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見專欄
如果不是因為旗下品牌自然堂的發展失色,國貨美妝品牌伽藍集團或許真的不會上市。在伽藍集團傳出上市消息后,伽藍集團此前關于多年以來不上市的回應,也不得不作出改變。
此前,伽藍集團一直解釋稱:“只要能夠解決資金問題,就可以不上市”。雖然伽藍集團官方對最新的上市傳聞未作太多回應,但是外界卻議論紛紛。
據觀察,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這或許是自然堂發展受困后,伽藍集團的無奈選擇。而自然堂的發展受困,通過其在618、雙十一期間的銷量排名就可以窺見一斑。公開數據顯示,從2020年開始,自然堂雖然也在積極布局電商渠道,卻從前十名單里消失了。
與此同時,自然堂母公司伽藍集團旗下品牌的市占率也在不斷下滑。有券商機構研究數據表明,伽藍集團在中國化妝品市場市占率已經從2018年的2.3%下滑為1.8%。而且,在海外化妝品品牌、新銳國貨品牌的競爭擠壓之下,伽藍集團的渠道短板、產品劣勢也逐漸顯露出來。
1
伽藍集團改名自然堂,子品牌策略折戟?
近日,據天眼查顯示,國貨美妝品牌自然堂母公司“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自然堂集團有限公司”。
如前文所述,自然堂是伽藍集團旗下的主品牌。值得注意的是,伽藍集團在本次更名的同時,也從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伽藍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在堅守多品牌策略。據其官網介紹,自2001年在中國上海發展以來,伽藍集團先后創立了中國科技美妝高端抗老品牌——美素、源自喜馬拉雅的自然科技品牌——自然堂、多效敏感肌護膚專家——植物智慧、科技活性植萃美妝品牌——春夏、專業功效性護膚品牌——珀芙研、倡導女性悅己主義的小眾沙龍香水品牌——ASSASSINA莎辛那、嬰童皮膚科學功效品牌——己出等多個品牌。
不過,從消費者感知來看,伽藍集團旗下的眾多品牌中,以自然堂知名度最高,也最有存在感。而對應到伽藍集團的營收,自然堂同樣挑起了其業績大梁。雖然伽藍集團目前尚未上市,具體的營收貢獻數據不得而知,但是通過其在電商平臺最直觀的銷量,或許可以對其經營狀況窺探一二。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伽藍集團總營收約56.9億元,2022年伽藍集團的發展保持了向上的態勢,其中銷售額同比增長2.6%。而同期自然堂的營收規模超20億元,對比伽藍集團的營收規模,自然堂可謂占據半壁江山。
對比同一賽道的其他玩家,伽藍集團的營收規模并不算小。據公開數據顯示,國產化妝品中,除上海家化營收規模超70億元外,貝泰妮、珀萊雅等都徘徊在五六十億元上下。
而論個人財富,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穎身價為170億元,也在丸美股份、上美股份、百雀羚、敷爾佳等公司董事長、實控人之上,與貝泰妮董事長郭振宇也幾乎在同一水平。
只是,伽藍集團旗下品牌雖多,卻只有自然堂“冒尖”,其他子品牌并無太大“存在感”。更為致命的是,自然堂這個主打品牌的業績表現,也在逐漸失色。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期間,自然堂還是天貓雙十一美妝榜單Top10的“常客”,而2020-2021年,在進口品牌的強勢沖擊下,榜單中的本土品牌基本都跌出榜單,僅剩薇諾娜和珀萊雅。這也意味著,自然堂在整個國產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力,正在逐漸下滑。
回到伽藍更名為自然堂這件事,或許是伽藍集團其他子品牌不溫不火,為了提升公司知名度的無奈之舉,也是部分子品牌策略折戟失效的信號。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解讀是,如同字節跳動更名抖音集團一樣,是為伽藍集團上市融資做準備。
2
重營銷、輕研發,國貨品牌黯然失色
雖然自然堂是一個十足的老品牌,但是在營銷方面,卻緊跟這個時代,不僅在各大互聯網燒錢投流,而且邀請了多位頂流明星代言。
眾所周知,早年的自然堂,產品銷售主要以線下渠道為主。甚至直到2019年,伽藍集團線上份額占比僅為30%左右。所以疫情期間,伽藍集團也受到了線下流量銳減的沖擊,也不得不開始邀請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帶貨,進行線上渠道布局。
