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力量讓能抵御核彈襲擊的水壩“斷成兩半”?

到底是什么力量讓能抵御核彈襲擊的水壩“斷成兩半”?
2023年06月08日 19:52 紅星新聞

當地時間6月6日,位于赫爾松地區、目前由俄方控制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6日遭到破壞,水從裂口中涌出,向下游泛濫。

針對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破壞,俄羅斯總統普京7日首次公開回應稱,烏克蘭當局是在西方的建議下轟炸卡霍夫卡水電站。克里姆林宮在一份聲明中說,普京在電話中告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此次破壞是“導致大規模環境和人道主義災難的野蠻行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表示,他當天也與埃爾多安通電話,在通話中談及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襲事件引發的“人道主義和環境后果”。

↑大壩被毀后,洪水泛濫↑大壩被毀后,洪水泛濫

目前,俄烏雙方均指認對方發動了襲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6日表示,美國政府“無法確定”誰應對大壩潰堤負責。白宮7日表示,仍在評估誰應負責。

對于能抵御核彈襲擊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為何發生坍塌,有專家表示,最大可能原因是“蓄意的內部爆炸”,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自然地理學教授馬克·穆里根則稱,還有一種可能是大壩長期遭受炮擊致結構受損,再加上水庫中的水位非常高,從而發生了災難性的結構崩潰。

【現場】

600平方公里被淹

赫爾松州平均水位達5.61米

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它是烏克蘭最重要和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正常運行時,它為上游地區和克里米亞提供用水,還為裝機容量達5.7GW的扎波羅熱核電站提供電力和冷卻水,是一道抵御“核災難”的屏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表示,目前沒有監測到直接的核安全風險。

據俄烏兩方官員7日發布的消息,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破壞后,事發地和受波及的第聶伯河兩岸地區共有超過2700居民被轉移。俄羅斯媒體報道稱,7日最少有7人失蹤,赫爾松繼卡科夫卡市后于7日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據烏克蘭媒體報道援引俄控赫爾松地區官員的話,赫爾松地區有“3人溺水身亡”。

↑當地時間6月7日,赫爾松地區,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倒塌后,德涅普里亞尼村的房屋被水淹沒 圖據視覺中國↑當地時間6月7日,赫爾松地區,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倒塌后,德涅普里亞尼村的房屋被水淹沒 圖據視覺中國

烏克蘭媒體報道稱,烏控地區官員于6月8日表示,在卡霍夫卡大壩決堤后,烏克蘭赫爾松州600平方公里的地區被淹沒。其中,68%被淹土地位于俄羅斯控制的第聶伯河東岸,32%位于烏克蘭控制的西岸。該官員報告說,截至6月8日上午,赫爾松州的平均水位已達5.61米。烏克蘭赫爾松州軍事管理局在同一天報告說,西岸的20個定居點被淹沒,2629戶人家受到影響。他補充說,在俄羅斯控制的東岸,情況“極其困難”。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6月8日稱,控制赫爾松州第聶伯河東岸的俄羅斯軍隊沒有做好應對卡霍夫卡大壩被破壞的準備,導致人員和軍事裝備受到損失。美國戰爭研究所(ISW) 稱,大壩倒塌造成的洪水“嚴重破壞”了俄羅斯在該河東岸的防御陣地,其可能被迫從兩個一線陣地撤退。

對于水電站后續的修復,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水電領域專家均認為不容樂觀,修復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烏克蘭國有水力發電公司的負責人伊霍爾·西羅塔于6月7日表示,重新建設新的大壩和水電站將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至少需要10億美元。

【分析一】

“大壩斷成兩半”

最可能原因是內部爆破

據報道,多位工程及軍事專家認為,用導彈從外部轟炸,或是水壩年久失修自行倒塌都比較難解釋水壩被毀的情形。大壩發生垮塌最大可能原因是“蓄意的內部爆炸”,并稱這種解釋“最有可能,也最合乎邏輯”。

據烏克蘭國有水力發電公司的負責人伊霍爾·西羅塔說,位于赫爾松的卡霍夫卡大壩能抵御核彈的襲擊。“導彈襲擊無法造成這樣的破壞,發電站是以能夠抵御核彈攻擊的標準建造的。”他說,“很明顯,大壩內部發生了爆炸,斷成了兩半。”

↑相關報道截圖↑相關報道截圖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的工程學教授、炸藥專家尼克·格盧馬克稱,“即使是發射核彈頭,運載能力也是有限制的。所以即使是用核彈直接命中大壩,也可能無法摧毀大壩。”

“大壩確實會發生自行坍塌,(但是)我看到視頻后就覺得,‘老天,這看起來非常可疑’。”美國馬里蘭大學工程系教授格雷戈里·貝歇爾稱,有些水壩確實會因為異常大量的水流溢出而坍塌,但通常會從兩側開始崩落,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卻是先從中間斷裂。水壩的兩側起初似乎完好,后續才逐漸坍塌。

幾位專家警告,目前可得的證據相當有限,不過他們認為,內部爆破是最有可能的解釋。封閉空間內發生爆炸的破壞力最強,因為能量全作用在周圍的結構上了。用炸彈或導彈進行外部引爆對大壩的作用只有其威力的一小部分,而要達到類似的效果則需要威力大許多倍的炸藥。但即便如此,至少也需要成噸的炸藥才能炸毀大壩。

【分析二】

長期遭受炮擊致結構受損

水位升高而潰壩

五角大樓前官員斯蒂芬·布賴恩則認為,“引爆數噸炸藥”不太可能是形成此次破壞的原因。他認為,很少有武器可以直接打破大壩。

他舉例提到,去年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時,“有人試圖用水下車輛炸毀大橋的支撐柱”。“主橋支柱沒有倒下,這意味著水下爆炸的爆炸力不足以完成這項工作,”他說,“大橋沒有被飛機、滑翔炸彈或導彈炸毀,也很少有武器可以打破大壩。”

“此外,大型炸彈不太可能造成我們在視頻上看到的那種破壞,”布賴恩提出了一條線索——長期炮擊造成大壩結構受損。“應該指出的是,在5月和6月,烏克蘭人向大壩發射了導彈和炮彈。據稱這些攻擊造成了大壩的一些裂縫。”

↑衛星圖像顯示,潰堤數日前大壩出現部分破裂↑衛星圖像顯示,潰堤數日前大壩出現部分破裂

目前還不清楚大壩何時“首次受損”,但衛星圖像顯示,潰堤數日前,大壩狀況已經惡化了。6月2日,橫跨大壩的一條道路被嚴重破壞。6月6日,可以從衛星圖像清楚地看到大壩墻體破裂、附近建筑物倒塌,但水流似乎沒有發生變化。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自然地理學教授馬克·穆里根表示,圍繞該地區的沖突可能影響了大壩結構。穆里根教授說:“由于與沖突有關的早期破壞的影響而導致大壩產生結構性問題,這仍然是一種可能性。”在一年多的激烈沖突中,卡霍夫卡大壩一再遭到破壞,俄烏雙方都反復指責對方炮擊了大壩。

根據美國對外農業局進行的衛星圖像分析,大壩水庫水位在過去幾個月里上升。“水庫中的水位非常高,再加上以前的破壞,導致水不受控制地流經大壩,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結構崩潰。”穆里根說。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編輯 郭宇 責任編輯 魏孔明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