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更有價值的是如何解決“剁手購物后心虛”的認知失調——我們既認為自己有資格享受更好的生活,潛意識里又認為節儉才是美德。
618來了,818在不遠處,之后還有雙十一。
你爭分奪秒地搶優惠券、準時下單,結束戰斗的瞬間,你長松一口氣,又隨即陷入空虛,心里有個聲音警示你:當心消費主義!
一方面,追求更好的消費品,是人性使然,收入水平的提升,自然帶來消費標準提升;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對享樂主義依舊心存警惕,批判一切過度消費的苗頭。正是這種相反的張力,給很多消費者帶來認知失調:一邊借助消費彰顯自我,激情買買買;一邊又自稱“剁手族”,愧于將消費記錄示人。
購買時有多狂熱,下單后就有多心虛。
精致窮
消費超過基本需要,必然與享受有關。很多人對享樂主義心存警惕,對消費文化也就心存疑慮,甚至口誅筆伐。
這背后,并非食古不化,根本上源于市場經濟內部的失調:
生產領域,強調競爭與效率,要求自律、勤奮、奮斗、理智,鼓勵醉心于事業和成功;
而消費市場,追求更大的銷量,強調的則是時尚、自我滿足、及時行樂,鼓勵攀比心理。
生產環節要求人們理智、奮斗、醉心于工作,銷售環節又希望人們沖動、攀比、醉心于享樂。生產者脫下工裝就是消費者,工作中一套文化,生活中另一套文化,消費心態怎能不別扭呢?
此外,工作場所強調滿負荷投入,恨不得把所有時間耗盡;而消費生活又要求足夠的休閑,無論餐飲娛樂、美容旅游還是體驗經濟,都是殺時間的項目。
這也導致一種尷尬:能賺錢的沒時間,有時間的可能沒錢。體驗經濟要么發展不起來,要么靠低收入人群支撐,后者靠借錢撐得一時。
社會上,有一群自稱“精致窮”的男孩女孩,賺得不多、對精致的追求不減,寧愿花光工資裝點門面,甚至不惜背上高額債務。
正是這類現象的日益增多,引發大眾對消費主義的反思。很多人更是質疑,消費主義扭曲了年輕人的價值觀。
在互聯網語境下,我們都活在他人的關注里,個人的價值需要通過他人的認可得以實現。隨著整體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關乎能夠標示地位的潮品、奢侈品等。
很多年輕人,恰好處于尋找社會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誤以為可以用特定的消費標準來界定自身的地位和品味,從而跨越經濟能力追逐高消費,被經濟壓力反噬。
這類現象頻發,的確值得反思,文化日趨多元化,不同的消費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土壤,不同的個體卻未必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一旦選擇錯誤,就會導致經濟基礎與消費認知的失調,諸如“精致窮”等也就不可避免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金錢壓力
“在任何現代工業社會中,引起生活方式重新調整的力量主要是經濟力量;或者更具體地說,這些力量以金錢壓力的形式體現?!薄膊獊?/p>
文化現象的背后是經濟土壤。消費主義的崛起,是因為到了該崛起的時候。
早在19世紀后半葉,德國統計學家里斯琴?恩格爾就發現,消費選擇與收入密切相關。收入水平較低時,人們會把收入更多地用于購買食物,解決溫飽需求。只有收入水平持續提升時,耐用消費品(住房、汽車)、奢侈品、娛樂消費等改善型、享樂型消費才會相繼提上日程。
食品位于消費階梯的底部,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就成為衡量生活水平的標尺,被稱作恩格爾系數,比例越低,人們越不需要為食物發愁,生活水平越高。1979年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持續降低,食物在消費總支出中占比已不足30%。
在這個過程中,主流文化對于消費的理解和認知也在逐漸改變。
社會學大師丹尼爾·貝爾將人類社會分解為三個層面:技術-經濟層面,文化層面,政治層面。經濟層面的中軸是資源分配,追求效率,謀求最佳效果;文化層面的中軸是實現并提高自我的愿望。
經濟層面,追求效率始終強調奮斗與自律;文化層面,自我實現并非總是強調勤儉與節約。到了一定階段,二者就會產生相反的張力。
經濟發展初期,自我實現追求的是溫飽和安全,這個階段,自我滿足源于攢下一筆錢,勤儉節約是主流文化訴求;經濟發展處于中高級階段時,自我實現更多地側重享受生活、要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勤儉節約不再是唯一的聲音。
由于經濟層面對效率的追求始終不變,當文化層面的自我實現從勤儉轉向享樂時,就會出現一定的相斥性——效率與享樂的沖突。
這個時候,在文化層面,“節儉VS享樂”成為一種顯著的社會現象。如美國社會學家歐內斯特?迪希特于1956年所說,
“我們不再真正相信辛苦工作努力存錢是生活的唯一理想;但是潛意識里,辛苦工作努力存錢仍然是我們的道德標準?!?/p>
享受生活,是道德的
勤儉VS享樂,是當前消費文化的核心爭論點之一。
經過40多年的高增長,越來越多的人爬上了“消費階梯”較高的位置——追求個性化、時尚,青睞奢侈品,此時,消費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傾向崛起,意在解除“勤儉文化對一部分群體的認知桎梏”,宣揚“享樂也是道德的”。
但同時,也還有很多人仍處在耐用消費品階段,在為房子和車子攢錢,他們要捍衛的,是對“勤儉節約”的道德認知。
很多人習慣進行代際比較,80后勤儉、90后享樂等等;其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人認可什么樣的消費理念,與其自身經濟條件密切相關。
