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盤和林
交易所債市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將會再進一步擴容,這種擴容也有助于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促進互聯互通,更好的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日前,在京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上,證監會提出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第三項重點任務中提到推進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創新。
這無疑意味著,交易所債市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將會再進一步擴容,這種擴容也有助于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促進互聯互通,更好的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首先來看債券市場。一直以來銀行類機構與交易所債市處于割裂狀態。為防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保障金融業的穩定運行,1997年商業銀行的債券回購與現券交易被全部叫停,自此“銀行間市場”開始發展壯大,直到2009年,上市銀行才被允許進行現券交易。
直至今天,債券市場形成了場內市場(交易所)、場外體系(銀行間市場和商業銀行柜臺市場)統一分層的市場體系。然而這種長時間的限制對債券交易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商業銀行對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參與度至今仍然很低。
整體來看,我國交易所債券市場相較于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存量少、資金規模小、市場交易量低。根據央行公布的《2018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量為150.7萬億元,而交易所債券市場現券交易量為5.9萬億元,僅占債券市場總交易量的3.77%。
由此可見,我國債券市場還是以銀行間債券為主,結構性問題加大了銀行的防控風險難道,也無法滿足一些企業的融資需求。支持交易所市場債券品種創新有助于改善這種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
而推進交易所市場債券,必然意味著更多銀行機構的參與、銀行投資債券范圍的擴大以及債券品種的豐富,能進一步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長期來看,隨著交易所債市規模和流動性逐步上升,市場間的信息聯動性會進一步加強,必定能實質性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讓債券市場更加穩健發展。
其次,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創新是一種新型金融工具,其所涉及到的證券抵押品的資產分為兩類:現存的資產或應收款,將來發生的資產或應收款。前者稱為“現有資產的證券化”,后者稱為“將來現金流的證券化”。
從微觀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可以從三個方面發揮作用,對于發行人來說,可以盤活發存量資產,降低其融資成本;對于融資信用來說,資產證券化可以弱化發行人的主體信用,依靠基礎資產的資產信用;對于投資者來說,則是獲得了更加低風險、高收益、范圍更廣的融資渠道。從宏觀角度來看,資產支持證券能夠提高資產流動性、分散信用風險,對于完善市場結構、改善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債券市場也是金融市場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我國長期以來,金融市場以銀行信貸間接融資方式為主,尚未構建起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這無法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這也是科技型企業、高成長型企業以及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一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就能最大程度分類滿足不同企業的金融需求。因此,支持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創新,有助于改善我國科技類企業等實體經濟提高直接融資能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還降低銀行間融資比例過高等金融結構性風險。
筆者認為,要切實推進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創新,雖然可以在資產支持證券的基礎資產上給予更多的創新空間,但是未來的關注點并不是在于品種本身,最關鍵在于拓寬資金總量,引入商業銀行、外資機構進入,改善投資者結構。
目前,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最突出的問題是規模較小,深度和廣度不夠;表面看是創新不足,但核心問題還是參與資金不足。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主要資金供給方在交易所投資受限較多,參與度不足,影響了交易所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發揮;外資機構少。銀行間債券市場對于境外投資者已全面放開,但境外機構仍只能通過QFII和RQFII渠道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便利性不足。建議逐步放開對商業銀行和外資機構進入交易所資金市場的限制。資金多了,品種創新才有源頭活水,才有創新價值。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陳鑫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