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未來產業,我們感覺很激動。未來產業之所以被稱為‘未來’,是因為其涵蓋了許多新興領域,代表了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今天,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代表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許多代表委員對記者表示,從腦機接口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再到人形機器人,未來產業已在路上。正在進行中的科技革新,很快將改變人們的生活。
腦機接口技術走出實驗室
“隨著科技的進步,腦機接口技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黃立代表說,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腦機接口技術將助力智能家居、教育、娛樂等領域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黃立代表舉例說,通過腦電波可以控制家電開關,實現智能家居的個性化體驗;在教育方面,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時監測學生的學習狀態,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此外,腦機接口技術還有助于提升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
目前,黃立作為首席科學家的武漢衷華腦機公司正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開展各類研究40余項。“接下來,我們將為癲癇致病灶的精準定位與癲癇閉環調控、截癱患者運動意圖檢測與運動功能康復、植物人意識狀態評估與促醒以及精神類疾病靶點的探索與治療,提供突破性的診療手段,造福廣大患者。”黃立代表說。
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委員也十分關注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他指出,當前,我國腦機接口產業存在技術鏈不全、人才鏈缺失、產業能力弱的問題,需要引導高水平大學通過交叉學科設置等方式積極打造我國腦機接口人才培養基地,培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同時,強化非侵入腦機接口技術創新和引領,通過鼓勵國有企業發揮擔當精神,與高校共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推進形成“產學研”一體化模式,承接腦機接口領域重點攻關任務,解決產業化落地難題,建立健全健康的腦機接口產業鏈。
推動大模型更好普惠千家萬戶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必須跟場景結合。”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委員表示,為推動大模型普惠千家萬戶,2023年9月,360智腦接入“360全家桶”面向公眾開放,并陸續開放智能創作、智能辦公、智能管理等百余種生活及工作場景下的服務,重塑人機協作新范式。
“最近,我們又用大模型重塑搜索,打造新一代答案引擎360AI搜索,讓用戶直接通過對話找到答案;同時,用大模型能力重塑瀏覽器,助力用戶工作場景瀏覽效率提升60倍。”周鴻祎委員說。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代表對記者表示,大模型在各行各業顯現出強大的賦能價值,目前行業頭部企業都在積極推進大模型等技術的深度應用。例如,國家能源集團近期正式發布上線的智能無人評審系統,智能評審準確率達97%,實現了采購評審從靠人到少人,從少人到無人的突破。
“我國大模型產業發展的規模化、價值化還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中國移動浙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代表表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應鼓勵產學研協同,打造國產開源開放基礎大模型,完善全國算力網絡一體化規劃,構建國家級算力智能調度體系。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赫代表建議,借鑒“東數西算”成功經驗,在黑龍江省規劃建設零碳智能算力中心,實施“南型北訓”,將南方發達地區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東北地區訓練,加速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助力東北振興。
人形機器人應用潛力巨大
“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上海市等都相繼出臺支持政策,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走進工廠、走進千家萬戶。”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禮進委員對記者說。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優必選、傅利葉、小米、星動紀元等行業代表企業,部分企業產品已從樣機研發過渡到批量生產,且在特定商業場景應用取得突破,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已進入窗口期。”許禮進委員建議,集中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突破人形機器人專用操作系統、智能控制器、高效驅動關節、仿真孿生平臺、集成開發環境、類人智能算法等基礎理論與共性關鍵技術,組建場景驅動的人形機器人技術中試基地,加快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的落地轉化。
近年來,我國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959.2億元,同比增長32.8%。預計到2027年,我國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接近3000億元。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不斷上升、家政服務供給不足、用工成本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加快推動家庭服務機器人產業應用落地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長虹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柳江代表表示。
柳江代表建議,聚焦全產業鏈良性發展,支持家庭服務機器人產業鏈生態及市場環境建設,可以借鑒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政補貼政策經驗,在一定時期內對面向家庭家務、養老護理領域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給予政策性補貼。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