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中國金融》
作者|曾學文‘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導讀:金融機構要充分借鑒汲取“千萬工程”經驗精髓要義、理論方法,全面落實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的工作部署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金融機構要充分借鑒汲取“千萬工程”經驗精髓要義、理論方法,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的工作部署,穩扎穩打、因地制宜、久久為功,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適配性、精準性和覆蓋面,確保服務鄉村振興各項改革舉措取得實質成效,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應有力量。
夯實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能力,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自2013年我國首次提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來,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重要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但也要看到,我國糧食緊平衡狀態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資源“紅線”、生態“紅燈”約束較強,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嚴重。我國常年是農產品第一大凈進口國,大豆和玉米長期面臨“雙短缺、雙進口”挑戰。與世界主要農業強國相比,我國農業生產聯合合作程度不夠,缺乏具有國際定價權的大糧商,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有待提升。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視為底線問題。在耕地總量擴展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進一步突出提地力、挖潛能的戰略導向。在農業產業鏈領域,強調要提升農產品調控能力特別是強化流通儲備環節建設。2024年糧食金融服務要充分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產業鏈等重點領域不斷創新突破,力爭化解一批堵點難點問題。
一是進一步深化農田建設和耕地保護融資服務。我國農田建設和耕地保護項目長期依賴財政投入,由于財政支出地區差異較大,部分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鹽堿地綜合利用等項目在前期建設與后期維護過程中經常面臨資金短缺問題。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根子”,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耕地保護的重要性。政策性金融要不斷強化與地方政府、平臺公司合作,探索發行專項金融低息債券為農田建設和耕地保護項目提供低成本、長周期資金支持;商業性金融要積極圍繞村集體、合作社等開展“農地+流轉”“農地+經營”“農地+產業融合”等金融服務創新,在不增加地方隱性債務的前提下支持農田建設和耕地保護。
二是加快推進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在40%左右,僅為世界領先國家的一半。金融機構要加速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在支持種業、農機裝備等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化推廣運用方面持續發力,在服務好大型農業科創企業的同時,做好中小型農業科技企業金融服務,針對中小型農業科技企業輕資產、缺乏抵押物等融資問題,進一步加強聯合協作,探索依托投貸聯動等模式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三是全面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業鏈金融服務能力。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訂單農業等規模經營模式,針對各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收入等積極開展區域性改造,不斷開展純信用類、大額度信貸產品創新。同時,大力支持國內糧商建設節能型通風貯藏設施,不斷完善糧食收購、庫存管理等領域數字化服務和存貨抵質押融資功能。此外,進一步提升對國內外糧食價格、市場走勢的專業分析能力,在培育國際大糧商、多元化進口糧源等方面強化金融服務。
提高農村普惠金融覆蓋面和精準性,強化鄉村產業帶農富農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將農民增收問題放在首位,全面開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近1億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但也要看到,在完成脫貧攻堅后,我國依然存在500萬~1000萬戶的五保戶、低保戶、邊緣戶等群體。202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7萬元,不足城鎮居民的一半。2024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一年,如何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當前亟須關注的重點問題。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發展鄉村產業擺在突出位置,強調鄉村產業興旺對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的重大意義。金融機構應以此為切入點,以鄉村產業振興為抓手,提升農村普惠金融覆蓋面和精準性。
一是確保重點幫扶地區金融支持力度不減,降低脫貧農戶返貧風險。在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時期,特別要關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金融機構要利用防返貧信息跨部門整合時機,探索運用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脫貧人口的分類識別與金融服務能力。針對小部分有創業能力和融資意愿較強的群體,積極推廣小額信貸、創業貸等產品,做到應貸盡貸。對于大部分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群體,可探索支持一批農產品升級加工轉化等附加值較高、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鄉村產業和以工代賑項目等,促進實現依托產業帶動的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二是重點支持“土特產”等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全國各地農業產業園、返鄉創業園不斷增多,逐步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截至目前,全國各級農業產業園已超7000個,國家重點農村創業園區(基地)已超2200個。金融機構要密切關注農業產業園、創業園發展規劃及動向,制定“一縣一園一策”專屬服務方案,重點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行動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升辦貸效率;同時,進一步深化與地方政府合作,針對精品茶葉、精品咖啡、高端肉牛、中藥材等開展差異化授信,優化農業供應鏈融資服務,帶動更多小微企業和農戶發展。
三是聚焦支持縣域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確保“新市民”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工資性收入是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常年保持在40%以上,推動農民在城鎮有效就業無疑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手段。2024年人民銀行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認定標準從單戶授信不超過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金融機構要搶抓機遇,加緊開展制度調整、客戶篩選、產品調整和風險梳理等籌備工作。一方面,要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調整對建筑業的影響,穩住基建等領域資金支持,間接支持建筑業現存5000多萬名農民工就業。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縣域轉型升級產業、第三產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加強與相關重點企業及管理部門合作,探索將建筑業代發工資經驗移植過來,助力保障“新市民”權益。
加快綠色金融提質擴面,助力擦亮農業農村生態底色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在2023年“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更加強調農業產業綠色化和農村環境生態化的協調發展。農業農村的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近年來,綠色金融在支持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態種植養殖、生態修復等方面涌現了不少典型案例。但總體來看,針對農業減碳和增匯領域的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綠色金融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支持的精準性和適配度需進一步提升。
