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莫開偉
導致我國銀行業賺錢效應越來越強烈的原因,主要是我國銀行業是受到“特殊”制度受保護的,從貸款利息、業務拓展等方面都有相應保護政策,使其經營在“保險箱”中進行,能做到穩賺不賠。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第七期發表了《銀行如此賺錢 融資焉能不貴》一文,披露2018年是中國銀行業獲利頗豐的一年,整體銀行業凈利潤達1.83萬億元,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行等六大行凈利潤超萬億元。
通篇看完該文,不僅讓人高興不起來,也著實令人心酸,因為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舊較大,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局面改善緩慢的狀況下,形成了銀行與企業經營冰火兩重天的結局:一邊是銀行紅火的生意,賺錢效應不僅沒有抑制,反而更加牛氣沖天;一邊卻是實體企業經營進入“嚴冬”,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日子也更加艱難。
早在2016年7月,美國麥肯錫公司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測算,中國金融行業的利潤占到中國整體經濟的利潤超過80%;這一比例在全球可能是最高的,而美國這一比例在20%左右。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18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數據顯示,銀行業去年的利息收入對整體利潤貢獻提升,非利息收入則出現逐季下降的趨勢,由1季度的占比24.48%降到了第四季度的22.11%,凈息差則由一季度的2.08%提升到第四季度的2.18%。這說明,當前我國銀行業賺錢效應依然特別旺盛,雖然稱不上“躺著賺錢”,但也可稱為是“坐著賺錢”。
眾所周知,銀行只是一個金融中介服務組織,將社會企業和居民手中的資金籌集起來、或將央行投放的貨幣運用起來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組織,其靠著吸收資金的低利率和融出資金的高利率形成利差,從而產生利潤。在這里就可明顯地看到,銀行利潤的創造者都是融資端的企業和個人,銀行賺錢越多,表明融出資金的利率就越高,企業和居民個人付出的融資成本就越多,利潤也就越少。可見,社會利潤是個大蛋糕,銀行切除了過多的部分,企業和居民的利潤相對就減少了,甚至還會因為融資成本的過高而出現虧損,導致破產關閉。而在一個完全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國家, 各企業之間生產經營通過市場規律自發調節,利潤基本是均衡的,即各市場各生產經濟組織所獲得的利潤相對平均;而我國銀行與企業之間卻打破了這種利潤的平衡,導致了嚴重的利潤分配不公局面。近幾年來,我國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不景氣,還有居民家庭債務杠桿率提升,雖然有國外經濟疲軟等客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但與銀行貸款利率過高、企業支付的融資成本過大存在很大的關系。
很明顯,若銀行這種強大的賺錢效應長久得不到有效抑制,其后果是十分危險的。從當前看,會產生三方面危害:
首先,銀行單一賺錢的日子不僅無法持續,而且還會在更多大范圍、更深層次上破壞我國經濟生態,加劇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因為銀行利潤越多,意味著對企業和居民的利潤侵蝕越厲害,使企業生產經營及擴張能力受到較大的削弱,尤其會制約制造業的更新改造和轉型升級能力,使實體企業難以走出經營低谷,也會影響居民拉動內需。這樣以來,銀行利潤也無法持續,最終會因為實體企業的衰落和居民消費能力降低而陷入不良貸款反彈和經營利潤大幅下滑的困境,從而形成銀行與企業、居民的雙輸結局,影響我國產業經濟整體實力的提升和景氣指數的回升,使我國經濟陷入更加萎縮和低迷狀態。
