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洪偌馨
隨著大財富管理業務成為近幾年各家銀行布局和競爭的焦點,包括手續費、傭金收入等在內的‘財富中收’逐漸成為衡量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但從上市銀行2023年半年報來看,雖然‘財富中收’較一季報的表現有所復蘇,但依然難掩暗淡。那些試圖將財富管理打造為新‘名片’的銀行,都不同程度遭遇了‘財富中收’大幅下降的局面。
在資本市場持續震蕩的背景之下,居民避險意愿上升、投資情緒低迷都在市場的意料之中,但在銀行業營收承壓的當下,財富管理業務不僅被寄予厚望,對于很多銀行來說更是戰略級的發展引擎。
那么,當下應該如何看待這一指標的變化?接下來銀行又如何突破‘財富中收’困局?
業內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是,作為衡量銀行檔期財富管理業務表現的重要指標,‘財富中收’有其標志性意義,但在衡量銀行財富管理能力和長期發展潛力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而相比于短期內這一項財務數據的波動,對于銀行而言更重要的還是如何平衡好當下與未來、短期盈利表現與長期業務發展之間的關系。
1
‘財富中收’的困局
馨金融統計了部分上市銀行2023半年報中披露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表現。其中,大行在收入規模上還是保持著較大優勢,波動也相對平緩,不過工行和交行還是交出了負增長的答卷。其他銀行雖然穩住了陣腳,但增速也不復以往,
相比之下,波動更大的是股份行與城商行,他們也是近兩年發力大財富管理、布局銀行新零售最積極的銀行。財報顯示,興業銀行2023年上半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降30.25%,北京銀行同比下降41.42%,此外,招行、浦發、光大等銀行也有10%左右的降幅。
招行還特別披露了截止到2023上半年的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309.03億元,同比下降14.28%。
關于相關收入普降的原因,許多銀行在財報和業績發布會上都有所解釋,總體來看,除了需求疲軟、交易下滑帶來的信用卡收入減少之外,存量理財產品規模壓降、資本市場波動、客戶投資情緒低迷和理財風險偏好下降導致的理財、代銷等手續費下降是主要原因。
其中,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的下行一直備受關注。截至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較2022年末下滑2.31萬億元,較2022年9月末下滑超4萬億元,并歷史性地被公募基金反超。
而在基金代銷方面,根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銀行渠道的市場份額處于收縮態勢,尤其權益類基金代銷保有規模明顯下降——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銀行權益類基金代銷保有規模市場占有率為49.54%,首次跌破50%,對比2021年二季度,下降近10個百分點。
如果我們再往前看一點,就會發現,這也并非是今年才出現的問題,
在六大行中,僅有農行和郵儲銀行在2022年兩家實現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正增長,同期,中行該項收入同比下跌11.27%,工行、建行、交行則分別有2.08%、4.45%和6.17%的降幅。此外,2022年平安和招行的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同比也分別下降了21.5%、14.28%。
2
儲蓄與財富的‘蹺蹺板’
在增收不利的現實面前,我們要如何看待當下銀行所面臨的‘財富中收’困局?
一個需要厘清的前提是,財報中顯示和當下我們討論的‘財富中收’主要是以傭金和手續費為主的這部分收入。
站在整個大財富管理市場的視角,整個產業鏈可以拆解為:上游的資產組織、產品打造;中游的選品和交易;下游的投教、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方案以及投后的陪伴。而目前‘財富中收’所展現的主要是機構在交易環節的表現,尤其是申購/認購費以及贖回費用等。
作為重要的財務指標,它確實能夠反應銀行在當期的業務規模增長情況,但并不全面,更無法展示出業務增長的結構和質量。
因此,如果僅以此來衡量機構財富管理能力的優劣顯然不夠全面、客觀和均衡。
比如,海量、穩定、低成本的存款是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優勢,以儲蓄形式存在的資金同樣可能是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和跨越的一個縮影,更加可能是對于未來業務增長的蓄力。
但儲蓄存款與投資理財之間又有著明顯的‘蹺蹺板’效應,當資本市場向好、收益較高時,更多資金會從存款流向投資理財產品,反之,客戶資金也會回流到存款,兩者之間的遷徙和轉換更是極為正常的。
顯然,存款無法直接創造‘財富中收’,甚至其占比提高可能會削減‘財富中收’的表現,但它也可以看作發展財富管理的一個基本盤,所以也有人稱其為‘中收之本’。
因此,近年來銀行越來越強調AUM口徑及其增長,并以此為零售銀行發展的重要指標。
不過,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參考海外市場的經驗,我們也必須要正視這種‘蹺蹺板’效應所帶來的風險和壓力。
雖然存款快速增長原本應該受到銀行歡迎,但2022年以來我國個人存款規模顯著增長,尤其是定期存款增長更加明顯,這給銀行成本帶來了較大壓力。
存款定期化疊加信貸需求不足和貸款利率下行的雙重壓力,使得銀行的凈息差管理難度越來越大。
因此,從銀行的角度出發,他們對于存款,尤其是成本較高的中長期定期存款的吸收動力減弱,而對于調整AUM結構——推動這些資金流向投資理財產品有著更強的驅動力。
郵儲銀行就在2023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提到,去年銀行業存款的付息率下降幅度不及資產端的收益率是導致息差收窄的重要原因,今年能否穩住息差,關鍵在于付息成本的壓降。
其中,優化AUM結構、將中長期存款更多引導向財富管理產品是壓降付息成本的重要舉措。
3
財富管理發展‘平衡術’
在避險情緒等因素的影響下,保險成為了近一年多以來最炙手可熱的投品類。
從2023年的銀行半年報來看,代理保險收入的增加成為支撐各大銀行‘財富中收’增長、推動相關收入止跌回暖的關鍵。
其中,平安、興業的代理保險收入都實現了同比收入翻番。與此同時,包括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都在財報中提到,銀行代銷保險產品的規模較之前有著顯著提升。
該項業務的顯著增長是居民風險偏好轉向、投資需求變化的一個縮影。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客戶的風險偏好下降、避險情緒升溫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銀行端客戶區別于其他渠道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偏好穩健和低風險的投資。
除此之外,年初以來大額存單產品被搶購,產品‘秒殺’情形頻頻出現;基金市場上,貨基、固收成為增長主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規模較去年底增長1.66萬億元,而貨幣基金貢獻了1.03萬億;銀行理財方面,根據各理財子公司披露的二季度報告,在現金管理類產品披露的前十大客戶中,個人客戶的高持倉頗受關注。
從短期來看,這是客戶需求轉向帶來的短期產品供給調整,但長期來看,這是對銀行大財富管理發展能力的挑戰和考驗。
客戶在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場景和市場環境下的需求有所差異,銀行要做的是準確和適時地洞察、觸達、運營和服務客戶,這可能會帶來產品形態與結構的轉變,為銀行組織資產、優化選品、客戶運營帶來新的挑戰,甚至對短期內的營收造成沖擊。
比如,隨著現金管理類產品面臨核心整改,涉及贖回時間、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以及規模壓降等多重整改,銀行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這意味著更多的投入、更復雜的產品設計和更低的回報率。
但從多家銀行的財報來看,他們還是在不斷加大投入,通過理財子公司做好理財產品的規劃設計。
此外,在基金代銷方面,銀行也在持續提升投研能力、選品能力和配置能力,更好地滿足不同細分客群對財富管理的差異化需求。
在大財富管理的征途上,資本市場的風浪、短期收益的波動都是必經之路。市場總是既希望看到亮眼的盈利指標,又要看到長期發展的可能,在兩難面前,銀行必須修煉好‘平衡術’。
誰能率先破局,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