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中銀研究
2019年末,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并快速席卷我國其他地區,呈現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等特點。本次疫情將沖擊短期經濟運行,但從長期看,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和轉型升級的趨勢。同時,本次疫情將給金融市場帶來短期擾動,對金融機構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政策建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方面,要加大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應對疫情方面,綜合施策,最大化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影響。
就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經濟金融熱點快評,主要觀點如下:
一、疫情將對中國經濟產生短期沖擊,但不改長期向好趨勢
結合2003年“非典”經驗,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一定的沖擊,但這種沖擊往往是一次性的。本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從短期看,疫情將使得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從長期看,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和轉型升級的趨勢,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一)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主要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
結合“非典”時期的情況,2003年各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可見“非典”對于經濟增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2003年二季度。據估算,“非典”對2003年二季度經濟增速的拖累約為1.45個百分點。此外,由2019年各地GDP數據可知,此次疫情中心湖北省和武漢市在全國經濟中的占比分別為4.3%和1.6%,遠低于2003年疫情中心廣東省(11.5%)和北京市(3.6%)占全國經濟的比重。因此,預計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主要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
分行業看,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是受疫情影響的主要行業,但疫情結束后將較快恢復。2003年“非典”時期,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均受到重創,但在疫情過后均快速恢復。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2002年四季度的9.1%下滑至2003年二季度的2.3%,而后在三季度恢復至7.6%;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2002年四季度的12.3%下滑至2003年二季度的7.4%,而后在三季度快速回升至16.9%。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疫情爆發正值春節假期,因此,其對交通運輸和住宿餐飲業的打擊將比“非典”時期更大。2020年春運前30日(1月10日至2月8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和民航累計共發送旅客13.52億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40%。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0050億元,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而2020年春節,各類聚餐宴席和大型文娛活動被取消,大量餐館和主要景點停止營業,這將顯著影響餐飲零售和旅游市場。
(二)需求方面,疫情主要沖擊消費,對出口和投資影響可控
短期內消費增速將大幅下降,但中長期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升級趨勢不變。因疫情防控需要,居民減少外出大幅抑制其當前的消費需求,短期內消費增速將大幅放緩甚至腰斬。但這部分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有望在疫情結束后得到有效釋放。以“非典”為例,2003年4-6月正值“非典”疫情高峰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7.7%、4.3%和8.3%,分別較2002年同期放緩0.5、5和0.3個百分點。但7月疫情消退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大量釋放,當月消費增速反彈至9.8%,比2002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此外,當前我國電商零售發達,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0.7%。待物流逐步恢復后,疫情對消費的沖擊可能小于2003年情形。
疫情對我國出口貿易沖擊總體可控。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工業企業春節停工延長、交通運輸等相關配套行業受限、檢驗檢疫更加嚴格等因素將在短期內影響我國出口企業的交貨能力,貨物出口將有所縮減。但疫情好轉后,隨著企業復工和交通運輸的恢復,出口企業的交貨能力也將較快恢復。另一方面,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入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若未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列入PHEIC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有限。主要理由有三:其一,歷史上美國、墨西哥、巴西等國也曾被列入PHEIC,但其當年的出口貿易并未受到較大影響。其二,世界衛生組織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舉措,強調不建議各國對中國旅行和貿易進行限制。因此,列入PHEIC與中國全國成為“疫區國”不能劃等號。其三,PHEIC每3個月將進行評估,如果沒有額外聲明,PHEIC到期將自動失效,且如果疫情出現好轉WHO可以隨時撤銷該認定。
疫情對基建投資影響有限,但需警惕其對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沖擊。一是2020年1月財政部提前批復的新增1萬億專項債各地已緊鑼密鼓發行,這將為基建投資提供較為充足的資金。預計未來基建將繼續作為逆周期調控的重要手段,發揮“穩定器”作用。二是制造業投資本身自2019年以來持續低迷,疊加當前疫情導致的企業開工延遲、成本負擔較重、市場需求縮減等不利影響,制造業投資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三是疫情致使地產開工延后和銷售停滯,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壓力增大,預計未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進一步下降。
(三)疫情短期推動CPI上漲和PPI回落,但長期對價格影響有限
