沖擊之后的全球化背景令人堪憂。從全球跨國公司的視角來看,疫情沖擊后,其對供應鏈的管理戰略也將走向多元化。全球化的單一效率取向,將轉向效率與風險的平衡,由此全球化將呈現出多元化的新路徑。這類似于金融投資的資產組合,不把零部件供應商放在一個籃子里。

  在多元化的全球化路徑下,這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產業外移,但這與純粹的產業外移不同。因為其他國家也同樣會發生疫情,其他國家也會和美國發生貿易沖突。所以將來的全球供應鏈布局,要通過多元化進行風險管理。

  同時,產業轉移壓力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這為我國進行產業鞏固提供了時間窗口。受疫情沖擊最大的供應鏈,往往是汽車、電子等集成度較高、供應鏈較長的產業。不過,在中期內,汽車、電子產業恰恰難以發生產業轉移。例如,一般的半導體晶圓廠的投入門檻就要以十億美元計。

  在此背景下,我國進行產業鞏固仍然有一定的時間窗口。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機制、體制仍然存在諸多結構性問題,改革開放仍然大有可為,我國市場對全球企業的吸引力提升仍然大有空間。通過化危機為改革動力,中國仍將在全球供應鏈中保持著最為重要的地位。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定位為“平臺+實體”新型智庫,專注于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經濟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