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揮舞制裁大棒 搞亂全球經貿 狂斂戰爭橫財
美國借俄烏沖突大肆劫掠世界(熱點對話)
近期,俄烏沖突持續發酵。作為沖突始作俑者的美國,不僅不勸和促談,反而持續煽風點火,公然趁火打劫:向歐洲國家大肆渲染威脅,美國軍工復合體趁機賺得盆滿缽滿,美軍工巨頭甚至毫不掩飾地稱之為“一個良好的開端”;糾集盟友伙伴加大對俄制裁力度,連體育、藝術和學術等領域都不放過,還公然凍結、扣押俄羅斯人的資產;賣力勸說歐洲盟友,試圖切斷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能源聯系,借機掐住歐洲能源“命脈”……
本報記者對話三位國際問題專家,起底美國如何利用俄烏沖突大肆劫掠、為己漁利,并分析美國此舉將帶來哪些損人害己的嚴重后果。
美國軍工復合體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立即宣布將向烏提供總價達3.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3月16日,美國宣布將再向烏提供價值達8億美元武器援助。德國、丹麥、瑞典等歐洲多國宣布提高國防預算,并紛紛向美國軍火巨頭“下訂單”。近期,美國多家軍工巨頭企業股價大漲。
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多年的富蘭克林·斯平尼,日前在博客文章中寫道,俄烏沖突“讓五角大樓、華盛頓的游說組織、國防工業和國會大廈里的很多人悄悄打開香檳慶祝”,“而納稅人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為這些聚會埋單”。
王鵬:美國軍工復合體是指由美國軍方、軍火制造商、國會議員、國防科研機構、智庫、輿論界等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其基本運作方式是:軍工巨頭游說國會議員或政府官員,確保政府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決策;高官卸任后到軍工企業任職或軍工業內人士進入政府任職,形成政商“旋轉門”;相關利益集團憑借強大的財力和政治影響力,影響議員和總統選舉及政府官員任職。在整個組織架構中,金錢發揮著潤滑劑的作用。
自二戰后崛起以來,美國軍工復合體對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及對外關系等諸多領域有著關鍵性、甚至決定性影響,尤其對美國開展海外軍事活動的相關決策有著極強的話語權。俄烏沖突爆發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裝備,美國軍工復合體獲取巨額利潤,大企業、大財團、承包商、金融界及華盛頓政客都能從中分一杯羹。按照美國軍工復合體的行事邏輯,烏克蘭不過是展示、推銷美國先進武器的一扇“櫥窗”,俄烏沖突正是其“打廣告”的“絕佳時機”。
龔婷:美國軍工復合體是頻繁制造對外戰爭的利益集團,也是美國對外政策中“假想敵”思維和好戰偏好的“驅動器”之一。其內部形成了一種類“鐵三角”關系,一些負責捏造“假想敵”、渲染外部威脅和“拱火”戰爭態勢,另一些負責發動戰爭,還有一些則負責承接訂單、制造并出口武器。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軍費不斷增長,長期居于全球首位并遠超其他國家,政治獻金不斷流向鼓噪戰爭威脅的政客和機構,承包商則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訂單,最終這幾方都賺得盆滿缽滿。美國長期是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國。在俄烏沖突中,歐洲國家大幅增加戰斗機等武器進口,主要來源方就是美國。
趙海: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屬性決定了它需要敵人,希望世界上沖突增多。過去20年,美國軍工復合體從所謂“反恐戰爭”中撈取了大量利益。如今,它正推動美國外交政策向參與大國博弈和競爭方向轉變,并大肆渲染外部威脅,以說服國會和民眾同意連年增加軍事支出。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借地區緊張局勢加大力度向歐洲及亞太盟友渲染“俄羅斯威脅論”和“中國威脅論”,誘使這些國家緊隨美國外交政策,增加本國軍費開支和對美軍備采購,美國軍工復合體則趁機攫取巨額利潤。
但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和社會承受著巨大代價。美國軍工復合體的擴張高度依賴政府外交政策及財政支出的支持,它在美國自身的肌體中被養肥,吸著美國經濟的血發展起來,揮霍著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同時,軍工復合體內部腐敗盛行,單一要價、單一競標、權力尋租等現象十分普遍,政商界利益輸送、錢權交易成為常態。可以說,美國軍工復合體是美國“民主體系”中一個毒瘤,它致力于挑動沖突對抗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卻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了“雙輸”。
美國濫用制裁“大棒”的目的和后果有哪些?
