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季章
零售轉型的終極目標是塑造一個好品牌。
銀行之間,零售業務同質化程度高,客戶絕大多數重疊,競爭的“硝煙”看上去不顯眼,但實際上白熱化。中小銀行要想在激烈競爭中勝出,贏得更多的優質客戶及錢包份額,進而實現零售持續發展和盈利,品牌是致勝武器。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一個在當地知名度和美譽度最佳的品牌,是零售轉型的最終、最高目標。
談論一個銀行的品牌,更多指向零售品牌,因為零售客戶眾多,更需要運用大眾營銷傳播的專業方法,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而公司、同業、投行等業務,客戶數量少得多,主要靠一對一營銷與服務,在“圈內”獲得好評。
品牌的內涵十分豐富,銀行經營管理所有成果,都可以在品牌上得到集中反映。所以,塑造好品牌的根本之道,在于辦好銀行,即不斷改善經營管理,為客戶、員工、股東、社會創造更多價值——這些維度的價值表現,在同業中不一定排第一,但也不能排最后,至少達到各利益相關方滿意的程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遲早會露餡,處心積慮堆積起來的“金玉”形象,瞬間崩潰,很難再重塑。
品牌最容易讓人關聯乃至等同于廣告,但零售品牌塑造遠遠不止于廣告。確實,廣告對許多品牌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少品牌甚至就是靠廣告一炮而紅,但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廣告不太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事實上,那些標桿銀行最初很長一段時間內做的廣告都不多,其品牌照樣逐步成長;回過頭來復盤,當初即使加大廣告投入,也未必能為品牌增色多少。所以,中小銀行需要多管齊下塑造品牌。
01 立足業務經營
零售轉型初期,集中資源把業務做大,是塑造品牌的最優選擇。業務做大,意味著客戶增多,只要能讓客戶喜歡,就能累積品牌知名度和滿意度。反之,業務發展慢,廣告做得多,還可能適得其反,讓人認為是“王婆賣瓜”,名不符實。中小銀行樹立品牌形象,首先需要考慮千方百計做大業務,而不是靠做廣告博名聲。
為此,應平衡好廣告費與營銷費,盡可能向營銷費傾斜,推動獲客與業務增長。在營銷費用中,對開發高產出產品,組建高素質隊伍,新建高效能網點,予以重點支持。一個顯眼的網點,一個爆款的產品,一支狼性的隊伍,勝于鋪天蓋地的廣告。
營銷帶動品牌,營銷隊伍是載體??蛻魧︺y行的品牌印象,在相當大程度上源自營銷客戶的員工綜合素質——從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到專業水平各方面表現。因此,應針對各支營銷隊伍的員工——不限于網點員工,制定明確的營銷規范,與前文《服務為上》(←點擊查看)所言的服務標準相融合,實行有效管理,使員工的營銷行為體現銀行的良好形象與品味。在此基礎上,盡量增加員工營銷活動量,擴大客戶觸達面。
02 重視口碑管理
相比傳統廣告,口碑是最好的廣告:一則,可信度更高,口碑為第三方評價,好過銀行自說自話;二則,精準度更高,傳播者會自動篩選,預判潛力客戶;第三,互動性更高,時長不像傳媒廣告受限,雙方有問有答。鑒此,主動管理好口碑,相當于增加大筆廣告費。
口碑傳播主要依靠客戶和員工,成千上萬人,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效果必定不亞于大眾媒體廣告。客戶傳播銀行正面口碑,只能基于良好體驗,不可能強制或收買,因此,應在影響客戶體驗的產品、渠道、服務、隊伍等各環節,精益求精地打磨,力爭客戶好評。對員工而言,關鍵是激發其愛行之情,使之隨時隨地、滿腔熱情宣介本行;這需要各級管理者以身作則、以行為榮,同時需要定期整理銀行正面信息,并通過內部資訊渠道,及時讓員工知曉。