其次,銀行占據過度賺錢,會置中央政府出臺的各種財稅優惠政策于不顧,使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很難落實到位。因為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在我國銀行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的情勢下,銀行會將大量信貸資金投向獲利高的產業,使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尤其是各種優惠的信貸政策會被束之高擱。當前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多年存在的痼疾,而在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經濟體系,銀行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近70%,銀行體系存在著市場集中度高、開放程度低、賣方市場、收益結構偏狹、存貸款基準利率約束等特點。所謂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其實主要就是銀行貸款難。即便如此,銀行信貸資金仍然投向房地產業,不愿投向實體企業。據銀保監會數據,2018年報18家A股上市銀行及郵儲銀行新增貸款超7萬億元,六成投向個人貸款領域,四成新增貸款流向個人住房按揭。且國有六大行新增貸款中投向按揭領域占比達50.85%,憑借充足的資金實力和較低的資金價格,國有六大行成為按揭投放的主力,六大行按揭投放新增25338.96億元,占新增按揭的87.57%。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不僅實體企業貸款越來越難,融資成本也會越來越貴,銀行信貸風險也會越累越大。
再次,導致銀行信貸懶惰行為,既影響銀行金融業務創新和開放新的金融產品及經營轉型,也會促使銀行業把大量資金投向大型國有企業,使民營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的難度加大。因為絕大部分國企經營效益較好,信貸管理難度小、風險小,銀行會將信貸資金過度向國企傾斜,而不愿向風險相對較高、效益相對低、管理難度較大的民企投放,使不少民企獲得金融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少,成為經營競爭的天性“劣勢者”,始終無法與國企站在同一競爭起跑線上,使我國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受到融資制約越來越嚴重。
導致我國銀行業賺錢效應越來越強烈的原因,并非我國銀行業競爭勢力有多么大、服務效率有多么高、產品開發有多么的豐富,服務方式有多么的靈活;主要是我國銀行業是受到“特殊”制度受保護的,從貸款利息、業務拓展等方面都有相應保護政策,使其經營在“保險箱”中進行,能做到穩賺不賠。
由此,抑制銀行業過度賺錢效應,應在制度上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推進銀行業開放和利率市場化,打破銀行壟斷經營格局和利率雙軌制。具體可從兩方面鍥入:一是推進銀行業開放,不僅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讓更多有實力的民間資本參與創辦銀行中來,開設更多適合中小微實體經濟發展的銀行機構,使實體經濟擁有公平公正的金融資源分配權,讓國企與其他經濟組織具有公平競爭權,讓廣大金融消費者有充分的話語權。并可考慮建立風險偏好不同的銀行體系,以適應不同經營狀況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不斷完善銀行信貸風險傳導機制,提高銀行機構信貸風險防范能力。同時,還要引入外資銀行,讓更多優秀金融機構進入到中國金融業的各個領域,增大金融供給端的服務廣度和深度,提高整體金融業的供給效率,可以滿足中國企業和私人部門在金融服務方面不斷產生的多樣化需要。同時,在信貸供給方面,可考慮讓更多國際優秀信貸供給者進入到中國信貸市場,應成為未來開放的重點之一。通過這些優秀信貸供給者的進入,協助中國打通與國外信貸市場的聯系,迫使中國銀行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形成有效的遏制中國銀行業過度賺錢的效應;而且也可借助他們的專業渠道、專業技術將中國的信貸風險向外部轉移。二是減少貨幣政策傳導環節,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從根本上發揮好貨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快捷作用。應建立從金融穩定委員會到央行、監管機構直至商業銀行的快速傳導貨幣政策的推進體制和機制,清除各環節阻滯,及時地將貨幣政策目標轉化為商業銀行具體的信貸投放,最大限度地發揮信貸資源的獎優罰劣效用。同時,調節經濟活動,應從單純實行總量性貨幣政策向同時相機動用總量性貨幣政策和價格性貨幣政策的轉化過程中,更精準地運用好定向調整準備金、定向調整利率手段,以使貨幣政策能在揚抑某種經濟活動中發揮更好的特定作用。此外,及時搞好利率并軌,消除雙軌利率制給實體企業帶來的融資負擔,不斷提高利率市場化程度和企業的融資話語權,最大程度地發揮貨幣政策效應,以抑制銀行機構過度賺錢效應。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楊希 1904183207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