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管解讀Q4財報:未來會引入更先進大模型能力 在最近受影響的銀行里無存款

小米高管解讀Q4財報:未來會引入更先進大模型能力 在最近受影響的銀行里無存款
2023年03月25日 08:42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3月25日早間消息,小米發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四季度總收入達到660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滑22.8%;經調整凈利潤為15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滑67.3%。其中包含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12億元。

  整個2022年,小米集團總收入為2800億元,同比下滑14.7%;經調整凈利潤為85億元,同比下滑61.4%。

  財報發布后,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兼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副總裁、CFO兼天星數科董事長林世偉等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了數位分析師的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實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ndy Meng:我的問題還是關于手機業務的。我們看到國內市場近期友商有很多新產品發布,包括一些旗艦機,這對于小米國內的手機銷量和利潤率是否會帶來壓力?特別是剛剛盧總和林總都提到過,小米今年的策略是規模與利潤并重。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們投資人對于海外市場手機的情況,無論是銷量還是庫存,我們的能見度是比較低的。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分享現在市場上最新的需求和庫存的情況?

  盧偉冰:第一個問題,關于最近競爭的新品。其實大家也都能看到,目前品牌比較穩定,每個品牌的產品布局甚至發布的時間也都比較穩定。我覺得這是經歷產業沖擊之后非常常態的現象。三月份確實有很多的新品發布,短期之內(對小米)可能會有點壓力。但從全年來看,我覺得無論產品在哪個月發布其實它(對我們)的影響都不會太大。從近期我們自身的表現、從小米13系列的銷量來看,我覺得資本影響是不大的。

  第二個問題,關于海外市場。海外市場方面,其實從近兩個月GfK的“SO”(競爭優勢與機遇)角度來看,我覺得市場還不是太樂觀,還沒有看到明顯的市場恢復趨勢,我們還是傾向于認為市場的復蘇還需要一段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需求還是沒有打開。但對小米來講,我覺得我們的庫存還是有非常大的改善,剛才林總在簡報中也介紹了一些詳細的數據,主要還是在去年我們加大了清庫力度。目前來看,我們整個庫存還處于一個非常可控的、我個人認為偏良性的狀態。

  林世偉:從整體庫存的角度來說,我們四季度的庫存金額已經降到了504億。其中171億是原材料庫存,明顯從年初差不多200億降了下來,下降了15%。我們的成本在四季度達到了287億,比我們年中最高峰時300多億也下來不少。在盧總的帶領下,小米在全球的庫存是有一些改善的。當然,我們還在持續清庫存,包括一季度我們還是在清庫存的狀態中。大家可以看到,小米的問題庫存其實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可以解決的庫存。所以展望今年,我們希望庫存可以有進一步下降。

  瑞士信貸分析師Kyna Wong:我有兩個問題。首先,公司今年的策略是雙引擎、雙重視,注重降本增效。請問管理層從成本的角度來看計劃怎么優化?畢竟今年我們也看到很多上游供應鏈、零部件等方面的價格壓力,或者說他們價格下降的幅度會比較大。請問管理層哪部分器件或者芯片的降幅比較大?哪里的機遇比較多?是鏡頭零部件?還是內存原件?還是SoC系統級芯片?

  此外,在SoC芯片方面我們看到Arm(軟銀旗下的芯片設計方案提供商)可能會調整他們的收費方式。如果收費方式改變,這對你小米的降本增效是否會造成影響?因為一方面公司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產品價格可能也要做調整,或者說產品結構需要調整等等。我知道今年小米非常重視的高端產品策略,所以預計今年小米手機業務這邊的產品ASP(平均銷售價格)會有怎樣的提升或者變化?

  盧偉冰:的確,我們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降本增效。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整個市場還是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所以在幾個重要的器件,比如SoC、內存、屏幕、相機、鏡頭等等,我們還是看到有成本下降的趨勢。從目前來看,由于供求關系并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我們還沒有看到成本反彈的情況。因此我認為在降本方面小米還是有比較大的潛力。同時,我們內部也加強了管理。過去13年小米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內部還是有非常多管理紅利可以挖掘。我相信這兩個方面一起做,小米應該還是有非常大的潛能能夠被挖掘出來。

  至于你提到的Arm收費,因為我還沒有看到特別具體的報道,我在這里只能給出相對籠統的答復。以我的理解,我覺得任何收費到最后的落地可能都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這個周期甚至可能是以“年”為單位的。因此我認為至少短期之內,(Arm收費變動)應該不會對我們的成本產生影響;至于長期的話,因為這是一個特別復雜的問題,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

