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來源 上海證券報
我國商務部21日公布,經中歐雙方商定,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將于9月25日在北京舉行。
據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官網,瓦爾迪斯· 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為歐盟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據新華網,東布羅夫斯基斯分管經濟事務。他之前曾與中方會談過貿易相關議題。
會話或與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有關
此前,9月13日,歐盟委員會官網披露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von der Leyen)在歐洲議會發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針對此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4日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中方認為,歐盟擬采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并將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這位新聞發言人進一步表示,中方敦促歐盟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局出發,與中方開展對話磋商,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9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中方一貫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歐盟方面擬采取的有關措施不利于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此次對話,有多家媒體猜測或與此事相關。
一位經貿研究專家表示,早年入世背景下,中國紡織品受到多輪反傾銷調查。如今看來,事實上當時的貿易保護主義并沒有提升發達國家的紡織品競爭力。應該認識到全球化分工合作的背景,加強對話溝通協商,積極回應各方關切,消除正常貿易流通障礙才是正確路徑,良好的經貿關系有利中歐雙方。
這位專家表示,汽車工業是歐洲尤其是德國的支柱產業,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會給對方造成一定壓力,但在傳統汽車領域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也具有相當占有率。應該鼓勵基于互惠互利的態度,去妥善處理市場競爭問題,而不是動輒使用貿易保護措施。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107萬輛,同比增長58.1%。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8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5萬輛和25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2%和8.2%,同比分別增長7.5%和8.4%。1月-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2.5萬輛和18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4%和8%。
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9萬輛,同比增長8.1%。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72.7萬輛,同比增長1.1倍;其中1-8月,純電汽車出口66.5萬輛,同比增長1.2倍;插混汽車出口6.2萬輛,同比增長73.5%。
從車企出口增速上來看,在1月-8月的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比亞迪出口12.5萬輛,同比增長6.5倍;奇瑞汽車出口55.8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20%;長城汽車出口18.2萬輛,同比增長95.5%。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由中國生產銷售,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70%,全球有超63%的動力電池由中國供應。
而歐洲更是成為中國汽車,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主要目的地。國際能源署統計顯示,2022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16%是從中國進口。
德國經濟研究所(IW)報告顯示,去年歲末到今年年初,多家中國汽車制造商進入德國市場,意味著其銷量將從較低基數大幅上升,從中國的進口額也隨之大幅上升。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3慕尼黑車展上,中國企業的參展數量是2021年時的近兩倍,包括MG、比亞迪、阿維塔、賽力斯、零跑等中國汽車品牌均攜新產品、技術集體亮相。而中國車企在2023慕尼黑車展上的“反客為主”,或令歐盟下定決心。
根據新華社報道,相比上一屆博覽會,今年慕尼黑車展上中國參展商數量翻了一番,成為本屆展會亮點。
歐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師菲利普·勞斯貝格認為,汽車工業是歐盟的核心產業之一,該產業被削弱或者崩潰將是歐盟的“經濟災難”。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市場份額為8%,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近一倍,達到15%。如果中國電動汽車的價格優勢依然存在,其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勢必還會增大,在一些歐洲人看來,這將會影響歐洲汽車行業的發展。
據歐洲媒體報道,自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以來,歐盟內部反應不一,尤其是德法這兩個歐洲數一數二的汽車大國,態度截然不同。法國政府和汽車產業界支持該項調查,而德國汽車產業界明確表示反對。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歐盟必須考慮到中國可能的強烈反應,并致力于為歐洲汽車制造商創造有利條件——從降低電價到減少官僚障礙。德法這兩個歐盟大國之所以對此有不同的反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德國汽車業對華出口和投資及其在中國市場的利益要遠大于法方。
他訪華,“可能就該問題與中方展開艱難對話”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21日報道,中國和歐盟將于25日在北京舉行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中國商務部21日在官網宣布,經中歐雙方商定,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將于9月25日在北京舉行。
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方牽頭人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歐方牽頭人為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兩人將共同主持對話。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新華社發)
另據9月22日報道,歐盟貿易委員在為期四天的訪華期間將敦促北京減少對歐洲企業的限制,屆時他可能就歐盟擬對電動汽車進口進行調查這個問題與中方展開艱難的對話。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歐盟貿易委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將參加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會晤中國官員和在華經營的歐洲企業代表,并將在訪問上海和北京期間發表兩次演講。
報道稱,在東布羅夫斯基斯抵達北京前一周,歐盟表示將調查是否征收懲罰性關稅,從而保護歐洲生產商不受價格較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的影響。
此外,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2日報道,歐盟貿易委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將抵達中國,開展化解緊張的工作。
東布羅夫斯基斯為期四天的中國之行的重要議程是緩解不斷升級的電動汽車爭端以及中國對歐盟“去風險”計劃的憂慮。
報道稱,他此次前往中國首都北京,是歐盟官員近期的一系列訪問之一。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薇拉·堯羅娃剛剛訪問了北京,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卡德麗·西姆松計劃下周訪華,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不久之后也將前往中國。
東布羅夫斯基斯將參加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預計會談期間,作為并不公開敵視中國的拉脫維亞前總理,東布羅夫斯基斯及其指導意見在北京會產生一定影響。
報道稱,墨卡托中國研究所貿易事務分析師弗朗索瓦·希米茨認為,與中美之間類似,“雙邊接觸是防止(歐盟與中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的最重要手段”。
與此同時,一些歐洲企業不愿減少獲利豐厚的對華商業往來。
考慮到這一點,東布羅夫斯基斯將到訪德國制造商克諾爾制動器有限公司在蘇州的工廠,深入了解歐洲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報道稱,布魯塞爾謀求的“可實現目標”包括建立一套預警機制,幫助歐洲預防關鍵原材料供應遇阻。
報道稱,一連串外交活動表明:在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歐盟急于維持重要的防護機制。
希米茨說,也許不會達成多少“具體的可實現目標”,但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雙方愿意接觸,甚至是深化大部分經濟往來”。
(來源:綜合本報、參考消息、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周刊、第一財經、央視新聞)
責編:展雪、邵子怡
責任編輯:王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