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劍,小米SU7等來了上市前的最后時刻。在這至關重要的時間節點,雷軍做出了最重大的決定,即手機業務徹底放權,專心搞汽車。
2月4日晚,雷軍本人發微博表示,為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原Redmi品牌負責人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將由他主講。同時,王騰順利接棒Redmi品牌總經理。
作為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Allin造車的舉動,再度讓外界對小米汽車充滿信心和期待。
而雷軍之所以會這么做,其背景是小米汽車首款車SU7即將正式上市。據爆料,小米SU7已于2024年1月22日在北京汽車工廠秘密完成SOP,工廠進入批量生產。按照目前進度,小米汽車3月份計劃量產4000臺左右,4月底就可以完成產能爬坡,最快6月起有望實現月產1萬輛以上,2024全年計劃量產約7萬輛。
SOP是新車批量化生產的標志性階段,一旦順利完成SOP,便真正意味著這輛車算是造成功,并可以交付給用戶了。
與此同時,從網友所拍的小米工廠照片也能看到,大量的小米SU7測試車已經生產完成。大概率我們會在3月份就能迎來小米SU7的首場正式發布會,其最終售價也會一并揭曉。
首戰即決生死
外界對小米SU7最關注和討論最久的無疑是價格。面對各種謠言飛起,雷軍也三番兩次地親自強調,小米SU7的最終售價仍懸而未決,但不可能是9.9W元、14.9W元、以及19.9W元。
前段時日,小米SU7Max高配版本的上險價格曝光,顯示為36.14萬元,引發了互聯網軒然大波,不少網友都表示“太貴買不起”。隨即小米公關總經理直接辟謠稱:“上牌及買保險行為只是為了測試跑通銷交付的所有流程。”換言之,36.14萬元不可能是小米SU7真實售價。
毋庸置疑,價格是影響小米SU7實際銷量的主要因素,但對于雷軍和小米汽車而言,首戰即決生死的關鍵卻并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價格,因為產能已經限制了一切。
作為剛剛起步的小米汽車,今年全年的工廠產能也才約7萬輛。這個數字對于一臺未發先火、頻頻占領十幾個熱搜的注定“爆款”車型而言,相信大家都明白其意味著什么,用一個詞總結就是“輕輕松松”,閉著眼都能完成任務。
可以說,現在雷軍最不愁的就是小米SU7發布后的銷量。不論是如網友們所愿定價19.99W元起,還是傳聞更高的21~21W元起,都不會影響今年7萬輛小米SU7的銷售一空,因為無腦想要購車的用戶已經排起長隊著急在等待。
相反,如果售價定的太低,導致買的人太多,小米SU7還會出現“交不出車”的產能困境,進而和當年小米手機一樣又賠錢又賺不回來口碑。
那么對于后發而至的小米SU7來說,首戰即決生死的關鍵是什么呢?答案是質量。
質量和體驗決定小米汽車首戰成敗
小米品牌的國民基因注定了其產品性價比會比友商更厚道,這一點即使在不會靠“以價換量”方式的小米SU7身上,大家也盡可放心。但同時,雷軍也明白真正決定小米汽車能否打響第一槍,并且未來能越走越遠,核心關鍵在于品質和用戶體驗。
從《新出行》的小米SU7意向用戶調研報告中指出,20-35歲的年輕用戶是小米SU7最主力的關注群體,總占比超過80%。
澎湃OS為主的智能座艙是最吸引用戶的核心亮點,其次是轎跑造型和小米自研智能駕駛。其中有接近44%的用戶購車預算在20-25萬元左右。除了擔心售價超過預期以外,車輛品控問題是廣大意向用戶最有所顧慮的地方,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6.6%。
這么多意向用戶擔憂小米SU7的品控問題,也并非毫無根據。畢竟這是小米第一次正經造車,SU7也是小米的首臺車,從過往幾乎所有新勢力品牌的第一臺車經驗來看,都或多或少存在各種質量問題,給用戶長期用車造成了不少困擾,甚至引發大量投訴。
假若小米SU7上市交付后出現一些問題,哪怕性價比再高,也勢必會影響到銷量和小米造車的長遠口碑。特別是站在大舞臺中心的小米,更要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而這也是雷軍如今“放權”手機,ALLin造車的原因。雷軍對于小米首款汽車SU7的品控非常重視,他曾發微博表示:“為了提升品質,小米汽車SU7的測試標準和工作量,遠超很多傳統車企。”
同時,面對網友懷疑小米SU7故意不發布做營銷,雷軍也回復稱:“小米SU7正在全國展開全面路測,我們一定要把品質和體驗打磨到足夠好的階段,再正式上市。”
目前,全國各大一二線城市內幾乎都能見到無偽裝小米SU7測試車的身影,據說雷軍更是開著小米SU7奔赴了幾千公里長途,目的就是在不同地區和路況對其進行全面測試和驗證。
小米SU7注定會是“爆款”,但決定它最終勝敗的,一定是品質和用戶體驗。至少從目前來看,雷軍正在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