  至于ASP,今年小米的ASP預計還會進一步上升,這主要得益于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海外,小米都在推行高端化。因此,對ASP的上漲我還是有信心的。

  林世偉:大家可以從我們的數據看到,小米全年的ASP其實達到了歷史新高。剛才盧總也說了,未來小米的高端線占比會進一步提升。另外,我們近期在海外發布的小米13 Pro表現也是超出預期的。因此從整體來說,大家對小米的新款高端手機(非常歡迎),尤其是我們在歐洲與徠卡的合作,我認為也吸引了不少的新用戶。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將更多有競爭力的高端手機在海外市場發布,這也會對小米整體的ASP帶來提升的空間。

  瑞士信貸分析師Kyna Wong: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在2023年的情況。過一段時間我們可能會看到互聯網行業的復蘇,平臺、廠商也都在大力推動銷售。對于小米來說,管理層是否看到目前企業、公司或者品牌、廠商愿意在小米的平臺多投放一些廣告?另外小米的游戲業務已經連續六個季度保持提升,今年我們是否將持續在這一塊期待比較好的增長?畢竟互聯網業務對公司整體的毛利潤有比較大的支持,所以想請教一下管理層的相關看法。

  林世偉:回顧2022年,我認為大盤還是比較艱難的,但你也能看到小米的互聯網業務相對穩健,甚至我們第一次發現小米在海外有一定的增量,小米用戶持續向上提升。投資界曾有人說過,高端手機的生命周期收入是比低端手機高的。因此,隨著小米高端手機的占比越來越高,這對我們的互聯網業務還是有幫助的。

  至于如何看大盤。我們最近也看到了小米部分客戶在年底的公告,他們可能目前還處于降本增效的階段,但是我也看到他們認為下半年情況會相對比較樂觀。所以如果大盤向好,那么這對我們互聯網業務的收入肯定有幫助。但是短期之內我認為他們還將處在降本增效的時期。希望未來會有所增長。

  游戲方面。其實我們也看到大盤是在向好的,無論是發牌還是版號都有開放的跡象,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最后,我還是想強調其實互聯網用戶數一直在向上增長,全球的用戶達到了5點多億,國內的用戶也是1.4億左右。如果我們能夠運營好這些存量用戶的話,這些都將成為小米未來在互聯網業務上的機遇。

  高盛分析師Timothy Zhou:我這邊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管理層。首先,我記得在上一次業績會里管理層曾分享過關于2023年中國手機銷量的展望。隨著中國疫情的開放,管理層現在對于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有沒有一些更新的展望?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手機毛利率的。管理層目前認為2023年手機毛利率可以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細分下來的話,來自于高端化、上游成本的下降、供給的減少甚至包括匯率的貢獻等等,管理層能否與我們分享這些因素對毛利率提升各自有怎樣的貢獻?

  盧偉冰: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是這樣的:今年中國手機大盤一、二月份兩個月放在一起大約同比下滑了4%。三月份到目前為止,大盤可能基本與之前持平。從一季度綜合來看,可能同比還是稍微有些下滑,大約2-3個點的下滑。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還是認為消費市場還沒有完全的復蘇。至于說復蘇會不會在今年下半年發生,我們希望是這樣。以上是我對整體市場的看法。

  的確,我們相信小米今年的毛利率會有一個增加和成長,但我們很難去非常詳細地與大家分享各個因素的貢獻,比如高端化貢獻了多少,或者降本增加多少等等。但我們相信這幾個因素會有一個綜合的作用。

  林世偉:如果只看手機毛利率,去年全年我們大概落在9%左右,相比五年平均(大概8.6%),去年情況是有所提升的。但2021年是(手機毛利率)非常高的一年,那一年有市場供應的問題,這里我也不再細說。如果大家看小米的手機毛利率,去年美元升值給我們帶來的毛利率影響大概在1-2個百分點。我沒有把實際的數據展示出來,但是是在1-2個點左右,存貨跌價大概影響了一個點左右。從這個角度還原的話,其實(小米的手機毛利率)可能已經在10%以上,我們也沒有算最近這些預期性的影響。如果匯率相對穩定,或者考慮到去年的利潤率、匯率對我們的影響,如果市場比較平穩,從這個角度還原的話,我們的手機毛利率其實可能會在10%以上。

