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迅雷
前幾天出差,早上在酒店用自助餐的時候,拿了一堆蒸熟的土豆、玉米和花生,突然想到,這些我非常喜歡吃的東西,原產地竟然都在美洲。假設我們只能吃到本土原產的糧食、蔬菜和水果,那么,今天餐桌上的食物將變得多么單調。所以,開放、交流和貿易對大家都有利,重溫歷史,對未來走正確的路有幫助。
原產美洲的作物讓中國人口增加三個億?
歷史學家們對于明末清初中國人口的估算存在差異,有的認為有7000-8000萬,以何柄棣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則估計清初人口(1650—1700 )當在1億—1.5億之間,若取中間數,則在1.1億左右,而到晚清太平天國戰爭爆發之前(1850年)這2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人口增加到了4.3億,即凈增加了3個多億人口。
4億人口這一數量級,在清朝之前的中國人口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北宋時期中國人口的峰值也就1.2億,明朝萬歷年間,中國的人口則進一步達到了2億,這大概是中國古代生產力水平下以稻、麥為主要糧食作物的農業社會所能支撐的最大的人口數量。
2500多年前的《論語·微子》中就有“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其中的“五谷”是指:稻(大米)、黍(黃米)、稷(又稱粟,小米)、麥(大麥、小麥)、菽(大豆),說明2500年之前的古代主食主要就是這五樣糧食。
2000多年前,第一次是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核桃、蠶豆、芝麻、葡萄、石榴、香菜、胡蘿卜、黃瓜、大蒜這九種食物,讓中國的食物豐富起來了,西漢的人口峰值達到了6000萬,成為中國人口史上第一個峰值。
北宋人口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1.2億,但國土面積卻只有唐朝時的四分之一,這說明北宋的農業技術水平一定是有了很大提升,如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宋真宗(趙恒)下旨從現在的越南引種推廣耐旱高產的稻谷——占城稻。
不過,中國人口從一億多提升到四億多,我認為,主要是靠開拓荒地,因為清朝版圖大幅增加。但僅靠拓荒是不夠的,還是靠糧食新品種的引進,如這一時期引進了早稻而產生的雙季作物,大大提高了糧食單產。而不容忽視的是,明末從美洲傳到東南亞的高產作物蕃薯、玉米、馬鈴薯等,大大豐富了中國的糧食作物種類。
中國歷朝歷代總人口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不過,這些外來農作物并沒有在明朝得到大力推廣,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在我國西南各省和東南沿海各省被大規模的推廣,使得我國大量山地和丘陵被開墾出來,以其可利用閑置之山坡旱地種植,即“不與五谷爭地”的特點,有力地支持了人口的繼續增長。
因此,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于美洲糧食作物在全球尤其在中國的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美洲大陸離其他大陸板塊的距離較遠,缺乏傳播路徑(如鳥類傳播),如果沒有人類的傳播,就只能生長在美洲大陸。1492年哥倫布航海到達美洲,并在那個發現了玉米和番薯。第二年他在回家的時候帶了玉米種子,并把番薯獻給了女王。
據說玉米在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傳入我國,番薯和馬鈴薯(土豆)則稍微晚一些,大概在萬歷年間傳入我國,其中番薯是由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明末福建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引進,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除了玉米、番薯、馬鈴薯之外,從美洲傳入的作物還有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蘿、陸地棉、西洋參、煙草等30余種。這些耐旱農作物的引進,大大降低了種植土壤條件,對于擴大中國糧食的種植面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番薯、玉米、土豆和花生原產美洲,芋頭原產印度
大眾菜:五谷豐登
如我在少兒時期(70年代),因為家里計劃大米不夠吃,也經常要吃計劃供給的玉米粉和番薯,那個年代,總是感到饑餓,因為番薯水分很多,特別不耐餓,但如果沒有這些副糧,我想我可能會餓病。
試想一下,從1850年到1970年這短短的120年時間里,中國人口又增長了一倍多,達到9億,除了耕地面積擴大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因素外,如果沒有番薯、玉米等原產美洲的農作物作為副糧的邊際作用,何以支撐如此之快的人口擴張?
