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CDC Weekly)發布的信息顯示,3月30日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hina CDC weekly)》刊登了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首席專家武桂珍等人“讓新冠病毒(SARS-CoV-2)溯源回歸科學”的文章,文章指出,最早報告的暴發地,不能等同于全球大流行的起源,即“發現地點”不等于“起源地”,所有研究和相關結論都應以科學為基礎。
病毒溯源是一項系統且耗時的工作
文章提出,近幾十年來,新出現的人類感染病毒,對公共衛生產生的巨大威脅,并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經歷了3年多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盡管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做出巨大努力,新冠病毒的起源至今仍沒有定論。從其他傳染性病毒的溯源來看,溯源是一項系統且耗時的工作,許多病毒的起源仍沒有定論。
最早“發現地”不等于“起源地”
文章認為,要確定一種新出現的人類感染病原體的確切起源,需要嚴格的邏輯關系、充分的因果關系和堅實的證據鏈。
從宏觀角度來看,對于2019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起源,人畜共患病仍是最有可能的來源。然而,根據目前全球的證據,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中間宿主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從狹義角度來看,對于特定地理范圍(如國家、城市、學校或市場)或特定人群的起源,有多種可能性。例如,一個地理區域的最初病例,是由攜帶病原體人或是攜帶病原體的動物進入該區域引發的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發現了某一地區內的起源(最早報告的暴發地),也不能等同于全球大流行的起源,即“發現地”不等于“起源地”。
新冠溯源的所有結論都應以科學為基礎
文章指出,關于新冠的溯源問題,所有研究和相關結論都應以科學為基礎。中國科學家始終保持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和實踐,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同開展溯源工作,貢獻了大量科學參考,《世衛組織-中國聯合報告》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9年12月下旬新冠暴發的早期階段,發現一些病例與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科學家在實地開展調查和監測工作后,對數據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向世衛組織專家報告了結果并進行了全面討論。
無法排除病毒通過被感染的人類或冷鏈產品進入華南海鮮市場的可能性
世衛組織-中國聯合專家組收集了華南海鮮市場內和周圍不同地點的環境樣本以及動物樣本,成功分離出3種活病毒。檢測結果表明,市場上的病毒與早期出現的新冠病例中病毒分離株高度相似(99.980%-100%);在市場上18種動物拭子中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環境拭子樣本中的新冠病毒與市場上的早期流行病毒高度相似;此外,在市場上的野豬、牛等動物樣本中也發現了新冠病毒。
文章指出,目前還無法從現有的所有分析中確定病毒的來源,仍然不能排除病毒可能通過人類或冷鏈產品進入市場的可能性。由于市場每天有大量人流量,所有數據表明,華南海鮮市場在大流行期間只是充當了早期放大器,導致了聚集性感染。
文章指出,基于目前的科學邏輯和全球現有證據,《世衛組織-中國聯合報告》中關于新冠溯源的結論是科學和客觀的。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證據和邏輯推理。新冠病毒的溯源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研究為未來預防和控制其他新發傳染病提供寶貴的經驗。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