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24日訊(編輯 瀟湘)今夏以來,米價飛漲、供應斷貨、庫存觸達歷史最低位的一幕幕大米短缺場景,被向來喜歡起綽號的日本當地媒體形容為“令和大米騷動”。
而如今,雖然隨著農民入秋后收獲新的作物,預計日本超市的貨架上很快又會上架一袋袋大米,但這場“大米騷動”或許依然并未真正落下帷幕——有跡象顯示,大米供應量的增加對抑制價格上漲,作用似乎并不大。
回溯今夏日本市場上出現的大米供不應求的情況,氣候變化對大米供應的影響不容忽視。2023年夏天的酷暑導致日本多個稻米產地受到高溫影響,上市量減少,日本的商業(yè)大米庫存在6月就降至了歷史最低水平。
同時,赴日游客消費的增加也加劇了大米短缺。尤其在日本當局今夏發(fā)布臺風和地震預警后,恐慌性購糧進一步加劇了短缺,一些零售商不得不限制銷售。
數據顯示,上個月在東京市中心,超市出售的5公斤裝大米平均價格為2871日元(約合140人民幣),比一年前高出了23%。
本月,雖然隨著新米上市,部分緩解了供應緊張,但日本農民和主要谷物分銷商已同意提高收購合約價格,相關成本自然而然也轉嫁到了日本消費者身上。根據日本媒體的一些調研,本月在日本超市上架銷售的2024年新米價格普遍大幅上漲,漲幅從三成至翻倍不等,主要原因還是2023年產大米向新米過渡的時點出現了供不應求。
一些優(yōu)質大米的漲幅尤為夸張。例如本月早些時候,在茨城縣筑波市的超市的新米貨架上,茨城縣產的秋田小町大米1袋(5公斤)售價就達到了約3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73.21元),是去年的2倍。在樂天超市的在線商城,一袋相同重量的秋田小町大米的價格更是已達到了4000-4500日元。
在東京圈的一些超市,埼玉縣產的彩之輝大米價格也比去年上漲了約1倍。
米價成通脹“頑疾”
東京北部一家擁有300年歷史的大米老店Isego的店主Ryuji Imai表示,“我們幾乎已經沒有庫存了”。這是他自2006年接手這家店以來第一次經歷這種程度的稀缺。
目前Imai的店里基本無米可售,他預計,一旦10月份供應得到補充,那時大米價格將上漲50%。
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日本的大米產量其實就一直呈下降趨勢,部分原因是農業(yè)人口老齡化和政府政策鼓勵農民種植小麥等其他作物。不斷變化的氣候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產量和未來糧食安全的擔憂。
雖然從國際市場進口可能會帶來一些緩解,但日本消費者常年來的購買習慣通常會避開進口大米,更熱衷于國內大米的口感。去年印度實施出口限制后,海外大米價格其實也有所上漲。
日本大米的收獲季通常會在9月份加速,總產量的40%將進入市場。據當地媒體報道,由于通貨膨脹提高了耕種成本,日本農協(xié)(JA)已將農民的合同價格較7月份提高了20%至40%。日本農協(xié)控制著日本一半以上的谷物銷售,其向批發(fā)商出售的一袋60公斤糙米的價格在8月份攀升至了創(chuàng)紀錄的16133日元。
同月,日本大米通脹率同比上升了28.3%,是1975年以來的最大漲幅。民意調查顯示,在執(zhí)政黨自民黨即將于9月27日舉行領導人選舉之際,通貨膨脹是選民希望政府迫切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6月份,日本商業(yè)大米庫存降至156萬噸,是農林水產省自1999年開始編制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在日本南方地區(qū)最早收獲的谷物進入市場之前,批發(fā)商和零售商會利用每月的庫存數據來確定全年的供需平衡狀況。
目前可以預見到的是,日本明年的大米庫存可能會更加緊張。據日本農林水產省預計,日本2024年的大米收成預計為669萬噸,而7月至2025年6月的消費量預計將達到673萬噸,供不應求的局面將繼續(xù)存在。
上個月,大阪府知事呼吁日本政府釋放戰(zhàn)略庫存,并警告說80%的零售商即將無糧可賣。然而,日本農業(yè)大臣仍對動用儲備態(tài)度謹慎,這些儲備此后也并未動用。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