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這句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用作對金磚國家合作表達信心的古語,當天便得到完美的詮釋:金磚國家宣布創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中國上海,行長來自印度。從提出到落實不過一年,“平等參與,大家都有份”,金磚銀行設立的速度和方式讓西方看笑話的人不適應。印度媒體稱,“金磚國家”這個概念自13年前出現起就被西方懷疑和輕視,如今,金磚國家不但相互頻繁走動,而且“已站穩腳跟開始走強了”。歐美學者把它描述成金磚國家“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成果”和“走向實體化的重要步驟”,不過,這種“好評”更像是為西方的擔憂做鋪墊:新興國家有了挑戰西方主導的金融秩序的“第一塊基石”。“金磚銀行是國際金融體系的補充”,新興國家的表白并未讓西方放下疑心。英國《金融時報》給出的建議是:金磚國家如能建立起堅固的金融基礎設施,將有助于克服當前全球金融架構的局限性,這或許是真正實現金融全球化所缺失的關鍵一環。
逆襲、威脅還是國際金融體系的補充?
“讓5位世界領導人聚到一起談判達成標志性協議而且還要讓他們都感到開心,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過這在巴西真的發生了。”美國《石英》雜志16日報道說,金磚五國領導人舉行第六次峰會,達成建立金磚國家銀行的協議。金磚銀行的名稱將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號稱將成為除世界銀行[微博]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之外的另一選擇,因為這兩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一直被西方所主導。峰會前的疑問是中印能否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一個重要爭議點是金磚銀行總部設在哪里。文章說,中國力推上海,印度則力推新德里,最終中國贏了。不過印度還是取得了一個小勝利,那就是首任金磚銀行行長將是印度人。其他每個創始成員國都將有一人擔任副行長。
美國彭博新聞社以“平等參與,大家都有份”為題報道說,除了總部落戶中國,首任行長來自印度,行長在金磚國家中輪流產生,協議規定,首個區域辦公室將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首任理事會主席由俄羅斯提名,首任董事會主席由巴西提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選擇上海作為總部,首先因為上海是比較開放的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也非常便利,有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成立金磚開發銀行是2013年金磚國家首腦第五次會晤達成的共識。金磚國家財政部門自2013年8月正式啟動成立金磚開發銀行的談判,共舉行了7輪談判。16日達成的協議主要內容包括:銀行的宗旨是支持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銀行的核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為500億美元并在金磚國家之間平均分攤;銀行創始成員為5個金磚國家,銀行成立后將吸收新成員加入。
《印度斯坦時報》16日稱,自從2009年金磚國家舉行首次峰會以來,該俱樂部的宣言一直以來的主題都是當前金融體系的不平等,需要進行改革以適應變化中的世界經濟秩序。他們對金磚銀行管理層的篩選公開、透明,并未采取發達經濟體瓜分戰利品式的做法。除了銀行本身所具有的經濟意義外,這還向外界傳達出了巨大的政治和象征性信息:存在競爭的國家彼此之間可以共同合作。這是當前峰會的背景。此前曾有人擔心,中國的經濟體量可能會使得金磚銀行成為附屬。如今,平等原則已經被接受。俄羅斯《獨立報》認為,這一銀行的成立將大幅削弱歐美在世界的影響力。金磚國家也希望向美國表明,國際格局已經發生變化。《莫斯科時報》16日的文章標題是:面對西方冷遇,金磚銀行是俄羅斯的逆襲。
“挑戰西方”是16日西方媒體的普遍看法。德國電視一臺評論說,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將更加獨立,這是對抗舊世界的一個信號。法國《新觀察家報》稱,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儲備基金的設立“奠定了新興國家挑戰西方金融霸權的第一塊基石”。金磚五國領導人在巴西結束了長達幾年的扯皮,克服彼此間的分歧,達成歷史性協議。彭博社稱,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提出西方勝利的“歷史終結”論,照他的理論,金磚國家成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是沒有道理的。但是,西方勝利的世界并沒有出現。而金磚國家“造了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的反”,這不光是一個政治姿態,而是亮出了“威脅和討價還價的籌碼”。瑞士《新蘇黎世報》憂心忡忡地稱,金磚銀行是“錯誤的藥方”。因為貸款可能流入錯誤的基礎設施項目,“這個銀行就像閃亮的體育館”,民眾生活并沒得到改善。
在樓繼偉看來,目前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多邊開發機構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金磚開發銀行的成立并不是在向其他多邊銀行發起挑戰和競爭,而是對目前現有多邊機構的有益補充。