因此,無論是哥倫布還是誰發現新大陸,無論是誰助推新物種的引進,都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全球貿易的繁榮和科技進步,極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也大大超越了人們的預期。例如,我國在70年代中期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就是基于對未來我國能夠養活多少人缺乏信心,這與70年代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成立羅馬俱樂部的主流觀點一脈相承:人類將面臨增長的極限。
如今,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糧食單產全球第一,這歸功于袁隆平等科學家們的貢獻。同時,中國還是大米的全球最大進口國,這又是全球貿易便利化帶來的好處。
美國成為全球霸主:北美有多少故事讓人深思
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到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在這不到300年的歷史中,就把一個原住民為印第安人的封閉大陸,轉變成為可以與18世紀霸主英國抗衡的區域,確實是一大奇跡。
那么,美國是如何崛起的呢?首先,美國最先尋求獨立的13個州,都是原英國殖民地,英國在美的移民占大多數。由于當時英國已經成為全球海上霸主,又主導了全球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先進技術向美殖民地傳播相對便利和快捷。
其次,英國入侵美洲較晚,其殖民地相比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與原住民的同化程度很低,而且,印第安人又被殖民者大肆屠殺,如今美國人口中印第安人的數量占比不足總人口的1%,遠少于華人數量。
這幾乎是白白獲得了一大片廣袤肥沃的土地,可以在一張白紙上重繪藍圖,使得美國經濟受原住民文化影響比較小,不如墨西哥(60%為印歐混血、30%為印第安人)、智利(75%印歐混血,5%為印第安人)等影響那么大,為何北美經濟要比中美和南美發達很多?這至少也是一大原因。
第三,美國經過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各方利益訴求都充分表露,社會經濟制度得以不斷改革和完善,相比其他市場經濟國家,更能體現效率,吸引全球人才進入美國,為美國經濟的強大提供了人力資源這一重要的生產要素。
當然,美國人口大變換的過程是非常殘暴和血腥的。歐洲殖民者強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種植園,從非洲大量販運黑奴,同時肆意地屠殺和奴役印第安人,如現在美國境內居住的印地安人總人口在3000萬以上。由于被大量屠殺,幾乎到了滅絕的境地,到在20 世紀70年代,美國的印地安人集聚區總人口還剩下還不到80萬人。
從非洲販運黑奴早在15世紀發現美洲大陸不久就開始了,當初是因為種植園、礦山缺勞工,之后美國南北戰爭中又有了廢奴運動,這極大改變了美國的人口結構,如今,美國的黑人比重已經占12%以上。
那么,為何當初殖民者不直接把當地的原住民變成奴隸呢?可能是難以“馴化”的原因吧——這就可以理解為何印第安人總是慘遭滅絕性屠殺了。如今,當種族、難民、貧富差距、非法入境等問題令西方國家頭痛時,追根尋源,皆有因果。
正是由于美國所具有了上述優勢,促使它與德國一起,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第二次工業革命標志性產業即汽車、電力、化學等,德國人西門子改進了發電機,本茨和戴姆勒在奧托發明內燃機的基礎上設計了汽車;而美國的電氣時代由愛迪生和福特開創。
如果說18-19世紀還是英國是全球的引領者的話,那么,20世紀至今都是美國稱雄世界的時代。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是一場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工業革命又是美國引領。
相比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即便從古埃及農耕文明開始算起也不過5500多年,但美國建國歷史不足250年,卻能迅速成為全球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堪稱奇跡。不過,在這近250年里,美國社會始終是高度開放、高度流動,人口流、貨物流、貨幣流、信息流的流量都是巨大且名列前茅。
人類歷史上GDP總量的突飛猛進:最近250年
來源:Angus Madison,中泰證券研究所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間雖然晚于鄭和七次下西洋,但卻引發了全球地理大發現熱,標志著航海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以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前后成為海上霸主為標志,美洲最先成為這些國家的殖民地,美國的誕生也是在此基礎上的。
全球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經歷了漫長的農耕文明或游牧文明,而美國的崛起,恰好與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非常吻合。從這個角度看,一個沒有歷史包袱,沒有太多宗教、文化習俗等理念束縛的美國,崇尚自由資本主義,成為全球霸主也合乎情理。
所以,歷史的演繹結果總是會出乎常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最終導致美國成為全球GDP總量第一的國家,讓中國成為人口全球第一的國家。而且,這兩個國家之間在本世紀的實力較量還可能出現戲劇性的變化。
中國與世界:從滯后到同步
不少歷史學家為中國18世紀以后走向衰落的原因爭執不休,我覺得,衰落是一個相對概念,此消彼長是地區經濟歷史發展的常態。隨著全球廣義流動性的不斷活躍,衰落的主要原因來自外面世界的突飛猛進。例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紡織技術的大幅提高,中國傳統的絲綢制造優勢就不再突出了。蒸汽機的發明,又帶來交通工具的革命,火車在19世紀初就出現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大約是從1860年開始的,1886年,汽車發明了,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汽車普及率大約與中國現在差不多,即每百戶家庭達到30輛左右。因此,從兩次工業革命看,中國其實都沒有趕上,因此大大落后了。
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應該是70年代初,回到我父親的老家浙江海門農村(現臺州椒江區),那里還沒有電燈,點著煤油燈,大家圍桌而坐,盡管100年前愛迪生已經發明了電燈。送給我們的布,也是用中國古老的手動腳踏的織布機織出來,據說,踏板織機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但我國直到上世紀末,仍有不少地方在用。這個距英國蒸汽織布機的應用至少晚了200多年。
春秋戰國時期(可能)發明的踏板織機
因此,中國實際上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而日本只是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日本就逐步成為了工業強國。其實,錯過的不僅是工業,還有思想觀念。例如,乾隆與華盛頓是不同時代的人嗎?相信大家都會這么認為。其實,乾隆和華盛頓都是在1799年去世的,但在思想上,一個是古代,另一個則是現代。
不過,從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中國開始追趕了,先是成功實現了兩彈一星的夢想,在原子能應用領域,不僅沒有落后,還有局部領先優勢。同時,制造業快速發展,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石油勘探、橋梁建造、高鐵等技術都是全球領先的。高鐵全球第一,汽車銷量全球第一......
