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文/李勤 彭蘇平 李安琪
編輯/楊軒
李一男的造車創業,突然踩下了急剎車。
12月7日,自游家銷售公司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份“致用戶信”,表示自游家的首款車型NV短期內無法交付,這款車累計訂單已達24376個,但自游家做了一個沉痛的決定:放棄全部訂單——48小時內全額退款之外,還給出了每人一臺車模和200元星巴克消費卡的補償方案。
自游家是李一男創辦的新能源車公司的品牌名。超2.4萬個訂單,一夜之間要放棄并退款,這對于一家造車公司,無疑是一記晴天霹靂。多少車企苦于訂單匱乏,連續月銷量腰斬。而自游家10月才開完新車發布會,信心滿滿要在本月將車輛交付到用戶手中。
36氪獨家獲悉,伴隨訂單放棄,自游家公司內部也掀起了一輪人事動蕩,公司啟動了大規模減員,涉及生產、銷售等多個部門,“公司總共1500多人,最后可能只保留研發、品牌等核心團隊。”
就在發布“致用戶信”后半小時,自游家就給銷售部門等召開了全員會議,告知團隊精簡事宜,并在當天辦理離職手續。
“天才少年”“華為太子”,以及創立小牛電動車,是李一男身上的光環,資本沖著李一男的傳奇履歷,已經踴躍進場,IDG資本、COATU等知名機構豪擲5億美元,站在自游家的資方陣容里。
但李一男的自游家卻在臨門一腳時,突生變故,這背后發生了什么?
鏈條是在上游繃斷的。36氪獲悉,過去幾個月來,自游家一直在為生產交付作準備,合作的大乘汽車常州工廠,已經完成改造,開始生產各個階段的試驗、碰撞樣車,12月還計劃排產200輛。甚至還在著手改造下一款新車型的生產線。
但是,生產資質的缺位讓自游家卡在了量產之路上。
新造車公司都要面臨的一個大關就是解決生產制造資質,這是新車上市銷售的“準生證”。當年蔚來為了規避生產資質缺位,選擇和江淮汽車合作代工,而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無不都砸下數億元資金購買了生產資質。
自游家不能例外,其和蔚來的想法類似,找到大乘汽車合作生產。但問題就出在了大乘汽車身上。
大乘汽車,由前眾泰汽車董事長吳建中之子吳瀟操盤,早在2015年就在常州金壇建成了整車工廠,早幾年也是當地的制造業支柱,但后來出現資金困難,2020年3月底開始停產。根據最新規定,連續兩年年均產量少于2000輛,工信部將予以特別公示,重新開工需要經過核查,而大乘汽車并沒有通過后續的核查。
有自游家員工告訴36氪,近幾個月,很少看到李一男出現在常州公司,“聽說一直在接洽監管部門,解決資質的事情。”但顯然,李一男沒能拿到生產資質,生產運作也難以開展,“就連門店的展車都沒辦法上路”。
自游家的這次經歷,也揭開了代工方式暗含的風險——生產資質不掌握自己手上,制造和交付都會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人,這也是為什么雷軍在決定造車之后,不遺余力地推動自建工廠、爭取造車資質的原因。據36氪了解,日益茁壯的蔚來也爭取解決這個問題。
年屆51歲的李一男和雷軍,都已經踏入造車創業河流,對于周期漫長的汽車制造業,這也無疑是他們的最后一次創業項目。
36氪多方獲悉,李一男并未就此放棄這個新能源造車項目。有接近李一男的人士告訴36氪,目前李還在接洽新的生產制造合作方,“已經接觸了兩三家,在爭取解決生產這個事。”
與此同時,李一男仍保留了研發、品牌等核心部門,大約2、300人,以維持公司運營,“研發還在進行”。
而在12月7日的內部會議上,自游家副總裁陸昊辰也表示:“我們并不是要倒閉,也不是要關閉所有的店,只是精簡一些團隊,然后給老板一些時間去解決相關問題,爭取明年上半年把車交出來。”
之所以對訂單全額退款,上述消息人士也告訴36氪,這主要是因為之前的銷售公司都是和大乘汽車捆綁,現在雙方不再合作,這部分訂單也就無法保留,只能暫時退款處理,“全額退款,并作出補償,也是向用戶表明誠意,希望他們還能再回來。”
“新造車創業都沒有一番風順的,蔚來經歷過2019年的低谷,理想汽車也砍掉過第一款量產車SEV。”
但行業殘酷的一面是,當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進入絞殺戰,比亞迪、特斯拉、華為、蔚來、理想汽車,還有一眾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品牌,都在磨刀霍霍,明年一家公司的新品可能都超過10款。
即便能夠解決生產問題,在明年上半年交付車型,對于李一男來說,也會面臨巨大挑戰。
能否走出這次低谷,考驗著這家造車新星的韌性和決心,這也是近年來,突出重圍的造車公司所必備的素養。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