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盤和林
之所以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機制,其目的是引水精準“入田”。
日前央行公告稱,8月20日將首次發布新的LPR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9月16日,央行決定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全面降準將利好股市、債券市場,帶來投資成本的降低,并通過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渠道,釋放資金有效流入實體經濟,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實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功能。具體來看,LPR定價機制和全面降準的確是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對優質企業的利好尤為明顯。
一方面,LPR新機制形成后,由于市場化程度更高,打破了銀行對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為暢通,將對市場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環境下,LPR價格必定會有所回落。通過改革報價機制,和央行公開市場利率聯結,可以在名義沒動的情況下降低貸款實際利率。進而改變了過去“利率雙軌”阻礙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現象,使得市場利率下行對實體經濟的提振效果更加直接明顯。
另一方面,最終客戶貸款成本建立在企業自身信用狀況、實力等這一基本面還是沒有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利差,LPR定價機制改革對于降低優質企業信貸利率可能效果更大,而對于信用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效果可能存在不確定性。
但在當前房住不炒的調控基調下,降準未必利好樓市。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樓市調控將繼續從嚴,防控房地產泡沫蘊藏的金融風險,引導居住導向的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降準本意并非刺激房地產,是否會在利率向信貸利率的傳導機制下客觀帶來利好樓市的市場效果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監管部門針對全面降準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早已做好充分的把控準備,違規資金或難以進入房地產市場。降準前,監管部門已采取綜合措施嚴控影子銀行、貸款挪用等渠道資金流入樓市。降準后,監管部門也將秉持從嚴調控的高壓態勢,繼續強化監管,加強對銀行信貸資金的投向管理。
8月25日央行發布的公告,便進一步證實了房地產將不是被“放水的田”。公告稱,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數值應符合全國和當地住房信貸政策要求,體現貸款風險狀況,合同期限內固定不變。首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二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60個基點。
筆者認為,之所以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機制,其目的是引水精準“入田”。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降準的目的是為了將更多信貸資源流向小微和民營企業。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狀況,即使未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有下調的可能,下調的空間也不會很大,并且從行業領域來說,也絕不會是房地產行業。從提振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看,調整信貸資源結構、保持房貸利率基本穩定是是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堅持的基本態度,“不以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調控基調短期內或將保持不變。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陳鑫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