上海磁懸浮列車: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磁浮示范
有人說,現在已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了,是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等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我覺得,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持續時間都在100年上下,如今第三次工業革命才持續了60年左右,應該還會持續下去,其主線應該是信息技術。
真正了讓中國與世界同步的,應該歸功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我記得,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對外面的真實世界一無所知,因為除了電臺報紙,沒有更多途徑的信息來源。我是從家里天花板上了解到50-60年代中國所發生的事情,因為為了防灰塵,木條天花板的縫隙上貼著一條條裁剪過的50-60十年代報刊雜志,有人民日報、解放日報,還有蘇聯畫報——這足以讓我大吃一驚!
如今,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成為國內使用最廣的支付手段,用戶數量之大令人恐懼,此外,我國的5G技術已經具有領先優勢,這對于下一步的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極為有利。所以,只要中國能夠在信息技術上始終保持同步乃至領先優勢,那么,中國就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最大得益者。
當年清朝皇帝的狂妄無知,誤判中英貿易戰(鴉片戰爭),義和團迷信自己可以刀槍不入,自上而下皆因無知(信息不對稱)而遭受慘重損失。如今,中國不僅信息流(包括網民上網總流量等)在全球名列前茅,貨物流(包括國際國內貿易、網購)規模應該也是全球第一,人口流當然是第一,貨幣流同樣規模巨大。
中國出口(貨物流之一)在全球占比不斷上升
來源:World Bank,中泰證券研究所
上述四大流,實際上都反映了三次工業革命成果的運用,如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衛星、火箭等工具,以及公路、鐵路、電纜、基站等網絡在中國的應用已經令全球刮目的地步。當然,中國的制造業總體還是處在中高端水平,與高端仍有不少差距。
而中國快速進步的奇跡,主要發生在過去40年。過去40年中國GDP在全球的份額,從不足5%提高到了近16%,上升了11個百分點,同時,人口在全球的占比,則從25%下降到了19%。
恰恰是這40年,中國實施了改革開放政策。縱觀全球,所有不開放的國家,都無一例外成為落后國家。只有開放,才能與世界同步,只有開放,才能讓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四大流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例如,物流(國際貿易)發達的如日本、德國,物流與貨幣流均發達的如香港、新加坡,四大流均發達的如美國和中國。
回顧歷史,人類的進步總是靠匯集來自五大洲各民族的聰明才智,在已有的科技成果基礎上,不斷往前推進。例如,古印度文明最杰出的貢獻是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中華文明等其他三大文明都沒有“0”的數字)。整數的十進制計數法產生于6世紀以前,用9個數字和表示0的小圓圈,再借助位值便可寫出任何數字,由此建立了算術運算。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于印度,然后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
古印度數字符號
又如,日本的崛起,就在于這個民族非常喜歡交流,原本這個島國連兩大文明的標志——文字和青銅器都沒有,公元630-894年這兩百多年間,日本天皇先后派出19次遣唐使到訪唐朝;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
再如,瑪雅文明是一種封閉的文明,因為沒有與亞洲或歐洲有任何交流的機會,因此就相對落后,甚至它都沒有進化到青銅器時代,于是當西班牙軍隊入侵的時候,就不堪一擊。
因此,我最后的觀點就是,中國必須在最近一次信息技術革命這一漫長進程中,始終走擴大開放路線,保持與世界同步;面對近年來全球普遍面臨的收入差距過大等諸多結構性難題,如果中國能夠在結構性改革方面率先取得成就,最終甚至有望引領世界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