16日,金磚國家還簽訂了《關于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的條約》,規定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初始承諾互換規模為100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微博]行長周小川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應急儲備安排有利于金磚國家內部金融市場的穩定、有序和健康發展,并有更強應對短期沖擊的能力。
“新的超級銀行”、“迷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德國《圖片報》16日這樣稱呼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該報認為,這標志著金磚國家的聯盟更加緊密。“為建立共識搭設平臺”,“德國之聲”16日引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家特羅伊尤的話說,金磚銀行的建立是金磚國家邁向實體化的重要步驟。德國發展研究所專家彼得·沃爾夫認為,“這是金磚五國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成果。”瑞士廣播電視臺稱,五個國家雖然距離遙遠,但是他們的決心越來越大。
西方繼續挑撥金磚國家關系
西方主導的世行和IMF遭詬病已久。倫敦復興資本公司的新興市場經濟學家查爾斯·羅伯特森對美國《商業周刊》說,金磚國家每年的產出加在一起達到16萬億美元,超過歐元區。這幾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占全球總人口的43%。然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領導人沒有一個來自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的抱怨很合理,美國和歐洲把持著國際金融機構。據印度livemint”網站16日報道,世界銀行由188個國家注資2232億美元。美國是最大股東,占比16%。中國是第三大股東,為世行注資128.6億美元。現在中國給金磚銀行注資100億美元,比中國給世界銀行的注資少不了多少。金磚銀行注資在各成員國之間分攤,因此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對金磚銀行的注資將超過其對世行的注資。美國及其盟友要猜測金磚國家是否今后會停止注資世行和IMF了。彭博社稱,如果二戰后的金融體系不快速變革就要被人拋棄,這個威脅是現實存在的。西方要想讓福山的“歷史終結”理想愿景還能繼續保持的話,就必須適應新興大國的訴求。
除了擔憂,借機挑撥金磚國家之間關系的媒體不少。日本TBS電視臺稱,金磚國家其實抱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俄羅斯是想打破歐美等國家對其的制裁和孤立,所以和中國等結盟;南非是為了獲得中國更多支援;印度并不打算和G7國家意見相左,相反對于和美國、日本的關系很重視,中印之間也有邊境沖突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巴西是南美洲國家,南美受到美國的影響很深。金磚國家并不是真正高度團結。路透社16日以“金磚成功的最大挑戰?中國老大哥”為題說,金磚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政治存在巨大差異,他們面臨著遏制中國控制金磚銀行的挑戰。文章援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教授羅伊特的話說:“若是不能掌握大部分影響力,中國人不會參加這些機構的。”韓國《文化日報》16日稱,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領域以中國為中心成立首個新機構,本身就意義重大。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加上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成立以本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機構,中國正對現有金融秩序展開正面挑戰。
金磚國家內部也有雜音。印度《德干先驅報》說,金磚銀行首期注資由5個成員國平均分攤,這一點是印方著重強調的,目的是避免金磚銀行被某一個成員國所主導,這是印度一項重大外交勝利。印度《商業時報》稱,直到最后一分鐘,中印之間才達成協議。如果金磚國家無法就總部地點達成一致,那將成為一件尷尬事。
日本《外交學者》16日說,幸運的是,金磚成員國都認為,創建替代西方主導的政治和金融體制是金磚國家共同的目標。巴西圣保羅蓋圖羅·瓦格斯基金會教授斯圖恩克爾同日對路透社說,讓金磚銀行看起來不像是“中國占據統治地位的銀行”符合中國利益,有利于金磚銀行對多個項目提供資金。“金磚銀行是將中國信貸非政治化的渠道。”
金磚正書寫“成功故事劇本”
“金磚國家在巴西再次規劃未來”。美國《福布斯》網站16日以此為題稱,在巴西東北部的福塔萊薩,金磚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了如何成為冠軍的誓言。盡管每個國家都有各自待解的問題,但通讀72頁的《福塔萊薩宣言》會發現,每個國家都在為金磚貢獻自己的才智。這些國家表示,他們正探尋新的合作領域。印度“Niti Central”網站說,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本屆峰會的首要議程,全球不但盯著金磚銀行的成色,也關注著這5個國家一起“如何書寫一個成功故事的劇本”。
法國歐洲一臺評論稱,未來金磚銀行和儲備基金將在亞洲、非洲和拉美與IMF和世行爭奪影響,而金磚國家內部基礎設施水平的不均衡,也將帶來很大需求,但金磚五國必須妥善解決出資比例和話語權分配問題。英國《金融時報》說,各金磚國家的開發銀行此前曾達成彼此使用本國貨幣的協議,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將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