對于行業而言,美妝護膚品行業燒錢換取增長,也十分普遍。以公開了相關數據的上市公司珀萊雅、背靠貝泰妮的薇諾娜為例,2020-2022年期間,前者累計支出營銷費用62億元、后者同期投入則近50億元。
通過期間伽藍集團邀請王一博、王俊凱、趙露思等頂流明星代言也可以大致推測,伽藍集團為其拓展市場付出的代價,同樣不菲。不過,如此大手筆地營銷,卻并沒有讓伽藍集團走出營收增長乏力、規模不敵同行的困境。
以伽藍旗下7個品牌在抖音旗艦店中的銷量為例,10月初數據顯示,莎辛那店里最高的一款產品銷量僅為數百單;而美素店鋪的總銷量不足6萬單;而扛大梁的自然堂的總銷量不足500萬單,總銷量甚至不足訂單超過千萬的珀萊雅的一半。
細看自然堂的市場份額,也足以看出,自然堂的江湖地位正在逐漸喪失。例如,根據萬聯證券援引Euromonitor數據制成的中國化妝品TOP20品牌份額圖表,2014年到2017年,自然堂品牌的市場份額從1.2%攀升至1.8%,但這一數值保持了3年后,從疫情來襲的2020年逐步下滑至2022年的1.5%。與此同時,與自然堂幾乎“同齡”的珀萊雅以及后起之秀薇諾娜的市場份額正在與自然堂縮小差距。
與大手筆營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伽藍集團的科技成色,十分存疑。雖然伽藍集團近年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建設了20個實驗室和六大科研平臺。其2022年推出的自研成分“超極酵母喜默因”,也獲得了業界認可。但是相比其他科技企業,伽藍集團的科技研發投入,依然顯得杯水車薪。而“重營銷、輕研發”也幾乎是以伽藍集團為代表的美妝企業的代名詞。
盡管基于活性生物的原料研發,正在成為美妝企業提升品牌力的重要方面。玻尿酸、膠原蛋白、重組膠原蛋白等原料的市場價值,也正在被驗證。但是,原料研發并非某個美妝品牌的專利,目前同樣是強敵環伺。
例如,華熙生物以玻尿酸大王著稱,巨子生物和丸美則靠膠原蛋白打天花,珀萊雅同樣依靠環肽等原料打響招牌,但是伽藍集團的喜默因能給伽藍集團帶來多少助力,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種種壓力之下,伽藍集團及旗下自然堂等品牌過去作為傳統國貨的亮眼光環,正在悄然褪色。
3
品牌年輕化不易,上市難成解藥
據觀察,伽藍集團旗下子品牌雖多,且有明確的定位與界線,但是彼此之間依然存在競爭。例如,伽藍集團旗下子品牌分別包括高端抗老品牌美素、敏感肌護理品牌植物智慧、年輕人高功效品牌春夏、皮膚學級護膚品牌珀芙研、香水品牌莎辛那以及嬰童護膚品牌己出。
但是,與消費者對自然堂的感知一樣,多數品牌存在過于傳統與老化的品牌認知。因此,公司也試圖在品牌年輕化方面“做文章”,從而扭轉年輕用戶“不買賬”的問題。
據自然堂工作人員表示,自然堂選擇代言人的邏輯,就是年輕明星中,誰火就找誰代言。例如,2022年年8月王一博生日期間,自然堂就花費巨資,投放了包括上海環球港雙子塔在內的5個城市的地標廣告。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公司還要求銷售都去轉發朋友圈。”
而于伽藍而言,春夏品牌即承載著其品牌年輕化的使命。據介紹,春夏的核心人群為15-25歲的學生和職場新人,單品價格在百元左右,主要功效定位為基礎補水,為年輕消費者提供“好看、好玩、好用”的高性價比產品。然而,相比自然堂的營收貢獻,該年輕化品牌顯然難當大任。
通過自然堂營收占比可以看出,伽藍集團的品牌年輕化,就是自然堂品牌的年輕化。然而,品牌年輕化需要一家企業從發展理念、產品研發、多元化營銷等多維度下苦功夫,恐怕并非一朝一夕。
事實也證明,很多品牌所謂的“年輕化營銷”,到最后只感動了自己,甚至各種聯名、跨界、代言都不過是一場場的“自嗨”而已。最終的結果,不僅沒有得到年輕群體的關注,也沒有達到很好的轉化效果,而所謂的年輕化,最終也自然成謎。
4
結語
作為國貨賽道的頭部品牌,自然堂曾經的行業地位足以說明其品牌實力。不過時移世易,如今的美妝護膚品賽道,早已不是昔日那個江湖。
而在海外品牌、新銳品牌的雙向夾擊下,伽藍集團旗下的多個品牌都凸顯出“老化”的跡象。最明顯的表現便是,伽藍集團旗下以自然堂為代表的產品,銷量增長承壓,年輕消費者并不買賬。
盡管春夏品牌以年輕消費者為目標群體,但是相比伽藍集團的業績大盤,營收貢獻卻有些微不足道,而伽藍集團的品牌年輕化,如果沒有自然堂的品牌年輕化,也幾乎成了一句空話。而且,伽藍集團的線上渠道轉型目前也并無明顯起色。
各種內憂外患之下,伽藍集團僅靠自然堂一個品牌打天下,顯然難以撐起其業績大盤,而整體業績節節敗退也幾乎成為必然。但愿通過更名、上市謀求變革的伽藍集團,能夠找到公司發展陷入瓶頸的癥結,重回舞臺中心,為新零售、新消費時代的美妝護膚品行業帶來新驚喜。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