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鈕文新
確立“資本金融為主、貨幣金融為輔,股權資本為主、債務資本為輔”——中國金融市場宏觀結構意義重大,這是中國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質要求,也是金融結構的關鍵性次序,更是金融理論常識性規律。
確立“資本金融為主、貨幣金融為輔,股權資本為主、債務資本為輔”——中國金融市場宏觀結構意義重大,這是中國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質要求,也是金融結構的關鍵性次序,更是金融理論常識性規律。
中國經濟界的頂級人物這個周末齊齊匯聚北京,交叉于50人論壇年會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兩個大型會議之間,各種說法、觀點、見解不絕于耳,但唯獨聽不到關于股市方向的聲音。說來也怪,中國的經濟頂級人物歷來好像就有這樣的習慣,很喜歡討論匯率、利率的改革問題,而對市盈率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幾乎無動于衷。難道市盈率過低不是中國最大的金融風險嗎?
如果我們問:中國最大的金融風險是什么?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杠桿率過高。誰的杠桿率過高?企業杠桿率過高。這也是政策主張所謂“結構去杠桿”的核心要義。但問題的邏輯線不能到此為此,請問:為什么中國企業杠桿率如此之高?如何解決?當我們把問題提到這個層次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意識到:中國股市功能10年失效,至少是中國企業杠桿過高的關鍵因素之一。
說企業杠桿率高,無非是企業資產負債比例過高,也就是總資產當中,股權資本(自有資本)占比過低,債務資產占比過高。所以,降低杠桿率、降低資產負債比率,要么減少債務規模,要么增加股權資本。一般而言,通過延長企業債務期限可以適當縮減企業債務需求,但效果有限;如果強行收回債務,那企業資金鏈極易發生斷裂,這樣的做法不是降杠桿,而是“捅破企業杠桿率的風險”;所以,最有效、也最直接降低企業杠桿率——資產負債比率的方法就是增加企業股權資本。
明白這一常識,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股市長熊,10年拒絕在企業平衡資產負債比率方面發揮作用,迫使企業只能通過不斷增加債務謀求發展,那企業經營中所有的惡性循環都必將發生。比如:資產負債比率越高,企業財務安全程度越低,債務成本也會不斷上升,并蠶食企業利潤率;企業利潤率下降,財務安全程度更低,債務成本更高,利潤蠶食更嚴重。如此惡性循環作用在股市上,就是股價的不斷走低,沒完沒了地下跌,從而越來越不支持企業股權融資,而使得企業降低資產負債比率、降杠桿變成無解之題。
中國經濟在微觀層面如此惡性循環是否可持續?中國經濟屢屢遭受突如其來的下行壓力,其實都與企業杠桿過高、負債成本過高,微觀經濟主體擴張艱難密切相關。而更關鍵的是:跌跌不休的股市,讓企業失去股權資本支持,失去平衡資產負債比率的能力。這難道不是中國經濟最大金融風險嗎?毫無疑問,基于金融市場的系統性特征,我們關注債務市場的風險,就必須更加關注股市風險,兩個風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更嚴重的問題是:一面是不斷加大的資本項目開放,一面是不斷干癟的股票市場,兩者相加的結果,會不會演變成“中國主權資本控制權、定價權的旁落”?有些人認為,只要我們有控股權,控制權就不會丟失,至于價格,市場說了算。如此簡單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認知極易讓我們迷失。其實,市場的核心就是價格,誰壟斷了價格誰就是市場主導者,誰就是市場中最大的贏家,而且市場價格的主導權將決定一個國家的財富分配權。
歷史上,以市場價格控制權對抗企業控股權、決策權的事例少嗎?尤其是發生極致狀況、比如金融危機的情況下,1998年,為什么香港特區政府要通過直接干預市場?其實就是通過強硬的價格干預,把市場價格控制權從金融大鱷手中奪回來。否則,香港多年積累的財富都將被金融大鱷掏空,香港經濟主權都將被金融大鱷控制,領土主權回歸、經濟主權旁落——這樣的香港回歸祖國還有什么意義嗎?
怎么辦?按理說,股市風險屬于金融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管理金融市場風險應當由金穩委或中央銀行負責,這是國際慣例,也是中國近年金融管理改革中最大的變化。但鑒于歷史慣性,相關股票市場的問題,無論是國務院還是投資者,很多時候還都需要更多地依賴證監會去解決。這不奇怪,除了證監會,還能有哪個部門能夠把股市列入金融全局,并全心全意站在股市角度去思考中國金融風險的問題?
也正因如此,中國證監會恐怕要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要有勇氣和擔當。明知道是憑借一己之力無濟于事,那也得上,使盡渾身解數去挨家挨戶磕頭、挨家挨戶協調、挨家挨戶爭取,努力讓已被邊緣化的股市回到中國金融市場應有的位置上,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恢復中國主權資本定價的安全性,這不是部門利益,更不是個人榮辱,而是國之大計、民之大計。
毫無疑問,確立“資本金融為主、貨幣金融為輔,股權資本為主、債務資本為輔”——中國金融市場宏觀結構意義重大,這是中國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質要求,也是金融結構的關鍵性次序,更是金融理論常識性規律。應當承認,我們過去的金融發展違背了這一規律,更多醉心于貨幣市場、債務市場的機靈精巧,而忽視了金融市場創造資本的本質大義,弱化了資本金融、小看了股權資本,現在必須予以盡快的糾正,而這樣的糾正工作,恐怕只有中國證監會出面了。
關鍵性的歷史時刻,中國證監會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歷史擔當。
(本文作者介紹: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
責任編輯:趙子牛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