  中金分析師Hanjing Wen:首先,我看小米年報里也提到今年一、二月的增長是很快的,想請教一下管理層今年小米在線下門店有哪些想法?比如開店的規劃、GMV(商品交易總額)的提升以及和手機高端化戰略的結合等等。第二個問題,我也想請教一下管理層有關大家比較關心的造車。在年初的小米投資者日上,雷總(雷軍)也與大家分享了小米造車的進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我想請問盧總、林總,關于小米的汽車業務管理處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盧偉冰:在上次投資日時其實我也做過分享,2021年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快速開店拓展”,2022年我們專注門店的提效,今年我們則是做門店的整合。所以我們會把門店的整合當作特別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我們會逐步加大對戰略合作伙伴門店的拓展,讓它發揮更加職業化、專業化的門店管理,提高它的規模效益。這是我們今年在策略上非常重要的一點。

  另外,我們還會持續延續小米在2022年做的門店提效工作。我們在2022年進行的門店提效措施還是非常有效的,但我認為它遠遠沒有做完。我相信它會在2023年繼續發揮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在于我們要加大非手機產品的基建。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小米在大家電方面去年的增長是非常迅速的,尤其像空冰洗等產品上,我認為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但如果大家到了小米之家,大家會發現可能每個米家門店里基本上就只有一臺冰箱或者一臺洗衣機的樣品。如果加到兩臺或者三臺,其實這其中的空間是非常大的。綜上,我認為我們在非手機方面、在小米之家里面,我們還會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當然,我相信隨著小米高端化的進展,高端化對小米之家會帶來兩方面(積極影響):第一個方面是高端化會帶來非常好的魄力,只有高端化的爆品才能夠將人引到門店里來;第二個方面是它(高端化)會大幅度提高門店的GMV、改善盈利。我相信所有措施落實下去之后,2023年小米之家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于你提到的小米造車,可以說我們完全按照之前定下的時間表推進。按照雷總的說法,這叫“超預期”,可以說我們在很多時間上其實優于原定進度。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覺得我們造車還是一切順利地按照時間表在走。

  林世偉:剛才盧總在前面的簡報中也說過,疫情過后,我們看到小米一、二月的GMV比去年四季度GMV增加了30%以上。這是我們店效的提升。雖然這么說有些不公平,但很明顯看到小米一、二月的GMV比去年每個季度都高,這可以說是很明顯的復蘇。

  另外在高端手機方面,我們也提到了小米13系列在線下門店的占比超過55%。小米IoT在門店的GMV占比也越來越高。此外,運營商入駐小米之家、我們其他的服務產品、“以舊換新”業務其實都在同步推進,目前來看進度良好。這是目前門店的情況。

  造車方面,剛剛盧總已經談得很清楚了,我在這里也不再重復了。

  華泰證券分析師Leping Huang: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有關AI方。最近市場非常關注ChatGPT對行業的影響,我看到小米過去幾年一直提到的戰略都是“Smartphone × AIoT”。請問管理層,目前公司在AI方面具體的業務和技術儲備怎么樣?未來小米將如何把握ChatGPT帶來的發展機會?第二個問題是,過去一個多月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非常大,包括硅谷銀行的倒閉等等。請問管理層,由于小米全球業務非常廣,可能還有很多投資業務,目前這些敞口情況如何?未來管理層將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

  盧偉冰:我來回答ChatGPT的問題。最近ChatGPT確實很火,小米也非常關注。大家也都知道其實小米在AI大模型方面有非常多的嘗試,我們也采取了多技術路線并行的策略。比如大家特別熟悉小愛同學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大模型落地的應用場景。從大模型到落地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非常多挑戰,但是ChatGPT的成功給了我們信心,我們在這方面有非常多的積累。例如現在小米的AI團隊差不多有1200人。從中長期來講,小愛同學我們做了六年,在用戶體驗方面我們也積累了長期、可復用的經驗。未來我們會繼續做大模型的研究,引入更先進的大模型能力,包括探索多模態的能力、智能座艙交互等等,這是我們中長期的計劃。

  下面我想談一談小米的小愛同學。它其實就是小米AI能力的一個具體體現。人工智能助力了小愛同學,讓它能夠支持手機、音箱以及未來的車等多場景的融合。截止到12月份,小愛同學全球的月活躍數已經超過了1.15億。大模型的豐富落地經驗讓小米在AI時代擁有了更多的競爭優勢。所以我們非常關注,同時也相信小愛同學的積累會對未來小米多業務的長遠落地發揮非常好的作用。