口碑需要插上故事的翅膀,這樣傳播范圍更廣,效果更好。通過一個或幾個生動故事,能讓銀行逐漸為大眾耳熟能詳,沉淀良好的口碑形象。這些故事,或自然天成、或精心策劃,或標新立異、或風趣幽默,應足以引起受眾興趣。術業有專攻,這方面的工作最好招聘營銷或傳播方面的專業人才負責。
03 善用新聞媒體
如今信息泛濫時代,對大眾媒體上的銀行新聞報道,很少讀者會通讀全文,充其量快速瀏覽。但讀者對一家銀行能積累好印象,在于新聞報道總說這家銀行好,至于具體好在哪,真正關心的少,能記住的更少。因此,新聞宣傳對銀行品牌的作用,并未削弱,聰明的銀行不會錯過這些不花錢的廣告,會持續密集開展正面宣傳。傳統媒體仍然是權威信息的主要生產者,應繼續維持良好關系,結合其選題嵌入相關信息,增加曝光。
新媒體與自媒體受眾廣、傳播快,已經站到信息社會信息交流舞臺的中央。中小銀行應把握其規律,制作受眾喜聞樂見的內容,策劃受眾樂于參與的活動,廣泛傳播,精準觸達。員工微信、直播、短視頻等,尤其值得重視,應有組織地利用,發掘培育一批“網紅”。
聲譽即品牌,打造品牌,必須愛惜羽毛。應重視聲譽風險管理,借助專業公司,及時處理負面輿情,盡量減少對品牌形象的不利影響。
04 挖潛內部媒介
銀行內部媒介資源,主要是網點,廣告價值不比商業媒介遜色,值得充分挖掘。一個網點的廣告效應,開發利用得好,賽過一個路牌廣告,數十數百個網點,作用可想而知。所以,既要把網點當服務陣地,也要把網點當廣告載體。新設、搬遷網點,應選擇地理位置佳、人流量大的地方,以及建筑品質高、內部結構好的物業。除按VI保證裝修裝飾效果外,樓頂、門頭招牌應醒目,靠街一面可采用透視玻璃墻,懸掛燈箱廣告,鬧市區可直接用“冰屏”。網點的電子跑屏、自助設備屏幕等,也是較好的廣告位,可適當布放廣告。這些電子廣告的后臺管理,宜集中到總行,以保證統一、規范。
另外,廳堂的易拉寶、書寫板、禮品等,事關營銷促銷,也事關品牌形象,不宜禁止,但應注意整潔,并及時更新;橫幅、海報等,已然落伍,效果幾無,應盡量電子化,實在迫不得已使用,也應淡化處理??傊?,客戶印象即品牌印象,發揮網點廣告作用,必須避免臟亂差,以免客戶感受不佳。
05 借力社會熱點
熱點就是流量,“蹭熱點”不失為銀行品牌推廣的有效途徑。應密切關注當地社會熱點事件,選擇契合銀行品牌策略者,巧妙植入相關內容,擴大傳播聲量。
品牌是有圈層的,和強勢品牌一起,可以作為快速建立品牌影響力的捷徑。應積極尋求與強勢品牌合作,力爭開展持久業務合作,盡可能廣泛覆蓋客戶;一時找不到這樣的機會,也應爭取聯合舉辦活動。一旦啟動合作,應大張旗鼓宣傳,此時“面子”比“里子”更值錢。
銀行品牌營銷,還可借力其他影響力中心,如當地重要協會、論壇、高校等,應主動對接,借助其活動、資訊等通路,推介本行品牌。政府聲音最權威,應爭取政府官員尤其是各級主要領導給銀行點贊或好評,在允許的范圍內加以宣傳。
社會責任是銀行義務,也是社會熱點。一方面,應認真履行銀行應盡的各項社會責任,包括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另一方面,應將銀行各種善行善舉,如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為客戶財富保值增值,解決社會就業與民生問題,為股東及員工創造價值等,實事求是地及時宣傳。
06 策劃創意營銷
當今社會已進入注意力經濟時代,營銷首先要吸引大眾的注意力,而只有脫離平庸乏味的出色創意,才能讓注意力日益分散的大眾停留觀望。銀行產品與業務同質化嚴重,營銷創意更珍貴,創意營銷才有效。
應根據銀行業務與目標客群特征,策劃有廣泛關注度、參與度的營銷活動。不算太有創意的創意,如體現銀行專業性的經濟、金融、法商等方面的“大咖”講座或論壇,歌唱、舞蹈、球類等方面的群眾性文體競賽,切合中國文化、當地城市、民情風俗等特點的主題營銷活動等。
營銷創意當然需要常新,但也需要沉淀,不宜花樣百出,卻樣樣淺嘗輒止。應注意選擇一些符合品牌調性、受到客戶歡迎,費用可承受的活動,持續舉辦,形成品牌,這樣創意和營銷的價值才能最大化。
