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莫開偉
7月19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向外界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簡稱《意見》),全文分總體要求、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等八個部分共31條。
《意見》發布是我國民眾經濟生活中又一重大事件,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尤其是《意見》所展示的政治內容和部署,并以高規格文件方式,向全社會明確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信號,具有很強的權威性;而且,在我國經濟復蘇緩慢態勢下,《意見》出臺能有效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對促進經濟增長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還要看到,《意見》出臺更反映了黨中央對壯大民營經濟的堅定決心以及對其為經濟復蘇和提高社會就業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那么,銀行金融機構作為促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部門,該如何認真落實“民營經濟31條”?從當前客觀經濟現實看,應主要在三方面用力:
首先,在思想認識上要引起高度重視,認真領會黨央出臺《意見》的良苦用心,在支持民營經濟上動真情。
所有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各類商業銀行、保險、證券、擔保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應組織全系統員工認真學習《意見》,吃透《意見》中的每一條內容;讓所有高管和員工結合實際,集思廣益,重點探討現實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還存在哪些金融制度、金融服務方式、金融服務產品等內容的缺陷或短板,盡快理順下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的思路或方法,弄清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還需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或選準突破方向,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匯集強大的金融動能。
同時,對《意見》要心領神會,消除負面思想情緒,明白黨中央出臺《意見》的真正用意。上半年時間過半,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不盡如人意,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尤其是大量中小微民營企業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盈利能力依然較弱,不少瀕臨破產關門邊緣,給社會就業帶來較大的壓力,目前全國青年人有約21%的人處于失業狀態,這對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很大的壓力。由此,黨中央寄希望促進民營經濟擴大,通過改善民營經濟處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來為經濟全局走出低谷提供重要推力。對此,銀行金融機構應心中有數,消除扶持民營經濟的各種畏難情緒,樹立與民營經濟共患難意識,急民營經濟之所急,想民營經濟之所想,真正將金融支持的情感向民營經濟傾斜。
其次,把住《意見》關鍵部分,找準之前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對癥下藥,在支持民營經濟上消除“虛情假意”傾向。
銀行金融機構的朋友們也注意到了,《意見》第三部分“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中的“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發人深省,為何這么說?因為其中的一些政策內容之前也反復被提到過,此次再次被提及,可能不明究里的朋友會覺得是否有點“炒剩飯”的味道?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之前在中央政府召開的各類有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會議上提出的上一些政策制度,并沒有引起金融部門的足夠重視,也沒有得到認真落實,存在一些政策制度要么被懸空,要么被打折扣,或者干脆就像能被任意揉捏的“橡皮泥”那樣,形成了政策制度的“旋轉門、玻璃門、卷簾門”;也或者根本就是一場“作秀”,只打雷不下雨,不僅讓很多的營企業空歡喜一場,更讓一些民營企業對政府的政策制度失去了信心。
因此,銀行金融機構對《意見》提出的“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應引起足夠重視,因為對于民營企業來說,目前經營中最大的障礙或困惑應主要集中在融資支持政策不到位或不給力上;而融資支持政策的完善又是民營經濟生機得以恢復、活力得以釋放的根本所在,這個問題若此次《意見》發布之后仍沒得到很好解決的話,那民營經濟可能還要在低迷失落中徘徊更長的時間,也將對中國經濟復蘇帶來較大的拖累。
可見,銀行金融機構對中央高層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心應洞若觀火,容不得有半點的“虛情假意”或“陽奉陰違”,而是應將“心更誠、情更深”的支持情感傾注到民營企業身上;同時,把《意見》當著金融工作的后盾和指針,并趁著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各部門積極行動、釋放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信號這股東風,圍繞民營經濟大膽實施金融創新,打破現有服務民營經濟僵化的金融服務模式,一切圍繞民營經濟運行的特點、天性以及秉賦開展金融服務,狠抓政策制度落實,力戒各種形式主義,消除一切弄虛作假行為,闖出一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融資支持政策新路。
再次,構建有效載體,融合金融資源,凝聚社會各方力,大膽推進金融服務方式、金融服務產品創新,讓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制度落地生根。
一是健全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各銀行機構機構應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理念,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破之前僅由政府與銀行機構進行民營企業融資風險擔保的狹窄格局,由參與支持民營經濟的所有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出資籌集融資風險基金,用于對民營經濟支持之后形成的損失進行有效補償,具體量化各機構之間的風險承擔比例,將風險進行分攤,消除過去銀行金融機構獨家或少數機構承擔民營經濟融資所形成的風險損失;此舉既能消除銀行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融資的后顧之憂,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各銀行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的興趣和熱情,尤其可提高各銀行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大力推廣“信易貸”等服務模式,整合各類有限的社會資源包括行政資源、信息資源、金融資源等,匯集成有效破解民營經濟融資難題的“社會洪流”。“信易貸”就是整合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水、電、氣費以及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信用信息,“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降低銀行信息收集成本,為民營經濟融資提供更為準確、真實、客觀的數據信息,有效消除民營經濟融資障礙和放大民營經濟融資倍數。對此,銀行金融機構應充分發揮自身社會資金“中樞神經”的作用,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大力推進數字經濟通道建設,積極協調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使各類社會政府職能機構積極配合并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開發“信易貸”產品與服務,優化信貸審批流程,降低運營管理成本,提高貸款發放效率和服務便利程度,最終有效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三是進一步放寬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融資門檻,擴大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融資規模,允許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融資,為民營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擴大融資來源創造有利條件。近年來,監管部門不斷完善民營企業到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融資的基礎性制度,降低了民營企業融資門檻,極大地提高了民營企業融資易得性;尤其是科創板開啟、深化新三板改革成立北交所以及全面注冊制實施,為民營企業到資本市場融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眼下《意見》出臺,更需要監管部門向民營企業伸出債券發行和上市融資的“橄欖枝”: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到債券市場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推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擴大覆蓋面、提升增信力度;最為重要的是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為真正破除民營企業融資困局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石。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宋源珺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