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盼牛市久矣
撰文/陳鄧新
來源/ 鋅刻度
當下,資本市場有了微妙的變化。
近日,一個段子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2023年5月,中國銀行突然漲停,令資本市場有了遐想:2006年12月中國銀行漲停,上證指數次年漲至6124點;2014年11月中國銀行漲停,上證指數走牛年漲至漲至5178點……
種種跡象表明,A股似乎有了牛市的“前兆”。
那么,銀行股的異動到底意味著什么?牛市的腳步是否臨近,為何市場意見不一?新老周期交匯,“中特估”還能走多遠?
大象起舞,底層邏輯生變?
銀行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但之前并不受待見。
畢竟,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等區域性銀行,因為資金鏈斷裂先后倒下,令外界對歐美金融業的擔憂加劇。
這個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西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4名經濟學學者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美共有186家銀行在遭遇擠兌時可能出現資不抵債,存在步硅谷銀行后塵的可能。
另外,A股銀行板塊的業績并不出彩。
2023年第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銀行合計營業收入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合計凈利潤為5742.96億元,同比增長2.37%;其中,招商銀行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速雙降,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的營收與凈利潤雙降。
浦發銀行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
以上可見,銀行板塊的想象力并不大。
此背景下,銀行股突然強勢起來,有了不一樣的味道,自然備受關注。
之所以如此,與“中特估”的走俏有莫大的關系。
所謂“中特估”,即資本市場此前給予央企、國企的估值較低,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需要重塑估值,體現央企、國企的真正價值。
這意味著,上述企業的底層邏輯變了。
一名私募人士告訴鋅刻度:“大家對‘中特估’比較陌生,對“價值投資”就熟悉多了,兩者的起點不一樣,但終點是一樣的。以銀行股為例,大多市凈率長期在1倍以下,難道銀行賺的是假錢?”
上述私募人士進一步指出,上市銀行歷來大方,樂于真金白銀分紅,42家上市銀行2022年度擬合計派發5877.04億元分紅,其中分紅規模超百億元的共有10家,超過A股分紅總額的30%。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特估”的上漲是有底氣的。
據Wind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8日,中特估指數累計漲幅為35.63%,跑贏同期上證指數25.73個百分點,其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中國建筑、中國移動、國投電力、華潤三九、中國海油盤中均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知名財經大V“基民檸檬”感嘆:“三大賽道已經變成新“三傻”了,原來的‘三傻’現在牛氣沖天。”
把握不好節奏,更容易虧錢
盡管如此,部分投資者對“中特估”并不感冒,鄭飛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坐標鄭州的投資者鄭飛飛,沉浮A股已有十七載,手中沒有“中特估”相關的股票,持有的是多只微盤股、新能源股。
“以前買過銀行股,的確是高分紅,但本金虧了,后來就不玩了。”鄭飛飛完美錯過了“中特估”行情,“去年11月就看到這個題材,沒想到越炒越火,竟然成為主線行情了,我的股票連陪跑的資格都沒有”。
鄭飛飛進一步表示,央企與國企的確應該價值再發現,這也是大勢所趨,但要警惕游資在其中翻云覆雨,玩“割韭菜”的把戲,“有一個說法是‘中特估’將帶領A股進入牛市,但實際情況卻是股市漲出了熊市的感覺”。
畢竟,初衷良好不代表結果美好,把握不好節奏更容易虧錢。
對此,知名財經大V“天津股俠”表示:“A股抱團炒一兩個熱點,強者恒強,其他的不管死活,逼你高位追漲熱點,然后熱點跳水殺跌,機構獲利走人,散戶吃套站崗,然后再去找新的熱點,周而復始的盈利模式。”
把握不好節奏更容易虧錢
更為關鍵的是,“中特估”能否創造A股的牛市,仍值得商榷。
鄭飛飛告訴鋅刻度:“A股差不多十年一個大輪回,歷史上1995年、2005年、2015年都是大牛市,可以說距離下一輪大牛市應該不遠了,但要說現在就是可能不太準確,按以往的經驗,逢3頂多是結構性行情,逢5才是大牛市!”
因而,“中特估”行情還需要繼續觀察。
“邏輯搞反了,是中國銀行在牛市行情中出現了漲停,而不是中國銀行漲停就意味著牛市出現,這是有區別的。”鄭飛飛如是說。
簡而言之,投資者不要太興奮,要理性看待資本市場的微妙變化。
有專業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特估’帶來牛市的說法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牛市不是突然就來了,而是某個東西已經出現了苗頭,突然又出現了一個催化劑引發了人們的共識。”
援軍不斷,“中特估”或走得更遠
需要注意的是,看好“中特估”的聲音仍然漲了上風。
財通證券表示:“我們或已正站在新一輪牛市起點之上,短期的迷霧掩蓋不了長期的坦途,把握‘上證50高股息央國企+科創50賽道大切換’。”
事實上,擁抱“中特估”早已機構的共識。
譬如,私募頭部玩家高毅資產于2023年第一季度進入中國鋁業,旗下兩只產品位列中國鋁業前十大股東的第九位和第十位,合計持倉數量為2.566億股。
再譬如,2023年5月15日至19日,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將各自發行央企ETF產品,產品募集規模上限均為20億元,合計為60億元。
一言蔽之,“中特估”的援軍不斷,而這背后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投資觀重塑。
多年以來,資本市場喜好投機、熱衷賺熱錢,造成上市公司中的央企與國企估值偏低,甚至在全球主要市場中估值墊底。
這背后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央企與國企不單單追求盈利,更要不同程度的承擔社會責任,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短期來看,無法利益最大化,但長期來看,于國于企都是好處多多。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牛市早已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只不過絕大部分人渾然不覺而已,絕大部分人都還停留在過去的僵化記憶和扭曲的投資經歷記憶之中,殊不知市場早已經發生了質變。”
“中特估”的援軍不斷
另外一方面,基本面改善。
2020年至2022年,經過三年的國企改革,央企與國企的基本面早已今非昔比,權責更為透明、活力與效率雙雙得到提升、退出非主業非優勢業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過去的三年,國有企業以市場化的方式盤活存量資產3067億元、增值234億元;在戰略性新興領域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營業收入占比超過了35%,實現了新舊更迭、促進了動能轉換。
總而言之,“中特估”如若持續升溫,量變引起質變,那么促使A股醞釀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不在話下。
畢竟,投資者盼牛市久矣。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