疫情短期內推高CPI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企業春節后開工延期,導致居民消費品生產不足;二是部分地區交通封鎖、物流中斷,產生區域性供給不足;三是部分生活必須品和病毒預防、防護用品出現恐慌性搶購和囤貨。未來隨著疫情的穩定和消退,生產將逐漸恢復,恐慌性需求也將下降,CPI將逐步回落。工業品價格方面,受疫情影響,供需均有所下降,PPI將繼續處于通縮區間,企業盈利壓力持續增大。
二、疫情將給金融市場帶來短期擾動,對金融機構造成負面影響
(一)推高避險情緒,給金融市場帶來短期擾動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更多體現為沖擊人們的未來預期、影響市場情緒,進而給金融市場帶來擾動。我們認為,這種影響往往是短期的,金融市場的中長期走勢仍取決于未來中國經濟運行情況。
股市方面,A股出現短期明顯下跌,但持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股票市場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往往較為迅速、敏感。從2003年SARS、2012年和2015年MERS等重大傳染病對股市影響來看,基本為短期負面沖擊(表1)。2003年“非典”時期,股市在疫情高峰期(4月至5月)才出現較明顯回落,4月15日至25日期間下跌幅度達8.9%。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速度更快,且信息傳播速度也更快,A股受影響的時間也有所提前。在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1月23日),在疫情影響下股市已呈現下跌態勢,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2.75%和3.52%。在春節后第一個交易日(2月3日),股市更是出現了恐慌性殺跌,上證指數下跌超8%,震蕩幅度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及時出臺政策以維穩疫情沖擊下的股票市場,自2月4日起上證指數呈緩慢回升態勢。預計A股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持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后續走勢仍需進一步觀察,主要取決于疫情進一步發展情況、相關政策的推出與落實、經濟基本面的運行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表1:幾種重大傳染性疾病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債市方面,債券收益率回落,但需警惕違約風險上升。結合2003年“非典”時期債市表現,在4月下旬至5月底疫情高峰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出現較為明顯下行(從3.2% 降至2.8% 左右),伴隨疫情消退,6月以后債券收益率又有所回升。在本次疫情爆發并擴散的背景下,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一定程度上會帶來債市利好,推動債券收益率回落。春節后第一個交易日(2月3日),10年期中債國債到期收益率從2.9932%降至2.8231%,此后呈低位波動態勢。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或將加碼等因素,預計未來債券收益率仍有一定下降空間。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當前我國企業杠桿率水平較高,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未來在旅游、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明顯的行業,企業償債壓力進一步加大,違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匯市方面,人民幣匯率承壓,但出現大幅貶值的概率不大。本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將引發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擔憂,人民幣將在短期承壓。春節期間,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破“7”;2020年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768,春節后恢復交易的第一周人民幣貶值約1.28%。但中長期來看,市場對人民幣走勢的認識愈發理性,預計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的概率不大。WHO宣布將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PHEIC之后,離岸人民幣匯率并未出現明顯貶值跡象,處于窄幅震蕩范圍內,顯示了市場對我國未來疫情防控形勢的信心較強。
(二)商業銀行不良率將有所上升,部分業務將受沖擊
在電子化、網絡化普及率明顯提高的背景下,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金融業務的直接影響并不明顯,但其間接影響不可忽視。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影響和沖擊反而要更為持久。
一方面,企業盈利能力下降、還款能力減弱,將可能導致后續銀行不良率的上升。在疫情持續爆發、擴散過程中,部分城市“封城”、務工人員返城受阻,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被打亂,營業收入和現金流減少甚至中斷,但房租、工資等剛性費用仍需支付,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盈利能力隨之下降。此外,疊加近年來我國處于經濟增速下行階段,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較為嚴峻,本次疫情將進一步惡化大量企業境況,導致企業還款能力減弱,出現資金鏈緊張、斷裂甚至無力還款的情況,一定程度將推高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將受到沖擊。一是在疫情爆發、擴散期間,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企業的信貸需求將進一步削弱,沖擊商業銀行貸款業務。此外,居民外出活動的減少,旅游、購車、購房等消費下降,也將減少相關貸款。二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利潤空間收窄,將導致企業存款少增,影響商業銀行存款業務。且恰逢春節期間,居民手持現金較多,在外出減少情況下,現金暫時滯留家中。三是由于企業和居民活動受阻,銀行在此期間難以開展新客戶的拓展,且代理、承兌等部分中間業務被推遲。
(三)影響國際資本對我信心,資本流入可能放緩
其一,疫情的爆發引起資本市場波動,短期內削弱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以及WHO將其列為PHEIC的相關表態,使得全球已經進入緊急狀態。尤其是我國各省(市)區均出現了疫情病例,目前還處在病毒疫情爆發的關鍵時期,未來不確定性較大。這將影響外資流入中國股市、債市的信心和意愿,使得前期國際資本流入的趨勢放緩甚至逆轉。
其二,疫情增加了中國市場的投資不確定性,導致外商直接投資下降。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國在應急管理機制、治理體系以及相關機構效能擔當等方面的問題,可能為國際社會部分敵對勢力借此攻擊我國的借口,進而可能會導致一些境外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