金融機構要著眼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需求,繼續推動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持續提升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能力。一是加強對涉農綠色低碳領域的支持。金融機構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金融服務,積極對接服務776個國家級生態農場、289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支持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對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縣、示范鄉鎮的金融支持。圍繞1600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586個養殖大縣,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還田、農膜回收等領域金融服務。二是加大涉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金融機構要探索創新生態補償貸款、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利率與碳減排掛鉤的“減碳貸”以及環境權益抵質押產品,創新林草碳匯交易試點配套產品,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在金融領域應用。依托“商行+投行”“融資+融智”“資金+牌照”的綜合經營優勢,針對涉農綠色項目周期長、風險高的融資痛點,構建涵蓋貸款、保險、債券、基金的多元化融資體系,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三是強化涉農綠色金融的科技支撐。金融機構要積極對接農業農村用地“一張圖”、農事服務“一張網”和“全農碼”等外部涉農數據,以及地方政府碳賬戶平臺,持續拓展數據的廣度和深度。重視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綠色項目判定的重要作用,通過自研或第三方購買等方式建立涉農綠色項目的智能識別系統,減少業務營銷過程中的識別成本。
積極構建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務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鄉村建設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更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性。金融服務在助力鄉村建設過程中要從農民最關切的現實需求入手,從最容易被忽略的細微事情入手,最大限度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是持續強化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的金融服務。我國縣域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普遍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且不少項目由于抵押固定資產評估值低、抵押物少等面臨融資難問題。例如,我國縣域大部分農產品冷鏈企業使用的設施較為陳舊,資產技術含量和評估價值低。金融機構可探索甄選一批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清潔能源建設等重點項目,分類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依托“銀行+保險”“銀行+擔保”等模式開展抵押物創新,適度提高抵押率,有效提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豐富拓展針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的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金融產品種類相對較少,金融機構要錨定重點加緊開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在農田水利、農村通組路硬化、農村供水保障工程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廣直接貸款、PPP貸款、銀團貸款等貸款形式。針對村容村貌提升、古村落修復以及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項目,創新開發一批“非遺貸”“傳承貸”等信貸產品,支持骨干文化企業、鄉村小微文化企業和工作室、個體創作者發展。同時,優先支持農村“醫共體”、“學共體”、商業可持續的縣域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推廣個人養老金制度和多元化養老產品。
三是進一步優化完善財政金融協同聯動機制。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多元化的市場供給機制還有待完善,相關政府擔保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擔保、風險補償機制還有改進發展空間,金融和社會資本介入存在一定難度。促進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新格局,前提是建立有效的財政金融協同機制。這不僅需要政府持續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農村地區的投資環境與營商環境,還需要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進一步加強與證券、保險、擔保公司的合作,積極開展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等投融資模式和風險補償機制創新,全面提升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深化數字金融創新,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及金融服務效能
隨著國家數字鄉村戰略的深入實施,新一代數字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鄉村公共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逐步實現融合,推動農業產業智慧化、城鄉服務均等化、鄉村治理精準化,有效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提升,為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現實條件。目前,我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的比例均超過99%,農村網民規模超過3億人,數據成為農民生產的“新農資”,手機成為農村生活的“新農具”。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機構積極探索數字技術應用,布局農村特色場景、沉淀多維度涉農數據、探索構建涉農信用體系,推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向線上化、開放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不僅滿足了農村地區賬戶開立、轉賬支付等基礎金融需求,還緩解了農村普惠金融高風險、高信息不對稱、高交易成本的“三高”問題,有效提升了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度。
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村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的融合創新仍處于初級階段,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還需進一步提升。比如,部分農村老年人等弱勢群體仍面臨一定程度的“金融排斥”,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農業新業態等領域的金融創新亟須加強;涉農數據質量不高、整合力度不大、互聯互通不足等問題仍有待破解,涉農數據的積累和治理依然任重道遠。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更加強調數字技術對農村普惠金融的賦能作用,提出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統籌建設區域性大數據平臺,加強農業生產經營、農村社會管理等涉農信息協同共享;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這為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指明了方向。
金融機構要緊跟國家數字鄉村發展行動,在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支持引導下,進一步深化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是強化低成本、廣覆蓋的金融服務。持續關注農村中低收入群體、老年群體等弱勢群體金融服務不足的問題,推動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均等化,強化線下網點和線上渠道的適老化改造。同時,深度融入農村經濟社會的數字化進程,C端聚焦農民工、“新市民”、農村老年客戶等重點客群,B端重點關注智慧農業場景,G端積極對接縣、鄉、村三級政府的政務治理需求,加快推進開放銀行建設與涉農場景布局,提供伸手可得的“金融+非金融”服務。二是加快構建完善涉農領域信用體系。加快推進涉農數據沉淀,主動對接區域性大數據平臺,構建多維度涉農數據體系,強化數據交叉驗證,不斷提升涉農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數字信用評價體系,為涉農客戶打造動態化、可視化的“信用畫像”,實現精準評級、全面評價和差異化的數字產品與服務創新。三是實現精準化風險管理。遵循數字化機理,在確保多渠道數據來源真實、數字信用評價模型精準的基礎上,加快探索建設數據驅動的信用風險防控體系及科技驅動的技術風險防控體系,確保涉農資產質量良好。四是更多關注農村消費者的金融健康。加強對農村客戶的數字金融教育和培訓,提高其對數字金融服務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通過數字化技術識別農村客戶財務健康狀況,動態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農村客戶財務韌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文章原載于《中國金融》2024年第5期
(本文作者介紹:權威、專業、理性、前沿,宣傳金融政策、分析金融運行、報道金融實踐)
責任編輯:劉天行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