  林世偉:第二個問題,關于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小米的影響。一個最簡單的回復就是:在最近受影響的銀行,我們都沒有存款。這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我們合作的銀行絕大部分都是頭部銀行,每一天我們也都在監察市場的情況,保證我們的錢不會出巨大的風險。這也是公司管理基金的基礎。之前在其他場合我們也曾提到過,我們會盡量把錢弄回來,交給總部統一管理。這是小米資金管理的“風格”。未來我們也會繼續監察市場變化的情況,畢竟這種變化非常大。我們將一直保持穩健、先進的經營計劃,保持穩健經營。

  花旗分析師Yayuan Huang:我有兩個跟進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年初的投資者日時,當時聽到盧總分享了小米對海外市場線下零售渠道的優化。我想請教管理層,小米在建設更多海外本地化的基礎服務時,管理層希望達到怎樣的效益?因為海外建設也會帶來比較大的成本投入,最終的效益成本管理層將如何評估?

  第二個問題是,去年小米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人員優化,在互聯網行業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可能會涉及相關的費用成本。但是從今年來看,2023年小米是否會在銷售人員等各個方面的費用率有更好的下降?

  盧偉冰:關于海外市場的拓展,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在春節之后帶著團隊出去待了大約20天,轉了三個大區六個國家。這也是疫情之后我第一次帶領這么大的團隊出去。確實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總部跟一線之間缺乏溝通、交流,雖然我們會有特別多的視頻,但還是代替不了面對面。這一次出去之后,我個人還是有非常大的收獲。

  首先,我們看到在去年,可以說我們遇到了非常大的壓力,每個品牌都遇到很大的壓力。有些品牌已經從一些國家退出了,但是小米還是堅持在全球擁有我個人認為最完整的基礎設施布局。我認為這是小米的海外業務,尤其是在市場回暖之后,能夠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這是一方面。另外,全球市場確實非常大、非常多元、非常碎片,如何在這樣的市場里選擇重點?如果放在過去,我們基本上會從市場大不大、市場的消費能力或者產品的結構這兩個維度來考量。隨著這幾年地緣政治逐漸成為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我們其實會把風險這個因素加進來。因此基于這三個維度,我們再去選擇小米的戰略性市場,換句話說(這個市場)的風險要低、市場的人口基數要大、購買力要強,這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小米對全球戰略市場的劃分。

  基于這樣的維度,我們選取了全球大約20多個國家作為小米的戰略市場。在這些市場中公司會進行比較重的投入。我們相信對這些市場的長期投入一定會有非常好的長期回報。它不但對公司的高端化戰略,還對小米手機AIoT戰略的落地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投入,無論是高端化戰略還是AIoT的落地都會是非常難的。

  經過了多輪的識別,我認為從目前來看,這個戰略的推進是非常穩定、順利的。我非常堅信隨著戰略的推進,小米會形成特別強的,我們內部稱之為“安全、高效的全球金融平臺”。這個平臺的搭造會將小米未來源源不斷的好產品快速、高效地送到全球消費者身邊。這是一個特別長期的策略。

  至于你提到的人員優化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費用和成本,這個問題林總會來回答。

  林世偉:剛才盧總的回答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即小米未來會更精細化地運營我們的業務,包括小米最近成立了經委會以及人力委員會,這些都是小米未來降本增效、精細化運營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為什么我們要把每一個國家拆開對待?如果想要實現更精細化的運營,我們肯定會投資在公司認為有回報的地方、地區或者國家,這也是精細化運營的一部分。這是我補充盧總剛才的回答。

  關于降本增效。大家可以從我們的報表里看到,公司的人員其實有一些減少。但同時我們也在投資其他我們認為有回報的戰場,包括汽車、部分未來的海外地區投放等等,所以其實我們是有進有出。我個人認為,人員優化只是一部分。公司降本增效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策略)。按照精細化運營的原則來說,如何改善市場投放、如何投資并改善公司的研發效率、如何改善公司經營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不僅僅是人員的優化。總體來說,每一條重要的費用我們都看得很細。當然人員是大頭,但我想說的是公司不僅僅關注人員,我們也非常關注經營,希望提高我們經營的效率。

  東方證券分析師Jian Kuai:我的第一個問題可能跟剛才的問題比較類似。我們看到了小米在四季度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達到了53.4%,這個數字其實是過去三年來,小米大陸營收占比最高的一個季度。這可能與比較復雜的國際形勢等因素有一定關系。剛才盧總也講到過,小米在海外其實還是要做各種各樣的努力來保持小米的全球優勢。綜合這幾方面因素,管理層認為未來小米在中國大陸和海外的營收占比會是怎樣趨勢?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看到公司的大家電業務在2022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管理層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另外,小米的這些成功經驗對于其他業務會怎樣的借鑒意義?

