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連平
近年來,國家相繼推出關于金融行業、金融市場的擴大開放政策。可以預期到,未來中國金融將進一步開放。而這種開放可能會在“金融行業、金融市場、資本和金融賬戶、對外投融資、匯率機制、本幣國際化”等多個領域展開。
新時代中國金融擴大開放將聚焦哪些領域,該如何有序開放?
6月12日,由國際金融報社主辦的“2018國際先鋒金融機構高峰論壇暨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就“新時代中國金融擴大開放”這一話題作了主旨演講。
連平稱,近年來,國家相繼推出關于金融行業、金融市場的擴大開放政策。可以預期到,未來中國金融將進一步開放。而這種開放可能會在“金融行業、金融市場、資本和金融賬戶、對外投融資、匯率機制、本幣國際化”等多個領域展開。
領域一:金融行業
聚焦銀行業“對等開放”
“金融作為一個行業本身,在股權投資、業務方面對外資進一步開放的政策今年以來已陸續出臺,內容涉及銀行、保險、證券投資、期貨公司等金融業的主要行業。其中,比較引人關注的還是銀行業。”連平稱,“銀行業開放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國民待遇’,我們國內是怎樣管理的,那么對外資也是用同樣的待遇來進行管理。”
連平表示,開放是對等的,且這種“對等”帶來“外資化”的可能性較小。在他看來,金融行業擴大開放已具備良好條件。
首先,僅從資本規模來看,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和資本規模排名全球第一,外資相對較小,這也意味著外資基本上沒有全面掌控中國銀行業的可能性。
其次,在監管上,銀行業的對外開放程度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考量,并非沒有任何監管方面的限制和條件,因此大可不必擔心中國銀行業會出現外資化的狀況。
此外,從全球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實踐來看,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拉美國家以及部分東歐國家確實曾出現過外資化的狀況,但這種外資化狀況的出現和國家經濟本身、和整個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出了很大問題是有密切關系的。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從2003年至今,我國金融領域中的風險事件不斷發生,但這些都是局部狀況,金融業的核心主體——銀行業的總體運行依然比較穩健。無論是從行業體量抑或是國家控制能力來看,這些國家均無法與我國同日而語。因此,中國銀行業是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來管控未來外部可能帶來的沖擊。
連平認為,目前推出的對外開放政策還是初步的,未來在業務的領域還會進一步擴大開放,直至所有方面都可以達到“國民待遇”。而開放的意義也會由過去的“引資、引制、引智”聚集到“引制” 方面,這有助于促進公司治理機制、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運作模式的完善與優化。
領域二:金融市場
資本市場國際化提速
對于金融市場的開放,連平從三個市場開展分析。
在股票市場,一方面,在滬港通、深港通已打下良好基礎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面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的步伐也會加快。另一方面,未來將落實細化放寬證券行業外資準入的政策,推進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滬倫通的論證工作,完善QFII、RQFII的相關政策。
在期貨市場,目前已推出了人民幣石油期貨,未來將加快建設國際化的原油期貨市場,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
在債券市場,“債券通”上線以來至今,境外投資者通過“北向通”參與國內債市的意愿不斷上升。中國 SDR債券市場已經開啟;熊貓債市場迅速發展,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來自不同行業的境外機構發行“熊貓債”。
值得注意的是,連平認為,未來中國的信用評級行業也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十九大以來,相關部門明確提出,經濟發展要從高增速轉向高質量。而想要實現這種高質量的發展,就需要有一系列相關的基礎設施、工具和手段,其中,信用評級是重要的一方面。它是整個金融行業能夠不斷地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工具。
連平認為,中國的信用評級公司總體發展水平仍在初級階段,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來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如果外資的信用評級公司在中國境內享受和國內公司同樣的待遇,這對國內公司會造成較大壓力。但與此同時,信用評級行業的開放對整個行業質量會有很大的推動。“這一舉措將有助于銀行間債市的開放與發展,推動信用評級行業實現包容式的穩健發展”。
領域三:資本和金融賬戶
遵循漸進式開放原則
“中國的開放,總體來說是遵循了漸進式的開放原則,而資本和金融賬戶領域在這方面的表現是最為明顯的。”連平稱。
從相關的政策來看,中國金融開放的總體路徑很明顯。比如,整個金融的開放是在貿易的開放度擴大之后開始逐步推進的,而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也是在經常項目的可兌換實現后,才逐步推進的。
不過,從IMF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分類標準下的40個子項來看,目前中國達到可兌換和部分可兌換的項目己有37項,仍然有少數項目不可兌換,如非居民在境內發行的股票和衍生產品等。而已開放的37項中,仍有部分子項兌換程度較低,如一些一定程度涉及到證券資本、證券投資、個人跨境資本的項目,在不同的領域還是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連平認為,新形勢下,未來也應審慎穩妥地推進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合理和穩妥地設計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步驟和路徑,有序實施。
對于開放的路徑,連平認為:一是先開放資本的流入,再開放資本的留出,先做“北向通”,再逐步推出“南向通”。
二是先開放長期資本,再開放短期資本。因為短期資本的波動影響比較大,而長期資本比較穩定,所以通常應開放在前。
三是先開放直接投資,后開放間接投資。我們吸引外商投資和中國企業對外的直接投資有幾十年,但在間接投資方面,相對來說推進的步伐要緩慢得多。
四是先開放機構投資,然后再開放個人投資。關于個人對境外的投資,到今天為止,還是有非常明顯的限制。但隨著開放的不斷擴大,進一步開放個人對境外的投資只是時間問題。
領域四:對外投融資
中資行加力布局海外
“對外投融資這一塊,開放后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連平介紹稱,目前對外投融資主要涉及到兩大塊內容:一是開發性金融,二是商業性金融。
近年來,這兩塊領域對外推進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商業性金融的對外拓展方面。拿2017年和2010年的數據相比,7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的對外跨境放貸出現了大規模的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對外跨境信貸額度高達6000多億美元。