俄烏沖突爆發一個多月來,美西方國家加大打壓圍堵俄羅斯力度,對俄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涉及能源、金融、科技、經貿、體育、文化等各個領域,還凍結、扣押一些俄羅斯人的資產。有分析稱,“制裁俄羅斯”儼然成了美西方國家的一場狂歡。這讓美西方一直標榜的體育非政治化、藝術無國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契約精神等價值觀再一次崩塌。
王鵬:近期,美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針對的不止俄政府及官員,還有俄企業、俄公民等,這種做法對國際金融經濟秩序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美國打著“支持”烏克蘭的旗號,對俄實施無差別、全方位制裁,其實奉行的是本國利益優先原則。美國真正的算盤是,通過制裁“大棒”向俄施壓,繼續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發展空間,維護美國在地區乃至全球的霸權。同時,美國還試圖以“壓”促“變”,以制裁動搖俄羅斯內部經濟及社會穩定。
趙海:美西方國家政府加大對俄羅斯制裁力度,煽動起民間反俄情緒。近日,一些美西方國家民間團體在相關領域也推出對俄制裁措施。“制裁俄羅斯”儼然成了西方世界的一種“政治正確”。現在,經濟制裁越來越成為美國霸權“工具箱”中的最常用工具。在俄烏沖突中,美國試圖把對俄經濟制裁手段用到極致,目的是避免直接卷入戰事,同時保證自身霸權效力得以有效發揮。
需要認識到的是,美國極力拉攏一些西方盟友對俄進行“系統式”制裁,甚至要求“拉平”對俄制裁措施和力度,這導致的一個后果是:那些與俄羅斯有著緊密經濟、文化、能源聯系的國家將面臨更大損失,付出極高成本,美國則趁機坐收漁翁之利。隨著沖突和制裁時間的延長,美西方陣營內部的分歧和裂痕將不斷加大。從近期北約、七國集團和歐盟三場峰會上看,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試圖展現出一致對抗俄羅斯的立場,但在對俄制裁程度及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上,仍存在明顯分歧。德國總理朔爾茨明確反對停止從俄進口能源。比利時首相德克羅也認為,歐盟不應考慮會削弱自身經濟的對俄制裁措施。
龔婷:美國開展對外制裁看似基于所謂“正當理由”,實則是為維護自己的全球霸權恣意霸凌他國。為了給自己頻頻發起“經濟戰”打壓其他國家尋找“合法性”,美國長期以來不斷“造法”,包括且不限于通過國內立法、發布總統行政令、制定部門規定條例等,逐漸豐富其對外制裁的“工具箱”。同時,美國還拉攏盟國,在制裁行動上統一步調、在制裁制度上加強協同,屢屢共同對外開展制裁。
美國把自身利益凌駕在他國之上,把所謂“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和通行的國際關系準則上,違反了國家間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等一系列準則,給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帶來了負面影響。把全球化“武器化”,動輒大搞“斷供”“斷鏈”“斷聯”,阻礙甚至大幅切斷生產要素及消費活動的跨國流動,在近年來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給全球化帶來了更多傷害。
美國借俄烏沖突攪亂國際能源市場,背后有何算計?
據外媒報道,為了逐漸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美國與歐盟周五達成一項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根據該協議,美國將在年底前額外向歐盟提供至少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并確保至少在2030年前歐盟每年可以獲得5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話稱,即使美國的承諾可以實現,也遠遠不能取代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歐盟2021年從俄羅斯進口了約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時,建造一個新的生產設施通常需要2至3年的時間,因此美歐天然氣供應合作可能只是對現有供應的重新安排,而非新增產能。有學者指出,美國趁火打劫謀求自身利益,實際上將對歐盟乃至世界經濟造成損害。
趙海:俄烏沖突爆發后,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凸顯。美國相關能源利益集團迎來漁利之機。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攛掇歐洲國家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聯系、減少對俄羅斯油氣資源的依賴,并將能源需求轉向美國,試圖趁機發“能源財”。
但是,美國天然氣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市場的地位。一方面,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需要運輸、儲存、轉化,成本較高,相關設施建設復雜,短期內不大可能建成;另一方面,美國全年生產的天然氣絕大部分自用,剩余即使全部出口歐洲,也抵不上目前俄羅斯每年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量,更不必說美國還在向一些亞洲國家出口天然氣、且已簽訂了長期訂單。美國也不大可能完全撕毀其余訂單只給歐洲供氣。
因此,美國給歐洲畫下天然氣供應“大餅”缺乏實質意義,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政治宣示。美國的目的是以歐洲能源市場為籌碼要挾俄羅斯。
王鵬:俄烏沖突爆發前,美國就多次對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合作項目“北溪2號”施加制裁,試圖從經濟上圍堵俄羅斯,同時使歐洲國家在能源安全上更依賴美國。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繼續打起如意算盤,試圖徹底切斷俄歐能源聯系,把歐洲能源市場和能源安全牢牢捏在自己手中。歐洲國家應當認識到,二戰結束后,美國長期在政治上利用歐洲、在經濟上大薅歐洲羊毛、在安全上“攥緊”歐洲,損害的是歐洲國家自身的利益。
龔婷:美國不出一兵一卒,卻不斷提供武器、大搞經濟制裁拱火俄烏沖突,目的至少有兩方面:
第一,企圖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孤立俄羅斯并大幅打擊俄經濟。例如,通過把俄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更多機構拉入出口管制各類清單,并更新出口管制相關規則,試圖掐斷俄獲取高技術組件、產品和服務的渠道;通過把俄多家大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納入金融制裁各類清單并進行SWIFT除名、凍結俄資產、制裁“北溪2號”、鼓噪石油禁運等,試圖減少俄外匯資產和收入,打擊盧布匯率并制造金融混亂。美國還頻頻威脅使用所謂“二級制裁”,恐嚇他國不得與俄開展往來,妄圖對俄實現“金融孤立”。
第二,試圖趁機發“能源財”。美國不顧歐洲對俄能源的高度依賴,單方面強行宣布對俄實施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禁運。近日,美國宣布今年向歐盟額外提供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試圖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上實現“雙收”。然而,美國所能提供的天然氣量遠不能彌補歐洲缺口,還可能導致本土天然氣價格供應減少和價格上漲。囿于運輸距離長、液化和重新氣化成本高、相關基礎設施欠缺等一系列問題,對于歐洲而言,來自美國本土的液化天然氣相對于俄羅斯的管道氣并不具有價格優勢。
本報記者 李嘉寶
責任編輯:李桐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