07 選好代言人
銀行靠杠桿經營,打造品牌同樣離不開杠桿,這就是形象代言人。選好用好一個代言人,能迅速拉升銀行品牌形象。
作為代言人,當然需要一定的知名度,由普通員工及客戶代言,充其量只能作為輔助——這種類似“孤芳自賞”的代言不足以帶動一個品牌。最終選誰代言,應綜合客戶定位及品牌定位而定,確保代言人能得到目標客群的喜愛,其特質能體現銀行的品牌主張。如眼光獨到,在適合的人選中找到“潛力股”——將紅還未紅的名人,那就再好不過了,可節省不少費用。
而一旦選定代言人,應開動腦筋,開足馬力,全方位發掘其價值。首先應將代言人特質與品牌內涵有效連接,宜聚焦一兩個點,不宜發散,否則,容易給受眾混亂的感覺,結果事與愿違。廣告及發布會必不可少,應追求品質至上,首次亮相力爭形成轟動效果。不能僅止于此,還應面向客戶、媒體、員工、公益,策劃新穎的互動活動,設計雅致的宣傳物料,將代言人及其形象應用到極致。
代言人越火,代言就越值,尤其是“潛力股”。應調動行內外的廣告資源,盡可能多地投放相關廣告,同時整合其他營銷資源,不遺余力地熱捧代言人,力爭雙贏效果。
08 注重外觀形象
這本身就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難想象,外觀形象遭受眾詬病,還能塑造出一個好品牌。行徽(LOGO)、象征物、廣告語(Slogan)、廣告片,是構成品牌形象的基本要件,應精益求精,高標準打磨。
行徽承載歷史,只要不難看,盡量不修改,否則,費錢費時,效果還不一定好。象征物應體現銀行特點,寓意美好,設計美觀。廣告語、廣告片屬于大眾傳播內容,而大眾傳播,只有大眾化,才能傳播,因此,應注意避免“自嗨”,含義及表達力求通俗易懂。
影響品牌外觀形象的因素還有許多,如發布會會場布置、客戶活動用品、員工行服、網點設施、宣傳物料等,都應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品質。
09 精準投放廣告
打造銀行品牌,不能完全依賴媒體廣告,但也離不開媒體廣告。應優先投放零售產品廣告,品牌及其他業務廣告量力而行。
應與時俱進,客觀評估各類媒介的廣告效果,作為廣告投向的依據。電視、報紙及網站確實在走下坡路,適量投放即可,更多為了維護媒體關系??芍攸c投放目標客戶集中、客戶能見度高的戶外廣告,如繁華地段、標志性建筑、交通樞紐、高檔商業區與住宅區的廣告位。微信、百度等互聯網平臺的廣告相對精準,可選擇需要引流的業務投放。
為不斷提高廣告投入產出,應建立廣告效果評估機制??上葟漠a品和業務廣告開始,積累各周期、各渠道業績增長經驗數據,逐步形成比較精準的模型,作為廣告投放的依據。
總之,零售轉型應將品牌塑造列入重要議程,在提升銀行為客戶、員工、股東、社會價值創造的基礎上,面向零售目標客群,整合運用各種花錢與不花錢的營銷傳播手段,不斷擴大知名度和美譽度,經由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努力,逐漸成為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銀行品牌之一。此外,正如俗語所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塑造品牌不易,維護品牌更不易,因此,應高度重視品牌接觸點管理,盡可能減少或彌補各種品牌丟分項。這極具挑戰性,涉及到每一名員工、每一個客戶、每一個渠道、每一支產品、每一次服務,除了構建全方位覆蓋的品牌管理體系,設立專門機構或崗位,選聘專業人才管理品牌外,更重要的是形成強大的品牌文化,從高管到員工,都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品牌,對有損銀行品牌形象的言行,及時制止與糾正。
【相關閱讀】秦季章:零售轉型新邏輯
(本文作者介紹:吉林銀行董事長)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