根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在63個國家,有1350個分支機構在從事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連平表示,在商業性金融方面,未來相關機構將會全方位地進行業務拓展,如將加大中資銀行海外布局力度、與多邊開發機構合作開展融資活動、加大力度與國際同業合作開展銀團貸款、支持國際基礎設施建設等。
以與國際同業合作開展銀團貸款為例,連平進一步稱,雖然中資銀行在國內與同業合作開展銀團貸款的情況并不多,但是在海外,銀團貸款是中資銀行控制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而在支持國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綜合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商業銀行整體的實力及金融創新能力、現在跨境放貸的規模、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等多個因素來看,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之大。
領域五:匯率機制
匯率彈性要進一步增加
在匯率機制市場化方面,連平認為未來發展的路徑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優化中間價報價機制。逆周期因子必要時仍可以使用。
二是擴大匯率波動幅度,增加匯率彈性。連平指出,近幾年,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增速放緩,資本的流動在2015年、2016年有了明顯波動,但匯率的彈性還是在原來的水平上,沒有明顯擴大。連平認為,擴大匯率波動幅度,增加匯率彈性的趨勢是明朗的。“要增加匯率彈性,進一步地放開波動幅度,逐步達到3%至5%”。
三是發展外匯市場,還要增加不同偏好的交易主體,這個工作最近一直在做,參與外資機構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拓展,未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四是豐富交易的產品和衍生產品。連平認為,衍生產品的交易種類目前依然不足。
五是平衡市場的供求關系。據了解,2015年到2016年間,在匯率出現比較大波動、資本出現比較明顯流出壓力的情況下,我國曾經實施過相關謹慎的宏觀調控政策,且這些政策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未來應進一步加以完善。
領域六:人民幣國際化
抓住“一帶一路”新機遇
對于人民幣的國際化,連平稱,目前仍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且難以一蹴而就。
2009年至2015年期間,人民幣國際化在貿易、直接投資領域有了很好的拓展。特別是進出口支付結算方面,貿易結算人民幣的比例直接拓展到了30%左右,但這種狀況與國際市場需求密切相關。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意味著持有人民幣可能會有收益且風險較小,所以國際市場也比較愿意持有人民幣。但是在2015年以后,市場運行出現了很大變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步伐明顯放緩。
連平分析,如果從中國的貿易定價支付結算比例的角度去看,人民幣在交易中達到30%的使用比重已經是較高水平了,短期內沒有條件進一步提升;從我國整個出口結構來看,我國出口產業的層次、質量還有待提高,定價權和貨幣選擇權偏弱,這就影響到了人民幣的使用比例。此前人民幣較為強勢,且利率水平持續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所以利率和匯率都不支持人民幣國際信貸的發展。
“不過,今天這個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連平指出,美國在進一步加息,但短期來看,中國的存貸款基準利率要跟著美國一起提升的可能性并不大。雖然貨幣市場的利率或者是MLF利率略有上升,但是和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的作用影響是不可比的。在此情況下,疊加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特點,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出現強勢持續上升的可能性比較小,相應地人民幣國際信貸發展的空間就會比較大。
另外,連平認為,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人民幣新的拓展和投放,應該會有相對比較好的條件。因為這些國家缺資金,我國可以提供人民幣的信貸,而相關國家也可以將資源出口到中國賺取人民幣再用來還貸。對于當地企業來說,可以鎖定匯率風險,便利和便捷性也更佳。
展望未來,連平表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要有長期打算,要優化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擴大交易與投資的人民幣結算使用、發展人民幣國際信貸、推動國際市場交易產品的人民幣計價、促進多國貨幣當局持有和儲備人民幣。
如何推進:有序+協調
首先要推進金融行業開放
“六大領域未來的發展開放,總體來說,一是要有序,二是要協調。”連平說。
連平認為,新時代中國金融在開放過程中,首先要推進金融行業開放,金融市場緊隨其后,同時推進對外投融資和人民幣國際化、擇機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機制、審慎穩妥實施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
鑒于金融業開放與跨境資本流動、貨幣兌換和外匯交易等方面存在密切關系,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除了應與金融市場開放相協同之外,還應與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相關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統籌考量、協調配合。
“這六個領域相互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比如說,金融行業的開放,金融市場的開放、對外的投融資、還有人民幣國際化、都涉及到資本的移動和貨幣的兌換,這與資本和金融賬戶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開放不跟進,不加以協調,行業和市場開放就寸步難行。”連平說。
值得注意的是,連平還提出,隨著金融擴大開放,有兩個風險點需要關注。
一是匯率問題,即匯率是不是會在未來受囯際市場的突發因素影響,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尤其是在人民幣國際化之后,受到國際市場其他因素的沖擊,離岸匯率的波動會對在岸匯率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二是跨境資本的波動問題,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規模資本流入帶來的壓力。在2005年至2007年,我們就已深切感受過這一壓力;另一方面是資本大規模的流出帶來貨幣的貶值,2015年至2016年就曾經歷過,至今記憶猶新。
(本文作者介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
責任編輯:楊群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