按照代際貼標簽的做法,簡單粗暴,惹來諸多非議。在B站《后浪》視頻刷屏后,快手推出了《看見》,講的都是年輕人,卻是不同的畫面。
經濟基礎不同,爭論消費理念無疑雞同鴨講。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保持開放心態。
勤儉節約與享受生活,并不是“正確”與“錯誤”的對抗,是“正確”與“正確”的對抗,兩者都沒有錯,適用不同的發展階段。
只要與經濟狀況契合,消費也罷、存錢也罷,沒有對錯之分。勤儉節約,是道德的;享受生活,也是道德的。
美日經驗
我們當前經歷的,美國和日本都經歷過。
美國的消費主義大潮,始于1970年代。經過戰后二十多年的高增長,美國步入消費主義的狂歡,1970年起,儲蓄占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續下降,從1971年的13.5%降至2005年的3.2%。
面對消費的狂歡,當時的美國社會并未欣然接納,很多社會學者撰文,痛斥消費主義對人的物化,批評“把某一種生活標準等同于生活方式和特定身份(中產階級)的標志”,并指責廣告的推波助瀾作用。
然而,文化大潮一旦轉向,不把能量耗盡是不會回頭的。美國消費文化的形成,是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綜合作用的產物。
戰后美國經濟步入黃金期,經濟的持續增長削弱了大蕭條下的不安全感,人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以信用卡為代表的負債型購物工具出現,大額消費時再也不必擔心資金不足,貸款促消費有了基礎;
電影電視等視覺傳媒的崛起,在塑造品位、造就偶像上遠勝流行小說,為消費文化興起立下汗馬功勞;
1960年代,美國年輕一代追求個性解放,蔑視意義和傳統價值觀,在文化上為消費主義奠定基礎。
社會做好了準備,文化轉向,勢在必行。
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是如此。
2012年,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教授發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從消費角度把日本社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消費時代(1912~1941年),只發生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是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特權的消費時代;
第二消費時代(1945~1974年),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勢如破竹,迎來大眾化的消費高潮;
第三消費時代(1975~2004年),從家庭向個體轉變,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
第四消費時代(2005~2034年),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結束了,人們消費欲望降低,從“買買買”到“斷舍離”,開始追求自然、舒適、寧靜的生活方式。
對比三浦展的階段劃分,我們正處于第二消費時代向第三消費時代的轉變期。消費大潮,剛剛拉開序幕!
購物后,能不心虛嗎?
丹尼爾·貝爾說過,人類最深刻的沖動力之一是將社會體制和信仰神圣化,從而獲得生命的意義并抵制死亡的虛無。但貝爾也坦承,自我中心主義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社會的約束及與他人的分享,使得后工業時代缺乏一個能深入人心的道德體系。
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多元的消費文化,“勤儉節約”已不足以對所有的消費做出道德評價。如歷史學家呂思勉所說,“人的見解,常較時勢為落后。人心雖以為允洽,而事勢已不容許,總是不能維持的?!?/p>
社會文化層面,需要更多包容。
回到個體視角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更有價值的是如何解決“剁手購物后心虛”的認知失調——我們既認為自己有資格享受更好的生活,潛意識里又認為節儉才是美德。
只有一句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社會一時不停在變遷,我們又何必畫地為牢?當然,我們也可以返璞歸真,追問欲望的來源,如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所說,
“一如古埃及精英分子,現在大多數人一生汲汲營營,也都是想蓋起某種金字塔,只不過這些金字塔在不同文化里會有不同的名字、形體和規模罷了。舉例來說,可能是一棟近郊的獨棟透天別墅,有游泳池和大庭院,也可能是一個閃閃發光的高樓公寓,有著令人屏息的美景。但很少人會真的去問,究竟為什么我們會開始想建這些金字塔?”
參考資料:
1、[美]丹尼爾·貝爾,《后工業社會的來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2、[美]索爾斯坦·凡勃侖,《有閑階級論》,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潘翹楚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