三、政策建議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還在蔓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未來疫情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經濟金融的影響分析仍需要持續跟蹤。盡管此次疫情對我國經濟和金融的負面影響是短期沖擊,不改變我國經濟中長期穩中向好的局面。但我國當前經濟運行本身困難較多,此次疫情影響與2003年“非典”影響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宏觀政策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經濟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同。2003年正值我國加入WTO紅利期開啟,且中美關系溫和,我國經濟正處在量的擴張期。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逆全球化浪潮抬頭,中美貿易摩擦暫時緩和但仍存不確定性。第二,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2003年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人口紅利釋放,經濟內生動力強大,抗風險能力較強。當前我國處于經濟增速換檔、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經濟本身下行壓力明顯,2019年底經濟低位企穩但基礎尚不牢固。面對疫情沖擊,需要更加有力、有效的穩增長措施來應對。第三,宏觀政策的發力空間不同。當前我國宏觀杠桿率偏高,遠高于2003年水平。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上升、M2和社融增速下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受阻等,當前宏觀調控政策的發力空間有限。
2020年本身就是穩增長任務十分繁重的一年,此次疫情將2019年底出現的經濟短暫回暖勢頭受挫。要減緩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民等等方面造成的壓力,使經濟盡快恢復到正常的增長軌道,宏觀政策應充分做足預案,靈活部署,及時應對。
(一)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方面,加大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
一是將赤字率提高至3%甚至以上水平,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一方面,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受到明顯沖擊將導致這些行業稅收減少,疊加財政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財政增收難度將有所上升。另一方面,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地方財政補助等領域的財政支出大幅增加。此外,疫情對經濟造成短期沖擊,需要穩增長政策加大力度。因此,可考慮提高赤字率至3%甚至以上水平,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保障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此外,當前需提前做好基建項目儲備,待疫情結束后,繼續以基建投資為抓手穩增長。
二是貨幣政策加碼逆周期調節。綜合運用降息、降準手段,引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切實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我國仍有降準空間,結合疫情的影響以及經濟本身存在的下行壓力,建議適當增加2020年全年降準(或定向降準)次數或幅度,全年3-4次(1月已實施1次降準),并在春節過后盡早實施。加大調降MLF利率幅度,引導LPR利率下行,并進一步發揮LPR作用,推動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下降。
(二)應對疫情方面,綜合施策,最大化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影響
一是以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形式對重點受影響地區的地方財政進行補充。在此次抗擊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地方財政尤其是重災區的地方財政在采購醫療物資、兜底患者醫療費等方面支出較大,建議視各地方財政實際情況,及時以專項債等形式對其進行一定的補充,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二是對重點受創行業和企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對于交通運輸、文化旅游、住宿餐飲、電影會展等短期內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尤其是這些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建議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甚至直接對其進行補貼。例如,適當減免增值稅,以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盈利金額來降低所得稅,降低社保、養老、醫療等繳費率,直接給予企業補貼等。此外,可鼓勵商鋪租戶對受創較重的企業減免租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三是加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加強對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及地區的信貸傾斜。考慮到湖北省經濟金融受疫情影響嚴重,且“封城”給當地帶來的巨大損失,建議為湖北省發放較大數額再貸款,增強當地金融機構的信貸能力。鼓勵并引導商業銀行增強對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住宿餐飲、旅游文化等行業,醫療衛生等防疫重點行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可在相應考核中給予加分獎勵。
四是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鼓勵國開行、農發行等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強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區域和行業的信貸支持。
五是充分重視本次疫情對就業帶來的影響,加大對城鄉居民就業的支持力度。重點放在對農民工就業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上,以補貼、獎勵、稅收減免等方式對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領域的中小企業應該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防止企業由于負擔過重而出現疫情結束后大量裁員的情況。
六是加大對貧困人群的救助力度。本次疫情爆發及相關城市“封城”等措施造成了較多人民群眾生活受損。考慮到疫情并未完全控制,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未來收入降低或失業的人群可能會繼續擴大。建議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加大對于貧困群體的救助力度,及時監測并救助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
本期點評人
周景彤 中國銀行研究院 資深經濟學家
范若瀅 中國銀行研究院 研究員
葉銀丹 中國銀行研究院 博士后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銀行總行一級部門。研究領域涵蓋全球經濟、國際金融、宏觀經濟與政策、金融市場、銀行業發展等。)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