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高瑞東
7月30日政治局會議釋放出經濟恢復尚不均衡、未來財政更加積極的信號,我們預計下半年財政將進入平滑發力期,重心轉向穩增長,為明年二十大保駕護航。財政的平滑發力,意味著年內專項債的加快發行,以及明年專項債額度的提前下達,下半年預留的財政空間也將積極發力,平滑經濟波動。隨著后續專項債發行提速,加之“十四五”重大項目的推進,預計支撐下半年基建投資持續反彈。
一、下半年財政重心逐步轉向穩增長
(一)上半年穩增長壓力較小,財政重心為調結構與防風險
上半年財政發力不足,為下半年預留較大政策空間。一方面,上半年公共財政收入進度達到59%,明顯高于正常年份水平(2017-2019年均值為56%,下同),而支出進度僅為49%,明顯弱于正常年份水平(53%);另一方面,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進度為32%,低于同期收入進度41%。政府性基金支出疲弱,與土地出讓相關支出安排放緩,專項債發行后置有關。其中,上半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快速增長,而對應支出安排力度不足,收支結余資金不斷上升;上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僅為全年下達額度的30%,2019-2020年同期均在60%以上。
跨周期調節背景下,上半年財政不急于發力,形成財政后置特征。通過后移財政政策的發力期,不僅能夠避免上半年經濟過熱,而且能夠有效支撐下半年的總需求。今年3月5日,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今年的財政政策要與今后年份做好銜接,為今后應對風險挑戰預留政策空間”,表明財政政策跨周期調節的意圖。今年專項債發行后置,不僅與上年專項債資金留存至今年使用有關,而且也與專項債項目審批趨嚴、地方項目準備不充分有關,側面反映出上半年在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財政政策不急于發力。
上半年財政政策重心落在調結構與防風險。調結構方面,通過擴大直達資金規模和加強民生支出,兜牢基層“三?!钡拙€,保障基層財力。今年上半年公共財政支出中投向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的累計同比分別為10.1%、8.6%,明顯高于整體公共財政支出增速(4.5%);防風險方面,體現在強化專項債項目監測及績效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對應再融資債發行規模以及政府債務付息支出均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公共財政支出中,債務付息支出增速達到14.5%,高于其他民生類支出增速;同時今年上半年再融資債發行量達到1.86萬億,基本達到去年全年的發行規模。
(二)下半年財政政策進入平滑發力期,重心轉向穩增長
7月政治局會議釋放出財政更加積極發力的信號。7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恢復節奏的態度趨于謹慎,未提4月份政治局會議的“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強調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說明目前經濟恢復進程阻力仍在,政策總基調依然要“穩中求進”。全球疫情持續演變的大背景下,經濟工作重點落于對沖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經濟壓力上。
后置的財政發力有望持續至明年,平滑經濟波動,發揮穩增長效力。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目的在于為明年二十大保駕護航。
二、財政政策如何實現平滑發力?
下半年財政政策的平滑發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下半年專項債發行提速、明年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達。在今年財政后置及明年財政前置的背景下,意味著未來一年內專項債都將面臨相對密集的發行期,各地也將加快“十四五”項目儲備,對沖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下行壓力。
二是,下半年財政空間預留充足,將積極發力,平滑經濟波動。相較于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結余較多、公共財政支出進度低于計劃的情況在今年將出現明顯緩和。2020年初疫情蔓延,積極的財政政策登場,面對1萬億的抗疫特別國債,加之3.75萬億的專項債額度,地方面臨項目儲備不足、資金閑置等問題。今年專項債提前批推遲至3月,也是考慮了這一因素。今年以來財政部多次提出,督促地方做好項目前期準備,避免“錢等項目”等問題,今年上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的放緩也說明這一問題得以緩和。
?。ㄒ唬┱曰痤A算: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下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加快
今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乏力主要受專項債發行后置影響。二本賬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則,支出取決于土地出讓收入以及專項債收入。上半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較去年同期少增3513億元,主要源于專項債收入減少。今年上半年,專項債收入同比少增11988億元,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多增6307億元。
后續專項債發行將迎來提速期,發揮投資穩增長效用。
第一,今年已下達的專項債額度將發行完畢,發行窗口延長至四季度。為實現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的要求,后續專項債發行有望提速,尤其是四季度較往年增量顯著。根據25個省份披露的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到1.35萬億,考慮到未披露的省份在內,我們預計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在1.5萬億左右,剩余近1萬億額度將預留至四季度使用。而去年三、四季度新增專項債分別為1.1萬億、2400億元。
