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德林
一些券商分析師的研報就像變味的外賣,讓買方機構吃了腹瀉,怎不令人嫌棄?
看了水滸傳的人也許有個疑問,為啥有智多星吳用的梁山好漢最終還是被招安了呢?吳用難道不想幫宋江稱王嗎?
吳用當然想。遺憾的是,他雖有一肚子的錦繡才華,但血液里流淌著分析師的基因。實際上,他是個分析師的命。
經過近千年的衍化,曾經的幕僚現在已經變成了A股分析師。
有一位圈內人曾透露:
如果機構參加聯合調研,調研的結果也令其感到滿意,就會大量買入。當一些上市公司知道有機構聯合調研后,多少也會泄露一點消息給身邊的人。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何部分上市公司被調研后股價會出現明顯上漲了吧!在分析師的號召下,群魔便開始了亂舞。
但是大家別激動啊,那可能是莊家的游戲,分析師可能是釣魚的幫兇:
凡是對于那種一年半載都沒有交易量的冷門股,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三流分析師扔出一份報告,之后二流、一流券商跟進加持,基金不斷入場,疊加上市公司利好序配合,意味著這只股票要炒作起來。在繁榮過后,留下的卻是一片凄涼!
事出反常必有妖,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A股是個名利場,各大門派都希望能夠在這里創造神話,券商分析師們豈能默默無聞?
實際上,券商研報分析就是一個工具。它影響的不僅是數億元的交易,更是傭金收入。
顯然,一些分析師被利益綁架了。
在2014年牛市啟動前,大部分券商分析研報基本維持震蕩觀點。偏樂觀的券商也只是預測年內有20%漲幅,真正看到牛市來臨的寥寥無幾。
而到了2015年6月行情拐點的時候,策略分析師們卻一個比一個樂觀,甚至有券商高喊“牛顛不破”、“討論熊市為時過早”。
結果我們能看到,這幫喉舌又不負眾望地猜錯了。
在德林社2016年年會上,分享嘉賓私募大咖劉明達在回答小伙伴的提問時,說自己的第一重倉股是貴州茅臺,瞬間引發了臺下一片哄堂大笑。等到茅臺真正引領了一波慢牛行情,大家才徹底佩服這位大咖的眼光。當然,這位大咖今年也會再次來到德林社年會現場。
而那個時候的分析師們,又有誰敢說價格接近190元高位的茅臺還有上漲的空間呢?
有意思的是,當茅臺股價不斷創新高后,竟然有券商分析師站出來喊茅臺要破萬億。
能不能破萬億,這是日后的事情。只是對于作為買方市場的基金研究員們來說,真正有價值的研報是稀缺的。
欺騙大家一次,還容易被遺忘;如果再三欺騙,是不會被原諒的!
2017年9月,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員怒斥券商不專心做研究,看著股價漲停就瞎推中小板上市公司“江特電機”是鋰電碳酸鋰新龍頭。
這還真不是編的故事啊,我們查了這家公司的真面目。到底是干啥的呢?(按2017年年報介紹)原來這家公司的主營收入主要來源于汽車,占比超50%;而碳酸鋰業務收入不足5%。簡單說,它就是搞汽車產業的。
一些券商分析師的研報就像變味的外賣,讓買方機構吃了腹瀉,怎不令人嫌棄?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爆語》主持人。三分鐘財經脫口秀,每天一個資本真相,微信公眾號:delinshe)
責任編輯:陳鑫
德林社,最麻辣的財經脫口秀,官方微信公眾號: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