  盧偉冰:剛才你提到第四季度中國大陸的業務占到53%,我認為短期某一個季度的比例調整可能與短期業務策略上的調整有關:例如我們推出的小米13系列,它的發布時間提前了大約一個月,自然而然這系列在中國大陸的營銷比重會有提高;再比如海外市場,我們主動采取了降庫存的措施等等。這些都是短期的策略調整

  從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認為海外市場的空間很大,因為海外市場的整體發展比中國市場還要晚。小米是從2014年才開始做海外市場。過去三年公司對海外市場的管理,我認為還是產生了很多困難。因此,從整體來講,我們認為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管理方面還是有很多的空間和潛力可以挖掘。畢竟市場的體量在那里,它遠遠大于中國大陸。小米在海外AIoT的占比比例遠低于中國市場的比例。所以我認為海外市場未來應該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

  目前我還同時擔任小米國際部總裁,所以今年我也安排了好幾趟出差,希望能將全球爭取的重要市場都走一遍。我對海外市場還是非常的有信心,因為無論是高端化進展,還是AIoT產品的銷售,或是管理的精細化,其實(海外市場)都離中國市場有差距。所以我也相信經過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把潛力挖掘出來。

  第二個問題,關于大家電業務。大家也看到小米的大家電業務,尤其是我們的“空冰洗”,實現了非常大的增長。在我的印象里面空調好像實現了50%的增長,冰箱應該是百分百的增長。但其實大家可以看到,走到今天,小米在(大家電)市場中還不是主要玩家,在我的印象里“空調”垂類我們現在應該排在第五名左右,“冰箱”垂類可能排在第六名左右。排在我們前面的還有很多。行業里的第一名、第二名,我們跟它差距還是很大的。這也說明了我們的潛力。

  小米的大家電業務去年能有這樣的好成績得益于幾方面因素。

  第一,基本上這幾個業務我們已經做了幾年了,以我們的經驗來看,對于某個新業務小米可能需要3-4年來完成對品類和產業的學習曲線,因為在進入任何一個產業之后,總是有幾個拐點需要我們去跨越,大概3-4年才能夠掌握。在跨過拐點后,我們就知道重點應該投在哪里。去年的情況是,得益于自研技術的投入(應該說在自研方面小米的投入還是比較重),并且我們掌握了該品類最核心的技術以及關鍵技術的制高點和控制點。以空調為例,我們掌握了自研的系統,探究在空調如何讓空氣的流動更加有效,這種結構的設計是核心技術。我們正是掌握了這些技術。同樣,在冰箱、洗衣機方面我們都在穩步拓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的自研技術是很重要的。

  第二,產能的挖掘。可以說小米在行業內與特別有競爭力并且比較強的合作伙伴合作,把產能、制造的能力提上來,同時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第三,我認為小米之家發揮了特別的優勢。如果今天用戶來到小米之家,你會發現小米的空調至少是墻上掛兩個,下面再放一個立式的;小米的冰箱、洗衣機雖然還很小,但我覺得它已經發揮了特別大的作用。特別是越高端的家電,用戶總要去店里看一看、摸一摸,體驗一下。

  這幾方面都是我們去年打下的基礎。在未來的幾年,我相信它們還會發揮巨大的作用,畢竟我認為從市場空間的角度來講,小米的空間還是非常的大。像我家里,我基本上把我家里全部的家電換成小米的了,這種印象我覺得特別好。

  綜上,我對小米的大家電業務還是非常的有信心。它不僅僅增加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它還改善了小米的用戶結構、增加了用戶粘性。在這一塊我非常有信心。

  林世偉:我再補充幾個數字。從全年來看,去年(2022年)小米在中國的收入是50.8%,海外的收入是49.2%。其實和前年差不多,還是五五開。但盧總也提到了,不同季度的產品架構等等,都會受到新品發布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五五開,我認為這也是未來可能的趨勢。

  至于IoT,盧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補充了。(完)

小米財報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