第二,今年12月可能提前下達2022年的專項債發行額度。同時,今年下半年將提前準備明年的落地項目,以實現專項債券早發行、早使用、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的目標。從2019、2020年提前下達專項債的年份來看,提前下達時間在上年12月附近,且新增專項債限額約為1萬億,基本于當年一季度發行完畢。2018年12月29日,提前下達2019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2019年11月19日,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
從收入和結余資金角度看,預計下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介于7%-13%,明顯高于今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7.8%)。具體假設為:專項債收入由年初預算的36500億元下調為34676億元;受地產融資收緊、房企拿地受限、高基數效應等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土地出讓金增速回落明顯,假設今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較去年增長0-5%;收支結余資金介于5000-10000億元(2018、2019、2020年結余資金分別為0.87萬億、1.46萬億、2.37萬億)。
(二)一般公共預算:預計下半年支出加快,但受去年財政后置影響,增速邊際收斂
從財政預算規則來看,一般公共預算遵循的是收支兩條線,根據當年最終的收支差額,決定調入資金及結轉結余規模,這也使得支出端存在相對自由的調整空間。從2016-2019年經驗來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均超出年初計劃數,2018、2019年支出進度分別為105%、102%(2020年除外,全年支出完成年初預算目標的99%,與2020年下半年經濟逐步企穩,積極財政的幅度相對收斂有關)。
考慮到下半年國內經濟增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相對應的財政發力的訴求也進一步提高。我們預計今年公共財政實際支出將超過計劃數,假定回歸至2019年水平,即全年支出進度為年初計劃的102%,對應今年下半年發行進度為53%,則預計下半年公共財政支出規模為13.23萬億,較2020年同期增長2.4%(低于上半年的4.5%),主要受2020年公共財政支出后置特征影響。若同2019年相比,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共財政支出的兩年平均增速為7.1%(明顯高于上半年的-0.8%)。
將一般公共預算及政府性基金預算考慮在內,我們預計下半年財政支出空間介于21.0萬億-21.4萬億,高于上半年的16.3萬億,對應下半年財政支出增速介于4.0%-6.1%,高于上半年的1.1%。
三、下半年基建投資有望延續反彈
(一) “開正門堵偏門”背景下,專項債成為驅動基建投資的關鍵變量
從資金視角來看,2017年以來,“開正門堵偏門”背景下,非標融資壓降、城投債借新還舊比重上升,導致投向基建的自籌資金大幅收縮;其次,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平衡的壓力也日益增大,收入端持續受到減稅降費約束,而剛性支出卻在持續增加,包括教育、社保、衛生健康等民生支出,以及與政府存量債務相關的債務付息支出,導致近年來預算內資金對基建的支持力度也明顯減弱;此外,國內貸款方面,盡管2019年以來,國開行與商業銀行對基建的支持力度有所回升,但受限于信用擴張的放緩、城投監管的趨嚴,貸款端提供的增量也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為托底基建投資,政府通過適度增加地方專項債額度,放松資本金比例,賦予地方政府合理的舉債途徑。2018年-2020年間,每年專項債發行增量分別為5500億元、8000億元、16000億元,同期廣義基建投資的增量分別為3100億元、5900億元、6200億元??梢?,專項債發行規模的擴大,成為基建投資資金來源的重要補充。自2018年以來,廣義基建投資增速與新增專項債發行增量相關度較高。
(二)下半年專項債發行提速,有望支撐基建投資繼續反彈
今年專項債的后置特征導致上半年基建投資表現疲弱,隨著5月以來專項債發行逐步進入正軌,6月廣義基建投資增速如期反彈。以2019年為基數,6月廣義基建的單月增速較5月增速提升了1.1個百分點至8%。我們從今年5月23日就開始預判6月基建投資回暖反彈(詳見2021年5月23日《如何看待年內基建投資?》;2021年6月1日《建筑業重返高景氣,基建投資反彈在即》)。
下半年有兩點因素將支撐基建投資繼續反彈:
一是,預計下半年專項債發行規模遠高于去年同期,四季度增量貢獻明顯。據前述分析來看,預計三季度、四季度新增專項債分別發行約1.5萬億、1萬億。而去年三、四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為1.1萬億、230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三、四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或較去年同期多增近4000億元、7000億元。
二是,預計下半年專項債投向基建比重高于去年同期。一方面,棚改工作步入收尾期,今年以來對基建的分流效應逐步減弱。2020年是三年棚改攻堅計劃的收官之年,大多數省份已經如期完成計劃,全國層面已不再設定具體的棚改計劃。今年1-7月,專項債中投向棚改比重為15%,低于去年下半年的33%。另一方面,隨著“十四五”重大項目的陸續開工,也進一步支撐專項債流向基建領域。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7月12日,李克強總理表示,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推進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項目等重點建設。今年1-7月,專項債投向基建領域占比超過50%(基建領域包括交通運輸、市政產業園設施、城鄉基建、城鎮建設、城鄉發展、生態環保),高于去年下半年同期水平(44%),投向上更側重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而非傳統的交通運輸領域。
(本文作者介紹: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早稻田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部金融人才庫專家,中國金融四十人青年論壇會員。)
責任編輯:雷瑋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